第四卷 試手補天裂 第十章 千里追擊




草原馬個矮腿短,戰場上沖擊力稍嫌遜色,但在個極大的好處,便是耐力上佳,適合長途奔跑,距離一長,優勢便顯現出來。

蕭若率大軍在契丹人後面猛追,沒過多久連契丹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不過好在大軍所過之處痕跡明顯,又是在本國境內,也無追丟之虞,沿著痕跡拼命追的去便是。

蕭若在行軍途中一直在思考怎樣全殲這支敵軍,此刻己方有兩萬多騎兵,銳氣正盛,對方只有一萬多人,而且又是新敗之軍,一旦碰上了,再度擊敗敵軍當不在話下,但問題是怎麼全殲敵人,對方一見勢頭不妙,鐵定又是掉頭就跑,仗著馬快騎術好,損失實在有限,還真是令人頭痛。

每每連續飛奔一個多時辰之後,戰馬便吃不消,開始減速,必須停下來歇息一會兒,喂些草料,才能繼續追敵。

蕭若已派出傳令兵馬不停蹄前往沿途州縣,命令各地注意敵軍動向,把敵軍情報傳過來,並為皇帝大軍提供補給。傳令兵每人配備三匹馬,輪換著騎,換馬不換人,故能搶在大軍前面。消息迅速傳遞開來,沿途風聲鶴唳。

大軍所經之處,自有地方上送來的好菜好飯,以及好馬供騎兵替換,一路軍需充足。蕭若心想只要將敵人死死咬住,敵人勢必不敢分兵劫掠途經村鎮,要是敵人膽敢在這時全軍殺入某個鎮子搶掠,一旦被追兵將鎮子團團包圍,那就成了甕中捉鱉。敵人身上攜帶的干糧畢竟有限,總有吃完之日,到時候,耗也把他們耗死了。

卻不成想,先經不起耗的卻是己方。

到得第三天上,全軍經過兩日猛追,每日睡眠不超過兩個時辰,已是人困馬乏。游牧民族生活在漠北苦寒之地,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南朝將士相比,誠然相去不可道以里計。這麼追下去,搞不好有越追越遠的危險。

到得第三天下午,前方地平線盡頭處突然出現契丹騎兵的身影,全軍將士精神大振,疲憊一掃而空,策馬揚鞭加速追去。

過了一會兒,契丹人的身影不見了,沒過多久又再度出現,若即若離,契丹人的動向突然變得曖昧起來,不再是一味狂逃,倒好像有意誘使華朝大軍來追似的。

蕭若一時間大起戒心,旁邊柳長風說道:“皇上,敵人形跡可疑,我軍當心中埋伏。”

此言可合蕭若之意,便下令全軍加強戒備,放慢速度,凡是地形險要叢林茂密之處,都先派人搜索一番,再行通過,這樣一來,行軍速度便遲緩了許多。

秦義忽道:“皇上,這會不會是敵人故布疑陣之計,使我軍減慢速度,敵人好趁機逃脫?”

柳長風道:“戰爭關系到國家興衰,不可不十萬分謹慎,對付游牧民族萬萬急躁不得,要耐心捕捉戰機。”

南昱悄悄打量著皇帝臉色,小心翼翼道:“我們說什麼廢話,還是聽皇上聖斷。”

大憨看看這人,望望那人,插不進話來。

此時夜幕已降,蕭若見前方一座矮斜坡之後火光大亮,冷笑道:“不用再爭,契丹人自己出現了。”遂下令全軍停下。

前軍斥候回來報告,道:“啟稟皇上,斜坡那邊契丹人全軍列陣,高舉火把,看樣子在等候我軍,想來場夜戰。”

蕭若有些驚疑不定,問道:“附近有沒有樹林之類可埋伏兵馬的地方?”

斥候兵道:“一片開闊平原,什麼也沒有。”

蕭若聽罷默然不語。

大憨哈哈一笑,道:“契丹蠻子想跟我們堂堂正正打一場,俺喜歡!”

全軍緩緩行上矮坡,果見契丹騎兵密密麻麻散落于里許開外,人人刀劍出鞘,殺氣騰騰,不少人高舉火把。遠遠望過去,星星點點,連綿一片,數不清有多少人。

游目四顧,四下里地勢確是一片平坦,無遮無掩,沒有可以埋伏兵馬之處。

全軍精神一振,他們這兩天被拖得夠嗆,都想跟契丹人早早決一死戰。

秦義眉飛色舞,笑道:“皇上,我軍兵多,此戰大可將敵軍包圍,畢其功于一役。”

蕭若轉向柳長風,問:“柳愛卿怎麼說?”

柳長風兩粒眸子精光閃閃,不住的眺望附近,聞言便道:“末將也有些不解,硬碰硬契丹人似乎勝算不大,不知為什麼急于跟我們打這一仗。不過小心為上。”

一言既出,周圍人都不以為然,心說此人好不婆婆媽媽。

蕭若命令秦義與柳長風各領四千禁軍騎兵繞到兩翼包圍敵人,其余禁軍騎兵及禦林軍正面進攻,叮囑兩人見機行事,能包圍則盡管包圍敵軍,如形勢實在不允許,則以擊敗敵人為先。說完,哈哈朗笑聲中,刷的一聲拔出天子佩劍,斜劍前指,喝道:“殺!”

“殺!!”全軍齊聲大喝,勒馬向敵軍沖鋒,如潮水一般湧向敵人。

契丹人群當中耶律石鷹吹響號角,契丹騎兵舉著武器一陣大吼,然後縱馬殺向華朝軍隊。

兩股激流猛然撞在一處,頓時鮮血四濺,肢體橫飛,殺喊聲與慘叫聲攪拌在一起,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