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中古時代-五代遼宋夏金時期 40

了南宋東起淮水,西至秦嶺的戰線。紹興八年(1138),高宗正式在臨安(今杭州)建都,維持著半壁江山的統治。

猜忌將帥,重用奸佞與逃跑、求和的政策密切相關的是宋高宗在朝內猜忌諸將,重用奸佞,而這種政策有其深刻的曆史淵源和現實原因。首先,防范武將、守內虛外是北宋立國以來世傳的“家法”。自宋太祖以來宋朝諸帝對于武將一直抱有猜忌心理,他們懼怕武將在戰爭中發展力量,而最終造成對皇權的威脅。因此他們不敢放手讓武將用兵,要時時限制或者剝奪武將的兵權,甚至在戰爭有利的情況下也甯願賠款求和,而不讓武將在戰爭中發揮更大作用。正如清代學者王夫之所說的:“宋之猜防其臣也甚矣,鑒高橋之己事,懲五代之前車,有功者必抑,有權者必奪,即至高宗,微弱已極,猶畏其臣之強盛,橫加鋟削。”①宋高宗更是把這一套祖宗“家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早在宋高宗倚靠諸將,應付金兵追逐之際,就暗示諸將不能擁兵自重。

他為韓世忠手書《郭子儀傳》,要求大將們向唐朝名將郭子儀學習①。向郭子儀學什麼呢?高宗認為,郭子儀雖總兵在外,功高名著,但心專朝廷,時時聽從召喚。他又以郭子儀的事例告誡另一位大將張俊說:“今卿所管兵,乃朝廷兵也。若知尊朝廷如子儀,則非特身享福,子孫昌盛亦如之。若持兵權之存而輕視朝廷,有命不即稟,非特子孫不饗福,身亦有不測之禍,卿宜戒之。”②這是在警告諸將,必須謹尊朝廷之命,否則不但身有不測,還禍及子孫。

之所以要限制諸將,還有一個重要的現實原因,就是宋高宗對主戰派將領們恢複中原,迎回徽、欽二帝的主張極其反感,他怕欽宗回來奪了他的帝位。個中原委當然高宗不便明言,但他的實際行動卻很能說明問題。還在建炎元年時,太學生陳東、歐陽澈因上書請求高宗親征北伐,迎回徽、欽二帝,就被高宗斬首。高宗即位後,雖然口頭上也說要迎回“二聖”,但實際上經過“和議”的反複交涉,最後只是迎回徽宗的梓宮和韋後,而讓欽宗客死異國。在抗擊金兵的戰爭中,高宗更是對將帥嚴加控制,生怕他們“張皇事勢”,“卻致引惹”,而甘願放棄勝利成果,與金議和。紹興十年(1140),岳飛在郾城大敗金兵主力,先鋒部隊克複了鄭州、洛陽,並得到黃河以北忠義民兵的響應,准備收複河南全境。然而,高宗、秦檜卻接連下令要岳飛退兵回朝,並先期撤回東路的援兵,迫使岳飛“忍令十年之功毀于一旦”,從郾城退軍。紹興十一年(1141)高宗、秦檜准備進一步向金朝投降,于是在四月間召張俊、韓世忠、岳飛進京,一舉收回三大帥在外的兵權。年底,高宗等人為了除去心頭之患、向金人獻媚,又將岳飛父子殺害。明代文士文徵明為岳飛廟作《滿江紅》詞曰:“豈不惜,中原蹙;豈不惜,徽欽辱。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複!”①要控制將帥,投降偷安,就得信用一些趣味相投的奸佞之臣。高宗即位① 王夫之:《宋論》卷10。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36,建炎四年。

②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39,紹興十一年。

① 轉引自徐階編《岳武穆遺文》。

之初,先是重用黃、汪,罷黜李綱,一味南逃。建炎四年(1130),秦檜從金朝南下,勸高宗向金兵求和,正合高宗心意,喜曰:“檜樸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稱“又得一佳人”②。不久,他就把秦檜提拔為宰相,因迫于輿論壓力,中間曾將秦檜罷相,但數年後,又重新起用,並言聽計從,聽任秦檜專擅國柄,橫行朝中,直至老死任上。《宋史·高宗紀》說他使“岳飛父子竟死于大功垂成之秋”,“其始惑于汪、黃,其終制于奸檜,恬墮猥懦,坐失事機”。這些評論是很中肯的。

屈辱議和,南北分立既然以偷安東南為既定國策,那麼向金朝屈辱妥協就必然的了。高宗自即位以來,謀求與金議和便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標。而金朝也看透了這一點,在武力暫時還不能吞滅南宋時,便“以和議佐攻戰”,向高宗誘降,以求攫取更大的利益。紹興七年(1137),金熙宗覺得利用“偽齊”劉豫的力量夾攻南宋已無多大收效,便廢掉“偽齊”,准備以劉豫統治的河南、陝西地區交給南宋,而讓宋高宗像劉豫那樣向金朝稱臣,貢納歲幣。高宗得報,欣喜萬分,他不顧主戰派將領和群臣的反對,以“南北軍民十余年間不得休息,欲屈己求和”為借口①,任秦檜為右相,代表他于紹興九年(1139)接受和議:金朝把河南、陝西“賜予”南宋,南宋向金朝稱臣,並每年向金朝貢銀25萬兩、絹25 萬匹。

在軍民抗金的大好形勢下,宋高宗卻屈辱妥協。但金人並不滿足,和議後僅一年,金兵又撕毀和議,再次揮兵南下。金兵的南下遭到岳飛等抗金力量的沉重打擊,無功而返。然而,高宗無視軍民的抗金勝利,伙同秦檜繼續向金朝求和,並收回三大帥兵權,將岳飛逮捕下獄,以向金人表示議和的決心。紹興十一年(1141)十一月,在紹興九年和議的基礎上再作退讓,以東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關為界,割去河南、陝西半數土地,與金朝達成新的和約。高宗向金帝進誓表曰:“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歲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②以此換得對東南半壁江山的偏安。

