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腳踏四極,手握乾坤 第三十九章 讓那群猴子見識下什麼叫炮


第二日轉瞬即至。城中戰鼓隆隆,族旗蔽日,皇帝親率五萬精兵浩浩蕩蕩東行,軍容嚴整,威風凜凜,青州百姓自發的一直送出城外,久久不願回城。

按說前日城破時降兵就有六七十萬人之多、青州總兵力已達十數萬,蕭若琢磨著入侵之敵僅是弱國三萬余兵,沒必要勞師動眾全部十幾萬大軍前去征討,而且兵力要是過于龐大某中,沿途糧秣補給也成問題,太過勞民傷財,便只帶五萬精兵東行。加上泰義所部,以及宋兩王封地原本人數極為龐大的新兵,足可穩操勝券。

同時派遣六萬兵北上,分別奔赴邊關三鎮駐防,以備不測,畢竟長城一線生死攸關,萬萬大意不得。剩下的兵力就地休整待命,順帶清剿青州一帶叛軍殘余。

另外,南昱傷勢已得到控制,但是仍未醒來,韓妃雖無性命之憂,內傷也自不輕,蕭若把他們都留在青州調養,並留下一名太醫專門照顧他們的傷勢。

皇後因有孕在身,只得留下,皇太後雖不願與兒子分離,可是她一個婦道人家到底不便去戰場前線——皇帝親臨戰陣可以激勵士氣,皇太後親臨戰陣就有點不知所謂了!她又不願回京,便與皇後暫且留在青州城,二後鳳駕隨行的眾多太監宮女也一並留下。

日前大舉攻城時,那七十門火炮曾大顯身手,發揮了很大作用,蕭若對這些火炮的感觀總算有所好轉,他起初對這些個笨重的鐵疙瘩很看不上眼,因為他畢竟是來自21世紀的人,比起21世紀開山裂石的大炮。面前這些初極火炮簡直就是渣。後來想想,不能要求太高,火炮再怎麼說還是這個時代最最新式的武器,放眼全世界,也就是華朝有一百多門炮,別地國家民族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蕭若此番東征有心把這七十門火炮都帶上,便征集了大量騾馬拉炮,同時命令一些役兵在後面推炮,只要舍得下本錢,行軍速度倒也不慢。

大軍浩浩蕩蕩一路向東。行軍途中,官道上信使來來往往,皇帝大軍與秦義所部保持密切聯系。蕭若命秦義盡量回避與敵人主力決戰,只要牢牢牽制住敵人既可,同時發動兩王封地的新兵嚴守城池,要是再被扶桑人高麗人屠一座城,唯他是問。

泰義依令而行,連日來以精銳禦林軍與數倍敵人周旋,也發生過一些規模不大的戰斗,雙方互有勝負。暫時沒有被敵人攻下任何一座城池。

五萬大軍經過十余日的行軍,已進入原宋王封地境內。是日。大軍接近一座名為清鹽縣的小縣城時,正前方地平線盡處黃塵大起,殺喊聲震天價響,似乎正有兩方人馬在浴血厮殺。

前行斥候回報說:一支禦林軍正與數千扶桑倭人在清鹽縣不遠處激戰。

蕭若便下令全軍就地布陣,准備戰斗,自已帶著十幾個將領馳上側前方一座矮丘觀戰。

只見交戰雙方一方是黑盔黑甲的禦林軍。另一方都是些身材矮小的倭人。這些倭人人數足有五六千之多,身上未著盔甲,穿的衣服五花八門,一看就不是正規軍,應是一大群浪人或者海盜,這些倭人頭上的發型更是詭異莫名,有蘿蔔頭的、有光頭地、有前禿的、有後禿的、有邊禿的、有中禿的……總之五花八門,讓人大開眼界,應是扶桑倭人怪異病態的審美觀下的產物。

這些倭人大都雙手合握一把鋒利異常的倭刀。在戰斗中大吼大叫,十分強悍凶猛,並且悍不畏敵,若論單兵戰斗力,確實比華朝士兵要強。


禦林軍這方約莫千余人。人數居于絕對劣勢,但他們是清一色的黑甲騎兵,領兵將領是個身形魁梧的中年大漢,這支千人騎兵隊在他指揮下戰術極為靈話多變,充分利用騎兵速度優勢、時進時退,時分時合,拉扯調動敵人,時而用弓箭襲擾,時而抓著機會近身突擊,時而又遠遠兜***……扶桑人跟不上對方地節奏,空自暴跳如雷,卻又無可奈何。

這支禦林軍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竟自穩占上風,躺在地上地尸體中,十之八九都是扶桑人。

蕭若看著暗暗點頭,這禦林軍將領深諳騎兵戰術,經驗豐富,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擺擺手,身後一名侍衛吹起號角,“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嗚咽綿長的號角聲響徹四野,戰團中兀自厮殺的禦林軍將士聽見,一齊朝這邊眺望,遠遠望著小丘上明黃色的天子傘蓋,知道是皇帝聖駕到了,頓時一片歡騰,無不大喜過望,那中年將領高聲下令,全體將士當即舍了敵人,策馬狂奔而來。

扶桑倭人不明白怎麼回事、見對方全體人向西方而擊,只道是終于把這支頑敵打跑了,氣焰越發囂張,狂妄不可一世,發一聲喊,邁開大步在後面提刀狂追,一面狂追,嘴里一面大呼大叫,嘰哩咕嚕的,用扶桑倭話大聲叫罵——就算兩條腿追不上四條腿,也要耀武揚威一番不是!

