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一首西江月

林心遠道歉.賈環笑著道:"林兄太客氣了.在商言商,這有什麼錯?要是我我也會壓價."

他心里是真對這位林兄不大滿意.當然,現在是商場交際,他不得不說幾句虛與委蛇的場面話.

孔夫子說:"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白話文是:內心藏著怨恨卻跟別人交朋友,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孔夫子是很耿直的.真論起來,賈環不算是聖人門徒.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更偏向于法家,兵家.特別是職場中,更是注重以結果為導向.

林心遠就是一笑,覺得賈環這人可以繼續交往.他又哪里知道賈環心里想什麼?

呂老板微笑道:"既然林老弟和賈小友說開了,我倒是有個提議.賈小友,三國演義在市面常見,你的改編版要大賣,還要用一點手段.你最近可有詩文佳作?要是能擺在這西江月茶樓****人鑒賞,肯定能促進銷量.

林老弟這間西江月茶樓,取得的是唐時李白的詩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但終究是少幾分意趣.最好是西江月的詞牌."

我能填西江月的詞牌?你太高看我了.我是理工科的.

賈環推卻道:"我對詩詞並無研究."

林心遠也不信賈環8歲就能填出文采出眾的詩詞,笑著打圓場,"呂老板就不要強人所難.賈兄才學過人,但詩詞終究是講天分,論志趣.不是一時間就能寫就.賈兄,日後再有話本出售,可再來茶樓詳談."

他很相信呂老板的生意眼光.既然呂老板認為賈環的話本不錯,他當然也想跟著賺一筆.

賈環笑道:"一定會的."他也想為他的生意留條路,是否能成交再就事論事了.

呂老板卻是呵呵一笑,抿了口茶.

他向賈環約詩是有原因的.今年春節時,賈府里傳出一首精妙的詠雪詩:疇昔月如晝,曉來云暗天.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據說為賈府的一位少爺所作.賈姓在偌大的京城很多,但姓賈的神童恐怕不會那麼多吧?他心里起了結交之意.

微微沉吟著,呂老板斟酌著道:"按說寫詩詞是件雅事,我談錢就顯得庸俗了.只是,剛買了賈小友這本三國演義,我這里就琢磨著怎麼賣得更好.還請賈小友見諒.

我願意出二十兩銀子的潤筆費,求賈小友一首詩詞.用來宣揚這本三國話本.當然,賈小友若有顧慮的話,可以使用筆名."

林心遠微微一怔,看看呂老板,再看看賈環,低頭喝著茶.有點奇怪.呂老板就這麼篤定賈環能作詩?怕是別有隱情吧?他們倆之前可是認識.

呂老板的話說的很客氣,令人聽的很舒服.很有點儒商的派頭.

賈環心里仔細的權衡利弊,道:"我試試."

呂老板就笑道:"林老弟還不快讓人文房四寶伺候?"

嚯.你還真敢寫?林心遠壓著心里的驚訝,叫來侍女,送上筆墨紙硯.

賈環起身,在雅間的翹頭案幾上鋪開白紙,壓好鎮紙,落筆而下,一氣呵成: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賈環剛寫完這首詞牌中的最後一個字,站在案幾旁邊觀看的呂老板動容道:"好詞.真是好詞.賈老弟當真是才思敏捷,文采斐然."

而另一邊的林心遠完全是震驚的呆住.竟然真填了一首西江月.他根本就不看好賈環的.

其實,在看到"稻花香里說豐年"這一句時,他就品出來這絕對是一首好詞.

奉上筆墨的美貌侍女驚訝的掩住小口,妙眸看著賈環.她剛才在幫這個小男孩磨墨.沒想到,竟然見證一首足以傳唱的絕妙好辭的誕生.

林家雖然是商賈之家.但累世巨富,已經開始培養家里的詩書之風.她也粗通詩文.這首詞即便是她來看,也是相當有意趣.

對眾人的反應,賈環笑了笑.他對這樣的效果並不感到意外.這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名篇: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這都是膾炙人口,流傳于世的名句.

至于這首西江月賈環一個理科男怎麼記得?因為,這是入選語文課本的詩詞,他當然印象深刻.

辛棄疾在這個曆史時空中湮滅了.想也是,開豪放派先河詞宗的蘇軾都沒出現,同為豪放派代表詞作家的辛棄疾湮滅也有幾分情理.

賈環落款填上他的筆名:"九悟",說道:"勞煩呂老板用這個筆名做廣告營銷吧!"

他暫時不想出名.出了名還怎麼轉換身份離開賈府?

"行."二十兩銀子買到這樣的佳作,呂老板算是賺到,聽到"廣告營銷",心里一動,這個詞用的很有講究啊.

林心遠佩服的贊歎道:"賈兄高才啊!在下佩服.日後一定要多來親近."

他對賈環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化.從一開始看到賈環是個小孩的輕視,到賈環和呂老板談成生意的揣測,認為可以交往.現在這首西江月一出,他認為賈環可以深交.

