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海空對決

當中日戰列艦艦隊在馬爾代夫東南部海域激戰的時候,中日航母艦隊也在東印度洋來了次硬碰硬的戰斗,而這才是中日印度洋大海戰的主戰場,一場將決定由誰來統治印度洋的海戰! 蘇門答臘島南面通往印度洋的出口就如同一個大喇叭一樣,越向西走,越為開闊。所以,從中國海軍部決定要攔截日本航母艦隊進入印度洋的那一天開始,就注定了要在這里開始這場戰斗,來決定印度洋的霸權! 可以說,決定在蘇門答臘島附近攔截日本印度洋艦隊,這是海軍部被迫做出的決定。前面已經說過了,這里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必須要在日本艦隊進入廣闊的印度洋之前,將其攔截下來,不然等到日本艦隊進入印度洋腹地的話,那麼中國海軍再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攔截力量。另外,還將對中國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交通線構成巨大的威脅,讓殲滅日本“大和”號的戰斗變得毫無意義!但是,在決定這麼做的時候,中國要面對的將不只是日本的印度洋艦隊,還有日本在蘇門答臘島上的空軍! 日本空軍在蘇門答臘島上有5處空軍基地,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些空軍基地都不是很大,而且位于直落勿洞附近的空軍基地因為太為簡陋,而且距離戰場較遠,將無法對日本艦隊提供支持。另外,日本在該島上部署的作戰飛機只有150架左右,就算加上在附近島嶼上的戰機,總數量將不超過250架。而中國部署在安達曼群島上的作戰飛機達到了200架左右,而且還可以利用緬甸與斯里蘭卡的空軍基地出動戰略轟炸機,所以,中國空軍在對抗中並不吃虧,甚至因為可以動用戰略轟炸機占有一定的優勢! 日本航母艦隊在通過巽他海峽之後,一直在恩加諾島附近活動,顯然,日本艦隊沒有能夠及時的選擇好西進的航線。而此時,擺在日本艦隊面前的道路有三條,既北中南三條航線。而這三條航線,分別代表著日本在印度洋上作戰的三種策略。 如果走北線的話,日本航母艦隊將聯合空中力量向中國在東印度洋的入口處的軍事力量進行正面決戰,以決定印度洋的制海權。但是,此時中國印度洋艦隊已經接近了安達曼群島,雖然該艦隊並沒有日本海軍最重視的戰列艦,但是仍然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而且加上中國在安達曼群島上的空軍力量,日本艦隊要走這條航線,與中國艦隊決戰的話,並不一定會占據優勢! 走中路的話,日本航母艦隊將先與戰列艦艦隊會合,獲得更大的力量之後,再尋找機會,與中國的印度洋艦隊決戰。但是,在26日晨時,日本戰列艦艦隊已經全軍覆沒,所以,此時再沿著中路前進的話,將變得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得冒著沒有空軍支援,同時要遭到中國空軍的打擊去突破中國東印度洋防線的危險。即使,最終能夠突破中國在安達曼群島一線的防禦線,前進到馬爾代夫時,仍然要遭受到中國的攔截,最終的結果並不會好到什麼地方去! 而南線,現在是日本航母艦隊唯一的選擇了。走這條線路的話,將避免與中國艦隊過早的接觸,而且完全可以避開中國在安達曼群島上的攔截兵力。艦隊先沿著澳大利亞西海岸南下,最後進入南印度洋,繞過了中國在印度洋上的眾多防線,最終北上,破壞中國在印度洋上的主要海上交通線。雖然這條航道最為安全,但是對中國的威脅也最小,因為中國在印度洋上最重要的航線都在北印度洋上!另外,艦隊中的兩艘航母是常規動力航母,另外的戰艦也都是常規動力,所以需要進行經常的補給。而伴隨艦隊行動的只有3艘戰斗支援艦。換句話說,日本艦隊在繞過了南印度洋之後,必須迅速找到補給點,就必須要前往索馬里。而這極容易遭到中國海軍的封鎖,走上了戰列艦隊的老路! 可以說,日本艦隊此時的決定並不好下,不管走哪條路,都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只是風險先後到來的時間不一樣而已。而中國艦隊要因此判斷日本艦隊的前進方向,就必須考慮到日本艦隊指揮官的性格問題了。