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帝國的劫難 第24節:永無甯日(3)

郭子儀向天子緊急奏報:“胡虜全是騎兵,進軍速度如飛,絕不可掉以輕心,請皇上下令鳳翔節度使李抱玉、滑濮節度使李光庭、邠甯節度使白孝德、鎮西節度使馬璘、河南節度使郝庭玉、淮西節度使李忠臣等各部,火速出兵,扼守各個軍事要地。”

李豫隨即頒下詔令。然而,除了李忠臣部接到詔令的當天即刻開拔之外,其他各藩鎮都反應遲鈍,並未及時出兵。

如果不是隨後發生的那個重大意外致使整個局勢為之逆轉,大唐王朝很可能又要繼“安史之亂”和“吐蕃入侵”之後,再次經曆一場嚴峻的戰爭考驗,而唐代宗李豫則很有可能再度拋棄都城、狼狽出逃。

所幸這個意外發生得非常及時。

這個意外是一個人的死亡。

這個人就是仆固懷恩。

就在多國聯軍一路向長安猛撲過來的中途,仆固懷恩忽得暴病,旋即被轉移到後方,于這一年九月初八死于鳴沙(今甯夏中甯縣)。

仆固懷恩一死,多國聯軍頓時失去聯結的紐帶,開始各自行動。而仆固懷恩所率的朔方部眾則數易其主。先是大將張韶接過了指揮權,緊接著別將徐璜玉殺了張韶,然後部將范志誠又殺了徐璜玉……

九月十五日,吐蕃十萬大軍進抵奉天,戍守在此的朔方兵馬使渾瑊率眾力戰,數日內與吐蕃激戰二百多次,斬殺五千余人。與此同時,各路兵馬也紛紛進入戰略要地駐防。郭子儀進駐涇陽(今陝西涇陽縣),李忠臣進駐東渭橋(今陝西高陵縣南),李光庭進駐云陽(今陝西涇陽北云陽鎮),馬璘和郝庭玉進駐西渭橋(今陝西咸陽市西南),李抱玉進駐鳳翔,宦官駱奉仙與將軍李日越進駐周至,同華節度使周智光進駐同州。最後,代宗李豫親率禁衛六軍屯駐禁苑。

眼看唐軍已經在長安外圍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加上連日天降大雨,吐蕃軍隊遂掉頭攻擊醴泉(今陝西禮泉縣)。黨項軍團則在白水(今陝西白水縣)和蒲津關(今陝西大荔縣東黃河渡口)一帶燒殺擄掠,數日後撤兵北還。

九月底,吐蕃軍隊劫掠了數萬名唐朝男女之後向北撤退,行至邠州時遇到回紇軍團,于是合兵一處,再次掉頭圍攻涇陽。由于仆固懷恩已死,吐蕃與回紇都想當老大,結果差點翻臉,遂分開紮營,相互戒備。郭子儀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將對手分化瓦解的機會,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機會。

他即刻遣使前往回紇軍營,希望與回紇化干戈為玉帛,共同攻擊吐蕃。回紇人說:“郭公的確在此嗎?你在騙我吧?若真在此,何不出來一見?”使者回稟,郭子儀決定親往。眾將一致要求挑選五百名精銳騎兵作護衛,郭子儀說:“這是害我。”他兒子郭晞拉住馬缰阻攔他說:“回紇人是虎狼,大人是帝國元帥,豈能拿自己的命去賭?”郭子儀充耳不聞,一鞭抽在他手上,喝道:“走開!”

郭子儀只帶數名親兵出城,在回紇大營外喊話:“郭子儀拜訪。”回紇人大為驚異。回紇大元帥藥葛羅站在陣前,悄悄把手中的箭搭上了弦,隨後他眼前就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郭子儀單槍匹馬馳入營中,一邊走一邊卸掉身上的頭盔、鎧甲和武器。來到藥葛羅面前時,郭子儀已經手無寸鐵。

回紇人服了,紛紛下馬,列隊向他行禮。郭子儀對藥葛羅說:“你們回紇有大功于唐,唐朝待你們亦不薄,為何背棄盟約大舉來侵?為何棄前功、結怨仇,背恩德而助叛臣?我挺身而來,任憑你們殺我,我的部下必與你們死戰!”

藥葛羅一臉尷尬地說:“懷恩欺騙我們,說天可汗(唐皇帝)已經駕崩,說您也已去世,中國無主,我們才敢前來。而今既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又在此統領大軍,懷恩又為天所殺,我曹豈能與令公開戰?”

此刻的藥葛羅很清楚,挑起戰爭的所有借口眼下都已蕩然無存了,如果硬著頭皮打,即便不說毫無意義,起碼也是師出無名、得不償失。

最後,唐回雙方握手言和、把盞盟誓,一場迫在眉睫的大戰就這樣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