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曆史是不會停的輪 第一百八十四章 領銜主演

營救鄭國路線圖終于來到了最後關頭。雜治已然召集,成敗在此一舉。

李斯環顧宮殿,但見秦國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幾乎悉數到齊,數十位在尋常百姓看來遙不可及的高官顯貴、王國精英,共聚一殿之內,組成了強大的陪審團陣容。

雜治會審,為廷議的一種。秦國素有廷議的傳統,每逢國家大事,必召集最高決策層,共同商議,官員們各抒己見,爭執辯論,由秦王最終決斷,某種程度上,已有了民主集中制的雛形。

李斯自七年前拜為客卿,已是多次參與廷議。今天的雜治尚未開始,但眼前這一張張或陌生或熟悉的面孔,卻讓李斯分外感慨。七年以來,舊官去,新官來,秦國政壇的當權者,已是換了好幾茬。呂不韋當政之時,當權者幾乎全是呂派。等到嫪毐崛起,半數以上都換成了嫪派。如今宗室見重,當權者又以秦人居多。只有嬴政安坐秦王寶座,變得更成熟、更威嚴、更凜然不可犯。

宮殿雄偉依舊,而那些曾在這宮殿之內指點江山、風云一時的權貴們,如今安在?蔡澤、成嶠、樊於期、嫪毐、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呂不韋、茅焦諸人,李斯曾經的朋友或敵人,昔日同殿為臣,暗斗明爭,現在卻已是物故的物故,逃亡的逃亡,罷免的罷免,殺頭的殺頭,飄逝的飄逝,流放的流放。而眼前這些志得意滿的得勢者,誰又知道,數年之後,他們是否還有機會出現在這宮殿之內,繼續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七年了,在卿級別以上的大臣里,李斯是為數不多的保全者。七年了,他不僅屹立不倒,而且地位穩中有升。李斯經營仕途的秘訣,自然讓許多同僚倍感興趣。面對同僚的請教,李斯總是三緘其口,只有在兩個兒子面前,才會偶爾談及自己在仕途上的經驗和教訓。在李斯看來,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固然有許多因素,譬如他的才華智慧,他的勤奮努力;譬如他的鎮靜和忍耐,不拘泥于一時得失。曾經有多次機會擺在他的眼前,只要他同意投靠呂不韋或者嫪毐,富貴權勢唾手可得。他忍住了,是的,他忍住了,他忍受著那些才華遠不及他的攀附者爬到了他的頭上。他抵住了誘惑,耐住了寂寞。然而,這些都只能算是謀事在人而已,成事最終在天。嬴政就是李斯的天。他讓嬴政在少年時代就感覺到了他的一片赤誠忠心,嬴政欣賞他,信任他。嬴政也許並不會愛上他這個人,但一定會愛上他身上的利用價值。李斯要做的,首先是保值,然後是增值。

以前,先後有呂不韋和嫪毐兩大權臣在前面遮擋,低調的李斯並不引人注目。如今時轉勢移,嫪毐車裂,呂不韋失勢,李斯的角色已發生了巨大變化。他不再是客卿李斯,而是實權在握的廷尉,是外客集團的領袖。他不能再躲在別人身後,而是必須挺身而出,站在第一排,直面政壇的風雨變幻。無論是福是禍,他都首當其沖,無可推委。

權力之路,有如河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李斯深知,他的地位並不穩定,甚至依然脆弱得很。沒有人能保證,逐客令會不會再次重演。江湖未靜,李斯就必須搏斗下去。他必須盡一切力量,捍衛他的地位,不僅為了現在,更是為了未來。

未來,就在不遠的未來,必將迎來一個空前乃至絕後的輝煌時代。收服六國,一統天下,將在嬴政身上變為現實。他必須在這場偉大的統一之戰來臨之時,讓自己始終站在嬴政的身邊。可以預見,在統一之戰中,將有無數值得期待的精彩,無數激動人心的大事件,無數血火悲歡,無數沉降動蕩。做一個旁觀者遠遠不夠,他要和嬴政一起,親曆其中,親手推動,在時光之碑上刻下誰也抹不去的筆跡。人啊,人,一生直如一餉,真的不長。那些不朽,那些傳奇,那些可遇而不可求,如斷橋上那顆閃亮流星,如臂彎間那個花樣女子,一旦錯過,下次再見,將是千年。心在常溫下破碎,血流如注也無人可醫,無人可惜。

一想到這些,李斯禁不住熱血沸騰。宦官登上高階,扯著嗓子喊道:大王到。殿內頓時安靜下來。嬴政出場,眾人行禮。嬴政坐定,掃視一番,將目光定在李斯身上,廷尉,你可以開始了。李斯恭敬起身,道,是。

廷議的大場面,李斯非但不怵,反而如魚得水般的興奮。他本就是為大場面而生。今天的咸陽宮殿,便是他的表演場。在這個舞台上,他是主角。未來,在更大的舞台上,他依然要領銜主演,不容誰來和他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