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全是家庭

聽到幾近于砸門的敲門聲,幾個人面面相覷,不知所措,伊妹問德志:"怎麼辦?"

德志:"去開門."

伊妹開了門,原來是余哥.

伊妹:"我還以為是誰呢,原來是余哥回來了."

余哥:"我不打算回來的.今天許波到縣城來進貨,順便坐了他的車."伊妹問:"你吃晚飯了嗎?"

余哥:"吃過了,是許波的生意伙伴請吃的飯."

德志:"那你挺有口福的."

余哥:"也沒吃好.他們喝酒,也要我喝,我沒喝,他們還不高興."

伊妹問:"真沒喝?"

余哥:"沒有."

余哥話的時候,空氣就彌漫著一股酒味.真是睜著兩眼瞎話.

余哥看見張楠,問:"哦,你是……?"

張楠:"我是樓上的,你們的鄰居,孩子有不會做的題,找來找去,沒找到合適的人幫忙解答.我看到你們挺有學問的,就下來求教來了."

余哥:"那你算找對人了,姚先生是大學生,對你孩子的題,不在話下,手到擒來."

德志:"你別抬舉我.我可承受不起."

德志還想什麼,忍住了,沒,想一想,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兩面三刀的,能打馬虎眼就打馬虎眼吧.

張楠起身要走,:"孩子明天還要上學呢,睡晚了對身體可不好."伊妹:"歡迎常來,樓上樓下的,很方便."

張楠:"好的.今天算是認了認門,以後我就常來,可千萬別嫌煩啊.孩子的作業挺多,有時候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們畢竟是從大城市來的,見識要比我多."

德志:"你有什麼需要,盡管,不要不好意思.我們只要有人在這里,都會盡量幫助你.剛才也了,我們喜歡交朋友,在城還沒有什麼朋友呢."

張楠:"很高興能認識你們.妞妞,和叔叔阿姨'再見’!"

妞妞很懂事,她脆生生地:"叔叔再見,阿姨再見!"然後就離開了.

她們一走,德志和伊妹也就如釋重負.余哥喝了酒,第一個沖進了衛生間,搶在第一個洗,然後先睡覺.伊妹第二,德志第三.一宿無話.


天亮之後,三人分工,德志:"我今天去白泉村,余哥呢,伊妹呢?有什麼打算?"

余哥:"我還去坪村.水池正在漿砌階段,需要現場監督好."

"我去荷村吧.技術員今天要去幫村民選擇建立過濾池的地址.我去看看."伊妹.

"那好,各自忙去吧.我約一下譚主任,看他有沒有時間."德志著,打開電話,撥號,問問譚主任的意見.

譚主任:"他今天要去水泥廠催一下發貨,現在三個村都需要水泥,目前的水泥供應明顯不足,不能影響項目的進度."

德志:"那好吧,我去白泉村看看項目進展如何,回來再聯系好吧."

譚主任那里當然沒問題.

今天算是三個人分開工作了.

三人在三岔路吃了點早飯,然後,伊妹往南,余哥和德志過江往北走,沒有定今晚回城縣城.許波的車還要在縣城呆一天,他的商店已經升級為超市,進的貨,品種較多.另外,他還有一些私活要做.拐賣婦女的勾當,還在繼續,只不過沒有以前那麼囂張,變得收斂一些了.

德志根本上不接納余哥,余哥也感覺到了,二人在一起,起話來都是打哈哈,根本不真心話.

實話,德志和余哥都是處于試用期,誰都不比誰高一等,可是,余哥不這麼認為,他是見風使舵的,擦眼觀色的能力要比德志強得多.領導是凡人,也有凡人的弱點,恰巧這弱點,被余哥抓住.余哥始終抱著"哄死人不償命"的信條,來應對各種複雜的人事關系.許多人在他的這一策略下,紛紛落馬.

他們下了船,爬山到了官渡鎮,他們剛好遇到鎮水利服務站的技術員華愛,華愛剛好要去白泉村,看看水窖的拼板做得怎麼樣了.因此,他邀請他倆坐他們單位的車一同前往.他倆喜出望外,真的是人瞌睡了遇到了枕頭,他倆坐上了車,華愛會開車,就載著他倆往村里駛去.

余哥在坪村下了車.德志和華愛技術員去白泉村,看到村口的王半截兒王恩義在家門口坐著編竹器,德志透過車窗向他打了招呼,但沒有下車,因為王恩義很健談,一起話來,就刹不住車.為了節省時間,德志先到村支書那里.

