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 蒼莽前途病床談事業 淒涼小院雨夜憶家山

第七十九回蒼莽前途病床談事業淒涼小院雨夜憶家山
這里孝堂上,大家足哭了半小時,方才陸續停止.女眷仍都回到上房,鳳舉兄弟卻因為有許多親密些的親友來謁靈和慰問,事實上不能全請劉寶善代表招待,也只得在內客廳里陪客.所以喪事雖然告了一個段落,鳳舉兄弟們,依然很忙.金家雖不適用舊式的接三送七,但是一班官場中的人物,都是接三那天前來吊孝,這又大忙了一天.哀感之余,又加上一種苦忙,男兄弟四個之中,到了第四天,一頭一尾,都睡倒了.大夫看了一看,也是說:"這種病,吃藥與不吃藥,都沒有多大的關系,只要好好地休養兩天,就行了."燕西住在屋子里,前面有深廊,廊外又是好幾棵松樹.大夫說:"陽光不大夠,可以掉一個陽光足的屋子,讓病人胸心開朗一點."清秋聽了大夫的話,就和燕西商量,將他移到樓上去住.這樓上本是清秋的書房,陳設非常干淨,臨時加了兩張小鐵床,清秋就陪著他在樓上住.這幾日,天氣總也沒有十分好過,不是陰雨,便是刮大風.燕西在樓上住著第二天,又趕上陰天,天氣很涼.依著燕西,就要下樓在外面走動.清秋道:"你就在屋子里多休息一天罷,大哥對內對外,比你的事多得多,他信了大家的話,就沒有出房門.你又何必不小心保養一點?家里遭了這種大不幸,你可別讓母親躁心."燕西道:"這個你怕我不知道嗎?一天到晚把我關在屋里,可真把我悶得慌."清秋道:"你現在孝服中,不悶怎麼著?你就是下了樓,還能出大門嗎?"燕西歎了一口氣道:"這是哪里說起?好好的人家會遭了這樣的禍事.我這一生的快樂,就從此而終了."燕西說話時,本和衣斜躺在床上.清秋拿了一本書,側身坐在軟椅上看著,帶和他談著話.燕西說了這句話,她將手上拿著的書,向下一垂,身子起了一起,望了燕西一下.但是她又拿起書來,低著頭再看了.燕西道:"你好像有什麼話要說的樣子,怎麼又不說了?你還有心看書?"清秋道:"我的心急比你還恐怕要過十二分呢.你都說我有心看書,我真有心看書嗎?我不看書怎麼辦?呆坐在這里,心里只管焦急,更是難受了."燕西道:"你和我談話,我們彼此都心寬一點.剛才你有一句什麼話,不肯直說出來?"清秋道:"這話我本不肯說的,你一定要我說,我只得說了.剛才你說一生的快樂,從此完了.這個時候哪里容你我作子媳的談快樂二字?你既是說了,倒可以研究研究,不知道你所說的快樂,是從前那種公子哥兒的快樂呢?還是作人一種快樂呢?"燕西皺了眉道:"你這是什麼話?快樂就是快樂,怎麼有公子哥兒的快樂,作人的一種快樂?難道公子哥兒就不是作人嗎?"清秋道:"所以我說不和你討論,我一說你就挑眼了.你想,一個人隨便談話,哪里能夠用講邏輯的眼光來看?你願聽不願聽呢?你不願聽,我就不必談了,省得為了不相干的事,又惹你生氣.況且你現在正有病,我何必讓你生閑氣?"燕西道:"據你這樣說,倒是我沒有理了.你有什麼意見?你就請說罷."清秋道:"你別瞧夷昵幔但是我的家庭,從前雖不大富大貴,究竟也不曾愁著吃喝.後來我父親一死,家道就中落了.