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劫數再起看封 第一一三章 申公豹投昆侖(上)


話說在人界的昆侖山之上,有一小妖,其父為熊,其母為豹,此妖出生之時,便背生雙翼,長得倒是三分象熊,七分象豹。也是機緣巧合,一日來到一處山谷,遇到一枚靈果,吃下之後,腹如刀絞,痛不欲生。折騰了三天三夜之後,暢快淋漓的大瀉一場,竟然脫胎換骨,改變了體質。

此妖物有了一點靈性之後,便日夜苦修,吸取月華之精,數千年來,竟然也達到了化形之時。

也算他十分幸運,因為這段時間,原始閉關,下令門下弟子不得隨意外出,它便安安穩穩的修煉了幾千年,也沒有被闡教門下收走,成為奴馭。

這豹妖雖然身為豹身,但是自從開了靈智,便知道了不少的事。比如昆侖之中,如果野獸肆意傷人,必然就會引來昆侖闡教修士除害。所以平素從來不傷生,反而時時有救人之舉,行那善事,得了不少功德。

當化形天劫到來之時,因為豹妖一心為善,雖然沒有半件法寶,卻讓他險險度過了劫難,化形成功,宛如一個三歲孩兒,只是度劫之時,仍然受了重傷,再也沒有太大法力。

昆侖山下,有一戶三口之家,戶主姓申,人皆喚其老申,姜氏夫妻十數年來未曾生育,上面還有一個九病的老娘。這天,老娘病重,老申便冒險進了昆侖山深處,想要采集幾味名貴藥材為老娘治病。

老申進山之後曆經險阻,多次險死還生,終于采到了需要的藥材。只是老申並不知道,自己幾次面臨危險的時候都是被豹妖所救。那老申采集完藥材,回來的途中,忽然聽見一陣哭泣之聲。

老申循聲找去,只見路邊荒涼之處,有一個兩三歲的孩兒,穿著一件五彩斑斕的豹皮衣服,那衣服上尚有血跡斑斑,正獨自痛哭。老申急忙上前,將那孩兒抱起來,想要問他家在何出,父母何在,那孩兒一概不知。

老申抱著孩兒,等待良久,不見有人前來,只好將這個孩子帶回家中。回到家中之後,一家人商議良久,猜想孩子的父母可能已經不在,正好自家多年未有生養,就把這個孩子留了下來。老申一家也沒什麼見識,就以孩子身上的豹皮衣服為名,取名申豹,當作自家兒子來養育。

這個叫申豹的孩子正是那豹妖所化。豹妖在山中見老申屢次遇險,便動用了法力,暗暗幫助老申。但是他化形之後本就虛弱,又不知深淺,短時間內多次動用法力,竟然落得一個傷上加傷的危局。以他當時的情況,想要獨自在昆侖之中存活下去,殊為不易,只好想出這麼一個辦法,讓老申帶他出山。


不久之後,老申忽然得了一場大病,來勢洶洶,雖然小申豹多次潛入昆侖采藥,但是仍然沒能救活。老申死後,一家老小,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緊巴,幸虧老申身前的一個好友姓姜的獵戶不時接濟,才能勉強糊口。這種日子過了兩年,老申的妻子便改嫁給了姜獵戶,日子才慢慢的好了一點。

也是合該這申豹好心有好報,鴻鈞聖人取出封神榜之後,言道這封神之人姓姜,有飛熊之像,原始天尊演算天機不果,知道是被鴻鈞使了神通,也不再強求,只是傳令門下暗中留心,查訪有符合要求的人。這闡教弟子雖然正是列入門牆的很少,但是關系戶經過千萬年發展,卻也極多。數年來,耗盡心血,卻毫無所獲。

申豹自從幼時救老申,受了傷之後,這些年始終不見痊愈,但是也比一般人要聰明強健。這日,申豹正在山中玩耍,忽然被昆侖山闡教道場中一個弟子發現。這個弟子本來是昆侖山上一個輩分最低的弟子,發現申豹身有妖氣,就想要出手,收複了他,當個坐騎,也免得在門中丟人。但是,就在出手的那一刻,竟然發現了一件大事,當下哈哈狂笑起來,將玩耍中的申豹嚇了一大跳。

原來這個弟子竟然看出申豹的本體,背生雙翅,又有三分象熊,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廢功夫,莫非眼前這小妖便是傳說中的飛熊?

