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農村包圍城市戰略

【一口氣睡了十五個小時,晚上吃過飯又倒頭而睡,起來還是渾身軟,但大腦總算清醒一點了.

萬分感謝o荒顏o,長衣飄飄,ngone,716253,ge3oo\奪命書生賤,Bo啵網友的打賞,在我疲倦不支,只能一更的情況下,朋友們還能如此支持,作者感激之致!感謝ngone,阿傻123朋友體諒,投出的4ooo字更新票,並對昨日投出9票3ooo字的無名朋友表示由衷地感謝,由于昨日榜單刷新太快,無法查知該位朋友的Id,深感遺憾,在此向您深鞠一躬,以表謝意!

並同感謝所有點擊,收藏,推薦本書的朋友,看到上漲的數據,作者心里一片暖意,感情之情,無以言表,只能用更加勤奮的表現,來寫好本書,謝謝!】

郭逸銘放下電話,看見出去行政辦公室接收文件的舒雨菲一臉笑容地推門進來,似乎是聽見了什麼好笑的事情,心情大好之下問道:"你碰見什麼好笑的事情了,笑得這麼開心."

他不問還好,一問,舒雨菲不由"咯"的一聲笑出了聲.

環境是改變一個人最好的方法.

以前的舒雨菲雖然年輕漂亮,但在外事辦那個嚴肅的環境內,大家都整天穿著一件深色干部裝,她也不能例外.一頭秀束成馬尾辮,成天板著個臉,表情嚴肅認真,年紀輕輕,就像是個中年婦女一般.自從她跟到了郭逸銘身邊,人也愛說愛笑了,整個人的穿著打扮也漸漸豐富起來.馬尾辮放開了,一頭柔軟的披肩長直及臀部.臉上也不總是素面朝天了,身上也總灑上幾滴郭逸銘送她的香水,人一走香風襲人.

當她跟隨郭逸銘去過一趟美國,跟霍克的秘書等人相熟以後,就更會打扮自己了.為了好看,她專門去燙了一頭波浪卷,回國前還特意買了一些卷,燙裝置,以便回來可以自己燙.而她又成了公司風尚的風向標,在她的示范效應下,公司里女孩子們都燙了一頭卷,整天商量著怎麼化妝才好看.

她回國帶回來的幾樣法寶:燙,香水,化妝品,現在成為了公司女孩子們的瑰寶.自用或送人,並隨著她們交際圈的擴大,這股裝扮之風從公司迅擴散到外面,儼然有引領時尚潮流的勢頭.

舒雨菲回國的時候,還帶了滿滿一大箱子時裝雜志.

這些時裝雜志也成為了公司女孩最喜愛的東西,常常會為上面漂亮的時裝贊歎豔羨,或是為那些可愛的裝扮,飾物出陣陣尖叫.這個時代的女孩子幾乎人人都有一手針線活,她們就著時裝雜志上的模特照片,抒各自見解,揮她們的縫紉技巧,居然動手將這些服裝的裁剪方法給複原出來,帶回家自己縫制.

然後要不了多久,就看見她們人人都穿上了自己縫制的山寨版時裝.只是目前國內的服裝面料種類還很少,所以大多山寨時裝都是采用較為輕薄的的確良制作.

于是,委托在國外的員工幫她們購買郵寄時尚雜志,也漸漸成為了公司的一項傳統.

喜歡這些時尚雜志的豈止是女孩子,公司里的那些男員工何嘗不為上面那些風騷迷人的女模特神魂顛倒.在這個嚴把男女關系的時代,這些時尚雜志上袒露著胸部,露出整只手臂大腿的模特兒幾可算得上是黃色照片,國內根本就見不到.那些血氣方剛的青年,看到上面那些衣著暴露的模特兒照片,一個個看得熱血沸騰,甚至噴鼻血的都有.

所以公司里常常會出現失竊案,而被偷盜的就是那些時尚雜志.

作案對象麼,當然不問可知!

這種情況一再生,為此公司里一些女員工偷偷潛伏起來,守株待兔,是要抓住偷書賊.別說這招還管用,還真抓住了幾個偷雜志的男青年,經過威逼拷問,也追回了部分失竊物品,但仍有很大部分沒有查知到底是誰偷去了.

而公司里男員工之間偷偷傳閱時尚雜志,也成為一種長盛不衰的現象.