王支書在家,他:"歡迎您回來,姚先生.自從您走了之後,這里的土方工程已經完成大半兒.水窖拼板也已經開始做了,並且有一部分拼板已經過了養護期,可以進行拼裝了."

華愛問:"拼板是誰在承包?"

王支書:"是王全是的哥哥在承包.王全是,是村里的特困戶.他哥哥倒很有錢,在外地當過一段時間的包工頭,賺了些錢,現在回到村里,在附近包括縣城承包一些工程.剛好遇到三峽移民,建設新居,他的財源滾滾來,近幾年發得很,村里的水窖拼板,需要墊資來做,因為水泥緊俏,加上鋼筋漲價,一般人不敢承包,惟有他敢."

華愛問:"那他和村里簽了合同沒有?"

王支書:"簽了.合同在陳主任那里保存."

華愛又問:"內容是什麼?"

王支書:"主要內容是,讓王老板保質保量地完成284口水窖的拼板預制件,工期要求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包括養護期.村里負責結賬等等."

華愛:"王全是是你村的人?"


王支書揮了揮手:"是的.我們去看看他吧."

德志:"好的."

王支書帶著德志和華愛順著路,爬山到了王全是的家里.

王支書介紹:"王全是是上門女婿.妻子是本村人,他也是."德志跟著王支書到了他的家,發現他的妻子不在家,可能到山坡上做農活兒去了.家里只有王全是和他的岳母在家.房屋正房只是兩間土牆屋,一間是堂屋,一間臥室兼廚房,羊圈在房子後面.村民差不多家家戶戶喂豬,他家卻沒有,只喂了兩只羊.

王支書:"他的腿長瘡,已經有十幾年了,總不見好,夏天,他的腿更是腥臭難聞,隨風飄到很遠,都聞得到那種惡臭.冬天,照樣流膿水,疼痛不止,有時痛的滿地打滾."

德志問:"你這是什麼病?"

王全是:"不知道是什麼病.到鎮衛生院檢查了一下,沒查出是什麼病,就拿了一些藥,回家後每天都喝幾片.不疼的時候,就不喝.沒什麼藥,只有止疼片,實在太痛,就把止疼片碾碎了,敷在流膿水的地方."

華愛問:"王全是的哥哥很有錢,為什麼不幫助一下他呢?"

王全是:"我和我哥哥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我的媽媽是偏房,一直被他瞧不起,更別提我了.加上後來我入贅別人家,等于,不再是王家戶的人了,他就更加看不起我了."

華愛:"不是同胞兄弟,起碼還有些血緣關系,憑這點,也應該給你提供一些幫助才對."

王全是不話了.他低下了頭.

德志想拍一下照片,看有沒有可能幫助一下他.

德志向王全是了自己的想法.因為他高度緊張,竟然顯得木訥和呆滯了,他的呆滯的眼神看著王支書,王支書解釋:"姚先生是來幫我們解決吃水困難的,他想拍一下你的腿和你家的況,拿到辦公室討論一下,看能不能給你想想辦法,解決一下你的腿病治療問題."

德志心想,這王支書真不簡單,不愧是當了多年的老支書,很善于擦眼觀色,很能歸納總結,知道別人的意思."

王全是聽王支書這麼一,馬上點頭,並端坐在凳子上,伸出他的雙腿,德志拿相機把他的流膿的腿給拍了下來.然後,德志又問他:"你整天都在家里呆著嗎?"

王全是:"病重的時候在家,拄著棍子能走路的時候,就去放羊.農活沒辦法做,只有我妻子是主要勞動力,我岳母輔助他,幫著做一些農活.有時候上山割點草."

德志看到另一間屋里傳出菜刀剁在砧板上的聲音,循著聲音走進去,看見又是臥室又是廚房的房間,里面很黑,牆壁被煙子熏得黑黢黢的,一位老婆婆正在砧板上剁菜.她見了德志他們,面無表,繼續剁她的菜.那些菜其實是草,剁了之後,可以養羊.村里人有半數以上的農戶家里都有飼料粉碎機,一推電閘,機器就開始工作,直到任務全部完成才停下來.德志給老婆婆照了張工作照,老婆婆看起來非常麻木,只知道做事,不一句話.但那祈求的眼神,雖然看起來,老婆婆有點呆滯,甚至有些絕望,但已經打動了德志的心,他只恨自己錢少,不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華愛問:"那麼,他們家就只有三口人了吧?"

王支書:"還不止."

華愛和德志聽王支書這麼一,心里疑惑起來.數來數去,就這三人,怎麼會不止呢?這倒是個問題.

起點中文網*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