其實,這也不難判斷,既然日本現在處于戰略進攻狀態,所以,日本艦隊應該做得比較冒險一點,那麼日本艦隊到底會走北線還是南線,就非常明確了! 當然,這些工作很多都是由計算機來完成的,而計算機是以概率論的方式在分析日本艦隊將走哪條線路。最後判斷出日本走北線的概率為75%左右。而這基本上已經肯定了日本艦隊的航線,所以中國艦隊也立即做出了計劃,先在安達曼群島南部海域機動,以防備日本艦隊南下的行動。如果日本艦隊北上的話,艦隊將先後撤,以消耗日本艦隊的作戰力量,同時盡量利用空軍打擊日本艦隊,消耗日本艦隊的戰斗力,並且消耗日本空軍的戰斗力! 在中國艦隊開始行動的時候,中國空軍也開始積極的行動了。根據加里曼丹島上的地面雷達基地也發現了日本空軍正在積極向蘇門答臘島調動力量,部署了更多的戰斗機。很明顯,日本空軍將協助日本艦隊突破中國的攔截線。同時,空軍的防空部隊也開始在尼科巴群島的幾個主要島嶼上部署了大量的隱秘防空陣地。這里距離蘇門答臘島北端只有500公里左右,能夠最及時的攔截日本戰斗機與攻擊機,也是中國東印度洋防線上的突出部,是第一道打擊日本艦隊的陣地! 當然,此時日本艦隊的行動是相當矛盾的,雖然艦隊指揮官知道,走南線更為安全。這樣可以避免與中國艦隊決戰,將寶貴的力量用到破壞中國海上交通線的戰斗中。而且,只要到了印度洋腹地,即使要與中國艦隊決戰,也是在一個平等的條件下決戰,獲勝的概率要大很多。但是,當日本海軍部收到“大和”號被擊沉,第1印度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消息之後,日本海軍部的將領們已經徹底的憤怒了,一方面指責第2印度洋艦隊沒有能夠及時進入印度洋,掩護第1艦隊,另外一方面也在嚴厲督促著艦隊立即進入印度洋,尋找中國主力艦隊決戰,控制印度洋的制海權!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艦隊其實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只能夠走北線,在空軍的掩護與支持下,進入印度洋,與中國的印度洋艦隊決戰!而在當天晚上,日本艦隊就開始行動了,離開了恩加諾島附近的游回海域之後,立即沿著蘇門答臘島開始向西北方向前進了。 此時,大家也許會想到當年中印海軍在東印度洋上的決戰。只是,這次,中國海軍不是擔任突破進攻的任務,而是與當年的印度海軍一樣,擔任的是防禦任務,阻止日本艦隊突破進入印度洋。只是,這次,中國艦隊占據著優勢,而且素質比當年的印度海軍艦隊高出了許多,那麼戰爭的結果是不是會與上次的中印海戰不一樣呢? 28日凌晨,保持低速前進的日本艦隊終于到達了錫默盧島西面50公里的海域,此時,日本艦隊停了下來,開始做戰斗前的最後一次准備工作了。因為擔心中國在東印度洋入口處的潛艇襲擊,所以日本艦隊一直保持著一個理想的反潛航速在前進。另外,還有大量從爪哇島上起飛的反潛巡邏機伴隨艦隊行動。因為蘇門答臘島上的空軍基地本就不多,而且大部分部署的都是戰斗機,所以這些反潛機只能夠從爪哇島上的空軍基地出發了。 當天,中國印度洋戰區司令部在判斷出日本艦隊將北上之後,立即開始了行動,向日本艦隊發動了第一輪打擊。這次打擊是由空軍承擔的,因為此時中國艦隊正在向安達曼群島後方撤退,而無法出動多少戰斗機投入到空戰之中。同時,“長江”號航母所攜帶的戰斗機本身就很有限,主要的任務是艦隊防空,而並不是執行打擊任務。 8點30分,第一批戰斗機從安達曼群島上的空軍基地起飛了。雖然中國空軍在尼科巴群島上也有兩處空軍基地,但是因為尼科巴群島距離蘇門答臘島太近了,極容易遭到日本空軍的打擊,所以中國空軍將部署在這里的作戰飛機都撤到了安達曼群島上。事實也確實如此,在中國空軍出動不久之後,蘇門答臘島上的日本空軍就對尼科巴群島上的中國空軍基地進行了轟炸,顯然是要為自己的艦隊掃清第一道障礙! 中國的第一批攻擊機有120架,另外還有96架的護航戰斗機。這幾乎是中國在安達曼群島上的所有空軍作戰力量了。而這批攻擊機的任務就是打擊日本航母艦隊,讓日本艦隊被迫放棄進入印度洋的行動。對中國印度洋戰區司令部的指揮官來講,能夠避免與日本艦隊的決戰,也許是最好的結果吧! 此時,中國印度洋戰區司令部的將領也處于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從中央軍委以及總參謀部的角度出發,能夠殲滅日本印度洋艦隊是最好的結果。