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魏二

○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

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梁君與田侯不欲。犀首曰:“請國出五

萬人,不過五月而趙破。”田盼曰:“夫輕用其兵者,其國易危;易用其計者,

其身易窮。公今言破趙大易,恐有後咎。”犀首曰:“公之不慧也。夫二君者固

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難以懼之,是趙不伐而二士之謀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

已去矣。夫難構而兵結,田侯、梁君見其危、又安敢釋卒不我予乎?”田盼曰:

“善。”遂權兩君聽犀首。犀首、田盼遂得齊、魏之兵。兵未出境,梁君、田侯

恐其至而戰敗也,悉起兵從之,大敗趙氏。

○犀首見梁君

犀首見梁君曰:“臣盡力竭知,欲以為王廣土取尊名,田需從中敗君,王又

聽之,是臣終無成功也。需亡,臣將侍;需侍,臣請亡。”王曰:“需,寡人之

股掌之臣也。為子之不便也,殺之亡之,毋謂天下何,內之無若群臣何也!今吾

為子外之令毋敢入子之事。入子之事者,吾為子殺之亡之,胡如?”犀首許諾。

于是東見田嬰,與之約結,召文子而相之魏,身相于韓。

○蘇代為田需說魏王

蘇代為田需說魏王曰:“臣請問文之為魏孰與其為齊也?”王曰:“不如其

為齊也。”“衍之為魏孰與其為韓也?”王曰:“不如其為韓也。”而蘇代曰:

“衍將右韓而左魏,文將右齊而左魏。二人者將用王之國舉事欲世,中道而不可,

王且無所聞之矣。王之國雖滲樂而從之可也。王不如舍需于側,以稽二人者之所

為。二人者曰:‘需非吾人也,吾舉事而不利于魏,需必挫我于王。’二人者必

不敢有外心矣。二人者之所為之,利于魏與不利于魏,王厝于側以稽之,臣以為

身利而便于事。”王曰:“善。”果厝需于側。

○史舉非犀首于王

史舉非犀首于王,犀首欲窮之,謂張儀曰:“請令王讓先生以國,王為堯、

舜矣;而先生弗受,亦許由也。衍請因令王致萬戶邑于先生。”張儀說,因令史

舉數見犀首。王聞之而弗任也,史舉不辭而去。

○楚王攻梁南

楚王攻梁南,韓氏因圍薔。成恢為犀首謂韓王曰:“疾攻薔,楚師心進矣。

魏不能支,交臂而聽楚,韓氏必危,故王不如釋薔。魏無韓患,必與楚戰,戰而

不勝,大梁不能守,而又況存薔乎?若戰而勝,兵罷敝,大王之攻薔易矣。

○魏惠王死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壞城郭,且為棧道而葬。群臣

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更日。”

太子曰:“為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生之喪,不義也。子勿複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請告

惠公。”

惠公曰:“諾。”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

“昔王季曆葬于楚山之尾,{亦水}水齧其墓,見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

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亦水}水見之。’于是出而為之張于朝,百姓皆見

之,三日而後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

子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願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

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弗為,意者羞法文王

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擇日。”

惠子非徒行其說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說文王之義。說文王之義

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

○五國伐秦無功而還

五國伐秦,無功而還。其後齊欲伐宋,而秦禁之。齊令宋郭之秦,請合而以

伐宋,秦王許之。魏王畏齊、秦之合也,欲講于秦。

謂魏王曰:“秦王謂宋郭曰:‘分宋之城,服宋之強者,六國也。乘宋之敝

而與王爭得者,楚、魏也。請為王毋禁楚之伐魏也,而王獨舉宋。王之伐宋也,

請剛柔而皆用之。如宋者,欺之不為逆者,殺之不為讎者也。王無與之講以取埊,

既已得埊矣,又以力攻之,期于啗宋而已矣。’

“臣聞此言而竊為王悲,秦必且用此于王矣,又必且曰王以求埊,既已得埊,

又且以力攻王。又必謂王曰使王,輕齊,齊、魏之交已丑,又且收齊以更索于王。

秦嘗用此于楚矣,又嘗用此于韓矣,願王之深計之也。秦善魏不可知也已。故為

王計,太上伐秦,其次賓秦,其次堅約而詳講,與國無相離也。秦、齊合,國不

可為也已。王其聽臣也,必無與講。

“秦權重,魏魏再明孰,是故又為足下傷秦者,不敢顯也。天下可令伐秦,

則陰勸而弗敢圖也。見天下之傷秦也,則先鬻與國而以自解也。天下可令賓秦,

則為劫于與國而不得已者。天下不可,則先去,而以秦為上交以自重也。如是人

者,鬻王以為資者也,而焉能免國于患?免國于患者,必窮三節而行其上。上不

可則行其中,中不可則行其下,下不可則明不與秦而生以殘秦,使秦皆無百怨百

利,唯已之曾安。令足下鬻之以合于秦,是免國于患者之計也,臣何足以當之?