自我知道世事而後,人生的痛苦,我真看見和聽到不個.凡是沒有收入,只有花錢出去的,這種窮是沒有挽救的窮.自己有錢,慢慢會用光.自己沒錢,只有借貸當賣了.我家里就過了這樣不少的日子,所以我覺得人窮不要緊,最怕是沒有收入."燕西道:"這個我何嘗不知道?不過我們總不至于象別人,多少有一點財產,產業不能說不是一種收入.只是這種收入,是有限的,不能由我們任性地花罷了."清秋道:"你這話就很明白了.所以我就問你是要哪一種快樂?若是要得做總理兒子時代的快樂,據我想,准是失敗.若是你要想找別的一種快樂呢,我以為快樂不光是吃喝嫖賭穿,最大的快樂,是人精神上可以得著一種安慰.精神上的安慰,也難一言而盡,譬如一件困難的事,自己輕輕易易地就做完了,這就可以算的."燕西道:"這個我也明白的,何須你說."清秋道:"這不就結了,剛才我所說的話,還是沒有錯呀.我以為你不象大哥,他早就在政界里混得很熟了,人也認識,公事也懂得,無論如何,他要混一點小差事,總不成問題.你對于那些應酬的八行,老實說,恐怕還不在行,更不要談公事了."燕西道:"你就看我這樣一錢不值?"清秋道:"你別急呀.不懂公事那不要緊的,一個人也不是除了做官就沒有出路,只要把本領學到就得了."燕西道:"到了這個年歲了,叫我學本領來混飯吃,來得及嗎?我想還是在哪個機關找一個位置,再在別的機關,掛上一兩個名,也就行了."清秋道:"若是父親在日,這種計劃要實現都不難.現在父親去世了,恐怕沒有那樣容易吧?"燕西道:"哪個機關的頭兒,不是我們家的熟人?我去找他們能夠不理嗎?你一向把事情看得難些,又看得太難了."清秋見燕西談到差事,滿臉便有得意之色,好象這事,只等他開口似的.他的態度既是如此,若一定說是不行,也許他真會著惱.因道:"你對于政界活動的力量,我是不大知道,既是你自己相信這樣有把握,那就很好."燕西道:"據我想,找事是不成問題的,我急的,就是我從來沒


這一天的天氣,格外的壞,到了下午六七點鍾,竟是稀稀沙沙的下起雨來.自從家中有了喪事以後,金太太總不很大進飲食.大家勸著,或者喝一碗稀飯,或者用熱湯泡一點飯,就是這樣麻麻糊糊的算了.清秋雖不至于象金太太那樣的悲傷,然而滿腹憂愁,不減于第二人,要她還是像平常一樣地吃飯,當然是不能夠的.但是向來是陪著金太太吃飯的,在金太太這樣眼淚洗面的日子里,不能不打起精神來,增加她的興趣.因之這天晚上,縱然是一點精神沒有,也不得不勉強走下樓,到金太太屋子里來吃晚飯.飯盒子這時已經拿到屋子里來了,正坐了一屋子人.原來這兩天,除了梅麗陪著二姨太,佩芳陪著鳳舉之外,只有道之夫婦另外是一組,其余金太太的子女都在這里吃飯,是好讓母親心里舒服些.金太太一看到清秋進來,便道:"今晚上你還來作什麼?你屋子里不是還躺著一個嗎?"清秋道:"他睡著了,現時還不吃晚飯呢."金太太道:"我這里坐著一大桌人,夠熱鬧的了,你還是到自己屋子里去吃飯罷.若是沒有心思看書,把我這里的益智圖帶去解解悶.省得那位一個人在屋子里."清秋本來也吃不下飯去,既是金太太叫自己回房去,落得回自己房里靜坐一番.因是在書櫥子里拿著了益智圖竟自先走了.
