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50節:知性發生學(1)

知性發生學

知性不能自我批判

康德把人類運用邏輯范疇對現象進行綜合的能力稱作知性,以區別于作為直觀能力的感性和作為終極關切的理性。他的批判哲學的重點就是要劃定知性的界限。其主要結論有二:第一,范疇是知性固有的純粹形式,其來源僅是知性,而非世界本體;第二,知性范疇僅適用于現象界,倘若理性要借用知性范疇去規定世界本體,便會陷入二律背反。這樣,康德從來源上和適用范圍上劃定了知性的界限,實際上也就是剝奪了邏輯充當形而上學的權利。就此而論,尼采是走在康德開辟的路上,因為尼采同樣從人類身上尋找邏輯范疇的來源,反對把它們虛構為形而上學的實體。

但是,在尼采看來,康德的批判哲學撇開經驗內容,囿于邏輯本身考察邏輯,以知性批判知性,並不能揭示邏輯的真正根源,因而也並不能為形而上學批判提供可靠的基礎。他在1886年為《曙光》一書寫的序言中指出:"柏拉圖以來的歐洲所有哲學建築大師都徒勞地營建,他們真誠嚴肅地目為鋼鐵般不朽的一切都瀕于崩潰或已經夷為廢墟,其原因究竟何在?人們對此問題至今仍抱住不放的那個回答,'因為他們全都疏忽了前提,即對基礎的檢驗,對全部理性的批判'——康德的這個災難性的回答,是多麼謬誤呵,康德藉此並未真正把我們現代哲學家引到一個較為堅固、較少謊騙的基礎上來!(追問一下,要求一件工具批判它自身的卓越性和合用性,要求知性自己'知道'自己的價值、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界限,豈非有些奇怪?甚至豈非有些荒唐?)"《尼采全集校勘學習版》,第3卷,第13頁。

知性不能自我批判,這是尼采批評康德時再三重申的一個論點。康德自己承認,一切知識的形成必有知性的參與。也就是說,認識與作為認識能力的知性本是不可分離的。既然如此,當康德把知性作為對象加以批判即進行純粹認識論的分析時,這種對知性的認識本身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有知性參與,批判的對象在批判之前已經悄悄地充當了批判的前提。這就出現了尼采所說的工具自己批判自己的效用的荒謬情形。要批判認識能力,其前提是要把認識與認識能力截然分離,即要知道沒有我們的認識能力參與的"自在的認識"是什麼樣子的,但這是不可能的。在此意義上,尼采說:"必須知道何為存在,才能決定某種東西是否確實存在(例如'意識之事實');同樣,也必須知道何為可靠性、何為認識等等——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些,那麼,對認識能力的批判是毫無意義的:如果工具只能運用自身來批判,它又如何能夠批判自身?它從來不能自己界定自己!"《強力意志》第486節,第3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