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 第五節 祭舜又祭禹 帝國新政的大道宣示

二月末,大巡狩行營渡過淮水,抵達云夢澤北岸.

云夢澤,是本次大巡狩預定方略的第一個大目標.嬴政皇帝與李斯等幾位重臣都很清楚,東南云夢大澤與吳越齊濱海地帶,是六國貴族逃亡的兩大根基之地.嬴政皇帝此次大巡狩,除了深藏內心的北上目標之外,最實際的目標便是震懾逃亡嘯聚的複辟勢力.這是首發東南的最根本所在.為了掩蓋這一實際圖謀,能夠對逃亡貴族藏匿之地收奇襲之效,嬴政皇帝決意對外示形,君臣遂密商出了一個對策.于是,去冬咸陽市井街巷便彌散出一則傳聞:陰陽占候家說東南有天子氣,皇帝很是憂心,決意巡狩東南破其地脈.

戰國之世有一個奇特現象:求實之風最烈,陰陽學說最盛,兩相矛盾而並行不悖,實在為後世所無.其時,整個陰陽學說流派甚多,其主流形式至少有陰陽五行,天文曆法推演,星相(占云,占氣,占候為其支脈),占卜(龜筮,蓍草筮,錢筮為其形式支脈),堪輿,相人六大流派.所有的陰陽家流派,在戰國之世都發展到了理論與實踐同樣豐富的成熟時期.無論是官府還是民眾,無不以陰陽家諸流派提出的種種預兆,以為國事家事的重要參證,一有預言便立即流傳開來.然則,參證歸參證,卻又不盡然全信.于是,便有了求實之風為本而又不排斥神秘啟示的戰國風貌.秦帝國公然以典章形式宣示水德國運,焚書不焚卜筮之書,而將卜筮之書看作與醫藥種樹等同等的實用知識,便是最典型例證.因了如此,六國貴族與方士儒生們制造出諸如"亡秦者胡也","明年祖龍死","始皇帝死而地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等種種預言,以此等神秘啟示式的預言而擾亂天下,也就不足為奇了.也因了如此,東南有天子氣的預言也便引不起多大動靜,傳了說了,誰也未必當真.同樣,嬴政皇帝相信東南有天子氣,且執意要去壞其地脈,也沒有人認真計較該不該對不對,只當做知道皇帝去東南的理由了而已.

傳聞彌散了一個冬天,天下也就大體盡人皆知了.

巡狩君臣的實際分派是:嬴政皇帝與李斯胡毋敬鄭國三大臣,做足種種宣教禮行;典客頓弱與衛尉楊端和,則率一千便裝斥候秘密查勘貴族逃亡嘯聚的藏身之地;郎中令蒙毅兩相通聯策應,行營護衛的實際執掌也統交蒙毅兼領,以使楊端和全力于查勘突襲.為此,一過淮水,楊端和與頓弱人馬全部撒向了云夢澤周邊草木連天的島嶼與山谷;而巡狩行營則大張旗鼓地進入了云夢澤北岸,在衡山郡治所邾城①的西面五十里處紮下了大營.

嬴政皇帝在這里要做一件大事正事--祭祀舜帝.

嬴政皇帝何以要祭祀舜帝?既要祭祀舜帝,又何以不去舜帝陵墓所在的九疑山,而要在云夢澤望祀?欲知此間之奧秘,得先清楚舜帝其人其政.在五帝之中,最後兩位的舜和禹,是兩個最具特點而又政風迥然不同的聖君.舜,原本是後世所加的諡號,《史記-五帝本紀》引《諡法》云:"仁聖盛明日舜."據說舜帝本姓姚,名重華.後世因舜帝生于虞地,故又稱虞舜.盡管後世史書也對舜帝造出了諸多逆行,言其囚禁堯帝而自立,又隔絕堯帝兒子丹朱,使堯帝父子不能相見,方得強力自立為帝.然則,在主流正史與天下人心中,舜帝的人品功德堪稱五帝之最.其一,舜帝最孝慈,順適屢屢虐待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不反抗,最終感化了父母兄弟;其二,舜帝愛民,法度平和公正,其事跡多多;其三,舜帝敦厚仁德,堪稱王道典范,其事跡多多;其四,舜帝高壽,六十一歲代堯為天下共主,在位三十九年,整整一百歲而逝于蒼梧之野.從先秦時期的主流評價說,舜帝是以德孝王道之政名垂後世的,是一個寬和有度的遠古聖王.

