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斬蛇起義(1)



第二章 斬蛇起義

就在那個月夜,劉邦斬蛇之舉衍化成兩龍之戰。傳說,劉邦離開死蛇之後,死蛇之地就傳出老嫗的哭聲,聲音淒慘。見到路人,老嫗便向其哭訴緣由:我兒是白帝子,化蛇當道,被赤帝子斬死。

在一條坎坷不平的鄉間土路上,走來了一隊沒精打采的遠行者。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留有短須的男子,看上去有四十多歲,歲月並沒有磨蝕他特有的英俊,只是倦意與愁容使他略顯缺少豪氣,倒是他腰間斜佩的長劍襯出幾分大丈夫的威武。

後面一字排開,走著三十幾位男子。這些人衣衫襤褸,雙臂被縛,腳步沉重。

在他們兩側有五六位持槍拿刀的人,這幾位嘴里不停地吆喝著:

“快走,再慢騰騰地走,老子就不客氣了。”

“這樣拖拖拉拉,什麼時候到咸陽驪山?如果不按期到驪山,老子還得為你們把命搭進去。”

“走吧!走吧!能快點就快點。”走在前面的人說話了,聲音溫和,但透露出無奈的心情。

走在前面的人就是泗水亭長劉邦,走在後面的是一隊囚徒和幾個押解的官兵。

秦二世元年,秦廷頒布了一項詔令:各郡縣遣送罪徒,到驪山修築始皇陵墓。

大舉用兵與大興土木,秦朝勞動力銳減,勞動力短缺的嚴酷現實,使秦朝統治者想到了關在監獄中吃白飯的囚犯,于是在全國通向驪山的道路上,到處都是囚徒大軍。

囚徒遠移,必有押送者,劉邦就攤上了這份苦差事。

沛縣縣令接到詔書,便命劉邦帶隊押解囚徒前往驪山。

劉邦實在不願接這份苦差事,誰知道這幫家伙在路上會干出什麼事情來,再說,劉邦也去了一次咸陽,對再次去咸陽附近的驪山也就失去了興趣。

劉邦曾就此事埋怨過蕭何:為何不從中說服,沛縣這麼大,這麼多亭長,派誰去不行啊!

命令難違,劉邦還是硬著頭皮上路了。

果不出劉邦所料,這幫囚徒剛出沛縣縣境就出事了。

在囚徒里,除個別殺人越貨的強盜外,大多是交不起苛捐雜稅的貧苦百姓。

故鄉難離。離開妻兒老小,前去驪山,且很可能有去無回,人心思逃。

剛出沛縣縣境就有人乘機逃走了。

劉邦防不勝防,逃跑的人數不斷增加,尤其是到了晚問,更是無法控制。

壓,壓不得。壓急了,這伙人可能與劉邦拼命。哄,不管事,任憑劉邦口干舌燥地講利害,人家還是牽掛自己的家人。

劉邦左右為難,痛苦不堪。

如果囚徒不能按期到達驪山,或者不能按原有人數到達驪山,依秦律,囚徒與劉邦的命運只有一個:被斬首。

劉邦一邊走,一邊思前想後,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緊張。

走到一個大澤邊,劉邦想歇歇腳。

“別走了,大伙歇歇腳力。”劉邦不無煩躁地下了命令。

眾囚徒一屁股坐在地上,沉默不語。

“幾位,喝點酒吧,這酒可解乏。”

這一句呼喊從遠處傳來。

劉邦向遠處一看,樂了。

原來澤中有一小亭,這小亭是個小酒館。

嗜酒如命的劉邦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絕好的機會,尤其是在心緒不佳的時候。

劉邦不敢離開眾囚徒,只得呼店家拿過酒肉,席地而飲。這一飲不要緊,劉邦喝了個痛快淋漓,渾天黑地。

喝到日落西山,劉邦也沒上路的意思。

劉邦樂了,眾囚徒也高興萬分。“不走正好,咱喝不上酒,可也能好好松松筋骨。”眾囚徒暗自高興。

夜幕降臨了,劉邦用袖口抹了抹嘴,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

劉邦睜著醉意朦朧的雙眼,看著囚徒,突然,劉邦說出了令眾人驚訝的話語:

“你們若至驪山,必充當苦役,看來難免一死。”

說到此,劉邦頓了頓,提高了嗓門,接著又說:

