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劍道(下)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受人恩惠,自然會有相應的犧牲。在挑戰“竹風”之前,“至刀至道”必須暫時成為“神日盟”的一員,為期半個月。當然,“神日盟”人才濟濟,不是非常棘手的事情,是不會勞煩他出場的。

“至刀至道”清楚“雄霸四海”是招入他是想擴大“神日盟”的影響,提高“神日盟”的威懾力,為了能挑戰“竹風”,他沒有猶豫。以“雄霸四海”和“神日盟”在日本區的信譽,他並不擔心“雄霸四海”不兌現承諾。若他敢如此,他會讓他們後悔的。

這次攻打“最後的淨土”,“至刀至道”是“神日盟”策略中最重要的角色。昨天他才與“神日盟”達成協議,水柔兒還不知道此事,不然她就是死戰,也不會接受這有敗無勝,近乎陰謀的決斗了。

“至刀至道”不太情願出戰今天的決斗,“雄霸四海”和“佐助”他都看不入眼,對方陣容中還有誰值得他出手呢?而“最後的淨土”出戰的十之八九是他們的美女幫主,一般情況下,他是不願意對女性拔刀。但他受協議約束,不得不出戰!

出人意料的,“最後的淨土”出戰的是一個忍者,而這個忍者出場就給他帶來的驚喜,他的步伐身姿如淵停岳峙,一靜一動間似乎都融入了自然之境,深合先天之道。知音難覓,高手難尋,“至刀至道”興奮了!忍者在他的“颶風心法”迫出的強大氣勢下泰然自若,更讓他技癢難耐。

“未知玩家正在查看您的資料。”

“至刀至道”望著他飛掠而來的劍式,有些意興闌珊。這個神秘忍者表現出來的戰技,距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差了許多。他的反應和動作是很靈敏,他的攻擊也算得上很凜冽,可是他的招式銜接得很生硬,存在著明顯的破綻。如果他的能力只止如此,“至刀至道”將會對他失去興趣,五刀之內就可把他斬殺刀下。

“至刀至道”不去看往腹部撩來的重劍,“狂浪刀”在離他撞來的肩部不足一寸時,硬生生的收住刀勢,刀柄一轉,砍向他的咽喉要害。

“至刀至道”近乎不可能的變招,以攻代守,破解了我的反擊。如果我繼續保持現在的劍式,無鋒還未擊中他,我的咽喉已經被他的彎刀割破了。我駭然收劍,反轉手腕,無鋒橫擋已近臉頰的彎刀,腳步後撤,拉開距離。

彎刀余勢已盡,再無法變招,彎刀重劍毫無花俏的撞在了一起,一聲清脆的金屬交擊聲在戈壁傳開。

剛才的碰撞,我足了暗虧。雖然我們使用的都是重兵器,但我的劍法和“至刀至道”的刀法所走的路線大不相同,我剛才使的兩招劍法雖是模仿日本玩家的招式,但使勁的方式和運氣的路線依然沒有改變。

中華的劍術以靈巧多變著稱,什麼“雪山劍法”、“衡山劍法”、“越女劍法”等等,最少都是三十六路,多者更是達到一百零八路。“獨孤九劍”算是劍式比較少的了,只有九式,可是“破劍式”、“破刀式”、“破掌式”……,這些劍式中又細分了很多路數,光記那些招式的名稱足以讓修練者頭疼了。

這些劍式中能傷敵的招式往往不足十分之一,多數的劍招都是惑人耳目,目的只是引出比較厲害的招式;而能對敵人造成致命傷,一擊斃命的招式,整套劍法中恐怕就是那麼一招半式了。譬如說三十六路的劍法,前面三十五路都不是真正的殺招,往往斗得筋疲力盡、只剩半條命了才會使出最後的一路劍法。武俠小說中“絕招”二字出現的頻率應該是不低的,“絕招”其實也就是指最後一招。