這個時候,雨下的正緊.清秋回到自己屋子里,雖然全有走廊可走,可是那一陣陣的晚風,由雨林里吹過來,將雨吹成一片的水霧,挾著冷氣,向人身上直撲過來.那雨絲絲地吹到臉上和脖子里,不由人連打了兩個寒噤.自己所住的這個院子,本來就偏僻的,往常還聽到鄰院里,有各種嬉笑娛樂之聲,現在都沒有了,仿佛就是特別的冷靜.加上自己又搬到樓上去住了,就只有廊簷下一盞電燈,其余的燈都熄了.遠遠望著自己屋子里,也好像又新添了一種淒涼景象似的,心里也就有點害怕.走到那海棠葉門邊下,就叫了兩聲,都沒有人答複,更是害怕.自己勉強鎮靜著,生著氣道:"我越是好說話,這些底下人越是不聽話,只是我一轉眼的工夫,又不知道他們跑到哪里去了?"一面說著,一面趕快地上樓,走進房去,燕西已是醒了,便道:"我仿佛知道你走了的,這一會子工夫,你就吃了飯嗎?"清秋道:"我哪里要吃飯?我原是去陪母親.那里倒有一屋子的人,她說讓我回屋子來陪著你.我也以為你一人在屋子里怪悶的,所以回來了.幸而是我來了,你瞧,就是我走開這一會子的工夫,兩個老媽子都不見了.要不然,你一個人在這里,更要悶呢."燕西道:"既是母親那里人多,我去坐一會子罷,你可以一個人在這里吃飯."說畢,出房就走,清秋正有些害怕,幸得燕西是醒的,正好向他說幾句話.不料他反要去趕熱鬧,自己又不好說兩個老媽子走了,留他作伴.只得說道:"外面雨倒罷了,那雨里頭吹來的風,可有些不好受."燕西道:"你讓我出去談談罷,若是在屋子里坐著,那更是憋得難受呢."說著,已是下樓而去.
清秋一時情急,樓壁上有個叫外面聽差的電鈴,也不問有事沒有,忙將電鈴一陣緊按.因之燕西出院去不多大一會兒,金榮就進來了,站在樓下高聲問道:"七爺叫嗎?"清秋道:"我這院子里一個人沒有,我還沒吃飯呢."金榮道:"我剛才看到這院子的李媽,在廚房里呢,我去叫她罷."清秋道:"不,不,你先找一個人來給我作伴罷,然後你再找他們去."金榮見清秋真是害怕,就隔著牆大聲嚷道:"秋香姐在院子里嗎?七少奶奶叫你過來有事呢."秋香以為果然有事,答應著就走過來了.清秋聽到秋香的聲音,心下大喜,連忙走到欄干邊,向下面連招了幾招手,笑道:"快來,快來,我正等著你呢."金榮道:"少奶奶,我該叫他們送飯來了吧?"清秋道:"稀飯就行,一兩樣菜就夠了."金榮答應著去了.秋香走上樓來,清秋握著她的手道:"你吃過了飯沒有?"秋香道:"我們少奶奶到太太那里去了.我們用不著等,吃過了."清秋執著她的手,一路走進房來.因道:"幸而你來給我作個伴,要不然,我一個人守著這一幢樓,孤寂死了."清秋在沙發上坐下,也讓秋香坐了.秋香笑道:"七少奶奶,你的脾氣有好些和七爺相同,七爺和我們不分大小的,從前這里的小憐和他很好.小憐走了,阿囡,玉兒和我,都和七爺不錯,只是春蘭年紀太小些,不和我們在一處玩."清秋聽了這些話,忍不住要笑,便問道:"你說話這樣天真爛漫,你今年幾歲了?"秋香道:"我哪里知道呢?我是小的時候,拐子把我拐出來的.那個時候問我,我自己會說四歲,就算是四歲,其實我是瞎說的.後來讓拐子把我賣在楊姥姥家里,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就轉賣到王家,跟著三少奶奶到這里來了.