對于這些暴露的黃色刊物在公司傳播,那些老同志最有意見.他們對這種"資產階級腐朽生活方式"提出嚴厲批評,還把狀告到了竇衛國那里,要求嚴刹這股不正之風.竇衛國對此都是哼哼哈哈敷衍了事,私下也跟舒雨菲她們談過,要她們不要把這些東西帶到公司來,要看回家偷偷地看,別當著眾人的面,在大庭廣眾中光明正大擺出來,影響不好.

舒雨菲她們當然不接受這種意見.

幾個潑辣的女孩子甚至說某些人是自己思想太齷齪,聯想太豐富.公司的那些男青年也不同意,這個時代的精神生活是如此匱乏,一部高倉健演的《追捕》能在電影院連續上映幾百場,仍長盛不衰,便可說明大家的精神娛樂方式是何等單調.好容易能夠有些國外的美女雜志解解饞,就被那些老古板看不順眼,這不是跟他們作對麼.


竇衛國再是黨委書記,但這里也不是國營單位,他最多也只能是口頭批評教育,並無法給與實際懲處.

最後這個官司打到了郭逸銘這里,他卻哈哈一笑:"食色性也,何必大驚小怪!心底無私天地寬,自己想開點不就沒事了?當然,這些東西拿到外面讓人看見的確不好,要看只能在公司內部傳閱,不得外流!"

這個最後定論一出來,全公司歡聲大作,那些年輕人們高興得大呼"郭總英明",而那些老同志則一個個搖頭歎息"人心不古".

久而久之,那些老同志除非公事,很少到青年人紮堆的行政樓來.只有竇衛國還時不時來轉一轉,好幾次他轉過以後,辦公室就傳出某女的驚叫:"我的雜志呢?剛才還放在桌面上,我就去了一趟廁所,怎麼回來就不見了."

郭逸銘倒是看到過一次對方的作案過程,但他只是一笑置之,裝作沒有看見,一轉身就回了辦公室.

這個,也可稱之為"雅賊"吧.

偷書,能叫偷麼?

舒雨菲今天穿的是一身春季職業裝.

時近1981年2月底,大家剛過完春節,天氣還很冷.不過辦公室里空調開得很足,舒雨菲只穿了一件白色寬松式高領針織衫,純棉的面料松軟柔順,下擺束在黑色長褲內,黑白搭配盡顯職業女性的精明干練.而略顯褶皺寬松的上衣,腰間蝴蝶狀皮帶扣又為她增添了幾分飄逸嫵媚的韻味.

幾縷波浪狀卷從臉側搭在胸前,將她稱托得更加柔美知性.

聽見老板詢問,她咯地笑了一聲答道:"剛才在外面,聽到她們在傳,說前些日子,有個社隊企業的人跑來問,能不能給我們供貨……,哈哈,社隊企業!"

"唔?"

郭逸銘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眼神也變得有些縹緲,思緒開始散開來.

社隊企業?

他在這個時代這麼久了,當然知道什麼是社隊企業.國內為了實現對農村的有效管理,在當初公社化的時候,將原本分散的農村單位,按照公社,大隊,生產隊幾個級別劃分.公社也就是後來的鄉(鎮),大隊差不多就是後來的村.

社隊企業最初,是考慮到農村距離城鎮較遠,農民修理各種機具很不便利而成立的一種農村機加工修理機構.平時多幫農民修理一下農機具,基礎水電設備等,屬于集體所有制單位.

不同于國家直接掌控的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從本質上來說,更像是村民集體所有的一個村辦企業.雖然它依舊歸工業局管理,但實際上國家對他們幾乎沒有支持,材料,銷售,全靠自己去跑,自產自銷,因而國家對其的生產也就完全放權,並沒有下達硬性行政指標.

放在這個時代,就相當于後世擁有自我經營權的中小企業.

跑業務跑到我們這里來了?

有意思!

郭逸銘笑了起來.


社隊企業是什麼樣子,他又不是沒見過,附近公社就有個社隊工廠,專門給附近搞農機具維修.兩台鏽跡斑斑的機床,就是他們最值錢的生產資料,其余的全靠手工,總資產加起來也不知道有沒有兩萬.

"他們准備給咱們供什麼貨?"他想了一陣子,慢慢開口問道.

