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箭已離弦

還沒天亮,後方就發來消息,消除了斯塔克的擔憂.

一顆由NSA控制的遙感衛星在經過2次變軌機動之後,在約頓島的西邊,發現了1支有3艘大型航母的特混艦隊,推斷就是梁夏海軍的第四十一特混艦隊,而且該艦隊正在以較快的速度向東航行.

可惜的是,這顆衛星隨後在南夕落洋上方遭到攻擊,與地面遙控中心失去聯系.

不出所料,該衛星已被摧毀.在南夕落洋的福克群島上有梁夏的空軍基地,跑道長度超過了3000米,能夠部署專門執行反衛星任務的重型戰斗機.此前的幾天,已有數顆西陸集團的軍事衛星在南夕落洋被摧毀.

只是,福克群島離紐蘭本土上萬千米,附近也沒有由紐蘭軍隊控制的軍事基地.

別說是戰斗機,就算戰略轟炸機,也未必能飛過去.

時不待我.

天亮之前,斯塔克就下達了作戰命令,仍然按原訂計劃,在6日上午的8點30分發起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

選擇這個時間,可以說很有講究.

按照斯塔克掌握的情報,中轉島的守軍是在8點15分到8點45分之間交班.在通常情況下,上午執勤的官兵會在7點起床,7點30分去餐廳吃早飯,而且在8點前做好上崗的准備工作,然後在8點15分到達工作的崗位,並換下在夜間執勤的官兵.因為餐廳只能同時接待100名官兵,所以肯定有一部分官兵的換崗時間要稍微晚一點,肯定不會集中在同一時刻進行.

這半個小時就是中轉島防禦最松懈的時候.

不過,真正的關鍵原因,其實是在凌晨出動的作戰飛機,都將在換崗完成之後,也就是9點鍾左右回到中轉島.

哪怕一切順利,也要在9點之後,才能夠讓防空戰斗機緊急起飛.

可見,在8點30分到9點之間的半個小時里,中轉島上空根本就沒有防空戰斗機,哪怕有,也即將耗光燃油.

此外,在夜間執行巡邏任務的預警機也已經回到中轉島附近,而在白天出動的預警機還沒有起飛.

這份情報早已得到證實,有極高的可信度.

當然,斯塔克並沒有覺得可以高枕無憂了.

按照他的安排,空軍將同步轟炸中轉島以東的島嶼.

其實,在6日天亮之前,空軍就出動數百架轟炸機,分成幾個大機群,對霍瓦依群島進行了狂轟濫炸.

不出所料,霍瓦依群島的梁夏戰斗機整個晚上都在疲于奔命.

哪怕沒有摧毀所有機場,沒有癱瘓所有的軍事基地,持續了2天的高強度戰斗,也足夠累垮梁夏軍隊.

到了6日上午,空軍仍然會同步發起打擊.

要說的話,攻打中轉島的機會就只有一次.

原因就是:只要嚴格的按照作戰計劃行動,那麼到6日下午,也就是在空軍完成最後一輪打擊行動後,庫存的空射巡航導彈就將用光,而且最快也要到月底,才能夠獲得緊急訂購的新導彈.

沒有空軍掩護,只是依靠第51特混艦隊,根本就打不下中轉島.

關鍵就是,需要空軍吸引梁夏軍隊的視線,確保第51特混艦隊從北面殺到的時候,中轉島上的戰斗機已被派去掩護東面的島嶼,沒辦法立即返回,也就沒辦法攔截第51特混艦隊的攻擊機群.

當然,更不可能攻擊第51特混艦隊.

斯塔克需要的只是一次機會!


全力以赴的話,3艘"尼茲"級一次能夠出動120架艦載機,至少能夠安排80架執行攻擊任務.

只要偷襲的手,那麼在主要使用精確制導彈藥的情況下,肯定能夠癱瘓中轉島上的軍事基地.

沒有後顧之憂,第51特混艦隊就能從容不迫的發起第二輪打擊.

如果CIA等機構提供的情報無假,那麼最多只需要1天時間,就能夠完成登陸前的火力准備.

其實,在斯塔克的計劃當中,兩棲登陸艦隊也就晚一天到達.

也就是說,在7日上午就能發起兩棲登陸作戰.

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在約頓島西邊,而且到6日的下午才獲得確切消息,並立即轉向返回,也要到9日夜間才能夠到達可以出動艦載航空兵轟炸中轉島的海域,或許要到10日上午才會投入戰斗.

