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崛起之路 第三百零五節 為誰而戰

為誰而戰?李白沉重有力的一問讓郭子儀如遭雷擊,身體止不住地劇烈地震顫,臉色陰沉出水地低下頭,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自己究竟是在是在為誰而戰?郭子儀深深地震撼了,若別人發出這樣的一問,或許根本就不會放在郭子儀心中,這個絕世名將根本就不會去想。

但是這一出自對自己有回生再造之恩的恩公,夕日的良師益友的疑問,瞬間擊到了郭子儀的心底,讓他心血翻騰,原本刻意壓著的一幕幕畫面頓時翻出了心田,在山崖時腦海中閃現而過的淒涼悲慘的畫面,再次出現在腦海之中。

一雙雙難民的手仿佛就要抓到自己,郭子儀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無力至極,臉上帶著苦澀蒼涼的笑意,心中悲哀地想到,自己難道真的是在為帝國為百姓而戰麼?那為何當初回鶻人在兩都內屠殺、奸淫、搶掠百姓,自己卻不加阻止?

此時郭子儀突然想起那雙絕望的眼神,仍然記得東都時那個被回鶻吉利可汗掠走的小姑娘,死死抱住自己的雙腿,期望哀求的明亮眼睛,面對自己的冷漠,她是那麼的絕望!那時對自己的絕望,對帝國的絕望,對人生命運的絕望,那個貞烈的女子死也沒有隨吉利的願。

郭子儀痛苦地搖搖頭,帝國要中興使多少百姓勉于遭受叛軍侵犯,就要犧牲一部分百姓的利益來換取回鶻人的支持,然而突然一個更大的現實讓郭子儀感覺到窒息。自己既然是為國為民而戰,為何面對內宦、貪官汙吏們魚肉殘害百姓卻無動于衷?

為何自己一次次縱容部將劫掠搜刮百姓?就是因為每支軍隊都是這樣麼?難道為了平定叛亂,重塑乾坤真的要犧牲天下百姓的利益麼?自己是官軍,幾時為保護百姓而挺身出戰?

自己什麼時候變的那麼麻木,那個為國為民的郭子儀去了哪里?一時間無數給疑問湧現在郭子儀的腦海,讓這個心志堅定的將軍差點迷失。天級高手的精神力沒有多少人能夠抵抗,若非罪在天下制度而非在他,這時郭子儀只怕早已經精神崩潰了。

郭子儀不知道的是,李白飽含精神異力、借機考驗趙飛龍的疑問,卻重重地擊在了他的心頭。李白未出手中劍,心劍卻早已經出劍,而且輕松地擊潰了雙方將士的心防,讓他們人生及內心最真實的一面表露了出來。

若是那些只知道殘殺掠奪的大軍,早就迷失在天級高手無邊的精神世界里,成為一個白癡了。幽冥將士與天龍將士的區別在于,前者是為百姓、為民族而戰,後者更側重與為大唐這個帝國而戰,兩者緊密地聯系再一起,卻有一定的區別。

“閃光打開城門,放郭公離開。飛龍為國心切,本想請郭公與飛龍一起為國為民盡一分心里,今日之事只因理念不同而對郭公多有得罪,還望郭公見諒。”

見郭子儀臉色陰沉地低著頭久久不說話,趙飛龍歎了口氣,由期望到失望,卻真誠地道:“飛龍在此恭送郭公一路順風!人來給我備十日的糧草酒食恭送大唐兄弟,雖道不同不相為謀,飛龍與秀甯對郭公、對天龍軍各位兄弟仍然敬佩無比,不能與郭公與各位兄弟一切扭轉乾坤,蕩平奸邪甚感遺憾。”


包括李白在內,聽到趙飛龍的決定都微微錯愕,趙飛龍費盡心計陷郭子儀于進退不得的絕境,難道就虎頭蛇尾如此地放掉郭子儀麼?一時全都將目光都來回在趙飛龍與郭子儀身上回掃,最後全都緊盯著郭子儀,期待著他的決定。

大唐將士的目光更是複雜,他們對柔然已經沒有了敵意,從李白的話于趙飛龍的舉動中,他們已經隱約明白了柔然的意圖,甯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他們渴望建功立業,但是他們更渴望自己的父母妻子能夠活在太平之中,顯然大唐的希望已經渺茫。李白更是滿意,趙飛龍坦然毫無變化的臉色,讓他明白,趙飛龍果真是為國為民,郭子儀的表現卻多少有點讓他歎息。

迎著眾人吃驚疑惑的目光,趙飛龍雖然面上帶著真誠無所謂的笑容,殊不知此時他心中卻已經是苦澀不已!唐軍現在看似窮途末路,但是郭子儀的性情以及李白剛才激情蕩漾的演說,同樣將趙飛龍逼到死角。

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脫時代的局限,盡管郭子儀有些做法後世看來頗不人道,但是作為一個將軍也是迫不得已。在這個時代就要以這個時代的規則辦事,郭子儀的忠義仁慈之名天下遠播,若郭子儀不投降,自己再把他斬殺,帶給幽冥將士是沉重的心理負擔。帶著這種心理負擔,這巴蜀也不用去取了,不出兵則罷,出兵必敗。