已經坐下來,開始整理文件的舒雨菲詫異地抬起頭,眨巴了幾下眼皮,才知道他問的是那個社隊企業,驚訝道:"老板,那可是社隊企業!他們能給我們供什麼貨?我們的產品可都是軟驅,處理器,不是鋤頭鐮刀.而且這些產品都是出口美國的,對元器件有著嚴格要求,別說社隊企業了,就是國營電子大廠,大部分元器件都不合格,要不咱們也不會向國外采購了."

"我知道,所以我才好奇.這樣吧,你去問一下當初接待的人,有沒有對方的聯系方式.如果有,你去安排個時間,我見一見他們的負責人."郭逸銘很慎重的把事情交待給舒雨菲,讓她明白,他是很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的.

"老板,您,您真的要見他們啊……"舒雨菲吃驚了,哎哎地頓了幾下,確認老板不是在開玩笑,才起身出門,去聯系當初那個上門推銷的社隊企業銷售人員.

對她來說,那個社隊企業不知走了什麼大運,能蒙老板青眼有加.

老板是什麼人?

那是可以和梁書記平等說笑,與國際計算機巨頭dec公司總裁並肩而坐的跨國公司大老板!他能夠看得起一家小小的社隊企業,對方簡直是走了鴻運了.要知道,公司的業務都是論億計,隨便抖下來一點殘渣,就夠這個社隊企業撐個肚圓.

郭逸銘想的卻和她不同,看到她立即就去辦這件事,轉椅一轉,透過落地玻璃窗望著外面,雙手交叉按在腹部,腦子思緒萬千.

社隊企業,對啊,我怎麼之前沒想到社隊企業!

國營企業太難打交道了,企業內部官僚主義盛行,人浮于事,對市場反應遲緩,營運手段僵硬不說,最可怕的是婆婆眾多.

郭逸銘一直想培養起一條暢通的上下游產業鏈,但多方努力,始終成效不大.

經過這些年的合作,西部計算機公司在國內名聲出奇的好.好幾個廠早就想和郭逸銘合作了,尤其是材料所下面的幾個廠,可是眼巴巴地望著,希望從他們這里再淘點什麼好項目.但這個願望始終無法實現,管他們的人太多了!計劃經濟下什麼都要審批,與他們隨便談一個合作項目,對方都需要上級部門點頭,十幾家,幾十家主管部門跑下來,好容易批文到手了,可能商機早就不在了,合作也失去了意義.

就拿技改資金來說,好容易批了下來,如何運用也要上級部門指導.一個技改方案,廠里要研究,主管單位也要研究,插手的人多如過江之鯽.

每個婆婆都想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這個單位說這個方案不合理,應該如何如何.那個單位說這是不對的,應該如何如何.還有的主管部門表示方案花錢太多,其實可以用某些土辦法對付一下.你一言我一語,原來的方案被改得面目全非,所謂的技改只剩下一個美好的願望.

這就是婆婆多了的後果.

現在有一個沒有婆婆管的社隊企業,為什麼不找他們試試?

相對于國營企業,社隊企業的經營靈活性可就太強了,雖然婆婆們對他們愛理不理,材料買不到,設備全都是國營廠不要的老舊殘次品,經營資金要自籌,產品銷售沒人管,看似一切都要靠自己,困難重重.

可現在不是怕沒人管,而就是怕管的人太多!


他們是後媽養的,沒有婆婆痛?

沒有婆婆這是好事,是大好事!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優勢所在!設備差怕什麼,技術力量薄弱怕什麼,只要他們有自主經營權,其他都可以迎刃而解!

舒雨菲辦事效率很高,責任心更強.她找到當初接待的人,可對方當時根本沒把什麼社隊企業放在眼里,出言嘲笑之余,也沒讓對方留下聯系方式.只是把這件事當作了一個笑話,在公司里傳.

他只是隱約記住了對方所說的公社名稱,好像是離中關村二三十里地的一個遠郊農村.那個社隊企業不知從哪里打聽到中美電子研究所這個單位,膽子還賊大,跑幾十里路來上門推銷.舒雨菲根據這個名稱,親自跑了一趟,通過公社領導,終于找到了這個社隊企業.但在社隊企業內看到的內容,讓她眉頭皺得更緊.

這是一個什麼單位啊!