這麼一來,陸戰隊就有3天時間來占領中轉島.

為了在3天之內打下中轉島,陸戰隊派來了整整1個師,而且是官兵素質最好,裝備最精良的第1陸戰師.

該師,滿編狀態有2萬余名官兵!

就算沒有完成動員,也有16000多名官兵.

要說的話,安排第1陸戰師攻打彈丸小島,簡直就是用鐵榔頭砸雞蛋,根本就沒有什麼懸念.

做這樣的安排,其實跟後繼行動有關.

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在拿下中轉島之後,由西向東攻打與占領其他島嶼,最後才去攻打霍努島.

不過,這些是後話.

因為斯塔克並沒有調整作戰計劃,所以在6日凌晨,第51特混艦隊的官兵就開始為出擊做准備.

主要就是3艘"尼茲"級航母的航空人員.

正是如此,在斯塔克下達命令的時候,"尼茲"號的飛行甲板上已經擺滿了艦載機,總共45架.

除了執行首輪突擊任務的40架之外,還有4架防空戰斗機與1架預警機.

其實,首先得讓防空戰斗機與預警機升空,好騰出飛行甲板前端的起飛區,讓4部彈射器都能夠工作.只有同時使用4部彈射器,才能在25分鍾之內,讓執行攻擊任務的40架艦載機全部升空.

至于額外搭載的那些F-14B,在昨天晚上就飛走了.

另外2艘航母的情況也一樣,只是作戰安排稍微有一些區別.二號艦"斯普"號因為在天亮之前出動了4架F-14B執行防空巡邏任務,所以將首先派出艦載攻擊機群,以便及時清理出飛行甲板,讓返航的戰斗機降落.三號艦"哈爾"號將在上午10點之後,攻擊機群返航之前派出防空戰斗機,所以將最後出動攻擊機群,把機群返航時間推遲15分鍾,好有足夠的時間調整甲板部署.

這些其實都是基本航空戰術,不用艦隊司令官操心.

其實,進入到戰術運作階段,特別是在下達了作戰行動開始的命令後,就基本上沒有斯塔克什麼事了.

天亮之後,斯塔克收到了最為關鍵的情報.

在對由不同渠道獲得的情報進行對比分析之後,五角大樓已認定,梁夏海軍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就在約頓島以西海域,而且在向東航行,也就是按照斯塔克的預測,去截擊負責佯動的第53特混艦隊.

關鍵,五角大樓下達了命令.

也就是說,哪怕在作戰行動中遭遇了意外,也是由五角大樓承擔責任,而不是讓前線指揮官擔責.


此外,空軍已經按計劃,開始轟炸群島東邊的重要軍事設施.

雖然出了一些問題,比如部分轟炸機因為機械故障沒能升空,還有少數轟炸機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到達彙合空域,但是影響並不大,或者說沒理由因為空軍掉鏈子,就放棄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

在這場戰斗中,空軍就沒有少掉鏈子!

在安排任務的時候,斯塔克早就考慮到了這些.

正是如此,在他的計劃當中,空軍在6日的轟炸行動就只是吸引火力,沒有對做具體的規定.

在詢問了作戰部隊,特別是3支艦載航空兵聯隊的情況之後,斯塔克下達了作戰行動開始的命令.

此時,已經6點半.

在此之前,防空戰斗機,以及那架執行巡邏任務的E-2C已經升空.

大約5分鍾後,第一架艦載機從"尼茲"號上升空.

不是F-14B戰斗機,也不是A-6E攻擊機,而是1架E-2C.

這架預警機將向南飛行500海里,在攻擊機群到達之後再為機群提供引導,並且指揮護航戰斗機作戰.

因為飛行速度最慢,所以得讓E-2C首先升空.

此外,E-2C占用的甲板面積也最大,通常停在左舷4號彈射器後面,擋住了排在後面的戰斗機與攻擊機.

跟在E-2C後面的是4架A-6E"入侵者".

只是,這4架攻擊機都沒有攜帶炸彈,而是在機翼下掛著4具大型副油箱,機腹下則是伙伴加油吊艙.

沒錯,這4架攻擊機負責為執行攻擊任務的其他攻擊機進行空中加油.

雖然出擊距離還不到1500千米,在A-6E最大作戰半徑之內,但是16架A-6E都是滿掛炸彈,也就沒辦法裝滿油箱,因此在起飛之後,肯定要進行一次空中加油,才能獲得足夠的作戰半徑.