雖然,願足下之論臣之計也。

“燕,齊讎國也,秦兄弟之交也。合讎國以伐婚姻,臣為之苦矣。黃帝戰于

涿鹿之野,而西戎之兵不至;禹攻三苗,而東夷之民不起。以燕伐秦,黃帝之所

難也,而臣以致燕甲而起齊兵矣。

“臣又便事三晉之吏,奉陽君、孟嘗君、韓呡、周最、周、韓餘徒從而下

之,恐其伐秦之疑也,又身自丑于秦。扮之請焚天下之秦符者,臣也;次傳焚符

之約者,臣也;欲使五國約閉秦關者,臣也。奉陽君、韓余為既和矣,蘇修、朱

嬰既皆陰在邯鄲,臣又說齊王而往敗之。天下共講,因使蘇修游天下之語,而以

齊為上交,兵請伐魏,臣又爭之以死,而果西因蘇修重報。臣非不知秦權之重也,

然而所以為之者,為足下也。”

○魏文子田需周宵相善

魏文子、田需、周宵相善,欲罪犀首。犀首患之,謂魏王曰:“今所患者,

齊也。嬰子言行于齊王,王欲得齊,則是不召文子而相之?彼必務以齊事王。”

王曰:“善。”因召文子而相之。犀首以倍田需、周宵。

○魏王令惠施之楚

魏王令惠施之楚,令犀首之齊。鈞二子者,乘數鈞,將測交也。楚王聞之施

因令人先之楚,言曰:“魏令犀受之齊,惠施之楚,鈞二子者,將測交也。”楚

王聞之,因郊迎惠施。

○魏惠王起境內眾

魏惠王起境內眾,將太子申而攻齊。客謂公子理之傳曰:“何不令公子泣王

太後,止太子之行?事成則樹德,不成則為王矣。太子年少,不習于兵。田盼宿

將也,而孫子善用兵。戰必不過,不勝必禽。公子爭之于王,王聽公子,公子不

封;不聽公子,太子必敗;敗,公子必立;立,必為王也。”

○齊魏戰于馬陵

齊、魏戰于馬陵,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覆十萬之軍。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

“夫齊,寡人之讎也,怨之至死不忘。國雖小,吾常欲悉騎兵而攻之,何如?”

對曰:“不可。臣聞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計。今王所以告臣者,疏于度而遠于

計。王固先屬怨于趙而後與齊戰。今戰不勝,國無守戰之備,王又欲悉起而攻齊,

此非臣之所謂也。王若欲報齊乎,則不如因變服折節而朝齊,楚王必怒矣。王游

人而合其斗,則楚必伐齊。以休楚而伐罷齊,則必為楚禽矣。是王以楚毀齊也。”

魏王曰:“善。”乃使人報于齊,願臣畜而朝。

田嬰許諾。戰張曰:“不可。戰不勝魏,而得朝禮,與魏和而下楚,此可以

大勝也。今戰勝魏,覆十萬之軍,而禽太子申;臣萬乘之魏,而卑秦、楚,此其

暴于戾定矣,且楚王之為人也,好用兵而甚務名,終為齊患者,比楚也。”田嬰

不聽,遂內魏王,而與之並朝齊侯再三。趙氏丑之。楚王怒,自將而伐齊,趙應

之,大敗齊于徐州。

○惠施為韓魏交

惠施為韓、魏交,令太子鳴為質于齊。王欲見之,朱倉謂王曰:“何不稱病?