三十六路倒還不算多,倘若某種劍法有兩百多路,如果它的傳人應敵時,在出絕招前未了驗證前面的招式是不是能夠制敵,這兩百多路劍法沒個把時辰使不完吧?這種劇烈的戰斗,個把時辰下來,大概進的氣少,出的氣多了,等他出絕招時,用個通俗點的說法就是“黃花菜都涼了”。


這種劍法的傳人死的時候估計會說:“早知道就不學**劍法了!”或者是“早出絕招就好了!”中國劍法中的虛華和繁冗可見一斑。

當然啦,不能以便概全,我是純以招式論之。相同的劍招被不同的劍手使出來,有天壤之別,高明的劍手不拘泥套路,對敵時劍招信手拈來,普通的招式他也可以傷敵致命。還有很多劍法都是經過千錘百煉、化繁為簡的實戰劍招,如“神武將軍”曾向我展示的劍法。

中華劍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用巧勁。無論是在兩人對決還是混戰厮殺,中國的劍客出劍都尋找刁鑽的角度,試圖以最少的力氣給對手造成最大的傷害,能用一分的力氣傷敵,他絕對不會用兩分的力氣。這或許也是因為招式過多吧,所以要節省力氣,用來使後面的劍招。

游戲中的基礎劍法只有九種基本劍式,算是很簡練了,但“二連擊”是由兩種基本劍式組合而成,計算下來也有三十六種組合方式了,“三連擊”則高達八十四種組合方式,“四連擊”更是不得了了,有一百二十六組合方式。其實這麼多劍招組合,真正常用的不到十種,也就是說有些劍式精妙則是精妙,但顯得有些多余。

在遇見“神武將軍”之前,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照搬主義者”,基礎劍法的每一招每一式我都爭取練熟,也不管他能發揮作用,信的就是一句話“熟能生巧”。

“神武將軍”的劍技向我詮釋了什麼叫實戰劍法、什麼叫傷敵劍法,反複就是那麼幾招,可是他攻敵必守,傷敵要害,心存死志,劍出無回,即使對手明明知道他要攻向某位部位,在氣勢輸于他的情況下,反應就沒那麼靈光了。所以,在我看來,中華真正的劍法存在于軍隊中,只有殺人的劍法才是真正的劍法,千萬不要跟我說練劍只是為了強身健體,那只是初學者才說的話。

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都很注重劍技的修煉,劍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已快接近了將軍的簡練和狠辣,可是在出劍氣勢與他相比,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究其原因,就是我沒有在戰場上得到足夠的磨練。

日本的刀法和劍法,最常用的只有兩招:劈和砍。日本的武者出招最講求氣勢,他們致死地而後生,每一招都使出最大的力道,務求在數招之內斃敵,而“劈”、“砍”最容易發揮全身的勁氣,所以他們最喜歡用這兩招。

他們的招式雖然非常簡單,在實戰中卻很有效。戰斗時,留有余力的一方,一般氣勢較弱,面對對方舍生忘死的攻擊,心志被奪,哪敢正面硬憾?在對方狂風暴雨的猛攻下,什麼制敵的巧妙招式都休想使出來。

“至刀至道”的刀法大開大闔,每一刀都傾全身之力,凝集全部精氣,而我卻留有余勁,兼且臨手反轉手腕變招,力道又被卸去了三分,哪能抵得住他的狂猛力道。

若不是系統沒有細致到體現到身體的每一個變化,我的虎口肯定已經震裂。我雙手顫抖著握住無鋒劍,再次踉蹌後退三步。

身形還未站穩,“至刀至道”的彎刀折射夕陽的最後一縷余暉,射入我的瞳孔,木屐踏地的聲音向我迫近。“至刀至道”暴喝一聲,凜冽的刀風利刃一般切割我的腦門。我可以預料,接下來的一刀必是石破天驚,雖然不至于一刀秒殺我,但在我不是滿血的狀況下,兩刀致命一擊,絕對可以要我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