對郭子儀既然強求不得,還不如以退為進,就像曹操對關羽般雖然有可能與郭子儀錯臂而失,但是也能給對方留一個好印象。何況趙飛龍已經看出天龍軍面對柔然已經失去了必勝的信心,這樣一直軍隊已經沒有了多大的威脅,即便錯過今日,趙飛龍仍有把握吃掉整個天龍。以大唐的局勢,天龍軍根本就沒有了去路,自己博取一個仁義之名,也方便以後在戰場上收服大唐的降卒,無論進退,自己都只贏不賠。

薛願見郭子儀既然不肯投降,有沒有絲毫的表示,以為他作為主將不願投降柔然,又放不開臉面向趙飛龍道謝,心中憂慮,強顏歡笑,抱拳謝理道:“多謝飛龍族長厚賜。”十日的口糧?十日以後自己是能打看巴蜀的通道,還是能夠除涼州之圍?薛願心中非常的迷茫。

趙飛龍點點頭,沉聲道:“將軍一路好走!今日一別,只要天龍軍不主動攻擊柔然,我柔然絕對不會主動攻擊你天龍軍。希望你們好自為之,若天龍軍一日走投無路,若想為天下百姓盡一份心里,飛龍隨時敞開大門歡迎。”

多瑪的大門已經洞開,天龍軍將士卻沒有人移動,他們都是能征善戰的精銳將士,受過系統的訓練,對于這樣一支軍隊,往往不是敗在敵人都手中,而是敗在自己的手中。

此時天龍軍心中窩囊異常,回想著剛才李白的話,他們心中迷茫自己究竟是為誰而戰?難道自己只是在為保皇室富貴麼?看看坦然真誠的趙飛龍以及低頭沉思的郭子儀,全都一動不動。

而幽冥軍的目光卻複又銳利起來,柔然百姓生活自由美好,境內百族和睦相處,讓他們堅信自己是在為百姓為民族而戰,而不是為權勢貴族階級,同時他們在為整個華夏而戰。


趙飛龍的仁義與真誠徹底打動了雙方的戰士,回想趙飛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哈,看看四周柔然的將士與自己同樣的面孔,以及他們殷切期望的眼生,天龍軍全都渴望地望著郭子儀。

受到數十萬道目光注視,聽到趙飛龍的話,郭子儀仍然怔然惶若未覺,看來他是不肯降了。趙飛龍失望地收回目光,盯著李白行禮道:“李前輩能否隨飛龍到府邸一談,前輩的話飛龍深以為然,華夏族的確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飛龍期望與前輩能夠商談一下救國之策。”

“飛龍揮軍南下,也是不忍心看著巴蜀與江南的百姓再遭受無盡的兵禍荼毒,華夏族再也經受不起叛軍與官兵的折騰了。飛龍以為,大唐無論是官軍還是賊軍都已經失去了正義性,一場叛亂就是叛軍與官軍的大掠奪。”

“毫無法度規則的戰爭,即便消滅了叛軍,也只是成就了無數地方割據勢力,苦的卻是天下百姓,前輩行走天下,應該比飛龍更加明白這些,法度、善惡已經亂了,再怎麼樣也已經無法扭轉乾坤。”趙飛龍雙目炯炯有神地望著李白道,目光中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深惡痛絕,如今無法降伏郭子儀,如果能說服李白為己用也非常的理想。

李白望著趙飛龍深邃的目光,以他龐大的精神力,也不由受到了趙飛龍意志的影響,露出一個蕭瑟的苦笑,點點頭道:“飛龍族長既然賣老夫一個臉面,避免了同根相殘,只看這一點我李白也給你一個說服我的機會。”

人老成精,何況李白這樣聰明絕頂的老妖精,趙飛龍的想法,根本就一點也瞞不過他。但是趙飛龍說的很對,如今的天下,無論官軍還是叛軍就是對百姓掠奪屠殺再重,只要在最後承認朝廷的正統,不但不會得到懲罰,而且會得到朝廷的加官重賞。

如此以來,朝廷雖然從面子上保持了統一之名,卻深深地傷害了百姓,也是背叛與搶掠成為了天下的主題。這樣下去,只是後代朝廷只怕也還是不能看清天下霍亂的根源,唐朝滅亡是必然的,而且割據實力產生以後,天下只會越來越弱,再想統一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了,何況邊蠻崛起,一個不好民族生存都是問題。

清醒過來以後,聽到兩人的對話,郭子儀深深地吸了口氣,跳下戰馬,恭身向李白下拜,而後目光複雜不屈地望著城頭上的趙飛龍,凝聲喊道:“希望趙飛龍你能夠遵從自己剛才的承諾,天龍軍將士聽著,下馬棄兵投降。”郭子儀竟然瞬間相通,頓顯名將風采,說降就降,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威武……!族長無敵……!柔然必勝……!”聽到郭子儀投降的命令,兩面城牆上的幽冥軍將士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將沉悶的氣氛一掃而空。就是大唐將士都露出了輕松的表情,重重地舒了口氣,接著就是大喜,天下大亂,如今最有作為的就是柔然了,同時心中忐忑,為自己的前途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