蒼梧之野者,生滿了青色梧桐樹的山野也.遠古之時,地理無名者多矣,蒼梧之野泛指湘水南部的五嶺地帶.舜帝在南巡途中病逝在這方梧桐山野,葬于一片九水回環的山地.因這九條山溪地勢水流風貌極其相似,很難分辨,故被稱為九疑山.《水經注》記載云:"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岩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游者疑焉,故日九疑山."九疑山西北,是秦帝國開鑿的靈渠,兩地相距僅二百里上下.然九疑山距嬴政皇帝目下所在的云夢澤東北岸,相距卻在數千里之遙,更有浩渺云夢澤阻隔,想要萬人上下的巡狩行營直抵蒼梧之野,不是不可能,而是耗時太久且無實際意義.畢竟,云夢祭舜帝,還有著更為實際的政事目標.

唯其如此,李斯謀劃的大典方式是"望祀".望者,祭祀山川之特定禮儀也.其本意是說,要祭祀名山大川,得遙遙相對而祭拜.是故,望,成為祭祀山川的特定語彙.而祭祀聖王先賢之陵墓,則一般直稱為祭祀,很少用這個望字.李斯將"望"與"祀"合成為一個儀典,既含遙祭山川之意,又含祭祀聖王之意,其確指顯然是遙祭舜帝.

望祀禮是宏大隆重的.衡山郡守事前接到詔書:郡縣官吏可全數參與,准許附近民眾往觀.郡守將詔書發到各縣鄉,官民無不欣然歡呼,那日非但官吏無一人缺席,便是狩獵捕魚之民戶也停了生計紛紛趕來.所謂山高皇帝遠,在這山水連天的大澤之地,無論是官是民,要見到皇帝都太難太難了,要見到皇帝親臨隆重典禮,更是做夢也不敢想的.尤其令官員民眾感奮者,是皇帝要祭祀舜帝的消息.舜帝是甚?是王道,是寬政,是愛民,是法度公正!大秦皇帝如此隆重地祭祀舜帝,其意蘊何在不清楚麼?

在肅穆的望祀祭壇上,嬴政皇帝面對南天,宣讀了奉常胡毋敬精心撰寫的祭文.祭文頌揚了舜帝的孝慈,頌揚了舜帝的愛民德政,頌揚了由堯帝奠定而被舜帝弘揚光大的王道大政,頌揚了舜帝任用皋陶執法的中正平和.祭文末了,嬴政皇帝奮然念誦出一段令萬眾動容的宣示:"大秦新政,上承天道,下順民心.力行郡縣,天下一法,和安敦勉.自今于後,師法舜帝,常治無極--"皇帝的聲音還在山谷回蕩,萬歲聲便淹沒了群山大澤.

當夜,嬴政皇帝的行營大帳里燈火通明,小朝會深夜方散.

緊急趕回的頓弱稟報說:經秘密仔細查勘,荊楚及云夢澤周邊地帶雖有六國貴族藏匿,但多為旁系支脈的老弱婦幼;六國貴族的嫡系精壯,大多嘯聚吳越山川.頓弱的主張是:莫在云夢澤耽延過多時日,當立即浮江東下,將吳越兩地作為搜剿重地.李斯等都表贊同,皇帝也認可了.小朝會議決:李斯蒙毅總司船隊籌劃,頓弱楊端和部先期趕赴吳越查勘;旬日後,巡狩行營浮江東下.小朝會完畢之後,嬴政皇帝特意留下了頓弱.

"頓弱,朕有大事相詢,你要據實回答."皇帝面色肅殺.

"陛下,老臣素未有虛."

"重新啟動黑冰台,全力搜捕複辟貴族,可行否?"

"陛下……"頓弱驚訝又遲疑,思忖片刻明朗道,"老臣以為,黑冰台勝任搜捕無疑.然則,老臣以為不可行.大秦以法治天下,不宜以此非常手段介入罪案緝拿.畢竟,黑冰台精于暗殺行刺,若介入搜捕,必多有殺戮.天下已入常治之時,此法禍福難料."

