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張縣長來視察

之後的幾天,蘇星暉都在陪幾位教授在山里轉悠,他們花了兩天半時間轉完了野豬溝旁邊的山,接下來又去了漆樹坪,胡家坳,桃花村,鹿頭山等地考察,在這些地方,他們有著不小的收獲.

猛虎嶺雖然是個窮鄉,人口也不多,總共才一萬多人,可是這里有十幾個村,面積也相當大,是上俊縣面積最大的一個鄉鎮,其轄地基本都是山區,如果不是農大給饒教授他們配了一輛車,要跑這麼多村子還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也幸好饒教授他們長期從事野外工作,身體素質相當不錯,要不然天天這樣爬山,一般的人早就受不了了.

為了陪同幾位教授,蘇星暉又有兩個星期天沒有休息了,這些天,薛琴和陸小雅倒是經常給他打電話,薛琴有個星期天還准備再到猛虎嶺看他,不過他說沒有時間,薛琴就沒有來.

薛琴知道,蘇星暉倒沒有說謊,她好幾次打電話給他,他們黨政辦的人都說他陪教授下村去了,不在鄉里.

陸小雅倒也沒有什麼事情,她就是想聽聽蘇星暉的聲音,不過也是幾次沒找到他,他是回到鄉政府之後聽人說有個姓陸的女孩子打電話找他,他才回過去的.

說陸小雅沒事,倒也不對,陸小雅有了一張素描畫像還不滿足,她還要蘇星暉給她畫一張國畫送給她,國畫上面還要蓋上他的名章,她要留著收藏.

蘇星暉當然是一口答應了,陸小雅可是幫了他不少忙,這麼一點要求他都不能滿足她的話,那也太不夠意思了.

為了這個要求,蘇星暉也開始雕刻他的那塊田黃凍名章了,他刻的字也不多,就准備刻"星暉"二字,不過這印紐就要複雜一些了,依那塊田黃凍的自然形狀,蘇星暉准備雕一只麒麟,要把這只麒麟雕好,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由于這段時間每天要陪教授們,夏竹那里他也不能每天去了,他就給夏竹布置了許多作業,讓夏竹按部就班的完成,這也能夠日益提高夏竹的美術素養.

從夏竹家也傳來了好消息,夏石生從江城回來了,經過余茂德的精心針灸治療之後,夏石生壓迫神經的血腫基本消失了,現在只需要在家里堅持服藥,再經過長時間的康複訓練,他基本上可以恢複正常的行走功能.

因為這件事情,夏竹專門到鄉政府來過一趟,她迫不及待的想要感謝蘇星暉,可惜蘇星暉不在鄉政府,她也只能掃興而歸,不過她心中對蘇星暉的感激無以言表.

八月的最後一天,是個星期一,張開山到猛虎嶺視察來了.

張開山之所以到現在才來猛虎嶺,是因為每年的七八兩個月都是長江的汛期,上俊背靠長江,防汛任務每年都很重,今年的雨水雖然不太多,汛情並不危急,不過張開山作為副縣長,還是有很重的防汛任務的.

猛虎嶺鄉並不靠長江,所以並不算是防汛重點鄉鎮,這兩個月,一般不會有縣領導到這里來,他們都要去那些靠著長江的鄉鎮去指導防汛工作.

到了八月底,長江汛情基本解除了,張開山也就可以到猛虎嶺來了,自從上一次陳宏富和蘇星暉一起到他家去過之後,他一直都關注著猛虎嶺的情況呢.

這一次與張開山一起到猛虎嶺的有縣農辦主任崔子民,另外還有幾名縣里的工作人員,包括一名地區黨報的通訊員.


由于縣政府頭天打電話通知猛虎嶺鄉政府的時候,說張縣長指名要讓蘇星暉陪同,所以蘇星暉就不能陪同幾位教授到山里去了,于是蘇星暉干脆勸幾位教授休息了一天.

張開山到猛虎嶺鄉政府的時候,蘇星暉先向他介紹了幾位教授的身份,張開山對這幾位幫助猛虎嶺致富的專家十分敬重,他連連向教授們表示感謝,這讓教授們也是十分感動.

張開山向教授們詢問了一下他們考察的情況,教授們說,這一次的考察雖然還沒結束,可是在猛虎嶺地區發現的珍稀植物已經有南方紅豆杉,香果樹,銀杉,水杉,鍾萼木,禿杉,杜仲,厚樸,蓖子三尖杉,中華水韭等幾十種了.

至于經濟作物,那就更多了,他們發現的名貴中藥材已經有幾十種了,還有核桃,板栗,油茶,獼猴桃,酸棗,油桐,漆樹等數十種經濟作物.