我到王家的時候,都說是十二歲,連那年共四個年頭了,我就算是十五歲了."清秋道:"你姓什麼呢?"秋香搖了一搖頭道:"我不大記得,好像是姓黃,可是和黃字音相同的房呀,方呀,王呀,都說不定呢."清秋道:"你記得你的父母嗎?"秋香道:"我還記得一點,我父親還是個穿長衣服的人,天天從外面回來,都帶東西給我吃.我母親也常抱著我,但是這不過是一點模糊的影子罷了,仔細的情形,我是一點也不記得."清秋道:"你家在什麼地方,你知道嗎?"秋香道:"我的少奶奶,我哪里能記得清許多呢?就是我在楊姥姥家里的事,而今想起來,也好象在夢里的一樣,你想,我還能夠記得許多嗎?我若記得許多,我為什麼不逃回去呢?我就常說,象我這種人,在世上就算白跑了一趟,姓名不知道,年歲不知道,家鄉父母不知道."清秋聽她說得這樣可憐,心里一動,倒為她垂下幾點淚,秋香究竟是孩子氣,自己說著,其初不覺得怎麼樣及至清秋一垂淚.自己也索性大哭起來.清秋擦著淚道:"傻孩子,別哭了,我心里正難受呢.你再要哭,我更是止不住眼淚了.有手絹沒有?擦一擦罷."秋香聽她如此說,一想也是,人家正喪了公公,十分地懊喪,不能安慰人家,還要特意去惹出人家的眼淚來嗎?因之立刻止住了哭,掏出手絹將兩只眼睛擦了兩擦.這時兩個老媽子,都回屋來了,接上廚子又送了稀飯小菜來.清秋讓老媽子一直送到樓上屋子里來,掀開提盒,送上桌子,早有一陣禦米香味,襲人鼻端.老媽子將菜碟搬上桌子來看時,乃是一碟花生仁拌香干,一碟福建肉松,一碟蝦米炒菜苔.除了一大瓷罐子香米稀飯而外,還有一碟子蘿卜絲燒餅.清秋對秋香道:"這菜很清爽,你不吃一點嗎?"秋香道:"我剛吃完飯了."說著,便在老媽子手上接了碗,在暖水壺里倒了小半碗熱水,將碗蕩了一蕩,然後給清秋盛了一碗稀飯,放在桌上.又把書桌上的紙,裁了兩小方塊,將筷子擦了一擦,齊齊整整地放在桌沿上,再端一張方凳讓清秋坐下.清秋道:"你們少奶奶太享福了.有你這樣一個孩子伺候,多麼稱心!"秋香道:"這很容易呀.七少奶奶出錢買個使女來就是了."清秋道:"我聽了你剛才所說的話,我恨不得把天下做拐子的全殺了才稱心,我還能自己去作這個孽,花錢拆散了人家的骨肉嗎?"李媽便接嘴道:"少奶奶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呢.賣人口,誰是親爹娘作主呀?都是拐子手上的人了,你若不買,他也賣給別人.象賣到咱們這種人家來當使女的,真算登了天了.有些人家的使女,吃不飽,穿不暖,那還罷了,叫人家孩子做起事來,真是活牛馬,做得好,沒有一個好字,做不好,動不動打得皮破血出,或者把好孩子逼傻了,或者把活跳新鮮的孩子打死了,有的是呢.你若買了使女,你就算是救了那孩子了."清秋道:"說雖然是這樣說,我總不願在我手上買使女.一個人不買使女,兩個人不買使女,大家不買使女,這拐子拐了人來,沒有人要,也就不干這壞事了."秋香點點頭道:"七少奶奶,你存這樣好心眼,將來一定有好報."清秋歎了一口氣道:"小妹妹,你還沒有我那種閱曆,你哪里知道!"說時,見老媽子還站在一邊,因道:"我有一個人在這里作伴就行了,你們晚飯還沒有吃吧?去吃飯去."李媽便笑著請秋香多待一會,自下樓去了.清秋吃一碗稀飯,又吃一個半蘿卜燒餅.說是餅很好吃,一定要秋香吃了一個.秋香給她