"朕之本心,當然不想壞法."嬴政皇帝叩著書案皺著眉頭,"朕是不想再多殺人了……濮陽隕石刻字一案,殺了周圍十里之民.可說到底,正犯只有一個而已.若郡縣能將這個正犯捕拿到案,十里之民何須殺也!不想殺人,卻必須多殺人,此間煎熬,朕何以堪?若黑冰台重新啟動,縱然多殺幾個人,然相比較于罪案不能破而牽連廣泛,孰輕孰重乎!複辟者嘯聚于濱海山川,言行盡皆秘密作為.此等暗流,縱有數十萬大軍,徒歎奈何?廷尉府與郡縣官署,僅日常民治已是人手緊張了,哪里有多余人力做此等須得花大力氣的事?朕之巡狩,其所以借機搜剿嘯聚貴族,也是下策之下策.屠龍之術,卻來殺雞,朕便好受麼?朕想重啟黑冰台,實屬無奈也……老卿且說,除卻此等複辟罪案,朕過問過執法決刑麼?"嬴政皇帝說得真誠,甚至有些傷感了.

"陛下,還是依法查究最為穩妥……"

"頓弱,朕要的是限期將元凶正法之威懾!否則,朕甯可錯殺多殺!"嬴政皇帝臉色鐵青,語勢凌厲之極,"複辟勢力挑戰大秦,朕決不讓步!"

"陛下,可否容老臣一言."默然良久,頓弱開口了.

"朕何時不教誰說話了?豈有此理!"皇帝有些煩躁了.


"陛下,老臣執掌大秦邦交多年,黑冰台所部亦是老臣長期親領.若為權力計,陛下欲重啟黑冰台,老臣求之不得也.然則,老臣嘗讀《商君書》,對商君治國之真髓稍有領悟.老臣以為,當此之時,還是效法商君更為穩妥,更合法治精要."

"老卿讀過《商君書》?"嬴政皇帝驚訝了.

"雖無陛下精熟字句,然卻窺其神韻."頓弱突然現出久違了的名士風貌.

"你且說,如何效法商君?"

"陛下,商君行法,以後發制人為根基.無罪言罪行,一律不予理睬;有罪言罪行,一個不予寬恕.甘龍,公子虔等,商君明知其反對變法,然在其沒有罪行發作之時,始終沒有觸動秦國老世族.孝公逝去而世族複辟,車裂商君,然卻得秦惠王徹底依法鏟除.試想,若商君之世依仗威權,誅殺了老世族;殺固可殺,然則老秦人服氣麼?秦國能安定麼?此間,有一處發人深思:終商君之世,老世族固然暗流強大,然卻終不敢公然複辟.此間奧秘,陛下可曾想過?"

"老卿但說."

"商君行法,以行政為最大根基.商君行政,慮在事先,有錯失便改,是先發制人.為此,商君之大政深得民心.大政得人,則民心安.民心安,則世族複辟失卻附庸,終將漸漸枯萎.若大政缺失不修,則世族複辟有鼓呼之力,民眾亦有追隨徒眾.當此之時,僅僅依靠強力殺人,揚湯止沸也.而明修大政,釜底抽薪也.而若罪案告破不及時,再以黑冰台之非常手段介入,則更如飲鴆止渴也……"

"頓弱!"嬴政皇帝勃然大怒,突然拍案.

"老臣言盡,甘願獻出白頭."頓弱顫巍巍站了起來.

"頓弱……你,說得對……"皇帝粗重地喘息著.

"陛下……"頓弱驚愕不知所措了."人云忠言逆耳,今日方知其意也."嬴政皇帝離案起身,肅然向頓弱深深一躬,"先生之言,嬴政謹受教."

"陛下!……"頓弱一聲哽咽,連忙扶住了皇帝.

"明修大政,釜底抽薪.強力殺人,揚湯止沸.非常暗殺,飲鴆止渴."嬴政皇帝喃喃念誦著,不禁感喟萬端,"先生之言,何其精當也!人云嬴政精熟商君法治之道,今聞先生之言,終生抱愧也!""陛下……老臣在吳越之地,務必緝拿複辟逃犯."

"好.寬以大政,嚴以行法,大秦可安也!"

三月中,一支大型船隊浮江東下了.