這樣,將解除中國印度洋海上交通線受到的所有威脅,為今後穩固印度洋戰區打下基礎。但是,從印度洋戰區司令部的角度來講,能夠保存現在的印度洋艦隊的實力才是最為重要的。首先,中國海軍現在的主力戰艦都難以在獲得東南亞戰區的勝利之後進入印度洋,另外,中國海軍造船廠現在也絕對無法專門為印度洋戰區建造合適的主力戰艦。所以,印度洋戰區每損失一艘戰艦,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而要保證印度洋長久的制海權,就必須要保存住這支艦隊。所以,印度洋戰區總指揮官是很想避免自己的艦隊與日本艦隊正面決戰的,這也是為什麼艦隊一直在安達曼群島附近活動的主要原因了! 與日本艦隊最大的不同是,中國總參謀部將決定權留給了戰區司令官,而並是要戰區司令官按照總參謀部的決定行動,因為誰都知道,戰區司令官對戰區的情況更為了解,也就能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出來,而上級過多的干預,只能夠讓戰斗變得對自己不利! 很快,中國空軍的攻擊機就對日本艦隊發動了攻擊。雖然幾乎在同時,日本空軍也開始了對尼科巴群島的轟炸,但是這兩批攻擊機的航線並不一樣,所以沒有發生空中遭遇戰,雙方幾乎是各做各的,沒有因此分散兵力! 日本艦隊的空中指揮機立即發現了350公里外正撲來的中國機群,立即發出了戰斗警報,接著,擔任外圍防空任務的12架日本戰斗機沖了上去,而兩艘中型航母也立即出動更多的戰斗機,對中國的攻擊機群進行攔截。 同時,中國艦隊也開始派遣戰斗機掩護尼科巴群島上的地面部隊。而隱蔽在尼科巴群島上的防空部隊也做好了戰斗准備。 中國攻擊機首先突破了日本航母艦隊的外圍防空火力網,在距離日本艦隊250公里的距離上發射了導彈。雖然日本戰斗機都在拼命的攔截中國攻擊機,而且也至少擊落了30多架前來侵犯的攻擊機,但是絕大部分攻擊機都成功的將導彈發射了出去。 此時,中國航天部門已經完成了建立導航衛星系統的第一步工作,導航衛星已經能夠為現在的戰區提供導航信號了。雖然導航精度只能夠達到100米左右,但是用來引導反艦導彈攻擊已經足夠了。而有了這一系統之後,就再也不需要由攻擊機本身負責為導彈提供中段制導信號了! 很快,日本攻擊機部隊也向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目標發射了導彈。因為中國空軍的戰斗機基本上都已經投入到了襲擊日本艦隊的行動中去,所以島嶼的防空作戰主要由“長江”號上出動的兩個戰術戰斗機中隊承擔,所以外圍防空能力並不強大。日本的攻擊機幾乎沒有遇到多大的阻力,就突破了中國戰斗機的空中防線,開始了攻擊行動。 因為中國的新型反艦導彈還沒有大規模裝備軍隊,所以這批攻擊機攜帶的都是老實反艦導彈,對日本艦隊的打擊力量是可想而知的。而中國在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基地早就進行了疏散,同時,中國空軍的防空陣地部署得很隱秘,全都進行了加固。所以,日本空軍的打擊效果也不怎麼樣,雖然扔了數百枚導彈,但是大部分導彈都被擊落了,結果自然好不到什麼地方去! 可以說,中日的第1輪攻擊都非常的糟糕。中國的攻擊機只擊沉了兩艘日本的反潛驅逐艦,而沒有傷到日本艦隊主力戰艦一根毫毛。而日本空軍的攻擊機雖然破壞了尼科巴群島上的大部分地面軍事設施,但是並沒有摧毀中國在尼科巴群島上的防空力量,以及地下軍事設施,自然沒有破壞中國在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力量! 難題已經出來了,現在雙方都缺乏對對方有效的打擊手段,那麼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很快,中國印度洋戰區司令部做出了決定,出動戰略轟炸機,對日本艦隊進行突擊,同時使用安達曼群島上的攻擊機與戰斗機壓制日本在蘇門答臘島上的空軍力量!確定了這一計劃之後,空軍立即開始調動,而“長江”號航母也准備出動戰斗機為戰略轟炸機護航。可以說,現在中國已經拿出了所有的本錢,准備要攔截下日本艦隊了。同時,為了保護印度洋艦隊的安全,“長江”號與護航艦艇開始向孟加拉灣撤退,而航母派出的戰斗機將由空軍的加油機提供支持。 