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作者,別扯沒用的,我就想回家



滿朝文武正處于狂喜中.

大統當前,終將被寫進史書,他們認為,自己都可以稱之有開國功勳.

但當皇上布告天下臣民,陸畔為煜親王,皆驚.

啊?

啊啊啊,什麼?

那陸家又是什麼反應?

大長公主才出宮.

聽說,大長公主很端的住,誠懇勸過皇上後,離宮時面色坦然,給就接了.

這大長公主,敢在動亂期間接出先皇,敢扶持今上登基,甭管到什麼時候面色都坦然並不意外.

倒是陸丞相含淚拒,二次提出要辭官.

各府收到以上消息:

有眼紅的:

陸家,你府將好處全包攬得了唄.

你們府上是不是都封無可封啦.再說皇上,您給陸府封不封賞能怎的,已經凌駕于他們頭上.

最佛系的要屬先皇後的娘家.

最無奈的是貴妃的娘家梁府.以後,煜王爺一出,梁府更要避讓陸家.

有陰謀論的.

還有陰謀論後疑惑的.

不至于才一統就架在火上烤是吧?畢竟陸家的所作所為都看在眼中.

陸丞相和陸大將軍的功績就不多贅述,陸丞相出了名的求穩一派.

只提咱們這位新鮮出爐的煜王爺,別的將領在征伐天下時,或多或少出現"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現象.

可這新鮮的煜王爺卻是死心眼一個,最著名的,差些餓死在前線.

從小到大,陸畔更是世家子弟的楷模.

是各府家主看一眼陸畔,瞧瞧人家文武雙全,規規矩矩,再看一眼自家那不成器子孫,不提也罷.

其中在心里不停推敲的就有孟大學士.

孟老是在府中震驚過後,他又知道了,又成了大明白,認為也不必如此驚訝嘛.

畢竟陸畔之父陸大將軍,在此之前叫什麼,大將軍,王.

聽聽這名,大將軍是官職,王又是什麼鬼.

要不是怕遭皇上嫌,他早就想給皇上講講,這不合乎規矩.

可如今再看這件事.

只能說,那陣未統一,前期皇上不過才是位王爺,後期,嗯,他當初還是狹隘了.

那時,以為皇上是為讓陸家,陸大將軍更盡心效力才暗示般弄出這麼個名.

卻沒想到,大將軍,王,那是一份天子承諾,皇上一言九鼎.

如今,大將軍王不在了,這個王爵終落在其子陸小將軍頭上,以示對大將軍王的遺憾和懷念.

再加上大長公主目前是最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剩下的都死的死,殘的殘,宗正卿一直是他們這些朝臣中最閑得慌的,都不知道該管理誰.

陸家三代又子嗣不旺.

卻為皇朝盡忠,以血鋪路.

皇上這是希望陸家一脈能綿延流傳,以告慰大將軍王,正值朝陽離世.

"皇上,臣敬您."孟老夫子拿起酒杯對自己說.

更覺得自己當初追隨這樣的明君,不悔.

而此時皇上也在喝酒.

皇上對照掛在牆面的輿圖,望著那些收複回的河山,獨自飲酒.

這是朕及冠那年去過最遠的地方.

這是母妃的家鄉.

那是皇姑母說父皇年輕時,常微服私訪的地方.


望著江南某一處小城,那是丞相的祖籍老家.

這座小城,是陸畔帶兵收複回的.

李德才侍奉一旁,眼圈泛紅,強忍淚意.

十多年過去了,刀光劍影,頭頂這一片天終于晴了.

後宮.

皇上臉色不是很好的從貴妃的"承乾宮"出來.

李德才一邊觀察皇上臉色,一邊在心里搖頭:貴妃娘娘喜話不少,卻在提起封賞陸府時,說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話惹怒了皇上.

說句越矩的,貴妃娘娘真不必如此,膝下所出的五皇子才九歲.

