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宗李昂的悲劇三重奏 第86節: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志大才疏(3)

戰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使得中央政府的軍費開支急劇增長,文宗李昂看著迅速被耗干的國庫,終于明白了一條真理: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志大才疏,而是——志大“財”疏。

太和三年四月十九日,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終于進入尾聲。被朝廷任命為橫海節度使的李佑攻克德州;同日,盧龍節度使李載義攻破了滄州外城。李同捷眼見大勢已去,只好投降。是月底,李同捷的首級被傳送京師,橫海宣告平定。

文宗李昂無力地笑了。

與其說這是充滿喜悅的勝利笑容,還不如說這是近乎虛脫的慶幸笑容。

假如李同捷再堅持半年,先垮的肯定不是他,而是朝廷。

所以李昂很感慨。他覺得自己還算幸運,雖然贏得很驚險,但畢竟是贏了。

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畢竟挽回了朝廷的尊嚴。

然而,李昂斷然沒有想到,就在李同捷敗亡之後,魏博旋即又爆發了一場兵變。

橫海平定後,文宗命魏博史憲誠轉任河中節度使,而命義成節度使李聽兼鎮魏博;同時把魏博轄下的相州、衛州、澶州(今河南內黃縣東南)三地劃出去另設一道,並另行委派節度使。

魏博的驕兵悍將眼看自己的藩鎮即將被朝廷肢解,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史憲誠,希望他能在這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維護藩鎮和地方將士的利益。

可結果卻令他們大失所望:史憲誠不但心甘情願服從了朝廷的安排,而且還把魏博府庫中的金銀綢緞搬運一空,准備全部帶往河中。魏博將士忍無可忍,于六月二十六日突然發動兵變,殺死史憲誠,擁立牙內都知兵馬使何進滔為留後。同日,毫不知情的節度使李聽抵達魏州城下,何進滔趁其不備發兵進攻。李聽倉猝應戰,結果招致慘敗,士卒死傷過半,余皆逃散,輜重和糧草全部丟棄。李聽僅以身免,只身逃回滑台(義成治所,今河南滑縣)。

消息傳來,天子李昂目瞪口呆。

國庫早已見底。如果接著對魏博開戰,朝廷拿什麼充當軍隊糧餉?

此時此刻,志大“財”疏的天子李昂終于明白了另一條殘酷的真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錢的人是不配享有尊嚴的。

無論他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還是一個位居九五的天子。

這一年八月初五,文宗被迫任命何進滔為魏博節度使,而且把相、衛、澶三州歸還給了魏博。八月二十五,文宗又下詔赦免了成德的王庭湊和他的部眾,恢複了他們的所有官爵。

這是在宣告失敗——宣告李唐中央經過三年苦戰所換來的勝利果實已經在轉瞬之間付諸東流。

平藩之戰功敗垂成。

與藩鎮的第一次較量居然以這樣的結局收場,對即位不久的李昂來講實在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天子既無奈又悲涼。

他覺得燃燒在自己胸中多年的那股中興李唐的豪情壯志似乎一下子就冷卻了。

李昂從此變得一蹶不振。終其一生,他再也沒有從這次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即便後來有錢了,這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天子在藩鎮事務上也沒有恢複早年的銳氣,而是變得跟他的父兄如出一轍——成了一個徹底的妥協主義者。

對一個曾經胸懷大志的人來講,這樣的結果實在是充滿了悲劇色彩。

然而,當我們縱觀文宗李昂十四年的帝王生涯,我們發現,和他此後要遭遇的一連串失敗比起來,太和三年平藩之戰的功敗垂成實在算不上什麼。

換句話說,李昂的悲劇人生只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