日本方面幾乎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只是,他們將打擊的重點落到了中國在安達曼與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基地上,而並非中國的印度洋艦隊。其實,這對日本艦隊來講,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因為日本艦隊的主要目的是要消滅中國艦隊,而並非打擊中國的軍事基地。如果在中國的軍事基地上消耗太多的力量,導致在後面對付中國艦隊時缺乏作戰能力的話,那損失將會是非常慘重的。但是,此時日本艦隊已經沒有了選擇的余地,因為不破壞中國在安達曼與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基地,就無法對付中國艦隊! 28日21點,雙方開始了第2輪戰斗。中國戰略空軍從斯里蘭卡的空軍基地起飛了24架戰略轟炸機,每架戰略轟炸機攜帶了12枚重型反艦導彈。在半個小時前,由“長江”號上出發的24架戰斗機已經提前開始向日本艦隊飛去了,因為這些戰斗機的速度只能夠達到2.5馬赫左右,而戰略轟炸機的速度卻在4馬赫左右,所以必須要由戰斗機進行提前掩護。 21點10分,日本在蘇門答臘島上的空軍幾乎全體出動了,200架攻擊機在50多架戰斗機的掩護下,開始向安達曼與尼科巴群島撲去。這批攻擊機攜帶的都是重磅制導炸彈,因為在前面的戰斗中,已經暴露出了導彈無法有效對付地下軍事設施的問題,所以改用了投擲距離稍微近一點,但是破壞力更大的炸彈! 可以看出來,雙方幾乎同時選擇了使用重型武器。而這也是在中日戰爭初期爆發出來的一個嚴重問題。以前那些精確制導武器在對付現代化的主力戰艦,以及保護嚴密的軍事設施時,面臨著裝藥量不夠,打擊力量不足以構成致命傷害的問題。但是,重型武器將嚴重限制戰機的攜帶能力,同時也讓戰機必須冒險突破對方的地面遠程防空火力網。這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事情,必須要在打擊敵人,與保護自己之間做出選擇! 22點20分,中國的戰略轟炸機在距離日本艦隊550公里的海面上空發射了導彈。這基本上在日本艦隊防空戰斗機的攔截范圍之外,而且轟炸機是在35000米的高度上發射導彈的,速度也達到了4馬赫左右,所以日本的防空戰斗機只能夠望空興歎,他們的導彈根本就打不了這麼高,也無法對付這麼快的戰略轟炸機! 近300枚重型導彈的威脅是相當大的,雖然日本艦隊早已經做好了防空作戰的准備,但是在面對這些速度達到了5馬赫,能夠以15G的過載進行機動,同時能夠對抗粒子炮的反艦導彈時,日本艦隊的防空系統的作戰能力根本就發揮不出來,或者說,這是日本艦隊防空系統難以對付的威脅! 22點50分,最後一發導彈命中了日本巡洋艦“妙高”號,導彈上的350公斤戰斗部,加上近半噸沒有用完的液體燃料,還有導彈本身2.5噸,以5馬赫速度飛行的巨大動能,立即將這艘當年日本人引為驕傲的,日本第一種專職防空導彈巡洋艦的上層建築全炸飛了,而且還在艦體作側的舯部留下了一個10多米寬,5米多高的大口子,破壞了相鄰的5個水密艙。10分鍾之後,艦長下達了棄艦命令,200多名水兵及時的撤了出來。23點35分,這艘排水量達到了1.2萬噸的巨大戰艦消失在一聲如同怪物號角般的鋼鐵斷裂聲中,沉入了大海。 此時,日本艦隊已經有一艘航母遭到重創,另外那艘戰列艦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3艘巡洋艦中的2艘戰沉,3艘驅逐艦戰沉。而剩下的還能戰斗的戰艦不及艦隊原戰艦的一半了! 幾乎同時,中國在安達曼與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目標著遭到了猛烈的打擊。但是,日本並沒有戰略轟炸機,所以,他們的攻擊必須頂著中國地面防空火力發動攻擊,自身的損失也並不小! 整個交戰過程中,至少有50多架日本的攻擊機被擊落,反而是日本的戰斗機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因為中國空軍的戰斗機都已經出動去攻擊日本在蘇門答臘島上的空軍基地了。