這首佳作掛在他的西江月茶樓上,會讓他賺翻.

"林兄客氣了."賈環擱下毛筆,從呂老板手中收了二十兩的銀票,告辭離開.

出了風頭,不趕緊走,難道留下來聽呂老板和林心遠二人對他吹捧?





剛出門,守在門口的趙國基就焦急的迎上來,跟著賈環下樓,問道:"環哥兒,書賣出去了嗎?"

"賣出去了.話本外加一首詞,賣了50兩銀子."賈環語調微微有點興奮,今天出來一趟,他也沒有想到收獲這麼大.他預期在10兩-20兩之間.

"這麼多!"趙國基嚇了一跳,隨即,喜笑顏開,為賈環感到高興.

從木制的樓梯走向茶樓大廳,賈環笑著道:"以後還會有更多.舅舅,咱們的蜂窩煤制作要准備原材料了.等會我給你支10兩銀子,你在坊里租一個小院,儲備煤炭和泥土."

"啊?要是賣不出去折在家里怎麼辦?"趙國基的第一反應銷路.他是典型小富即安的心態.

賈環笑道:"舅舅,你放心.我有辦法賣出去."

趙國基就不再勸賈環.50兩銀子的巨款啊,足夠他一家嚼用2兩多.就這樣輕描淡寫的到手.嘖嘖!


到得樓下,賈環招呼著已經看到兩人的錢槐和胡小四一起離開.

賺了50兩銀子的外快.午飯時分,賈環在崇文街的醉仙樓要了5兩銀子的席面,以茶代酒,慶祝賣書計劃"初戰告捷".

一共十四道菜,有:蜜餞鴨梨,罐煨山雞絲燕窩,酥炸腰果,鴛鴦卷,陳皮牛肉,珍珠魚丸,持爐烤鴨,麻辣鵪鶉,醬羊肉,明珠豆腐,五香仔鴿,炒珍珠雞,時蔬瓜果,茉莉雀舌毫.

錢槐和胡小四吃的大呼過癮.

茶足飯飽,已經是近下午2點許.賈環付了2兩銀子給酒樓的掌櫃,預定了後天酒樓二樓的一間包間,這才和趙國基三人提著打包好的菜肴回賈府.

食盒里面都是沒有動筷子的菜,准備帶回去給趙姨娘,如意,晴雯幾人嘗嘗.賈府里,醉仙樓這樣的美食並非吃不到.賈府私房菜甚至還要更高檔,精美.

但是賈環,趙姨娘處在賈府生物鏈下層,以及兩人身邊的人,還真就吃不到.





這天下午,賈寶玉從在賈政的書房里見客回來,換了身衣服,到黛玉房里找她玩耍.

自去年冬黛玉進賈府以來,他日常許多時間都是和林妹妹一起度過.

冬天過後,賈寶玉和黛玉就從賈母房的碧紗櫥中搬出來,沒有再住在一起,而是各自居住在相鄰的暖閣中.幾步路就到.

"姑娘正在寫字.二爺小聲點."黛玉房外,丫鬟紫鵑給寶玉打起簾子,輕笑著"噓"了聲.

賈寶玉會意的點頭,輕步走進房中,就見林妹妹穿著件淡雅的花色裙衫,纖柔精致,正在書桌邊懸腕寫字,嘴里輕誦著古文句子,書香怡人.

"妹妹."

"呀,要死啊你,嚇我一跳."見賈寶玉不知道什麼時候湊過來,黛玉蹙眉,嬌嗔著撫著胸口,手提著毛筆,墨汁滴落在紙面上,汙了正在寫的字.

賈寶玉笑問道:"妹妹在寫什麼文章?"

林黛玉擱下毛筆,掩嘴取笑道:"你還是不要問了,免得汙了你的耳,是你看不起的俗人寫的好文章."

賈寶玉笑道:"俗人俗不俗且不管他.既是好文章,妹妹就該給我看一看.奇文共欣賞."

林黛玉就將寫了一大半的《愛蓮說》給賈寶玉看,"喏,上次你摔玉時,我從環兄弟那里看來的.我足足品了兩個月哩."愛蓮說不長.而林黛玉極為聰明,事後默誦下來後.經常自己琢磨,體會.

她最喜歡里面的這幾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當真是好文章,好句子.文章描述的蓮花的品格,讓她相當的敬佩,有感觸.

賈環要是知道黛玉此時的想法,肯定會給她點個贊.這是林妹妹性格,境遇的真實寫照.

當然,賈環點贊歸點贊,親近之意是不會有的.他現在可不是剛到紅樓的菜鳥.

賈寶玉一聽林黛玉的話,就有些不高興,他不待見賈環,質疑道:"這不大像他的文風吧?國朝並無愛牡丹的習俗.倒是唐朝武則天時,愛牡丹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