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

陳默趕到太師府時,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李傕,李儒,郭汜,樊稠,張濟等董卓麾下一眾大將,除此之外,王允,鄭泰等人也到了.

"太師!"陳默跟董卓一禮,又跟一眾將領大臣一一見禮之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如今陳默雖然有些遭排擠,但位列九卿,地位僅次于三公,自然沒人敢讓他坐于末席.

"光祿勳來的正好."董卓對著陳默點頭示意道:"將軍曾守備伊闕關時,連帶陸渾,大谷,軒轅,旋門四關也聽你號令,老夫想問問,當初你是如何守禦?"

陳默點點頭道:"當時因為陽人聚失了不少兵馬,不足以分兵守備四關,是以在下在四關及沿途設烽火台,又命一千騎軍置于伊水與洛水交彙之處,無論那邊燃起烽火,這一千騎兵足以及時趕到,後來李暹將軍又帶來兩千兵馬,在下將兩千兵馬同樣留在城外,若敵軍同時攻打兩到三關,也能分兵援助,下官安排可是出了問題?"

"未曾."董卓歎了口氣沒有說話,一旁的李儒苦笑道:"將軍安排極為妥善,只是將軍走後,出了些問題."

"哦?"陳默好奇,華雄應該不會擅改自己的策略.

時間要從陳默離開後開始,袁術得知陳默離開後,便開始全力攻打伊闕關,奈何伊闕關在陳默的設計下,防禦堅固,根本難以攻破.

之後袁術用楊弘之計,放棄伊闕關,開始將主攻方向移到大谷與陸渾兩關,此二關雖說也是險要,但卻終究不及伊闕關,而且伊闕關的防禦是陳默精心布置的,不但城防安排的妥當,兩面山崖之上還有投石機朝著下方拋射弩石,攻城耗損極大.

而大谷關和陸渾關自然沒有陳默親自設計的城防方案.

而更要命的是,李暹在這個時候建議推翻陳默之前只是援助四關的計劃,改為由他和趙岑親自去駐守大谷和陸渾兩關.

華雄自然不願,但此二人手下有六千兵馬,這個時候根本不聽華雄的,李暹和趙岑商議之後,將二人兵馬一分為二,各領三千分別駐守大谷關和陸渾關.

李暹負責的便是大谷關.

按理來說,三千兵馬也足夠防守了,但李暹自己作死,想要效仿陳默夜襲袁術大營,雖然劫營成功,但袁術可是有五萬大軍,就算沒有那麼多,但他的營寨也不是設在一處的,在得知李暹偷營之後,袁術並未立刻去救,而是直接命張勳趁機強攻大谷關.

李暹劫營成功,但也只劫了一營,卻被袁術揮軍截斷了退路,在眾將士的保護下,殺出重圍,回道了伊闕關求援,華雄雖然立刻派出了軍隊救援,奈何大谷關已經沒了主將,加上人手也被李暹帶走了一半,最終在華雄率兵趕到之前,被袁術成功攻破.

大谷關距離洛陽只有九十余里,大谷關一破,雖然有伊闕關牽制,能夠截斷袁術糧道,但洛陽確實受到了威脅,不可能不管,但這麼一來,董卓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如今董卓的兵力,大半都已經調往關中開始布防,洛陽這邊,各處關卡加起來也不過五萬,如今光是成皋,滎陽以及敖倉三處便有兩萬多,伊闕關一縣約有一萬,余下洛陽這里也就一萬多人,這其中還包括陳默這樣昔日禁軍留下來的.

大谷關肯定得管,袁術從那里殺來,一日便能抵達,但如果將洛陽僅存的這點兵力都拉出去,那這里可就空虛了.

這次董卓將眾人招來,也是要眾人拿出個辦法來.


"陳將軍文武雙全,不知將軍可有良策?"李傕微笑著看向陳默,也算是想要拉近一下兩人的關系,畢竟陳默算起來,等于是他給弄走的,結果陳默在的時候,五關堅不可破,陳默一走,便被袁術打開了缺口,尤其是這缺口等于是自己那侄子給打開的,這讓李傕擔心陳默追著這事不放.

"為今之計,只靠洛陽這些兵馬,便是太師願意盡數調出,也未必能擋袁術大軍,袁術就算沒有再從南陽調集新兵,其手中也至少有三萬兵馬,又占據關城,我等想要複攻,收回大谷關,只有洛陽之兵不夠,末將建議,趁酸棗諸侯未曾到來,可先將徐榮,呂布兩位將軍召回,放棄滎陽,敖倉,固守成皋,再集重兵奪回大谷關,方為上策,當然,此乃默愚見,未必就對."末了,陳默微笑道.