這樣一來,清秋倒不害怕了,一個人對著一盞慘白的銀燈,也不看書,也不作事,只是坐了呆想.這時,樓外一陣陣的雨聲,又不覺地送入耳鼓.那雨本是松一陣,緊一陣,下得緊的時候,也不過聽到他屋上樹上,一片潮聲.及至松懶之際,一切的聲音都沒有了,只有那松針上的積雨,滴答滴答不絕地溜下雨點.偶吹上一陣風,這雨點子,也就緊上一陣.古人所謂松風,所謂松子落琴床,都是一種清寒之韻.這種清寒的夜色里,院子里又沒有一點人聲,那雨點聲借著松里呼呼的風勢,那一分淒涼景象,簡直是不堪入耳.清秋在喪翁之後,本已感到自己前途的蒼莽,再又感到自己環境惡劣,傷心極了.就在她這傷心的時候,那雨點是撲篤撲篤,只管響著,那一點一滴,都和那淒涼的況味,一齊滴上心頭.因之這種響聲,不但不能打破岑寂,而且岑寂加甚.這屋子門外,懸的那幅綠呢簾子,只管飄蕩不定,掀起來多高.樓廊外,由松樹穿過來的晚風,一直穿進屋子來.清秋身上,只穿了一件舊綢的襯絨旗衫,風掀動了衣角,不知不覺之間,有一種寒氣,直由皮膚透入心里.這種冷氣,比把自己的身子放在冷水缸里,還覺得難受.本待先去睡覺,然而燕西身體不好,自己本來伺候他的,而今他還不曾回房,自己先倒去睡了,這也未免本末倒置.因之只管坐在了沙發上,靜靜地等候.等了一點鍾,又等一點鍾,只聽到樓下的壁鍾,當當的敲過了十下響,這院子里,也就覺得又度過了一重寂寞之關似的.這夜色是更深沉了,聽聽樓下時,一點聲音沒有,連那兩個老媽子,都無甚言語了.坐著也是很無聊,便站起來,將茶壺里的茶倒了一杯,喝著消遣.恰是吃過飯以後,忘了添開水,這一杯茶,也就一點熱氣也沒有.喝到嘴里,把口漱了一漱,便吐出來了.放下茶杯子,又呆坐著.
那雨點聲依然不曾停止.清秋煩惱不過,就索性走出房門來,看看這雨色,究竟是怎樣?只剛伏到欄干邊,燕西站在樓下海棠葉的門中,只管向她亂招著手.清秋道:"你有事不會上樓來?偏偏要我下去."燕西不答,只管笑著招手.清秋不知不覺之間,翩然下了樓.燕西執著她的手道:"你一個人坐在屋子里,不是煩悶得很嗎?雨聲是多麼討厭啦!"清秋道:"那也不見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不是由很好的印象中,產出來的香豔句子嗎?"燕西笑道:"果然的,這是看杏花的時候了.你瞧,咱們後院子里那幾棵杏花又紅又白,開的是多麼好看!走,咱們一塊看花去."清秋道:"雨是剛剛停止,路又濕又滑,不去也罷."燕西道:"不要緊,攙著你一點.不趁著這花剛開的時候去看,等花開過了,再想看又沒有了.走罷!"說時,拉了清秋的手就走.清秋雖然不願,可是在燕西一方面,總是好意,也只得勉強跟了他走.走的路上,正長遍了青苔,走得人前仰後合,好容易到了後院,果然幾棵杏花,開得象堆云一般繁盛.杏花下面,有一個女子一閃,看不清是誰,燕西丟了清秋,便趕上去.清秋原是靠了他扶持的,他陡然一揮手,清秋站立不住,由台階向下一滾.這里恰是一個水坑,清秋渾身冰冷,拖泥帶水爬了起來,又跌下去,身上的泥水,也越滾越多,便招手亂嚷燕西.燕西只管追那女子去了,哪里聽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