那申豹聽見笑聲,再看見出現的分明就是昆侖弟子,嚇得魂飛天外。昆侖闡教中人對待妖的態度,是妖所共知的,只要落入闡教的手中,不是做了奴馭,便是被殺死。現在聽那人的狂笑,分明就是不懷好意。

申豹現在不能動用法力,以他的眼界,也知道不是那人的對手,心急如焚,眼珠亂轉,苦思脫身之計。哪知那道人來到面前,並沒有出手傷他,反而和顏悅色,十分親切的詢問他的名字。

這是,姜獵戶正好打獵歸來,看見兒子正被一個道人拉住,兒子的臉色蒼白,十分害怕的樣子。姜獵戶急忙沖上前,姜申豹拉到身後,然後對那道人連連作揖,道,“仙長息怒,不知我兒何事冒犯了仙長,姜老實給仙長賠罪了。”

那道人一聽,眼光一亮,“你信姜?這個孩兒是你兒子?”

姜獵戶連連點頭。道人還有懷疑,這孩子明明就是一個小妖,怎麼又會是獵戶的孩子呢?急忙扶起姜老實,讓他不要驚慌,然後仔細的問清了關于申豹的事。道人得知申豹的來曆之後,才放下了心中的疑惑,,心中暢快,哈哈大笑,沒想到今天竟然讓自己立了這麼一個大功。

道人對姜老實道,“貧道乃是昆侖山上廣成子仙長門下,你這孩子資質不同凡響,我欲帶他回山,日後修得大道,也不枉了這一生,不知你意下如何?”


姜老實住在昆侖山下,自然知道山上有神仙之事。幾年來,他對這個孩子得感情也極為深厚。這個孩子人又聰明,又孝順,早就將申豹當成了自己得親生兒子。現在既然孩子有這種機緣,自然滿口答應,並拉住申豹,讓他給仙長磕頭。

—————————————————————————————————————

關于這里將申公豹寫成妖的原因:

且看申公豹第一次出場時和姜子牙的一段對白。

申公豹怒色曰:“姜子牙!料你保周,你有多大本領,道行不過四十年而已。你且聽我道來。有詩為證:煉就五行真妙訣,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龍伏虎隨吾意,跨鶴乘鸞入九天。紫氣飛升千萬丈,喜時火內種金蓮;足踏霞光閑戲耍,逍遙也過幾千年。”

話說子牙曰:“你的工夫是你得,我的工夫是我得;豈在年數之多寡?”

又引:

子牙被申公豹所惑,暗想:“人的頭乃六陽之首,刎將下來,游千萬里,複入頸項上,還能複舊,有這樣的法術,自是稀罕。”乃曰:“兄弟,你把頭取下來。果能如此起在空中,複能依舊,我便把‘封神榜’燒了,同你往朝歌去。”申公豹曰:“不可失信!”子牙曰:“大丈夫一言既出,重若泰山,豈有失信之理。”申公豹去了道巾,執劍在手,左手提住青絲,右手將劍一刎,把頭割將下來,其身不倒,複將頭望空中一擲,那顆頭盤盤旋旋,只管上去了。子牙乃忠厚君子,仰面呆看,其頭旋得只見一些黑氣。不說子牙受惑,且說南極仙翁送子牙不曾進宮去,在宮門前少憩片時。只見申公豹乘虎趕子牙,趕至麒麟崖前,指手畫腳講論。又見申公豹的頭游在空中。仙翁曰:“子牙乃忠厚君子,險些兒被這孽障惑了!”

從申公豹的這段詩中我們可以發現他自稱有幾千年的修為,雖然在詩里有誇張的可能性,但我們接著就發現姜子牙自己也承認自己修為的年數不及師弟申公豹。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按說姜子牙作為師兄,他在昆侖修道40年,那申公豹作為在他之後的師弟,修為就應該在40年以下。怎麼會倒轉過來,師弟反而比師兄年長呢?此時結合申公豹在詩中對自己身家的表述,可以這樣推論,即申公豹前面所謂幾千年的修行只是修成人身的修煉,然後再拜入昆侖門下,就像笑傲江湖里面華山派的勞德諾,屬于帶藝投師,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會姜子牙聽都沒聽說過的砍頭飛升的邪術,書中說“其頭旋得只見一些黑氣”這明顯是妖術的描寫方法,當時南極看見了第一反映就是大罵孽障,在書中只有對非人類才會用這種措辭,正常情況下哪有師兄對師弟說這種話。

如果我們假設申公豹是非人成道,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能在截教如魚得水和眾人打成一片了,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在玉虛從老師到各位師兄弟對他都沒什麼好感,在昆侖強大的種族歧視面前,申公豹無疑是及其不受歡迎的角色,這也許才是他處處和本門為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