列位看官留意,戰國之華夏精神,有著很強的海洋水域意識,遠非後世那般唯以內陸為能事而在大多數時期封閉海疆.僅就船隊遠航之能力而言,除了華夏大陸之大江大河大澤暢通無阻,其方士求仙船隊已能載數千人遠渡日本列島,澶洲(琉球),夷洲(台灣).帝國滅亡後,少數皇族後裔也遠渡日本.更為根本的是,戰國與帝國時代有濃厚的大海崇拜風習,認為大海是神秘未知的仙境所在,探險精神尤是濃烈.更兼秦帝國的以水德為國運所確立的水崇拜理念,對整個華夏不以內陸族群自居封閉而勇敢地邁進內外水域,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此次皇帝巡狩行營東下大江,百余只巨舟帆影蔽天,與兩岸巡行護衛的鐵騎號角遙相呼應,當真是聲勢浩大史無前例.

東下的第一屯駐地是廬江郡的彭蠡澤西岸.嬴政皇帝在這里登臨了廬山.

彭蠡澤者,遠古得名之大湖也.《書-禹貢》載:"(揚州)彭蠡既瀦."瀦者,水流停聚之地也.就是說,這里在很古老的時候便是大湖了.後世因東晉設彭澤縣,陶淵明做過彭澤縣令,遂改稱彭蠡澤為彭澤;更有人誤以為彭蠡澤便是後來的鄱陽湖.曆史的演化是,直到秦漢兩世,彭蠡澤與西邊的洞庭澤,都是浩渺的云夢大澤的相連水域,都是浩浩長江在遠古之時泛濫囤聚的遼闊水倉.正是有了遼闊浩淼的云夢大澤作為吞吐之地,浩浩江水才不至于如同黃河那樣,屢屢發生根本性的大洪水泛濫.這片遼闊水域在漫長的歲月里一直持續著漸漸收斂的狀態,在戰國時期已經是斷斷續續地分為幾個中心水域了.于是,有了形似獨立的洞庭澤,又有了形似獨立的彭蠡澤.再到後世,云夢澤最大的中心水域也漸漸消失了,只留下了洞庭湖與彭蠡澤收縮後的鄱陽湖.這是後話.

卻說這彭蠡澤西岸有一座名山,叫做廬山.廬山旁有大水,名廬江.據《水經注-廬江水》云:廬山之名有民間說與文獻說.民間說法是,周武王時期有才士匡俗,屢次逃避征發而隱居此山草廬.後來匡俗成仙,空廬猶存,弟子哭之旦暮,世人感念,遂呼匡俗為廬君,隱居之山亦呼為廬山.酈道元自己堅持的是文獻說法,其云:"按《山海經》創之大禹,記錄遠矣!其《海內東經》日:廬江出三天子都(廬山),入江彭澤西,是曰廬江之名.山水相依,互舉殊稱,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強引此類,用成章句耳."究其實,廬江出廬山,究竟何名為先,只怕很難考證清楚了.

這廬山雖非五岳,卻也大大有名.此山古名三天子都,見于《山海經》之記載.然則,三天子都究為何意,已經不可考了.後世學者對其實指又多有爭議,對其原本字意更無明確說法,姑且存疑了.對于廬山之壯美,《水經注》云:"雖非五岳之數,穹隆嵯峨,實峻極之名山也!"在中國古人眼里,山水是否尊崇,根本原因在于山水所具有的神性及其累積的文明曆史足跡,而不在其真實高度,五岳之尊崇正在于此.而此時的廬山,尚無昭昭神性與赫赫登臨,故此只有自然山水之壯美.

嬴政皇帝登臨廬山,是廬山迎來的第一次偉人登臨.

那日清晨,帝國君臣在五百名精銳步卒護衛下,由十多名山民向導登山.對于這次登臨,廬山留下了兩處遺跡,《水經注》均有記載.酈道元先生文字峻峭瑰麗,描述山水形勢無出其右,且看看先生的兩則紀實性描述:其一,"廬山上有三石梁,長數十丈,廣不盈尺,杳然無底……其山川明淨,風澤清曠,氣爽節和,土沃民逸.嘉遁之士.繼響窟岩.龍潛風采之賢,往者忘歸矣!秦始皇,漢武帝及太史公司馬遷,咸登其岩,望九江而眺鍾,彭焉!"其二,"廬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緬然,與霄漢連接.秦始皇三十六年②,歎斯岳遠,遂記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數,今猶得刻石之號焉……耆舊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記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歲月已久,莫能合辨之也."後來又有《太平禦覽》引《潯陽記》云:"上霄峰在廬山東南.秦皇登之,與霄漢相接,因名之.高處有刻名之字,大如掌背隱起焉,僅百余言."


