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2節:再見吧,金陵(7)

“我的家如果有實力,我也會立即逃走。那麼,你什麼時候動身?”陳方策問道。

“大約在後天吧。”

“盡快走吧。只是……”

“明天福建將有人來,我准備和他商量回鄉的事。”

“是嗎?另外,還有些事需要處理處理吧。譬如和少珠惜別……”

陳方策本來是想逗樂的。可是鄭森卻茫然地凝視著水面,沒有反應。

離開金陵的前一天,鄭森拜謁了孝陵。

孝陵在紫金山腳下。此山因遠遠望去,像籠罩著一片紫金色的霧靄,故有此名。

明王朝的第三代皇帝永樂帝把都城遷到北京,所以以後的皇陵都建在北京郊外,即所謂的十三陵。建文帝據說死于混戰中,認不出尸體,無法建造陵墓。所以明朝的皇陵在南京的僅有太祖洪武帝的孝陵,也稱明陵。

孝陵神道的兩旁,排列著文臣、武將的石像和用石頭雕成的獅子、駱駝、大象、麒麟等。

神道比北京十三陵的要窄得多,沒有宏大之感,但卻令人感到親切,有一種可以沖著陵墓對話的氣氛。

鄭森站在朱紅的明樓前,大聲地說道:

“陛下締造的大明帝國,現在即將覆滅。至今年甲申年,陛下開國以來已二百八十余年。”

四周沒有人影。不,在神道上站著一個福建來的使者。

這位使者姓甘名輝。他是鄭芝龍麾下水軍軍官中一位著名的勇將。

鄭森曾邀他一起參陵,但甘輝在參道上停下腳步說:“森少爺,您一個人去參拜吧!”說後就站立在那兒不動。

甘輝也許聽到了鄭森沖著明樓說的話。但鄭森回到神道上一看,甘輝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你為什麼不參拜?”鄭森剛才就想提這個問題,但他從甘輝的表情立即意識到甘輝會拒絕回答這樣的提問。

“上山吧!”甘輝說。

“好吧。”

紫金山並不太高,但從山頂上(現在有天文台)可以俯瞰南京全城。眼下的玄武湖在陽光下閃耀,近處混濁的長江閃著白光。

“這城該怎麼攻打呀?”甘輝在山頂上突然這麼發問。

“啊?!”鄭森發出一聲短促的驚呼。

從這句話里已明白了甘輝不參拜孝陵的原因。

毫無希望的南京即將落入敵人的手中。那時,鄭森該做的事情,當然要包括“收複南京”。在長江以南能抗拒清軍的勢力,只有他鄭家。

鄭森仔細地觀察了南京城和周圍的水道。

鄭森曾經立志要當經世濟民的文官,他過去的寒窗苦讀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現在他不得不放棄這個志向。

要複興大明帝國,除了斗爭,已經沒有其他的道路。

這樣,他就必須要當武官,而不是文官;要當大將軍,而不是當宰相。

戰爭是現實的,不能夾雜有絲毫的感傷情緒。這是你死我活,不勝則敗的嚴酷的現實。要正視現實,適應現實。武將任何時候都必須是清醒的現實主義者。

他參拜開國皇帝的陵墓,對著明樓牆壁自言自語,不過是一種感傷情緒的流露。與其這樣,還不如登上紫金山,來思考思考即將到來的戰斗。

“我明白了。”鄭森點了點頭。

“已經繪了地圖。不過,還是希望您能把這里的山川、城郭等實際情況牢牢地記在腦子里。”甘輝這麼說。

“嗯。像打下了烙印……決不會消失!”

他們倆又在山頂上向四周察看了約一個小時。

“秋天的太陽落山早啊!”甘輝手打涼棚,朝西邊看去。日頭已經開始西斜了。

甘輝的話是一種感傷情緒呢,還是要談地理、天文、氣象及一切與作戰有關的事情?

鄭森覺得沒有必要問這樣的問題。

“咱們下山吧!明天還要起早哩!”甘輝說著,轉身背朝鄭森。

“船從哪兒出發?”鄭森問。

“從桃葉渡。”甘輝這麼回答道,輕松地向山下走去。

“下次來金陵,這里該是激戰的戰場啊……”鄭森想到這里,心里一陣酸楚。這又是一種感傷的情緒吧!回想起來,他曾在這里度過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學生時代,而這種生活今天就要結束了。那時他還不太懂得人世的煩惱和國家的大事。這段書生的生活恐怕應該說是鄭森一生中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