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儒家的反應

"在我們以往的儒家神通中,有永貞,黃裳,大地坤元等神通,而這些神通,都是借用大地的力量,或是恢複自身修為,或是強大的防禦能力.這些神通,都是借助外物,屬于外門神通.而李長生創立的這門定心術,則是注重心神,強化靈魂的神通."

"當年二代聖人孟子,創立了仁字洗禮神通.而李長生的定心術,根源是孟子思想,也是對心的注重.但定心術和仁字洗禮又有本質上的不同.人字洗禮是淨化敵人的書靈,而定心術則是強大自己的靈魂和識海.簡單的說,李長生的思想,讓我們儒家學院的實力,又上升了一個很大的檔次,由外而內,內外兼修."子思繼續說道.

他作為儒家學院的當代聖人,對儒家神通的理解當然十分的透徹.很清楚的向大家闡述了李長生的定心術和仁字洗禮的區別.同時,也肯定了李長生的《心學》對儒家學院的貢獻.

李長生的《心學》三卷行之後,其他學院只是感到震撼而已,震驚于李長生的天賦.但對儒家學院的影響,又有所不同.李長生的《心學》就像一塊巨石,在儒家學院掀起了一股滔天巨浪.現在儒家學院的所有學生都在談論《心學》,逢人便在研讀《心學》.

四代院長聖人子思,在見到典籍之後,便廢寢忘食的研讀.一開始他還想找到其中的錯漏之處,但是仔細研讀之後他便現了《心學》沒有任何的錯漏.而且還有很高的價值,于是立即閉關領悟,結合以前的儒家思想,終于從中領悟了定心術這門神通.

李長生自著作《心學》之後,他自己都還沒有領悟定心術,而現在居然被子思給率先領悟了.一來是因為子思修為強大,已經是聖人境界,學什麼都很快.二是因為李長生著書有成之後,就去做任務去了,還沒來得及去研究定心術.

著書之後被別人先領悟其中神通的事情,恐怕這事有史以來頭一遭.

"李長生小小年紀就著作出了這套儒家典籍,真是天縱奇才!可以說,他是我們儒家學院,千古未見的天才之一."一名導師贊歎道.這些導師的修為也很強,他們也通讀了李長生的《心學》,知道這本書對儒家學院的意義無比的重大.

雖然他們還沒有從中領悟定心術,但有了典籍,領悟是遲早的事情.

能夠用著作,讓修煉者領悟神通的典籍,就是開創了曆史的先河.在儒家學院的曆史上,只有代聖人孔子和二代聖人孟子才能夠做到.

如果李長生只是大漢國士的話,他們還不怎麼看重.但現在,他們對李長生的看法,有了極大的改變.以前李長生著作的《三字經》當中有儒家思想,就讓他們很看重李長生,並時時的關注他.而現在《心學》的問世,讓他們此時對李長生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只可惜他現在被醫家學院扁素問收為了弟子,還不是我們儒家弟子."另外一名導師說道.李長生的兩本著作,都和儒家思想有關.以至于讓儒家學院的人覺得,李長生好像就是為了儒家學院而出生的.他不是儒家學院的弟子,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兩本著作,讓儒家學院的人早就把他當做自己人看了.可是事實上,李長生卻是扁素問的閉門弟子,根本沒有加入儒家學院.


"是啊,我也覺得有些奇怪.他既然對儒家思想研究如此之深刻,為何當初不加入我們儒家學院?卻偏偏要加入什麼皓月劍宗學習劍法,而且到了最後,還成為了醫家院長的弟子."聖人子思歎息的說道.李長生加入劍宗的事情可以理解,畢竟他是書劍同修.但後來他加入醫家學院,就讓人無法理解了.

"院長,要不你親自去一趟醫家學院.和素問院長商量一下,讓李長生加入我們儒家學院如何?"一名導師說道:"如果他加入了我們儒家學院,以他對學院的貢獻,成為院長繼承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要論影響,現在儒家學院的任何一個導師,長老,都比不上李長生了.

有了李長生這個橫空出世的人,那些想要爭奪院長繼承人的導師和長老,也沒有任何理由和他爭了.

"扁素問現在不在醫家學院,她和李長生一道,加入了神道學院.而且她性情高傲,她認定的事情就很難改變,既然她已經收了李長生做閉門弟子.想要從她那里把李長生挖過來,我看很難."子思說道.扁素問雖然還不是聖人修為,但她作為醫家院長,其地位不比那些聖人低.而且她十分的冷傲,不會給那些聖人面子.

"讓李長生加入醫家學院,真是明珠暗投啊!"一名導師歎息道.他也聽過扁素問的行事作風,知道此事很難.

"真不知道,他以後以儒家神通成為聖人之後,醫家學院做和感想."另外一名導師說道.

"實在是太可惜了."又一名導師說道.

對于李長生無法加入儒家學院,他們都覺得深深的遺憾.當然,李長生對儒家思想的貢獻,他們是看在眼里的.儒家學院的人,對李長生都有深深的認同感.如果以後李長生遇到什麼危難,儒家學院會不遺余力的給予幫助.

"不管他有沒有加入我們儒家學院,這套《心學》我們都要深入研究.以後,在學院里要另外開創一門《心學》課程,讓儒家弟子們能夠盡快掌握定心術."最後,子思說道.如果儒家弟子都掌握了定心術,內外兼修,那麼儒家學院的實力,將會大幅度提升.

子思所領悟出來的定心術,能夠強化一個人的靈魂,強化識海.可以說,定心術的地位,和永貞,黃裳神通差不多,都屬于基礎性的神通.

而對于李長生來說,儒家學院如此的認同他,他現在還完全不知情.

(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