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宗李昂的悲劇三重奏 第97節:狂飆突進的兩匹政壇黑馬(2)

隨後,李訓和鄭注又向天子獻計,以明升暗降的手段進一步削弱大宦官王守澄的權力。九月二十六日,原任右神策中尉、行右衛上將軍、知內侍省事的王守澄被調任左、右神策觀軍容使,兼十二衛統軍。

至此,這個曾經三度操縱皇帝廢立的大宦官、十五年來帝國政壇的幕後推手終于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與王守澄的調動相隔僅一天,天子李昂便發布了另一項重大的人事任命——以兵部郎中、知制誥、翰林侍講李訓為禮部侍郎、同平章事;同時入相的還有李訓和鄭注的一個得力助手、禦史中丞兼刑部侍郎舒元輿。

十月初九,李訓和鄭注認為時機已經成熟,遂建議天子對王守澄下手。當天,天子李昂命人帶著一瓶毒鴆進入了王守澄的宅第。隨後朝廷便發布了王守澄暴病而亡的消息,同時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並宣布准備為他舉辦一場盛大而隆重的葬禮。

在李訓和鄭注的計劃中,王守澄的葬禮是非同尋常的。

因為他們將利用這次葬禮策劃一場大規模的行動。

准確地說——是一場大屠殺行動。

既然是王守澄的葬禮,他那些大大小小的黨羽必定會全部到場,所以,李訓和鄭注不想放過這個一網打盡、斬草除根的機會。

鄭注將親自指揮這次行動。他現在的職務已經是鳳翔節度使,他決定親率數百名親兵,以護衛為由回京參加葬禮,再趁宦官們不備將他們全部砍殺,一個活口也不留。

這樣的一場葬禮,當然是“盛大隆重”、“非同尋常”。

因為他不是王守澄一個人的葬禮,而是這些年來把曆任大唐天子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整個閹黨的集體葬禮。

計劃基本上是完美的。因為那幾個元老級的宦官都已被誅除,眼下的閹黨可以說是群龍無首了,要把他們一鍋端也不是一件太難的事。

如果順利走完這一步,天子李昂和他的皇黨就算徹底粉碎了舊世界,從朋黨和宦官的包圍圈中成功突圍了。無論下一步他們能否如願以償地收拾掉河北的跋扈藩鎮,光是消滅“朋黨之爭”和“宦官擅權”就已經是一場曆史性的勝利了。

王守澄的葬禮定在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舉行。

這是一個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啊。

把這一頁曆史翻過去,前面就是天子李昂夢寐以求的那一片朗朗乾坤。

年輕的天子和他的皇黨成員們滿懷信心地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然而,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了。

因為另一個黑色的日子擋在了它的前面。

這個日子是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場政治災難在這一天從天而降。

這場災難的名字叫——甘露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