這是嬴政皇帝第一次登臨不具宣教意義的大山.他登上了上霄峰,刻石頌揚大禹治水之功.他登上了三石梁,遙望東南鍾山之地,對那方虎踞龍蟠之地生出了深深的隱憂.應該說,此時的嬴政皇帝,心頭已經很清楚自己的下一步了.

廬山停留旬日,皇帝船隊直下丹陽③了.

丹陽,是江水出廬江郡進入會稽郡的第一座大城邑.丹陽與沿江的金陵邑,朱方邑,云陽邑等,一起構成了舊吳之地的腹心地帶,時人呼之為江東是也.嬴政皇帝將江東之地作為東下第一立足點,意圖很清楚,要在這里全力查抄六國貴族的秘密嘯聚之地.行營一紮定,嬴政皇帝便與李斯頓弱蒙毅會商,部署了查抄方略:行營只留一千精銳騎士護衛,其余四千人馬,全數交頓弱楊端和在江東地帶突襲緝拿罪犯;皇帝行營于旬日之後緩慢東下,沿途大張旗鼓以震懾複辟勢力;一月之後,皇帝船隊與頓弱人馬在會稽郡會聚;李斯總掌皇帝行營船隊;正在盛年而精力最為旺盛的蒙毅,則專門率一支輕舟船隊近岸游弋,兩相通聯策應.如此謀劃妥當,各方立即以部署行事.

一場震懾複辟犯罪的風暴在江東之地驟然發起了.

嬴政皇帝尚未離開丹陽,便有頓弱的秘密急報傳來:在江左之烏江水域的蘆蕩連天地帶,有三處楚國貴族的嘯聚港汊,水軍突襲之下,一舉包圍緝拿得一千三百余名楚國老世族後裔;初審得知,楚國在江東最有實力的是項氏部族,其嫡系後裔項梁等已經逃出丹陽,逃往金陵邑等地.嬴政皇帝立即下令:全力查抄金陵,朱方,云陽三邑,務必緝拿項氏嫡系.此後,嬴政皇帝的船隊緩緩東下.在巨舟望樓之上,嬴政皇帝連連接到密報,也連連頒下了一道道詔令.

金陵邑連續密報的事實是:金陵邑城郊多有秘密洞窟,非但藏匿了楚國貴族後裔,且嘯聚了諸多中原貴族後裔,若得徹底查抄,便得鑿山斷垅.嬴政皇帝立即與李斯會商,一邊下令蒙毅派出便裝吏員大肆散布皇帝要破"東南天子氣"的傳聞,一邊下令頓弱楊端和立即鑿山斷垅,搗毀複辟根基之地.未過旬日,江東嘩然傳開了消息:皇帝開出了萬余刑徒,鑿開了金陵北山,掘斷了山脊長垅,金陵邑地脈已絕,虎踞龍蟠氣象不複在矣!嬴政皇帝得報,又與原本楚人的李斯會商.李斯云,楚人民風好巫術鬼神,當改地名以示天道昭彰,使民心不再為神秘流言所紛擾.嬴政皇帝當即拍案,下詔改金陵邑為秣陵.秣者,牛馬牲畜之飼料也.秣陵者,牲畜之地也.以其時實際情形,嬴政君臣改如此之意帶辱沒名稱,顯然是憤怒于藏匿之複辟貴族.雖則如此,消息傳開,民眾卻是憤憤然了.江東之複辟勢力雖表面銷聲匿跡,實則卻更為隱秘,且更能蠱惑民眾了.項氏部族一直在江東地帶秘密經營至天下大亂,沒有民眾根基是不可想象的.後來,秣陵改為建業.晉滅吳,為示對吳輕蔑,又改回秣陵.隋之後,秣陵之名終告消失.

朱方邑也是大同小異.三千刑徒鑿斷了城外一座小山.嬴政皇帝下詔,將地名改為丹徒.丹徒者,身著赭色囚服之囚犯也.盡管其本意是指此地窩藏罪犯,然以丹徒為地名,顯然使人產生此地是刑徒之鄉的聯想.此一地名在近代曾改為鎮江,後來又改回丹徒了.在云陽邑,開出刑徒鑿斷了北崗,將平直的官道挖成了曲曲折折的小道,地名改作了曲阿.這個地名的命運與秣陵相似,三國時吳改為云陽,晉改回曲阿,唐改為丹陽.此為今江蘇丹陽,不是嬴政皇帝駐屯的丹陽.