所以,日本的護航戰斗機幾乎沒有什麼事好做,只是在已經沒有防空威脅的地方,用30毫米航炮掃射了一些地面上的人員與車輛。 當日本攻擊機發現中國艦隊就在安達曼群島後方250公里的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首先,他們沒有更多的燃料支持攻擊機飛到中國艦隊上空,投下炸彈,另外,他們攜帶的彈藥也不適合攻擊戰艦。最後,中國海軍的戰斗機已經為航母艦隊支撐起了一道有效的防空屏障,讓日本攻擊機不敢犯越! 當日本攻擊機攜帶的炸彈扔到中國在這些島嶼上的軍事基地上的時候,產生的破壞是相當巨大的。據後來統計,這場空襲中,中國至少損失了500多名官兵,另外還有5個導彈防空營被摧毀,4部遠程監視雷達被摧毀,4座空軍基地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後來花了足足3個月的時間,這4處空軍基地才恢複了正常使用! 23點45分,中國的攻擊機群也開始了對日本在蘇門答臘島上的空軍基地的轟炸行動。因為日本空軍也幾乎是傾巢而出,所以中國的攻擊機群並沒有受到多少攔截與阻擋。一樣的,中國的攻擊機基本上也攜帶的是重磅炸彈。由于日本占領蘇門答臘島的時間並不久,並沒有完全控制島上的局勢,仍然有不少的抗日游擊隊在活動,所以日本在該島上的軍事基地的建設,特別是防禦力量的建設並不完善。在中國攻擊機的轟炸中,損失相當慘重。同時,也沒有對中國的攻擊機構成多大的威脅! 轟炸持續到29日凌晨1點才結束,中國攻擊機投下的800多枚重磅炸彈幾乎完全摧毀了日本在蘇門答臘島上的4處空軍基地。因為另外一處空軍基地距離太遠了一點,所以中國攻擊機並沒有對直落勿洞附近的日本空軍基地進行打擊! 在雙方的這輪攻擊結束之後,中日雙方的攻擊機其實都已經失去了回到出發基地的機會,只能夠在空軍加油機的支持下,返回了後方的空軍基地。同時,因為日本印度洋第2艦隊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所以日本海軍也在29日凌晨放棄了進入印度洋的作戰行動,雙方的戰斗在29日結束了! 這場戰斗其實還遠沒有結束,雖然中國海軍與空軍聯手,成功的制止了日本艦隊進入印度洋,保護了中國印度洋海上交通線的安全。但是,直到戰爭結束,日本都沒有放棄過進入印度洋,切斷中國最重要的能源補給通道的行動。 此後,2046年4月,日本又再次組織起了一支艦隊,准備突破中國在印度洋東部的防線,打擊中國的印度洋航線。但是,這次行動最終仍然是以失敗告忠。而伺候,因為日本海軍已經在西太平洋上處于防禦地位,所以發動的數次行動都失敗了,當然,行動的規模也越來越小。但是,中國在東印度洋出口處受到的壓力卻並沒有降低,即使是在整個印度洋戰場上,中國海軍受到的壓力不但沒有降低,反而還增加了不少! 當中國海軍的核潛艇開始執行無限制的破交作戰行動之後,日本也很快認識到了潛艇在海戰中的重要性。而這點,正好適合日本在印度洋上的作戰要求! 雖然,日本無法從中國手中奪取印度洋的制海權,但是中國同樣也無法限制日本的先進AIP潛艇進入印度洋。而中國到海灣,中東,東非地區的航線都要經過印度洋,這是中國的生命之線。所以,日本後來在出動水面艦艇無法突破中國在東印度洋上的封鎖線之後,立即改變了戰術,將潛艇投入到了印度洋上的破交作戰行動中,重點打擊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商船隊。而這與中國潛艇所干的事情,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為了保護印度洋航線的安全,從2045年年底,中國將大量的反潛戰艦,反潛飛機部署到了印度洋上。但是,直到2047年,中國仍然不能夠有效的對付日本潛艇的襲擊,因為中國的核潛艇都在執行對日本的破交行動,無法將主要的潛艇兵力部署到印度洋地區。同時,現代化潛艇的作戰能力大為提高,以前的很多反潛手段都已經不再適用了。 到2047年初,中國第一艘專門建造的反潛護航航母服役,並且立即加入了印度洋航線的護航工作之中。同年中期,中國海軍的潛艇兵力有了盈余,這才開始向印度洋部署專門執行反潛任務的核潛艇。到2047年年底,2048年初,中國印度洋航線的安全問題才得到了最終改善。