這個名為向陽公社機修所的地方,與其說是一個工廠,還不如說是一個破破爛爛的窩棚.廠里什麼值錢的設備都沒有,一個老虎鉗台,一堆扳鉗,銼刀,幾台外殼被拆開的電機,一台老式氧焊電機,所有的工具就這點東西.

機修所的人,連他們那個滿面風霜,看起來像老農勝過工人的廠長在內,加起來也只有七個人,還有一個是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這樣一個一文不值三文的廠,老板居然會對他們如此看重,舒雨菲實在是想不通.

當她乘坐的轎車出現在社隊工廠時,整個村子都轟動了,雞鳴狗叫,全村男女老幼都圍上來看熱鬧.

那個老廠長被這場面嚇得直哆嗦,他得知舒雨菲就是那個外資企業的人,而且是老板的秘書,更是嚇得話都說不清楚.老廠長是個退伍老兵,複原後被安排在了這個機修所當廠長.他們能做的最大的活,就是幫公社修修壞了的水電機.

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央下了一個《關于加快農業展的決定》這樣的文件,給全國的社隊企業松了綁,承認了他們存在的合法性和自主經營性.

康廠長是55年的兵,出去見過些世面,眼界比村里的人要廣,當過兵的人,膽子也要大得多.他通過拐彎抹角的零散消息,聽說有這麼一家外國人開的公司,家大業大,進出都是幾個億,想著反正機修所是後媽養的,從國營單位碗里刨不到飯吃,不如干脆去外國人的企業碰碰運氣.對方是外資企業,不受國家計劃經濟束縛,既然是在國內開廠,那各種設備,零部件,肯定也是從國內買,總不成飄洋過海,還從國外運了過來?

都是供貨,從國營單位供貨,還是社隊企業供貨想來對方也不會在意.

他清楚自家能力,沒敢想能接多大的活,直想著如果能從對方手里淘到一丁點業務,哪怕是一點渣,也夠他們吃到飽了.抱著這個心理,康廠長徒步二十來里地,一個人跑到中美電子研究所上門自薦,結果被接待人員一頓冷嘲熱諷,把他羞得面紅耳赤,又黯然回來.

沒想到他的心冷了,對方卻又上門來找他,還是外國老板的秘書,這麼漂亮一個城里姑娘親自登門,這可把他激動得手足無措.對方說什麼就是什麼,他一句話都沒敢回.

雙方約定了會談時間,那個漂亮的小姑娘也沒喝他們的水,就坐著小汽車走了.她走了,村子里卻像是爆炸了一個原子彈,消息迅傳開,全村的人,鄰村的人都炸開了.康廠長的面子簡直是大了,讓外國老板派人親自登門相請,一些之前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也轉過了臉,對他大肆吹捧.話傳到公社,更加走了樣.大家都說老康其實是一個技術專家,曾經跟蘇聯大鼻子學過幾門絕技,當時他到外國人公司里去露了一手,那個接待的人狗眼看人低,沒認出他的利害來.但人家外國老板眼光高啊,一眼就看出,老康是個了不得的高人,趕緊巴巴讓人上門來請.大家要看就趕緊去看吧,再過幾天啊,老康可就到外國人開的廠子里當高工去了,到時候人家也掙外國錢,坐小汽車,大家就再也見不到他了.

消息傳來傳去,越傳越邪乎.

甚至有人刨出了底,知道了外資公司老板是個華僑.傳說就再搖身一變,說那個外國老板其實是老康的兄弟侄兒,當初老康的兄弟跑到外國,吃糠咽菜幾十年,打拼出一個企業.現在他侄兒回來開廠,按照老父親臨終遺言,要接伯父去外國吃香喝辣,住大洋房……

總之,什麼不可思議的謠言都傳了出來.

為此,公社的黨委書記,革委會領導紛紛登門拜訪,希望老康鯉魚登龍門了,也要想著家鄉,為家鄉出點力.修橋鋪路啊什麼的,就全看他了.各種各樣目的不同的拜訪,鬧得老康應接不暇,費盡力氣分說了許久,也沒人相信,直把他累得皮松嘴歪.

郭逸銘自己絕對想不到,他只是隨意一個想法,讓舒雨菲去和這個敢拼敢闖的社隊企業接觸一下,會衍生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後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