臣請說嬰子曰:‘魏王之年長矣,今有疾,公不如歸太子以德之。不然,公子高

在楚,楚將內而立之,是齊抱空質行不義也。’”

○田需貴于魏王

田需貴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楊,橫樹之則生,倒樹之則生,

折而樹之又生。然使十人樹楊,一人拔之,則無生楊矣。故以十人之眾,樹易生

之物,然而不勝一人者,何也?樹之難而去之易也。今子雖自樹于王,而欲去子

者眾,則子必危矣。”

○田需死

田需死,昭魚謂蘇代曰:“田需死,吾恐張儀、薛公、犀首之有一人相魏者。”

代曰:“然則相者以誰而君便之也?”昭魚曰:“吾欲太子之自相也。”代曰:

“請為君北見梁王,必相之矣。”昭魚曰:“奈何?”代曰:“君其為梁王,代

請說君。”昭魚曰:“奈何?”對曰:“代也從楚來,昭魚甚憂。代曰:‘君何

憂?’曰:“田需死,吾恐張儀、薛公、犀首有一人相魏者。’代曰:‘勿憂也。

梁王,長主也,必不相張儀。張儀相魏,必右秦而左魏。薛公相魏,必右齊而左

魏。犀首相魏,必右韓而左魏。梁王,長主也,必不使相也。’代曰:‘莫如太

子之自相。是三人皆以太子為非固相也,皆將務以其國事魏,而欲丞相之璽。以

魏之強,而持三萬乘之國輔之,魏必安矣。故曰,不如太子之自相也。’”遂北

見梁王,以此語告之,太子果自相。

○秦召魏相信安君

秦召魏相信安君,信安君不欲往。蘇代為說秦王曰:“臣聞之,忠不必當,

當必不忠。今臣願大王陳臣之愚意,恐其不忠于下吏,自使有要領之罪,願大王

察之。今大王令人執事于魏,以完其交,臣恐魏交之益疑也。將以塞趙也,臣又

恐趙之益勁也。夫魏王之愛習魏信也甚矣,其智能而任用之也厚矣,其畏惡嚴尊

秦也,明矣。今王之使人入魏而不用,則王之使人入魏無益也;若用,魏必舍所

愛習而用所畏惡,此魏之所以不安也。夫舍萬乘之事而退,此魏信之所難行也。

夫令人之君處所不安,令人之相行所不能,以此為親則難久矣。臣故恐魏交之益

疑也。且魏信舍事,則趙之謀者必曰:‘舍于秦,秦必令其所愛信者用趙。是趙

存而我亡也,是趙安而我危也。’則上有野戰之氣,下有堅守之心,臣故恐趙之

益勁也。

“大王欲完魏之交而使趙小心乎?不如用魏信而尊之以名。魏信事王,國安

而名尊;離王,國危而權輕。然則魏信之事主也,上所以為其主者忠矣,下所以

自為者厚矣,彼其事王必完矣。趙之用事者必曰:‘魏氏之名族不高于我,土地

之實不厚于我。魏信以韓、魏事秦,秦甚善之,國得安焉,身取尊焉。今我講難

于秦,兵為招質,國處削危之形,非得計也;結怨于外,主患于中,身處死亡之

埊,非完事也。’彼將傷其前事,而悔其過行;冀其利,必多割埊以深下王。則

是大王垂拱之割地以為利重,堯、舜之所求而不能得也。臣願大王察之。”

○秦楚攻魏圍皮氏

秦、楚攻魏,圍皮氏。為魏謂楚王曰:“秦、楚勝魏,魏王之恐也見亡飴,

必舍于秦,王何不倍秦而與魏王?魏王喜,必內太子;秦恐失楚,心效城地于王,

王雖複與之攻魏可也。”楚王曰:“善。”乃倍秦而與魏。魏內太子于楚。秦恐,

許楚城埊欲與之複攻魏。樗里疾怒,欲與魏攻楚,恐魏之以太子在楚不肯也。為

疾謂楚王曰:“外臣疾使臣謁之曰:‘敝邑之王欲效城地,而為魏太子之尚在楚

也,是以未敢。王出魏質,臣請效之,而複固秦、楚之交,以疾攻魏。’”楚王

曰:“諾。”乃出魏太子。秦因合魏以攻楚。

○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

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

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

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願王察之矣。”王

曰:“寡人自為知。”于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台

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台。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

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

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調五味而進之,桓

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晉文公得南之威,三

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後世必有以色亡完成國者。’楚王登強台

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遂盟強台而弗登,曰:‘後世必

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

左白台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後蘭台,強台之樂也。有一于此,足以

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