“我今天豁出去了,把你們全部釋放,給你們一條出路。”

顯然,劉邦是借著酒氣,才說出了這番話。

眾囚徒聽完劉邦的話,先是愣神,繼而如喜從天降一般樂壞了。一個個感激涕零,連忙跪倒,叩頭稱謝。頓時,響起一片頭觸地的聲音。

劉邦替眾囚徒一一解開捆綁著的雙臂,然後,一揮手,高喊道:

“大家回家吧,這里離沛縣不算遠。”

在劉邦的聲音里,充斥著豪邁的大丈夫氣。

眾囚徒轉身就走,可剛走幾步,都不約而同地站住了。

人心換人心:眾囚徒想到了劉邦。

“還傻呆著干什麼?還不快走!”劉邦說。

眾人中有一人答話了:

“劉公不忍我等送死,慨然釋放,此恩此德,誓不忘懷,可劉公該如何回縣交待?我等不放心呀!”

劉邦聽後哈哈大笑,不無感激地說:

“你們盡管去吧,我只能遠走他鄉了,回縣只能尋死,我怎能愚蠢到這種地步。”

有恩不報非君子,見情不動非丈夫。

見救命恩人如此豪俠仗義,一種不可名狀的感情沖擊著眾人。

眼淚順著眾囚徒的臉頰淌下來。

“我們幾個人願跟隨劉公,保衛劉公,同生死,共患難。”十幾條漢子向劉邦表示了誓死相隨的決心。

聽到此話,劉邦也激動萬分,用哽噎的聲音對眾人說:

“大家願走願留,我劉邦都歡迎。”說到此,劉邦看了看剛才說話的那十幾個人,接著說:

“有幾位朋友想留下來,我也是感激不盡,日後,我們就是患難與共的朋友了。”說完,劉邦用手使勁地一一拍了拍那十幾個人的肩膀。那情景很有些悲壯色彩。

于是,十幾個人留了下來,其他人對劉邦千恩萬謝,匆匆而去……

在這個普通的月夜,劉邦作出了不同尋常的舉動,表現出了超人的膽識。面對險境,不計後果,當機立斷。此等膽魄非常人所有。

大丈夫做事一人當,為朋友兩肋插刀,劉邦的行俠仗義的品行在這個月夜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當劉邦決定放走眾囚徒的那一刻起,就從心理上與行動上割斷了與秦朝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劉邦也斷絕了在秦朝的統治下個人命運順利發展的希望。劉邦要想生存與發展必須尋找一個新的空間。這為劉邦日後反秦並能成為大器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當然,尋找新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的過程是艱難的。

劉邦首先遇到的是生存危機。生存之地在哪里?

月亮爬上中天,四周除了偶爾傳來蛐蛐聲外,十分靜謐。劉邦站在那里,不斷地問自己:到哪去?到哪里去?

“此地不可久留,先離開這里再說。”劉邦暗自打定了主意。

想到此,劉邦一揮手,帶著十幾個義無反顧的朋友上路。

劉邦知道走大路是危險的,容易被官府得知。天下路千萬條,不能走大路就找小道。

說來也巧,劉邦一行沒有走多遠就發現在大澤中有一條不知通向何處的小道。慌不擇路,劉邦沒加思索帶著眾人闖了進去。

小道因多日沒過行人,荊草叢生,又有泥窪,盡管月掛中天,但視線多受限制,劉邦暗暗叫苦。但已至此,只能硬著頭皮貿然前行。

突然,走在前面人急步返回來,還沒有等到劉邦開口問原因,那人先開口了:

“劉公,不好了,前……前面,發現一條大蛇當道,足有好幾丈長,我們還是原路返回,另找別的路。”

未等劉邦回話,這個驚魂未定的人低頭自語:

“媽呀,嚇死我了。”

此時,劉邦的醉意尚未消失,借著酒勁,一邊用手拍著胸脯,一邊高聲說:

“什麼?大丈夫行路還怕一條蛇!”.

說完,劉邦貿然前走。走出幾十步後,果然有一條粗大的長蛇橫臥在路上。

劉邦全然沒有退縮,抽出長劍,手起劍落,把大蛇劈為兩截。

“哈哈哈……,一條小爬蟲,敢擋壯士路,真是找死!”話音未落,劉邦將兩截蛇身踢向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