江東緩行月余,緝拿六國逃匿貴族兩千余人,很是震懾了當時甚囂塵上的複辟暗流.自此之後,種種流言預言銷聲匿跡,逃亡貴族的複辟密謀更為隱秘.若非後來大局突變,很可能天下複辟活動就此漸漸萎縮.也就是在這次江東之行中,項梁與少年項羽第一次看見了威勢赫赫的皇帝,留下了項羽那句見諸史冊的名言.

那是在皇帝船隊停泊云陽邑登岸,改做車騎南下震澤(今太湖),開往會稽郡的那一路馳道上.時當初夏,浩渺的震澤碧波連天白帆點點.大澤東岸的馳道上,皇帝的巡狩車馬隆隆南進,兩側哨騎飛馳,車聲轔轔旌旗蔽日,在青山綠水間分外壯闊.吳越民眾擁擠在道邊的每座小山包上,觀看著終生難逢的皇帝儀仗.在一座林木遮掩的山包上,有老少兩布衣隱身樹側遙望道中.老人須發灰白,精瘦結實.少年則粗壯異常,虎虎生氣充盈于外.

"嬴政滅楚,項氏血流成河也."老人低聲切齒.

"彼可取而代之!"少年一拳砸向樹身,大樹簌簌落葉.

老人大驚,一掌捂住少年大嘴:"滅族!不許瘋言!"

少年扒開老人,低聲恨氣道:"項羽不報血海深仇,誓不為人!""報仇?如何報仇?""殺光秦人!燒光咸陽!"

"還是先練好劍術再說."老人冷冷一笑.

"不!項羽要練萬人敵!劍,一人敵罷了."

"好,有志氣!"老人奮然低聲,"叔父教你兵書戰策,長槍大戟!"

四月初,皇帝行營抵達會稽山.

在當時的南方山脈中,會稽山是最具神聖性的名山.這會稽山古名防山,又名茅山,棟山.棟者,鎮也.意此山乃揚州之鎮也.其山形四方,上多金玉,下多玦石.據《越絕書》云,黃帝曾在這座山中留下了金簡玉字的讖書,究竟預言了什麼,卻沒有人知道.但是,與會稽山關聯最緊密的神性,還是大禹的種種遺跡.首先,會稽山之名便是因禹帝在治水成功之後大會諸侯于此山,計功封國(會計),由此更名為會稽山;會稽者,會計也.其次,大禹在即位的第十年東巡,崩逝于會稽山,也葬在了會稽山.後世《水經注》記載了大禹陵的神秘:"山上有禹塚……有鳥來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穢,是以縣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鳥,犯則刑無赦.山東有湮井,去廟七里,深不見底,謂之禹井."後來,夏帝少康封少子杼到會稽山,專一守護祖先大禹之陵廟;杼的後裔繁衍至東周,便成了當時的越人越國.著名的越王勾踐部族,便是大禹之夏部族的後裔.

嬴政皇帝登臨會稽山,是要隆重地祭祀大禹.

在五帝之中,禹是最具事功精神的一個.五帝之中,後人唯冠禹帝以"大"字,絕非虛妄之頌,實因其功業超邁前代,奠定華夏文明之根基也.治水以救民,劃九州而立制,設井田以安農耕,封國建制以明國家,設天子百官並常備軍隊以統諸侯……凡此等等,一言以蔽之,華夏族群邁入國家時代,自大禹始也.可以說,在嬴政大帝之前,大禹所開創的諸侯封建制之中國,一直延續了近三千年.唯其如此,嬴政皇帝對禹帝的尊奉是發自內心的,登臨會稽山祭祀大禹,也絕非望祀舜帝那般更多地具有宣教意味.

祭祀大禹之後,嬴政皇帝執意登上了會稽城外最高的一座山峰,在這里眺望南海,佇立竟日不去.這座山峰被後人稱為秦望山,《水經注》云:"秦望山,在州城之南,為眾峰之傑……自平地以取山頂七里,懸瞪孤危,徑路險絕.扳蘿捫葛,然後能升.山上無甚高木,當由地迥多風所致."如此高逾七里且路徑險絕之高山,此時業已贏弱的嬴政皇帝要執意攀登,全在于心頭積壓的對南海諸郡的憂慮.

