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歸州瑣事

姚德志初到歸州縣,是2003年4月,三峽大壩還沒完全建好,基本可以蓄水,通船沒問題.長江比傳中要得多.實在不像傳唱中的"父親河".這個瘦的河流,比他居住的漢江還要.河水也不是清澈的,而是渾黃的.讓他想起了黃河.

姚德志還在蜜月的時候,離開妻子,和一個沒結婚的姊妹從江城出發,到夷陵,准備第二天去歸州城.經齊老師聯系,他們和當地教會負責人舒牧見了面.他約他們晚上吃飯.記得在江邊吃魚.也幫他們定了房間.他們付費.每人一間,條件尚可.在江邊吃江魚,味道甚美.江風吹,游人信步在濱江大道上緩慢行走,整個節奏十分舒適.沒有江城的游人如織,繁花似錦,也沒有縣城的寂靜和冷清.

他:"記不得我們談了些什麼.現在想來,還是不當官的好.當初舒牧還不是舒會長,對我們還客氣.現在當上了會長,反而見了面不愛理了.要麼,沒當官的都想當,當上了也就那回事,眼光一高,就忘了根本.位置越高,越感到淒冷,難怪皇上都自稱寡人呢.還有一句話叫,曲高和寡,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在同事圈里的學曆最高,但和我談得來的人極少,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可同日而語,雖是真的,可我盡量和人和睦,盡量求同存異,讓每一個人盡量不討厭我.舒會長是這一屆的會長,也許是下一屆的連任會長,我呢,也不求他什麼,也就不用怕他什麼.在夷陵匆匆見一面,留不下什麼印象也是可能的.用不著患得患失的,我和他本不是一路人."

他們飯後就回到各自的房間.晚上洗個澡後,和家人打個電話,報個平安,然後入睡.偶爾想想如果婚姻出現問題,該怎麼辦.因為他還在蜜月中,離開妻子,的確對不起她.她沒信主,三股擰成的繩子,少了一股,就容易被拉開,繩子斷裂了怎麼辦.看看港西來的關姐,沒有他妻子漂亮,也就打消了癡心妄想.至于關姐作何想法,他不是她,當然不清楚,就像我不是魚,不知道魚是否有眼淚一樣.

第二天,關姐和總台結了帳,包括姚德志打的電話.他不知道打電話是另外收費的,如果知道,也就不打了.還好,關姐很大方,當然,這是有預算的.當初以為她慷慨,現在明白不是那回事.早晨她請他吃早餐.早已忘了吃的是什麼.反正不怎麼地.飯後去碼頭,坐快船.這船從俄羅斯引進,原是軍事用船.現在作為民用了.的確很快,不知道將來會怎樣.夷陵這一段是西陵峽,三峽中的最後一個峽,這個峽的凶險被升起來的水掩飾淨盡,變成平湖,實現了老毛的願望.坐船要到大壩的另一邊,在茅坪.

先坐車,再轉船.車要一時多一點,坐船也是.這樣輾轉就可以到歸州.歸州地處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崇山峻嶺中,有這麼一個狹窄的縣城,水路公路都發達.聽要建飛機場,當然,那里到處都是大山深谷,想找一塊平地比登天都難,飛機不是坦克,可以到處跑,只有將山削平,將山谷填平,不知道要破壞多少自然資源.那是後話,不知道專家組會不會讓決議通過,但是,通過的可能性極大.就跟討論建三峽大壩的時候,持反對意見的專家不通知開決議會,自己知道開會時間地點的,本著對人民對子孫後代的負責的態度,他們要表態,不能建,可惜人到了會場門口,卻不准進去.最後決議的得以順利地通過.皆大歡喜.後來總結大會,是一場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圓滿的大會.持反對意見的專家只有扼腕歎息了.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沒錯,這個船逆水而上,還這麼快.兩岸青山,懸崖絕壁,露出赭色的巨石,讓人不得不驚歎上帝造物的奇妙.


到了城港.關姐,民委李局長來接了.可是一看,根本看不到,看到的是陡峭的山,和彎曲的石階.這個之字形的台階,根本看不到盡頭.沒辦法,只有爬了,要不就會呆在下邊,永遠看著滾滾的長江水了.

