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65節:噩耗(3)

“那麼,請聖駕去福州吧!”王士和知道隆武帝討厭鄭芝龍,于是這麼說道。

其實浙江已落入清軍手中,現在福州也十分危險。盡管還未收到情報,但清軍已經占領紹興,平定了浙東,很可能已越過浙閩邊境,說不定福州也已失守了。

王士和提議去福州,主要是想讓皇帝離開延平。途中如果發覺福州去不成,還可改變去處。可以說除了擁有數十萬軍的安平城外,已經沒有別的地方可逃了。

“也不去福州!”隆武帝說。

“不過,這延平……”

“城不能守,當然要走。不過,朕既不想去福州,也不想去安平。”

“那麼,陛下去哪里?”

“先去汀州。”隆武帝站起身來。

看隆武帝這個樣子,王士和知道再也無法勸阻了。

越過汀州對面的叢山,就有數十萬友軍。

“朕不需要軍隊,讓他們全部留下守延平。”隆武帝這麼說。

說這話的人也許並未意識到這些話是多麼殘酷。其意思不外是:好好防守,爭取時間,好讓我皇帝老子逃走。

隆武帝留下官兵逃走,還有另外的原因。

他考慮到裝載軍糧和武器的車子可以轉派其他的用場,他想運走更重要的東西——書籍。

隆武帝是個書迷。在過去長期的幽禁生活中,他曾主動要求把自己關進書庫,整天與書籍做伴。在獲釋的時候,與長期做伴的書籍分別的痛苦,甚至超過了獲得自由的高興。

當上福建流亡政權的皇帝之後,他大量搜集書籍。只要聽到哪里有珍本書,他就想盡一切辦法弄到手。恐怕只有在搜集書籍上,他才充分利用了皇帝的權威。

“書籍是先人思想的結晶,優秀的書籍是國家的珍寶。”這兩句話已成為他的口頭禪。

好容易搜集來的寶貝,隆武帝當然要帶走。這就需要搬運的車輛,所以他才說不需要軍隊。要是帶著軍隊走,車輛就要裝運軍需品,運不了書籍了。

書籍選了又選,需要運的書還是裝滿了十幾輛車子。

“再減少一點吧!否則太重了,車子的速度也會大大地放慢。”有人這麼提出忠告,但隆武帝根本不聽。

書籍不僅體積大,而且分量重,再加上福建山間的道路崎嶇難行,車輪發出痛苦的呻吟,馬匹、伕子氣喘籲籲。

這樣的逃亡只能是老牛拉破車——慢慢吞吞。

那些因救書籍而被留下的人們,當然不可能有戰斗的決心。受托守衛延平府的知事王士和根據形勢判斷,認為拖延時間已不可能,抵抗也只能抵抗半天,而且會白白地犧牲許多人的生命。

王士和下令解散軍隊,出布告叫居民逃難,然後自己在衙門里懸梁自盡。

清軍從浦城排山倒海地撲向延平,但延平府里早已看不到一兵一卒。

清軍總兵李成棟當然不會待在延平這座空城里,而是立即進行追擊。

“不會逃得很遠!追!追!全軍輕裝前進,笨重的輜重留在延平,馬上出發!”李成棟迅速作出決定。他認為應當馬不停蹄,立即追擊。這和隆武帝用車子裝載著笨重的書籍,慢吞吞逃跑的情況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路上碰到雜牌軍隊,不准交鋒,丟在一邊,繼續前進!”李成棟下達了這樣的命令之後,突然想出一條妙計。

這些清軍名為清軍,其主力都是投降過去的明軍,穿的仍是明軍服裝,只能從打的旗幟才能判斷出是清軍。

李成棟認為現在不必特別打起清軍的旗幟。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盡快追上隆武帝,把他捉住。盡管已下令路上碰到雜牌軍也不准交鋒,但對方要主動來挑釁,起碼得花時間把他們趕跑。花這樣的時間也十分可惜。

延平城里已無明軍的一兵一卒。明軍慌忙逃竄之後,到處都有亂扔著的明軍旗幟。打著這些旗幟進軍,就不會受到襲擊。

“把明軍的旗幟搜集起來,打著它們進軍!”李成棟下了這樣的指示。

另一方面,隆武帝帶著少數親信向汀州前進。可是不時地溜掉一兩個,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他的親信們也懷疑能否平安地抵達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