放眼華夏,北方已經安定,長城已經即將竣工,大體可安也.唯獨這與閩越相連的南海三郡地處偏遠,王翦蒙武又不期而逝,任囂趙佗等一班大將能否鎮撫得力,實在堪憂.更有一慮者,天下貴族欲圖複辟,紛紛逃亡荒僻山川,江東閩越已成複辟勢力嘯聚之地,安知他們不會逃向南海三郡?果然如此,南海大局還會安定麼?遙望南海,嬴政皇帝耳畔驀然響起了熟悉的秦風,那暮色之中從椰林河谷飄出的秦風,曾經深深地震撼了嬴政;若非如此,他能否慨然派出包括了幾萬女子在內的三十萬民眾下南海,當真是亦未可知也.遙遙凝望,嬴政皇帝不禁低聲哼唱起那首"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秦風,一首歌沒有哼完,嬴政皇帝已經是老淚縱橫了……那一日暮色,嬴政皇帝是被護衛士兵們輪流抬下山的.


夜里,嬴政皇帝在燈下再度仔細讀了李斯寫的宣教文,下了刻石詔令.

這篇祭文被後人稱為《會稽刻石》,其文辭曰:

會稽山刻石文

皇帝休烈,平一宇內,德惠修長.卅有七年,親巡天下,周覽遠方.

遂登會稽,宣省習俗,黔首齋莊.群臣誦功,本原事跡,追首高明.

秦聖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彰.初平法式,審別職任,以立恒長.

六王專倍,貪戾傲猛,率眾自強.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

陰通間使,以事合從,行為辟方.內飾詐謀,外來侵邊,遂起禍殃.

義威誅之,殄熄暴悖,亂賊滅亡.聖德廣密,六合之中,被澤無疆.

皇帝並宇,兼聽萬事,遠近畢清.運理群物,考驗事實,各載其名.

貴賤並通,善否陳前,靡有隱情.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

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挈誠.夫為寄獗,殺之無罪,男秉義程.

妻為逃嫁,子不得母,成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鳳,蒙被休經.

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令.黔首修挈,人樂同則,嘉保太平.

後敬奉法,常治無極,輿舟不傾.從臣誦烈,請刻此石,光垂休銘.

這篇文,字皆出李斯之手的刻石文,實則是與嬴政皇帝祭祀大禹的意涵相連.也就是說,皇帝祭祀大禹,祭文自然要陳述大禹的超邁古今的功業;而面對大禹這樣一個華夏文明的奠基者,秦政及秦始皇帝的大功業自然也要向大禹提及.實際上,會稽山刻石文是偉大的嬴政皇帝與偉大的禹帝之間的一場政治對話;同時,也是帝國君臣向天下民眾再次正面地宣示新政宗旨.

這篇刻石文最值得注意者,是第一次全面回顧了六國的失政暴虐:"六王專倍,貪戾傲猛,率眾自強.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陰通間使,以事合從,行為辟方."第一次正面提出了秦滅六國的起因與宗旨:"內飾詐謀,外來侵邊,遂起禍殃.義威誅之,殄熄暴悖,亂賊滅亡."這既是對山東民眾的昭示,也是對複辟勢力的警告--六國乃自取滅亡,非秦無道也!緊接著,相對全面地回顧陳述了秦政的德風化俗一面,列舉了天下太平大治的種種善績.應該說,這篇刻石文與云夢澤望祀舜帝的宣教主旨,與祭祀大禹的主旨,都是相呼應的,其總體意向既是明確的,又隱含著某種微妙的意蘊.明確的一面是:大秦新政的功績是天下有目共睹的事實,不容抹殺,也不容曲解;微妙的一面是:大秦開始遵奉王道聖君了,開始提出德政了,只要天下安定,秦政是會有所補正的--

注釋:

①邾,秦縣,為衡山郡治所,大體在今湖北黃岡之西北地帶.

②此處當為始皇帝三十七年,《水經注》誤記.

③古丹陽有三,此處之丹陽,秦時為縣,大約在今安徽當塗的小丹陽鎮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