他來自平原,在實習的時候,去過黃岡的五洋縣,那里據有高山,他曾在那里驚歎山之高大,可是,看到這里的山,那里的山只能稱其為丘陵了.

關姐走幾個台階,就要停一會,喘口氣,休息休息,再走.反正,拼了命也要爬上去,人家在等他們開飯呢.他也是.走得腿幾乎抽筋,走走歇歇,才爬了上去,大汗淋漓.李局長畢竟眼尖,看到他們,馬上伸出手來握.可能港西的穿著打扮跟內地不同,一望便知,他富有經驗,馬上就認出他們來.沒想到和他先握手.作為官方人士,骨子里還是男尊女卑吧,他後和關姐握手.或者明知關姐是港西來的,比他高一級,就是不先和她握手,原因就有可能是她長得不怎麼地.自古英雄愛美女,這關姐的長相又不是自願這樣的,偏偏受到很多的冷遇.

進入車內.這車是桑塔納,據,是比較好的車.看到街景,他還以為是港西.根本不像想象中的貧困縣.經李局長介紹,原來是三峽移民,幾乎新建了一個縣城,看起來真的是很現代化的一個山城.

接下來是吃飯,下午簽字.第二天,又是吃飯,接著離開.民委送了茶葉.他的茶葉沒有讓齊老師劉姐帶走.他們走後,留下他在歸州.

民委賈局長一行送他到燙金賓館,坐了一會兒,他們就離開.

他獨自留在賓館.然後,去街上轉了轉.街道不寬.主要的街道只是一條.兩邊是商鋪.下邊是長江.劉姐臨走時留下點錢,不敢擅動,但又很想家,就下狠心買了一部手機.帶來的諾基亞,像一塊磚頭,充電器在江城燒壞了,原因是插頭老化,結果串了火,殃及他的充電器.沒辦法索賠,這是個老房子,租出去也就租出去了,插座有問題,也不提示一下,如果你找他,他還是你充電器的問題.愛租不租,不能廢話.正因為如此,他才決定將這件事壓下來算了.免得沒有找對人,事沒解決,反而留下不好的印象.畢竟初來乍到,處處還是要注意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的.老式的家伙,在整條街都沒有這個型號的,只好連手機都不用了.


晚上住賓館.告訴了劉姐的賓館電話,她就打過來.他們已經到江城.他一個人留在城.剛躺下不久,就有電話打進來,不是劉姐的,是做姐的.問他要不要特殊服務.他不懂.就不要.她很甜地,很便宜的,只要五十元.他還是不懂.她:"先生,我的服務很好的,要不要試一下?"他不要,然後就迅速壓了電話.靜下心來一想,特殊服務極有可能是提供性服務.沒過多久,電話又響,他接了一聽,是劉姐打進來的.向她報告了這一況.她不要理,睡前檢查一下房門,把門反鎖.他就照著做了.果然一晚上,她們沒有來騷擾他.

次日一早,到早點鋪吃飯.

吃到了荷渣.就是把黃豆泡好後,用石磨磨成漿,燒熟,加入肉末,或者菜葉,就是美味的早點.開始吃不習慣,聞不慣那股味兒.接連幾天,就習慣了.難怪城出美女,原來她們天天吃這個,這個是營養學專家所不知道的,也可能知道,但不,了也沒人信,現在的專家,實際上當得非常辛苦.

住了三天,每天就是到民委辦公室和譚主任溝通項目,想在荷村開一個群眾會.但鄉政府一直沒有時間.德志不知道,現在在村里開一個群眾大會,是非常困難的,很多村子幾年都沒召開過群眾大會,大事都是黨員會議來決定,到底,是黨支部書記來決定.關于開會事宜只好暫時擱淺.

住在燙金賓館,剛好是三岔路口,每天車水馬龍,船的汽笛聲,很是熱鬧,他休息不好,只有向領導彙報這一況.領導建議他住村里.他覺得不錯.就向譚主任了.譚主任又向賈局長做了彙報.賈局長思考了一會兒,不知道他作何答複,他心中忐忑.畢竟是境外的機構初次到少數民族地區做善事.港西雖已回歸,但似乎沒有被認同是一個國家的人.這還是個敏感的問題呢.

起點中文網*/a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