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章 海州一游(1)

當日下午,下起了雪珠子,那雪珠子都是米粒那麼大.

紅姑站在走廊處看向地上跳幾個圈再落地上的雪珠子,笑著說道:"夫人,這江南真跟北方不一樣."

上次下小雪,下了一天院子里都沒積雪;現在干脆就下雪珠子,這下三天都積不了雪了.

清舒說道:"咱們來的時候不好.其他季節蘇州都是風景如畫,只有冬日里寒冷又蕭條."

"是啊,園林我都沒去看過呢!"

"下次吧!"

兩人正說著話蔣方飛就從外頭走了進來,他抖了下身上讓雪珠子滾落再地然後笑著說道:"夫人,鳴琴姑娘來了."

清舒輕笑一聲說道:"看來是知道我來蘇州了."

鳴琴見到清舒,笑吟吟地福了一禮:"見過夫人."

看著她嘴唇有些白,清舒笑著說道:"不用這般多禮,外頭冷有話咱們進屋去說."

紅姑將手里捧著的一個南瓜手爐遞給她:"暖一暖吧!"

"謝謝紅姑姐姐."

進了屋,清舒問道:"你家郡主怎麼知道我來蘇州了?"

"是前日老爺告訴她的.知道這事後,郡主發了好大一通脾氣說這麼大的事夫人竟然瞞著她."

清舒搖搖頭說道:"我怕她得了消息跑來看我,所以不敢告訴她."

鳴琴笑著說道:"還是夫人了解我家郡主.得了這消息郡主就想來,被老爺跟勸辛嬤嬤住了,然後派了奴婢過來."

"讓我帶東西回京城嗎?"

鳴琴笑著說道:"郡主讓我接夫人去海州,還叮囑讓我一定要告訴你,若是你不去她就與你絕交."

清舒哭笑不得:"都三個孩子的娘了,怎麼行事還跟當初一樣."

鳴琴在此福了一禮:"夫人,這兒離海州也不遠坐船往返就三天左右的時間.夫人,若是你的差事辦完就走一趟吧,我家郡主真的很想您."

清舒看向外頭說道:"我之前是准備等這兒的事處理好了去一趟海州,可你看外頭現在下著雪呢!而且我也不好讓其他的同僚等我."

鳴琴顯然想到這點了,說道:"夫人,這些郡主都已經幫你安排妥當了.說讓他們先生,到時候你坐船趕上他們就好了."

清舒還是搖頭:"不行,我得跟他們一起回去.你也不用為難,我等會會寫封信給小瑜,她看了信也不會怪罪你."

聽到這話,鳴琴跪在地上紅著眼眶說道:"夫人,求你無論如何都要去趟海州."

瞧著不對,清舒問道:"怎麼了這是?"

鳴琴也不敢再瞞著清舒了,說道:"這些日子,郡主天天跟郡馬吵架,不管辛嬤嬤跟木琴姐姐怎麼勸都沒用.奴婢出發之前,辛嬤嬤千叮萬囑一定要我請你過去一趟."

"為什麼吵架?"

鳴琴不說:"夫人,你到了海州見了郡主就知道了."

若只是讓她過去聚聚清舒是肯定不去的,畢竟這事公差半途走開不好.可這有事就不得不走一趟了,清舒說道:"現在天色已晚,你先去休息下,明早咱們一起去海州."

鳴琴見她同意去海州,很是高興.

紅姑說道:"夫人,真要去海州啊?"

"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若不是盧郎中生病了,她其實是打算在收尾的時候去一趟海州.誰想盧郎中很不巧地病了,她將差事給接過來也就沒時間去了.


既要去海州,她肯定要跟盧郎中說一聲的.

盧郎中聽到這事後道:"這外面天寒地凍的,去海州也不方便吧?"

清舒笑著說道:"孝和郡主派了人來接,不好不去.盧郎中不用顧慮我,你們先走我到時候會盡力趕上你們,若是沒趕上煩請盧郎中幫我跟楊大人請一下假."

盧郎中也知道清舒與孝和郡主親如姐妹,見她決定了也沒再勸:"那你路上注意安全."

"盧大人也保重好身體."

第二天天一亮清舒就坐馬車離開了蘇州城,然後到了碼頭換成船.

外頭風雪交加,船艙內卻是溫暖如春.清舒走進去後就將提的一個小箱子放下,這里面放的都是她這些日子記錄下的東西.

紅姑一走進屋直奔火盆,烤了一下才道:"真的是太冷了,以後冬天再不來江南了."

從碼頭走上船,就這麼幾來分鍾她覺得全身都冒著冷氣.

鳴琴笑著說道:"我們剛來這兒的第一年冬天都窩在屋子里不願出來,後來習慣了就還好."

紅姑搖頭,她覺得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受得了這樣的寒冷.

清舒對這個話題已經免疫了,她問道:"郡主跟幾個孩子可還好?"

"郡主跟幾位少爺都挺好的.就是三少爺比較喜歡哭,每次他一哭郡主就特別煩躁."

"小孩子餓了渴了拉了尿了都會哭,這很正常."

鳴琴搖頭說道:"不是一般的愛哭.郡主不很高哭,吃不上奶或者沒吃飽哭,屋子里的人說話聲音大一點也哭,驚醒了也哭,大少爺跟二少爺逗弄他也哭……"

清舒囧了下後問道:"那他什麼時候不哭?"

"郡主抱著他時或者睡著的時候不哭."

"那可真是磨人了."

鳴琴笑著說道:"是啊,每次他哭郡主就說要將她送人或者扔掉.我家老爺說三少爺投錯胎了,應該是個小姑娘才是."

"小姑娘也沒他這麼愛哭啊!你家郡主本就是急躁的脾氣,如今生了這麼個小哭包可有得受了."

鳴琴笑著說道:"現在好點了,三少爺願意要辛嬤嬤跟趙媽媽抱了."

其實是小瑜隔三差五要去女學,孩子見不到她習慣了辛嬤嬤跟趙媽媽照顧這才好了一些.

"海州女學的情況你了解嗎?了解的話與我說說."

鳴琴說道:"奴婢只知道大致的情況,具體的就不清楚了."

"將你知道的說下."

"學院招了五十個學生,其中二十個是從州里以及所轄縣里的慈幼院挑的,另外三十個是平頭百姓家的姑娘."

清舒咦了一聲問道:"女學第一年就有百姓家的姑娘來報名了?"

鳴琴笑著說道:"主要是這兒不少百姓知道我們在常州辦了女學,而且還知道本部的山長是夫人您.所以一些比較開明又疼愛女兒的家長,就送了孩子到女學來.當初報名的有八十多個,不過只有三十個通過考核."

"怎麼只招五十個?在常州頭一批她可是招了差不多一百個學生."

說起這事鳴琴就不由笑了起來:"郡主後來為這事後悔得不行,說當初該聽你的話將要求放高."

在常州招收的頭一批學生,因為在招生時小瑜將門檻放得太低,這些孩子的水准參差不齊.老師講的東西稍微難一些有部分學生就聽不懂,最後沒法小瑜只能將最差的一批都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