大皇子二皇子是先皇後所出,一個出生不足兩歲沒了,一個五歲,先皇後那時還是燕王妃,沒多久也撒手離世.

三皇子和四皇子,倒是一個十七歲,一個十六歲,可母妃地位極低,和貴妃娘娘的娘家梁府沒法比.

更何況三皇子之母早就不在了,瞧皇上前陣給三皇子指婚就能看出來,岳家不顯,並沒有什麼想法.

至于四皇子的母妃,屬于母憑子貴,皇上到京城後才給封妃,敬妃.

在後宮年紀最大,日日禮佛.

滿皇朝都知道,這位敬妃常年祈禱,打小娘胎里帶的病弱四皇子能健康,四皇子總喘.敬妃就希望皇上到時能給四皇子指婚位能生的,讓她兒多子多孫.

早就沒了爭寵的心,凡見皇上面兒就打聽哪位大臣家的閨女身體棒棒噠.

就這事兒,李德才最清楚不過,別看四皇子才十六虛歲,皇上也很犯愁婚事.

接下來的都沒站住,沒等出生就結束.天家的孩子不好養,老百姓都知曉這個道理.

五皇子出世了,到如今九歲,還身板硬實,其舅舅梁大將軍.

所以說,要照他看,最不該在煜王事宜上插言的就是貴妃娘娘.

你看看,給皇上氣的來了供奉先皇後畫像的建福宮說心里話.

皇上說了好一會兒,連他都沒用隨奉到一旁.

之後,李德才又陪著皇上,站在空蕩蕩的慈甯宮前出神.

去了禦書房,望了半晌那些年幼的皇子.

直到夜里,鍾粹宮劉淑妃這里,皇上臉色才好看許多.

人家劉淑妃多會說話,先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激動的用帕子沾淚,還和皇上像閑聊似的暗示,一直非常敬佩陸家,從在娘家時就很敬佩.說完一笑,臣妾不太懂前朝的事兒.

嘖,李德才在心里笑著尋思:這位真是個人精,表態後宮不得干政,然後該說的話沒少說,最關鍵這位所出的皇子才四歲.

是啊,要交好陸家的,煜王爺可不是閑散王爺,是統軍親王.

另外,李德海眼中,皇上是真將煜王當成親子侄對待.

才下旨世襲三代就召人安排親王府事宜,皇城根腳下西城一條街都是煜王府.

因為皇上受過封地的苦楚,江山四分五裂就是分封藩地造成的.

所以此次封召煜王是,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意思是,分封沒有封地,有王爵但不能管理治下百姓,還是由當地知府管理,一切照常.只不過稅收交予戶部後,分封給煜王的哪片封地,三分之一的稅收會由戶部轉煜王名下.

皇上說,以後親王,郡王也依此.

源于這點,皇上想在收複回的江南一代選封地賜予煜王,大長公主回絕了.

江南終將會是最富饒之地,皇上無須如此.

李德才當時在場,能看出皇上想給好的卻很無力,陸家行事太低調了,也確實,甭管什麼在陸家眼里都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最後當提到黃龍三分之一稅收賜與煜王時,如果他從旁沒觀察錯,大長公主似乎對這地兒很滿意.

而此時煜王爺陸畔正在前線一無所知.

他打完勝仗,寫完想回京城的奏報,就將一切事宜甩手梁將軍,睡得那叫一個昏天暗地.

皇上要是批准,他還要趕路.

順子跑得急,被門檻拌了個跟頭,連滾帶爬沖進內室:"少爺,少爺,哎呀媽,您成了王爺."

陸畔睜了下眼睛,迷迷糊糊中:"嗯?"有些懵,以為出什麼事了,聽完:"哦."又閉上眼睛.

"少爺,少爺您別睡啊,"咋能是這種態度.

你有沒有聽順子講話,您當王爺啦,是親的,親王.

再說禮部來人了,宣召的正被梁將軍招待,梁將軍讓您趕緊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