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底氣所在

登陸行動進行得很順利,不過在預料之中.

要說的話,在整個登陸作戰行動當中,對登陸艦隊與登陸部隊威脅最大的,其實就是海峽里面的水雷.

登陸的第一天,就有3艘登陸艦在曼德海峽里觸雷,所幸都只是受到重創,最終全都掙紮著返回了索科特拉島.

在制訂計劃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可能遭受的損失,運送到前線的彈藥物資肯定能有很大的冗余.

損失3艘專門運送作戰物資的登陸艦,差不多少了1500噸彈藥,以及提供給裝甲部隊的幾千噸燃油,問題還不大.

接下來的幾天,幾乎每天都有登陸艦在海峽里觸雷.

不是掃雷艦沒盡力,而是到登陸海灘,登陸艦必須經過雷場,而布蘭皇家海軍在遠離主航道的雷場部署了大量漂雷.

這種水雷,威力不太大,掃除難度卻極大.

觸雷的那些登陸艦,大部分是被漂雷炸傷,只有少數運氣不好的,撞上了沒被掃雷艦發現的錨雷.

要說的話,參與登陸作戰行動的40多艘掃雷艇絕對是功不可沒.

如果沒有這40多艘掃雷艇,不但要損失更多的登陸艦,登陸作戰行動也很可能以慘敗收場.

在11月10日,登陸行動開始的那天,天亮之前的幾個小時,負責開辟航道的14艘掃雷艦,有4艘觸雷,而且都是為了掃除已經發現的漂雷,在沒有做好准備,冒險進入了危險水域.

這4艘掃雷艦全都沉沒,上百名官兵陣亡或者始終.

所幸的是,也就是在掃雷艦的努力下,才趕在天亮之前,開辟出一條勉強算得上安全的航道.

不然的話,登陸艦隊根本無法把陸戰隊送上岸.

在接下來幾天里面,又損失了3艘掃雷艦.

按不完全統計,第一階段登陸行動結束前,也就是到11月18日,參與戰斗的44艘掃雷艦,總共發現與清掃了1400余枚水雷,其中大約1000枚在登陸場附近的海域,對登陸艦艇有巨大的威脅.

要說的話,就是有了這些掃雷艦,才開辟出登陸場,登陸行動也才進入到第二階段.

從作戰效率看,帝國海軍的掃雷艦絕對是非常的高.

關鍵就是,帝國海軍擁有全球性能最好的掃雷艦與經驗最豐富的官兵.

在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設計與建造了幾種大型掃雷艦,只是受經費限制,每種型號也就建造一兩艘.

其實,這些大型掃雷艦全都帶有試驗性質,主要價值就是用來測試與檢驗掃雷裝備.

此外,所有的大型掃雷艦都是按照母艦的標准建造,確保在戰爭時期,能夠支持小型掃雷艦艇執行任務.

在性質上,跟潛艇支援艦差不多.

到了戰爭時期,這些大型掃雷艦全都成了"母艦".

在前線執行掃雷任務的,都是噸位低得多的小型掃雷艦,大部分還不到500噸,只能算是掃雷艇.

關鍵還有,這些掃雷艇,幾乎全都是用木材制造的船殼.

不是說帝國沒有足夠的鋼鐵,而是用木材更好.

原因就是,帝國海軍已經研制出磁性水雷,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幾個主要對手同樣有磁性水雷.

木材沒有磁性,因此引爆磁性水雷的概率更低.

不足的地方是,掃雷艇噸位太小,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續航力也很有限,因此需要母艦的支持.


在高強度的掃雷作業中,掃雷艇的官兵還會輪換去母艦休整,以保持旺盛的戰斗力.

因為噸位更大,所以母艦能搭載尺寸與質量均較大,掃雷艇搭載不了,或者不需要配備所有掃雷艇的技術裝備.

從這個角度看,掃雷母艦的主要價值就是充當支持掃雷艇的前沿平台.

關鍵,帝國海軍還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探雷設備.

沒錯,就是由超聲波探測儀發展來的聲納.

雖然在大戰中,聲納獲得了更廣泛的應有,到後期成為了反潛的利器,甚至用在反潛魚雷上,讓魚雷具備自導能力,但是在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投資開發聲納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一種能有效探測沉底雷與錨雷的手段,以及讓掃雷艦在安全距離及時發現水雷,降低掃雷的風險.

采用磁感應引信的磁性水雷,大部分是錨雷或者沉底雷,藏在水面下.

在聲納出現前,掃除磁性水雷的唯一辦法,是讓掃雷艦冒險進入雷區,通過制造的強磁場來引爆水雷.

帝國海軍一度高度重視掃雷艦的航速,造了幾艘航速高達45節的掃雷艦.

測試之後發現,航速在塊都沒用.

帝國海軍甚至想過,用大型飛機拖拽電磁線圈,從布雷海域上空飛過,由電磁線圈產生的強磁場引爆磁性水雷.

至于結果,同樣不理想.

在測試的時候還摔了幾架運輸機.

直到聲納出現,這個問題才得到解決.

所幸的是,帝國海軍在這場場大戰中,至少到目前為止,面對的水雷都算不上先進,或者說先進水雷不是很多.

打到現在,不管是在東望洋那邊,還是在梵炎洋上,同盟集團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封存了20多年的老式水雷.

原因也很簡單,同盟集團在上次大戰當中,生產了太多水雷,結果到大戰結束,有很多水雷都沒用掉.

此外,水雷的儲存期長達數十年.

在封存狀態下,就算沒進行定期維護,水雷也能夠穩定的儲存30年,甚至是50年.

很多在上次大戰當中布設的水雷,在時隔20多年之後,依然能正常引爆,而且有著巨大的威力.

結果就是,同盟集團並沒有生產多少水雷,布設的都是庫存水雷.

只有在少部分關鍵海域,比如軍港的外面,才布設了少量的新式水雷.

要說的話,如果全都是新式水雷,比如磁性沉底雷,別說是40艘掃雷艦,哪怕再增加兩倍,派遣120艘過來,也未必能夠在9天的時間之內,掃除1400余枚水雷,開辟出足夠讓上百艘艦船錨泊的登陸場.

當然,從戰術的角度看,這些掃雷艦艇就是帝國海軍的底氣所在.

換個角度來看,基布要塞的守軍肯定無法想到,帝國海軍會出動這麼多掃雷艦,強行在曼德海峽里開辟出安全航道.也就是對雷場的盲目自信,讓布蘭軍隊覺得,帝國軍隊不會在要塞北面登陸.

結果就是,在短短9天時間里面,帝國海軍不但把2個陸戰師送上岸,精銳突擊部隊還推進到了基布要塞外圍.

其實,就在前幾天,布蘭軍隊還認為北面的登陸行動是佯攻.

理由就是,出現在那邊登陸艦並不多,而且都來去匆匆.

等到布蘭軍隊猛的回過神來,帝國陸戰隊已經兵臨城下,主力部隊也開始上岸.

當然,主力是陸軍,不是陸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