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宗李昂的悲劇三重奏 第85節: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志大才疏(2)

可有才歸有才,痛快歸痛快,就是沒人敢錄取劉賁。

因為沒人敢得罪宦官。

包括天子李昂在內。

十五天後,朝廷張榜。同科應考的杜牧、裴休等二十二人皆被朝廷錄取,且被授予官職,唯獨劉賁名落孫山。考生們義憤填膺,說:“劉賁落第,我輩登科,豈不令人汗顏?”甚至聯名上疏,請求把他們的官職轉授劉賁。與此同時京城的輿論也一片嘩然,人們紛紛為劉賁鳴冤叫屈。

可天子只能用沉默來回答他們。

劉賁默默收拾行囊,在這一天黯然離開了長安。

據說劉賁後來輾轉數道,先後做了幾個節度使的幕僚,終其一生都沒能正式進入仕途。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宗皇帝這麼做也算是在保護他。

道理很簡單——連天子本人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一個小小的劉賁就算入仕,不也是宦官砧板上的魚肉嗎?

和“宦官亂政”互為表里的是,這幾年帝國的藩鎮事務也一直是一筆糊塗賬。

穆宗一朝,成德出了個王庭湊,盧龍出了個朱克融,魏博出了個史憲誠,武甯出了個王智興。無一例外,全都是通過兵變上台的。穆宗李恒像一個有心無力的救火隊員,剛開始還東奔西突地撲了幾下,後來發現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索性閉上眼睛當鴕鳥,對藩鎮一律采取妥協政策。

到了敬宗朝,局面更是混亂不堪。先是昭義的劉從諫父死子繼,朝廷承認他為留後,不久又任其為節度使。緊接著幽州又發生兵變,亂兵殺了朱克融和他的長子朱延齡,擁立其次子朱延嗣接管軍政;稍後,都知兵馬使李載義又殺了朱延嗣和他一家三百多口,自立為留後。敬宗照例聽之任之,于數月後任其為節度使。

差不多在此前後,橫海節度使李全略卒,他的兒子、節度副使李同捷又擅自兼任留後。文宗登基後,李同捷送他的兩個弟弟入朝為質,希望以此換取朝廷對他的任命。

對李昂來講,這是他帝王生涯中的第一個考驗。

如果承認李同捷,那就等于自動承認自己跟穆、敬二宗毫無二致,都是奉行鴕鳥政策的窩囊天子;如果拒絕承認,那就意味著一場戰爭。

可剛剛即位的文宗卻下不了與藩鎮開戰的決心。

要是既想避免戰爭,又不被藩鎮拖著鼻子走,應該怎麼辦?

文宗最後只好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調動,即把天平節度使烏重胤調往橫海,再把李同捷調往兗海(治所在今山東兗州市)當節度使。

天子這一招叫調虎離山。

李同捷接到調令時發出了一聲冷笑。

老虎一旦離開深山,被人扒皮的日子就不遠了。這麼簡單的道理,李同捷不會不懂。于是他假托被將士留住,拒絕赴任。

文宗犯難了。

他意識到眼下的河北諸藩早已被穆、敬二宗寵壞了,中央要麼一切聽之任之,要麼斷然對其宣戰,二者必居其一,沒有中間道路可走。

怎麼辦?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是不畏強藩迎難而上,繼承憲宗遺志,讓曇花一現的中興大業重放光芒?還是無所作為得過且過,步穆、敬二宗之後塵,關起門來做一個眼不見為淨的“太平”天子?

要論志向,打從江王時代起就熟讀《貞觀政要》、對太宗皇帝充滿無限景仰的文宗李昂絕不至于胸無大志。對穆、敬時期的種種亂相和弊端他也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我們似乎有理由認為,文宗李昂的匡複社稷之心和中興李唐之志絕不在憲宗李純之下。

正是憑著這一點,使文宗最後選擇了戰爭。

太和元年八月,文宗下詔革除了李同捷的所有官爵,命烏重胤、王智興、史憲誠、李載義、李聽等七道節度使一同發兵討伐李同捷。

這場戰爭頭尾打了將近三年,其過程不可謂不艱難。

首先,在戰爭初期,被朝廷寄予厚望的天平節度使烏重胤剛打了幾個勝仗就因病去世了,這對文宗朝廷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其次,河北割據時間最久的三鎮中,除了盧龍的李載義效命中央之外,魏博的史憲誠始終首鼠兩端、擁兵觀望,而成德的王庭湊則公然與橫海結盟、對抗朝廷,所以文宗不得不在太和二年九月同時討伐王庭湊,在橫海與成德之間兩線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