這支禦林軍很快就把倭人甩在後面,馳到小丘前,一齊翻身下馬嘩啦啦跪倒,最前面地中年將領洪聲道:“禦林軍驍騎營全體將士參見皇上!“後面眾騎兵齊聲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將士們辛苦了!“蕭若說完,大有興奮的望著中年將領,溫言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中年將領正自起身,一聽皇帝發問,又連忙單膝跪下,道:“回皇上,末將是禦林軍驍騎營千戶,名叫劉破虜。”

“破虜,好名字!”蕭若凝目打量,見這劉破虜方面大耳,滿面風霜之色,膚色粗黑,臉頰上有多處傷痕,顯得極是威猛強悍,略小的眼睛里閃爍著精悍之色。蕭若停了一停,問道:“劉愛卿,你適才所用的那套戰法是誰教你的?”

劉破虜恭聲答道:“啟稟皇上,末將原是普通士兵出身,曾在北部邊疆與契丹胡虜周旋二十余載,我們邊關將士吃足了胡人輕騎兵飄乎靈動的苦頭,末將這套戰法正是學自契丹胡人。”

蕭若聽了愈喜,能學習敵人的長處,更是難能可貴,親自上前將他扶起來。

這時,扶桑倭人已快跑到近前,劉破虜一抱拳道:“皇上,且看我們營將士再去沖殺一陣。如今有皇上為我們掠陣,所有士兵無不士氣大振,精神百倍,不殲滅這支倭寇誓不回營!”說完,回身振臂大呼,“上馬!”

他身後的將士轟然相應,士氣如虹,雖在一場激戰之後,臉上卻沒有半點疲憊之色。


蕭若含笑搖了搖頭,“這支倭寇交由主力大軍應付,你們隨朕來。”言罷,帶著這千余騎兵馳回主力大陣中。

到這時,狂奔而來的五六千倭人也發現了主力大軍,然而這一帶為丘陵地型,地勢起伏不平,他們只覺得對方人數眾多,但一眼看不出多到什麼地步。當先一個扶桑武士揮刀厲呼,所有倭人趁著一股銳氣毫不畏懼沖殺過來,哇呀呀一片大呼大叫。

華朝軍陣最前方是七十門火炮,火炮作兩排排放,彈藥早已填裝妥當,旁邊地炮手手里舉著呼呼燃燒的火把,只待皇帝一聲令下就點火;火炮後面是兩百余人持護國努的射手,再後面則是不計其數的弓箭手。

若敵人沖過來,先由射程最遠的火炮轟擊,再近則由犀利無匹地護國弩射擊,最後就是弓箭手萬箭齊發,假如敵人仍然能沖到近前,所有人便停止射擊後退,重步兵沖上前與敵人近身肉搏,同時騎兵向兩翼包抄,切斷敵人的後路。

此一陣法是蕭若根據21世紀的戰術思想編排的,又擁有如此強大的火力陣地,足以傲視天下。

倭人哇呀呀大吼著沖來,雖遠遠看見了火炮,但沒人明白那黑乎的圓鐵柱是什麼東西,一窩蜂正面沖來。

蕭若唇角含著一縷冷酷的笑意。轉眼間,倭人已經沖到陣前五百步以內,蕭若仍不下令開炮,再等了一等,直到倭人來到四百步時方才斷然一揮手,“開炮!!”

火炮引線同時點燃,“轟隆隆”一陣震天巨響,七十門火炮齊射之威,直如天崩地裂,地動山搖,七十枚鐵彈射入沖鋒的人群中,被直接擊中的倭人頓時被打飛了。

造成的傷亡還在其次,所有倭人都嚇傻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紛紛停下腳步,驚恐萬狀的望向四周。“打雷了?是不是打雷了?”

也不知哪個發一聲喊,數千倭人如同一群被嚇壞的小兔子一樣聚攏在一起,在華朝軍陣前方人堆人擠成一團,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使這些扶桑倭人近乎本能的堆在一起,以便依靠集體的力量防禦。

卻不知這些最初的火炮極難取准,幾乎不可能瞄准單個敵人轟擊,那些被一輪齊射轟死的倭人純粹是運氣不好。這時倭人竟然自己聚成一團,那就太方便了,反正幾千人的龐大人堆就在前面,朝那個方向轟的去就是,比城牆還好瞄准。倭人在火炮面前擁成一團,這種愚蠢的做法等同于兩個字——找死!

華朝將領們轟的一聲樂了,笑道:“原來他們不知道火炮是什麼東西,這些可憐的家伙……”

蕭若朗聲高呼:“開炮!開炮!讓那群島國來的猴子們見識下什麼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