到2048年底的時候,日本潛艇在印度洋上的活動已經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基本上已經無法對保護嚴密的中國商船隊構成威脅了。而日本潛艇的戰損比也迅猛提高,日本海軍在印度洋上的破交作戰行動最終失敗了! 可以說,印度洋對中日來說,都是生命之洋。戰後,幾乎所有戰略分析家都一致公認,印度洋上的戰斗雖然不是最激烈的,但是這卻直接決定了整場戰爭的發展以及結果。正因為中國從始至終都掌握著印度洋的制海權,即使不惜犧牲西太平洋的部分利益,也要保護在印度洋的制海權。最終,日本雖然成功的控制了東南亞地區,扼守住了印度洋進入西太平洋最重要的三處水上通道,但是中國能夠利用緬甸與泰國的陸上交通線,將石油,糧食,鐵礦等等重要的戰爭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入國內,讓中國的戰爭機器越來越強有力。而正是這點,保證了中國獲得最後的勝利!同時,中國通過控制印度洋,有效的阻止了戰爭物資流入日本,這是對日本最嚴重的打擊,也是日本失敗的開始! 顯然,日本也知道控制印度洋對整場戰爭的重要性,但是其發動的數次突破中國東印度洋防線的行動最終都失敗了。很多人,將中國在印度洋上取得的勝利算成了中國扭轉戰略劣勢的開始,也就是中日戰爭的轉折點。但是,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在戰爭進行到這時候,日本因為迅速的控制了東南亞,並且很快就恢複了東南亞地區的生產活動,從東南亞掠奪了大量的資源,再加上日本擴充其在西太平洋上海洋資源產地的生產規模。此時,日本的自己能力已經達到了85%左右,即使因為中國封鎖了印度洋(主要是北部印度洋),歐洲的大部分援助都無法到達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有能力繼續戰斗下去,仍然控制著戰場上的主動權! 再從戰場上的局勢來看,此時日本正在計劃在馬來半島或者台灣島的登陸行動,同時清掃著東南亞群島上的抗日武裝組織。同時,日本海軍主力艦隊已經開始向關島方向出發,准備占領關島,切斷中國從南美洲獲得補給的海上通道。所以,從整個戰場上來看,日本此時仍然占據著戰爭的主動權,保持著戰略進攻的態勢。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中日在印度洋上的戰斗並沒有改變中國戰略被動的局面。這只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了中國的戰略態勢,讓中國能夠稍微透一口氣,同時保證了中國最主要的海上交通線的安全性。同時,這也是中國扭轉戰局的基礎,但是絕對不是開始,也不是中日戰爭的轉折點! 中國在保證了印度洋航線的安全時,必然會謀取打擊日本,改變戰爭被動局面的辦法,並且必然會采取這方面的行動。其實,從戰爭一開始,中國就一直沒有放棄削弱日本戰爭實力的行動,對日本持續不斷的戰略轟炸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日本軍事實力的發揮,並且嚴重打擊了日本本土軍事工業的生產能力,限制了日本軍力的擴張。但是,這種打擊,在很多時候使用的是高價值的巡航導彈,同時,日本本土的防空系統降低了這種打擊的有效性。中國自身承擔的壓力也不小。所以,中國必然會做出新的行動,來改變這種被動與不利的局面。 當中日海軍在印度洋上激戰的時候,中國海軍主力艦隊也開始在黃海北部海域集結。很明顯,這是中國向日本發動反擊的准備工作。而這次,中國海軍集中了現有的8艘超級航母,同時集中了6艘戰列艦,包括修複完畢的3艘“黑龍江”級戰列艦,2艘“太湖”級戰列艦,以及一艘才服役的“錢塘江”級戰列艦。而護航戰艦的數量更是達到了數十艘。 為了支持海軍的行動,中國航天部門也加快了恢複國家戰略通信衛星,導航衛星,以及偵察衛星系統的建設工作。 到2045年11月時,中國已經能夠集結起有效的海軍兵力,展開一次針對日本戰爭基礎的作戰行動了。而此時,日本正在准備登陸關島,占領這座重要的島嶼。所以,中國海軍反擊的時機也基本上成熟了。中國海軍即將展開全面反擊作戰,而這,是中國戰略反擊的開始! 手 機 用 戶 請 登 陸 隨 時 隨 地 看 小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