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深藏



他引了皇上和閣老們查看馬車,又上車坐了一圈兒.

明德帝不懂太多,只是覺得車身很輕便,行路感受不到顛簸,就道,"這馬車什麼都好,就是太簡陋了."

林老爺子就道,"皇上,這是百姓們隨時可以搭乘的馬車,只求上下方便,誰也不會坐這個馬車趕遠路.所以,這般就是最好了."

明德帝點頭,笑道,"朕倒是想差了."

幾位閣老不像皇帝,畢竟住在外邊,對民生更熟悉,自然知道這馬車很合用.

兩個傷兵因為見到了皇上,更是激動.

老爺子體諒他們為國舍命,一片忠心,特意引薦他們上前行禮,兩個漢子眼圈兒都紅了.

明德帝自然不忘收攏人心,拍了兩人的肩膀,感慨道,"辛苦你們了,大越百姓如今的安居樂業,都是你們的功勞!朝政繁忙,一直沒找到好辦法安置你們,幸好太子有了計劃,今日才能給你們一個好歸宿.以後,你們有了差事,就盡管在京都好好生活.若是有難處,朕一定不會作勢大越的英雄流血又流淚.你們放心!"

兩個傷兵怎麼還能忍得住眼淚,哽咽著重重磕頭,"為大越,為皇上,我等不惜此身.皇上威武,大越威武!"

明德帝親手扶了兩人起來,問詢兩人,傷口恢複如何,是不是耽擱生活.

幾個閣老兒也是湊趣,笑呵呵跟著搭話兒,一時間很是和諧熱鬧.

就在這樣的時候,東宮里接了消息,太子妃就差遣了吳公公過來.

"皇上,國公爺,各位大人,太子妃娘娘聽說學院把馬車打造好了,就差遣老奴把先前太子殿下寫好的奏折送來了.太子妃娘娘說,皇上英明,各位大人也是睿智,只要看過奏折,就知道這公共馬車要如何運行了."

吳公公跪在地上,雙手奉上奏折.

眾人回了勤政殿,喝著熱茶,奏折不長,明德帝不過片刻就看完了,一迭聲的誇贊著,"真是好法子!"

說罷,他又把奏折給幾位閣老輪流傳看.

整個公用馬車系統,從頭到尾,朝廷需要出力的地方就是城北的一塊半廢棄軍營.

這軍營需要簡單改建一下,搭建馬廄,養馬和馬車停放,還有簡單的排房,供給人員平日落腳兒,照料馬匹和維修馬車.

其余,人員出自傷兵,馬匹出自林家放養的輕傷戰馬,唯一算是一個花費的,就是打造馬車了.但馬車還是最便宜的榆木,哪怕交給木匠學徒也能上手兒.

這幾乎可以說是無本的買賣了,而所有人員的工錢,營地的運作,都出自收取百姓的車費.

車費低廉,又實在方便,一旦形成習慣,絕對可以自給自足.

幾個閣老兒想反對都沒有理由,更何況這還是個有百利無一害的好事.

"恭喜皇上,這共用馬車一出,當真是了了一樁大事."

"是啊,以後甚至還可以在其余州府推廣,安置傷兵,或者鰥寡孤獨,都是極合適的."

于是,共用馬車安置傷兵計劃就定了下來.

明德帝還要同閣老兒們商議具體細節,就請老爺子去東宮探望太子妃.不想老爺子卻是拒絕了,"太子妃在宮里,就是自家,有皇上在,她還能受了委屈不成?下次老漢進宮再過去吧,多謝皇上惦記."


果然,明德帝臉上的笑意更濃了,拉著老爺子很是說了一會兒話,才放老爺子出宮.

幾位閣老兒笑著陪在一邊,肚子里可是沒少合計.

林家如此行事周全,別說是皇上,就是他們都忍不住覺得心里熨帖.

太子妃作為林家千嬌萬寵養大的孫女,自然也不會差了 .

他們方才看到的奏折,明顯是女子筆跡,定然是出自太子妃之手,說不定這個共用馬車安置傷兵計劃,從頭到尾都是太子妃在張羅.

但不同于他們家里的孫女,做首詩詞都恨不得張揚的滿京都都知道.

人家太子妃,明明做下如此大事,居然半點兒不貪功,統統推倒太子頭上.

不但能為丈夫分憂解難,還會隱退在後,把所有功與名都加再丈夫身上.

這樣的賢惠聰敏,難怪太子會鍾情之極.

若是他們當真找到機會,把家里孫女送進宮,對上這樣的太子妃,當真會斗敗太子妃,贏得太子的心?

不說幾位幾位閣老兒的小心思,只說第二日大朝會上,共用馬車安置傷兵計劃一出,果然沒人反對,畢竟是打著太子的名義.誰不知道太子如今出征在外,傷兵安置好了,就是除了後顧之憂.若是敢在這件事上動手腳,怕是不用太子動手,所有傷兵到他們府邸門前圍幾日,家族百年積累的榮光怕是就被唾沫徹底消融了.

于是,糧囤村里的傷兵,眨眼間就都進了城,奔去了城北的軍營,拾掇殘垣斷壁,搭建新的排房,建院牆,立馬廄.

就是京都各條街路邊,也都有匠人在忙碌.

百姓們好奇,紛紛打探,待得聽說是方便他們出行的共用馬車,有人就是不屑道,"咱們平日里,近處走路,遠處雇馬車,哪里就需要這般多此一句了,不過是為了多收幾文錢罷了."

但也有人說,"這可不一定,先前自行車出來的時候,也都說騎馬方便,如今再看看,自行車才是最好的."

"說那麼多都沒用,等過幾日看看就知道了."

"是啊,這亭子聽說是為了大伙兒等車時候遮陽避雨所用,只看這個,就是為大伙兒想的很周到啊."

這般,京都為了共用馬車,議論的很是熱鬧.

忙了七八日,第一條馬車路線就開通了,城南到城北,總共十二里路,分了十二站.每四站一文錢,也就是說從頭到尾才三文錢.

有人貪新奇,跳上馬車跑一圈兒,下車同熟悉的街坊說起就道,"這馬車很是寬敞,跑來又快又平穩,三文錢花的不冤.自己走路要半個多時辰,雇傭馬車也要十文,這可是便宜多了."

眾人也會算這筆賬,但閑著無事,誰也不舍得花出去啊.

于是,共用馬車熱鬧了兩日,乘客就少了.

但世人從來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形成之後,才是最可怕的.

雖然想著,近路走走就到了,但一文錢坐了馬車之後,就再也不願意走得腿酸了.

于是,慢慢上學堂的小孩子們,早晚坐上了馬車.

閑著無事去東西兩市溜達的人坐上了馬車,訪親拜友的坐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