其實,這也是伙伴式加油的價值所在.

任何一種作戰飛機,特別是A-6E這類攻擊機,在以最大起飛重量升空的時候,肯定沒法同時達到最大載彈量與最大載油量.在某些時候,比如要攜帶大型彈藥,就肯定得減少載油量.這就需要在起飛之後,立即進行一次伙伴式空中加油,獲得完成作戰任務必須得有的額外燃油.

執行伙伴加油任務的通常就是重型攻擊機.

拿A-6E來說,在帶上了4具大型副油箱之後,能在距離航母250千米的地方,為其他艦載機提供12噸燃油.

這個加油能力,足夠滿足4架滿載彈藥升空的A-6E!

也就是說,4架加油機剛好能為16架攻擊機服務.

紐蘭海軍其實有幾十架專門用來執行加油任務,不具備攻擊能力的KA-6D,通常在每支艦載航空兵聯隊里面配置有4架.只是這一次,為了提高攻擊力,斯塔克把這些KA-6D換成了A-6E.

按照斯塔克的安排,第一次空中加油就在升空之後.

此後,4架執行伙伴加油任務的A-6E將返回航母,准確說是在艦隊上空待命,等到機群出動之後就返回航母,並且盡快做好再次升空的准備,確保在2個小時之後,能夠為返航的艦載機提供服務.

關鍵就是出擊距離.


雖然沒有到1500千米,但是差不了多少,F-14B在執行護航任務的時候,最大作戰半徑也就只有1500千米.

如果一切順利,自然是再好不過.

要是不夠順利,比如在中轉島附近遭遇了敵機,還跟敵機進行了戰斗,就會消耗更多的燃油.

這樣一來,護航戰斗機得在返航途中進行一次空中加油.

執行攻擊任務的A-6E,准確說是負責突擊中轉島機場,使用集束炸彈轟炸機場跑道的16架A-6E同樣有可能遇到麻煩,比如在規避防空導彈的時候進行了劇烈機動,從而燒掉更多的燃油.

顯然,到時候同樣需要進行空中加油.

所幸的是,返航的時候,艦載機都是輕載飛行,攻擊機還丟掉了炸彈,耗油率比出擊階段低得多.

也就是說,1架A-6E能為更多的艦載機提供加油服務.

跟在加油機後面的就是16架掛著集束炸彈的A-6E,接下來還是A-6E,只不過全都掛的遠程空地導彈,而且只有10架.

這些攻擊機的任務是去對付防空陣地,燃油庫,彈藥庫,指揮中心與兵營.

因為無法保證在首輪突擊當中癱瘓中轉島機場,更別說奪得絕對的制空權,所以不得不大量使用遠程空地導彈.等首輪打擊結束,在奪得了絕對制空權之後,再讓攻擊機用精確制導炸彈發起第二輪打擊.

其實,第二批A-6E使用的遠程空地導彈是拿已有反艦導彈改造而來,對地攻擊的能力到底如何,沒人說得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即在海軍的彈藥庫里面就沒有射程在120千米以上的空地導彈.

要不是斯塔克堅持,以及生產商積極配合,恐怕這些A-6E就要掛上射程還不到50千米的"小牛"去轟炸中轉島的防空陣地.

隨後是4架EA-6B.

這是紐蘭海軍的電子攻擊機,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別看只有4架,其價值絕對不可低估.

一句話就能說明EA-6B有多重要.

紐蘭海軍做了規定,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時候必須派電子攻擊機為機群護航,如果沒有電子攻擊機,指揮官可以考慮放棄攻擊行動.

言外之意,在沒有電子攻擊機伴隨的情況之下發起攻擊,指揮官就要承擔全責!

要說的話,首輪突擊能不能得手,就得看4架EA-6B能否壓制島上的防空雷達,讓攻擊機群順利投下炸彈.

最後才是執行護航任務的6架F-14B.

雖然"尼茲"號載有20架F-14B,即便除掉防空的4架,還有16架可用,但是受出動能力限制,也就是在飛行甲板上能夠擺放的艦載機數量,在除掉其他作戰飛機之後,也就只能出動6架F-14B.

所幸的是,對護航任務來說,6架F-14B能夠掩護3支機群,已經足夠了.

再說,沒人指望靠護航戰斗機奪取戰場制空權.

7點不到,最後一架F-14B升空.

箭已離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