他們說,猛虎嶺是一個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寶庫,如果能夠合理開發,這里經濟發展的潛力非常大,而且都是無汙染的產業,很適合猛虎嶺發展.

對于這幾位教授來說,猛虎嶺是一個寶庫,他們知道,如果對猛虎嶺進行無序的開發,引進一些汙染嚴重的企業,那這個寶庫就將會像其它的一些山區一樣,被毀壞殆盡.

這種情況是教授們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們特意向張開山進言,希望他能對猛虎嶺進行合理的開發.

張開山聞言,沉吟片刻,便笑道:"不知道三位教授能不能陪我去一下野豬溝,我要去看一下那里的特種養殖場和竹編廠."

三位教授都點了點頭,答應了.

這一次,張開山帶來了兩輛車,一輛是他的桑塔納,另一輛是農辦的吉普車,張開山讓陳宏富,董建樹和蘇星暉上了他的車,其他工作人員上了農辦的吉普.

三位教授還是坐他們的吉普車,至于猛虎嶺鄉政府的其他領導,他們當然也希望陪同張縣長,可是就只能讓他們自己坐鄉政府的破吉普去了,如果再坐不下,就只能騎自行車了,反正野豬溝也不算遠.

金泰和當然也在陪同人員之列,當他看到張開山親自點名讓蘇星暉上了他的車的時候,他大跌眼鏡,錯愕不已,顯然,這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自從上一次蘇星暉打了駱名安,落了金泰和的面子之後,金泰和便對蘇星暉恨之入骨,一直想著怎麼報複他呢.

可是今天看到張縣長對蘇星暉這樣的態度,金泰和對于該如何報複蘇星暉,就得再好好謀劃一下了,要是觸怒了張開山,他的日子也未必好過了.

車行不過十幾分鍾,就到了野豬溝,方有財等村干部又是領著幾十號村民在村口迎接呢,一看桑塔納開了過來,他們一起大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張開山眉頭一皺,對陳宏富道:"讓村里以後不要搞這樣的花架子了,把工作做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比什麼都強."


陳宏富訕笑道:"張縣長,這也是老百姓的一片心意."

張開山皺著眉,沒說話,下車之後,他總算是沒給村干部難堪,和顏悅色的跟他們握了手,便直奔養殖場的工地而去了.

養殖場的絕大多數建築都已經完工了,由于是養殖場,倒也沒有裝修的工序,直接讓那些野豬,野雞,竹鼠住了進來.

這段時間村里組織村民又抓了不少野物回來了,養殖場里雞飛豬跳,熱鬧非凡.

張開山在村干部的帶領下,一一觀看了豬舍,雞舍和鼠舍,饒教授一直從旁講解.

這些野物一年能夠繁殖幾次?每次生幾只?吃些什麼飼料?一年需要多少成本?能夠賣出什麼價格?這些問題張開山都問得很詳細.

張開山年輕的時候在農村工作過好幾年,對養豬,養雞什麼的倒不陌生,不過這些野物該怎麼養殖,他還不太清楚,但是他問的問題還是比較專業的.

饒教授一一回答了他的問題,張開山算了一下,這個養殖場辦得好的話,一年利潤相當可觀呢.

養殖場引進了幾頭優良母豬種豬-長白豬,用健壯的公野豬與之配種,一年不到就可以產一胎,一胎可產下十只左右的小豬仔,這種豬仔就是最終的出欄產品-特種野豬.

特種野豬食性雜,各種青草,紅薯,苞谷,甚至紅薯藤,苞谷杆,苞谷芯都可以作為它們的飼料,少量添加一些精飼料和添加劑補充微量元素即可.

算下來,各種成本不會超過一斤三塊錢,可是江城惠民貿易公司跟他們簽訂的合同里的收購價是十塊錢一斤的出欄價,這就是兩倍還多的利潤啊.

一只特種野豬大約不到十個月就可以出欄,出欄體重平均在一百八十斤左右,也就是說,一只特種野豬的利潤就可以達到將近一千塊錢.

以現在養殖場一年出欄五十只特種野豬計算,光這一塊的利潤就可以達到四五萬.

隨著以後養殖場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個利潤當然會越來越高.

而野雞,竹鼠的利潤率也絕不會低于野豬,甚至比野豬還高,因為它們的繁殖率比野豬高得多,生長周期卻比野豬要短得多,繁殖快,出欄快,肉的價格還要遠遠高于野豬肉,利潤能不高嗎?

另外,野雞和竹鼠的皮毛也是相當名貴的,經過加工之後,它們的附加值也是相當高,這也是一筆不小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