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劍道(上)


橘紅的太陽在彩霞的簇擁下,漸漸落入了原野山區,似乎不甘心就此錯過精彩絕倫的曠世對決,兀自留下半個身子不肯離去,橙色的柔和日光斜照在戈壁中身形如風,出手如電的兩人身上,兩道狹長的影子像是兩個巨大的感歎號,映照出了夕陽心中的驚歎。

“至刀至道”是目下日本區除“竹風”外,人氣最高的戰技高手。半個多月前,他在競技場彗星般崛起,擊敗了十數名日本區“精英挑戰賽”前五十名的高手,在兩周內蟬聯了“角斗王”的稱號,風頭之盛,一時無兩,被日本玩家譽為“日本區第二高手”。

玩家對他的評價如此之高,緣于他在競技場上的表現。他那飄忽詭異的身法使對手捉摸不定,狂風暴雨般的凜冽刀法讓對手窮于應付,那種舍生忘死,一往無前的氣勢,膽色稍弱者只消兩個回合,便心志被奪,棄械認輸。近戰玩家,包括“精英挑戰賽”中表現很出色的高手,往往連他的布袍都沒碰到,就輸給了他。魔法職業的追蹤魔法對他造成的傷害,也不及正常狀況下的70% ,由此可見他身上看似暗淡無光的裝備,其實都不是凡品,他的布袍很有可能就是職業套裝。

在很小的時候,“至刀至道”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修煉《五輪書》。

《五輪書》是日本曆史上最傑出的劍客“宮本武藏”所著,他獨身仗劍在江湖上叱咤一生,寂寞求敗而不能,死後數百年依然令後人仰視的頂級劍客,在日本劍道一行中堪稱僅有。

在日本武士的心目中,宮本武藏是強者,是智者,是哲人,是武術家,是永遠的勝者。宮本武藏在繪畫、書法、雕刻、著文諸方面均有不凡的造詣,他實在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宮本武藏是劍客中的苦行僧,他用畢生的實際行動詮釋劍道、哲理和人生。他除劍道之外,一無所有,他是一個真正的修行的人,他是一個虔誠的殉道者。

“士能視死如歸,而後始為武士”。

( 一個人真正悟澈了生命的意義,關鍵時刻能置生死于度外,他才可以稱為武士。) “我執與我慢,乃劍道之大忌。”

( 感情用事,在戰場上往往會壞大事。) “能不為人所動,方為頂級劍客。”( 任何誘騙嚇哄對他都不起作用的人,才是最優秀的劍客。)……

《五輪書》中的很多訣要都對日本的“武士道”產生了深遠影響,“武士道”因此才逐漸形成如今的理念。《五輪書》是日本武者心中最神聖的武學聖典,日本的武者大多數都以此為行為准則,約束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如果《五輪書》只是蘊涵武士道精神的精粹,它在世界武術界就不會享有極高的盛譽。書中闡明的武學玄理,任何武學高手看過之後都為之動容。

“天一劍法,敵一人與敵萬人不二。”

( 功夫修煉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人生的戰場上他就是永遠的勝利者。)“萬念俱空,是攻敵的一大秘訣。”


( 什麼都不考慮,只憑直覺和本能下意識地行動,是產生奇跡的奧秘。)“以心觀敵,則明而鑒;以目觀敵,則迷而疑。”

( 用心去感知敵情,就可以直接觸及對方的要害,一味用眼睛觀察對方,就容易被對方的假象所欺騙。) 這些見解與中國曆史上頂級武術宗師的心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推知,“宮本武藏”的修為已經達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

修習《五輪書》的心理要求是無邪、無欲、無悔、無神。

無邪,即是心正,就是心無歪邪之念;無欲,要求修煉者拋卻一切浮名功利,無欲無求,潛心劍道;無悔,就是無論是非對錯,事過即放下,保持平靜的心;( 這一點對日本人影響深遠,連殺人都不悔的人,你還能指望他對別的事生悔心嗎?所以,日寇在二戰時犯下的種種滔天罪行,他們做過後就會推卻、忘卻,而從來不知道悔過反省。) 無神,並不是不講信仰,而是不迷信,不把命運交給與自己無關的人,而是自己勇敢地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一個從來不求神佛保佑,卻把一個個禮神拜佛的對手斬殺于刀下的人,你還能指望他把命運交給佛爺嗎?你還能指望他放棄自信嗎?

“至刀至道”是“宮本武藏”的虔誠崇拜者和追隨者。他自修煉《五輪書》後,決定獻身劍道( 劍道是廣義的精神境界,並不局限于劍客的修行之道) ,追求劍道的極致。他認為他的父親沒有修至大家之境,是因為沒有做到“無欲”,與母親結婚誕下他就是證明他做不到“無欲”的例子。于是他引以為戒,十六歲那年,他與家庭斷絕關系,獨自踏上了苦修之旅。

《五輪書》中有云:雕蟲巧計,豈能賴以拼也。( 那些細膩巧妙的刀法,哪能指望它臨陣殺敵呢?) 所以,日本無論是刀客還是劍客,大多數走的都是剛猛狠勇的路線。

“至刀至道”現實中常用的武器是劍,在游戲中他為了追求突破,改為用刀。觸發了隱藏任務後,他成為了“扶桑浪人”,得到了現在的“狂浪刀”和“狂風套裝”,使他能得心應手的融合現實中的武技。功名利祿在“至刀至道”看來不過是過眼浮云,對于玩家的贊譽和評價他絲毫不放在心上。然而“日本區第二高手”的稱號卻讓他耿耿于懷,如芒在背。他要追求劍道上的極致,必須不斷的挑戰戰技高手,不斷的超越他們和自我,提升自己的修為境界。他曾看過“竹風”的PK錄像,暗暗與他比較,發現他的戰技修為絲毫不在他之下,自此這個日本區第一高手的名字就留在了他的心中,成為了他要在日本區挑戰的最大目標。

他曾向“竹風”下過戰書,可是當時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獨行俠,“竹風”把他當作了無理取鬧的小混混,根本不理會他的挑戰,沒有作出任何回複。“精英挑戰賽”報名的那幾天,他現實有緊要的事,錯過了報名時間,沒能在賽場上遭遇“竹風”。為此,他深引以為撼。

“精英挑戰賽”結束後,他參加了“角斗王競技大賽”,目的就是贏取足夠的聲譽和影響力,增加挑戰“竹風”的砝碼,同時引起他的關注,然後再名正言順的挑戰他。

“至刀至道”在競技場曆經百戰未嘗一敗,蟬聯了“角斗王”。他再次向“竹風”下了戰書,可是收到的回複竟是“君戰技之高,鄙人自歎弗如,甘拜下風……”。

“至刀至道”當然不會相信“竹風”是誠心誠意的認輸,潛心劍道的武者永遠都不會拒絕挑戰,輕易認輸,只有當挑戰者實力差自己太多時,才不屑應戰。

“至刀至道”感到自己被“竹風”的輕視深深的羞辱了,但他接受的是正統的劍道思想,不能不折手段的逼“竹風”應戰。在他怒火無處可宣時,雄霸四海出現在他面前,向他承諾,可以幫他實現挑戰“竹風”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