董卓聞言沉默了,成皋,滎陽,敖倉三城,互成犄角,這三城在,不到冬天河水兵鋒,諸侯連渡河都難,若將滎陽,敖倉放棄,諸侯之兵便能立刻攻至成皋,那成皋便成了洛陽最後一道防線.

一旦成皋有失,聯軍便能長驅直入,攻入洛陽,到時候,董卓就得逃往關中了.

雖然已經准備放棄洛陽,但董卓可沒想過是被諸侯打的灰溜溜的逃往關中,在他的設想中,是先把諸侯打服,然後再讓出洛陽,這兩者之間可是天壤之別.

一個是我不要,賞給你們,另一個,卻是被人家攆回去,以那些士人的性子,就算他是主動放棄洛陽,那些人都能將這渲染成一場大勝,若是自己被攆回關中,不知道自己的名聲會被那幫人渲染成什麼樣子.

陳默此策,有些孤注一擲的味道,將勝負都放在成皋之戰上了.

至于李暹的問題,陳默沒有多說,終究人家是西涼嫡系,而且還是李傕的侄子,自己說也沒有意義,平白惡了李傕,董卓內部自己處置去吧.

"諸位以為如何?"董卓一時間有些猶豫不決,他招陳默過來,其實是想看看陳默是否願意回去繼續跟袁術打,伊闕關那邊還有不少兵馬的,以陳默之能,或許是有機會奪回大谷關的.

但陳默根本不接這個口,而董卓也開不了這個口,畢竟當時是他對陳默起了疑心,將陳默調回洛陽,甚至還削了陳默兵權,如今大谷關被攻破,董卓是希望陳默主動請纓前去,但這一次,陳默的表現有些不聰明.

想想也可以理解,無端被猜忌,還削了兵權,是個人心中都會有火,陳默雖然平日里表現穩重,但也不是泥捏的,終究是個十六歲少年,難免賭氣.

"陳將軍對伊闕關一帶防務頗有了解,不知若將兵權重交于將軍手中,是否有把握……"李儒自然知道自己岳父的意思,當初將陳默調回來,李儒就是反對的,但董卓既然起了疑心,他也不太好幫陳默說項,如今……

"文優先生太過高看在下了."陳默一臉無奈的道:"若是大谷關未破,要守不難,但如今大谷關一破,袁術占據險要,進可攻退可守,手中兵力更是充足,末將也無能力挽回."

唉~

李儒歎了口氣:"若陳將軍沒有把握,那方才陳將軍之計,確為當下最為可行之法."

沒了敖倉和滎陽兩地,想要將關東諸侯打個大敗虧輸是不可能了,但成皋乃雄關,只要守住此地,至少可保不敗,前提是伊闕關這邊,能把袁術盡快給趕出去.

也不是董卓麾下沒有善戰之將,李傕,郭汜,華雄,樊稠,張濟等人,也都不差,但卻沒辦法如陳默那樣既能統兵,還能臨機決斷,能運籌帷幄,也能統兵殺敵,而袁術身邊文武眾多,沒有這樣的本事,很容易被袁術手下的謀士針對.


可惜……陳默不是西涼軍出身,否則也不會受到這麼多的排擠.

"若是退守成皋,還有一事需得注意."陳默看著眾人道.

"哦?"董卓看向陳默,勉強笑道:"陳將軍但說無妨."

"孟津!"陳默點了點桌案道,孟津距離洛陽更近,此處若是現在,河水滔滔,敵軍也難以大舉攻來,但若待到冬季,河水結冰之後,敵軍便可自河內踏冰而來,若孟津有失,則洛陽不保.

從孟津到洛陽,不過半日路程,一旦孟津有失,那可比如今大谷關丟了的威脅更大.

"陳將軍所言不錯."董卓點點頭,看向眾將道:"誰願去守備孟津?"

孟津只能算是小關,李傕這些大將自然不願去,但董卓的將領,如今多半已經派往關中,剩下的,如今基本都已經派到前線.

"若太師願意信我,末將願為太師守備孟津!"陳默對著董卓一禮道.

"這……"董卓有些猶豫的看向李儒,陳默一直以來表現都不錯,但有了上次的芥蒂,董卓也不知該不該再信陳默.

"不知陳將軍需要多少人馬?"李儒沒有回答,而是詢問陳默道.

"我本部人馬兩千,守備孟津足矣."陳默微笑道.

"是否多了些?"李儒蹙眉道,孟津不過是小關,八百人足夠駐守了.

"一旦諸侯將目光放在孟津,則來者必眾."陳默搖了搖頭:"兵力太少,恐難抵敵."

李儒對著董卓點點頭,如今似乎也只有陳默可用了.

"那便由陳將軍率領本部人馬駐守孟津."董卓點點頭道.

"末將領命!"陳默微笑著起身道,接下來,便只差最後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