宋高宗在偷安東南幾十年的統治生涯中,迫于時勢,則又不得不在生活等細節上約束自己,克勤克儉,裝點“中興”門面。具體而言,首先在生活上較注意儉約。建炎二年,在揚州時,有人獻宣和間器具,其中有螺鈿桌椅,精巧奢靡,為了標榜儉約,高宗將“螺鈿椅桌于市中焚毀,百姓觀者,莫不悅服”③。他意識到自己處于非常時期,不能與承平之主相比,因此在日常飲食起居方面不敢講究。建炎年間,他睡的是白木床,上面只鋪一層蒲薦黃羅褥。他對大臣說他不太喜歡吃肉,而多食蔬菜、豆腐;他還認為器具物品只要適用便可,不必美觀,因此他准備把宮中的金酒器折為黃金五百兩賞給有功將帥①。其次,他還能注意農桑。詔令將帥在恢複區營地屯田,鼓勵農耕。② 《宋史》473《秦檜傳》。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24,紹興八年。

② 《續資治通鑒》卷125,高宗紹興十二年。

③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2,建炎二年。

① 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5、卷109、卷101。

為了表明重視農桑,紹興六、七年間,在宮中親自種稻養蠶,“欲知民間蠶熟與否”,“亦欲知稼穡之艱難爾”②。不貪女色,不專用宦官,也算是高宗有別于其他昏君的一個特點。高宗曾自稱“朕不喜與婦人久處”③,他于建炎元年曾得一子,三歲時早夭,此後高宗再無子嗣。他使用宦官,“備掃除趨走而已”,“未嘗假以權也。每觀漢唐之禍,及近時之變,故不得不防漸杜微”④。他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每日都有固定的讀書時間,早上批閱奏章,午後讀《春秋》、《史記》,晚上讀《尚書》,“率以二更罷”。他尤其喜歡念《左傳》,“每二十四日而讀一過”。他還安排經筵為他講《資治通鑒》,節假日也不間斷⑤。他對史書很感興趣,不但通過讀史了解以往史事,對史書編纂優劣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說陳壽《三國志》寫得也不錯,而他卻認為:“壽頗簡略,事實多在注中,又諸家互相矛盾。”⑥表明他畢竟認真讀了點書。遺憾的是,高宗讀史不能致用,曆史上許許多多抵禦外敵、捍衛主權,兼聽納諫、任用忠良的明君事跡對他不起絲毫作用,枉費一生讀史,卻落得個“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于來世之誚”的可悲下場。

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又一次南犯失敗,金朝發生內亂,金世宗即位,金主完顏亮在軍中被殺。南宋朝野紛紛要求趁金朝內亂舉行北伐,宋高宗堅持繼續屈己稱臣,維持和議。紹興三十二年(1162)在軍民的抗戰聲中,他也難以維持了,只好宣布退位。此後,他以太上皇的名義賦閑二十余年,于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病故。死後葬永思陵。

第二節秦檜秦檜(1090—1155),字會之,江甯(今江蘇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進士,補密州教授,曆任殿中侍禦史、左司諫、禦史中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犯,向宋朝索要大量財物及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秦檜上書言金人狡詐,不可割三鎮。欽宗命秦檜等二人為割地使,陪肅王到金營談判。金兵北退,他行至燕地而回。金兵再次南犯,擄徽、欽二帝,謀立張邦昌偽政權,秦檜進狀表示反對。靖康二年被俘至金,金主將他賜予皇弟撻懶。在撻懶處他又頗得信用。在金國,秦檜又上書金帥宗翰,倡言和議,故撻懶縱之使歸宋,成為宋朝廷內部的主和派代表人物。

潛回南宋,二次為相建炎四年(1130),撻懶率兵南下,以秦檜參謀軍事,又任他為隨軍轉運使。九月,撻懶攻楚州(今江蘇淮安),讓秦檜乘機潛回南宋,以作內應。十月,秦檜與妻子王氏及仆人乘船從海上回到臨安。他謊稱殺死監守金兵,奪船逃回。朝中議論皆不信,但宰相范宗尹與秦檜素有交情,便出來為他辯② 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02、卷110。

③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5,建炎二年。

④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91,紹興五年。

⑤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

⑥ 《中興小紀》卷15。

護,並把他推薦給高宗①。秦檜向高宗獻上他所起草的與撻懶求和書,高宗很欣賞,稱贊他“樸忠過人”。于是,高宗命劉光世向撻懶通書致意,並用秦檜為禮部尚書。三個月後,又提升他為參知政事。

秦檜回到朝內,很快獲得高宗的信任,這主要是由于他的政治主張與高宗不謀而合。從此,他們君臣二人狼狽為奸,開始了長達20 年的合作。秦檜得到高宗信任以後,不滿足于已獲得的高位,覬覦宰相之職。首先,他附高宗之意,將引薦他的范宗尹擠離相位。然後,又揚言自己有二策可以聳動天下,當有人問他何以不言,他說:“今無相,不可行也。”紹興元年(1131)八月,秦檜受命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九月,呂頤浩複為左相,秦檜極力排擠,讓其黨羽建言二相宜分內外,將主戰派左相呂頤浩擠走,在鎮江建都督府專治軍務,而秦檜在朝內專治庶務。以此企圖獨攬朝權。

秦檜拋出的“二策”,就是“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按照這一論調,南宋不但要放棄北方領土,而且大批由于不願降金而南下的北方士民,都要回去接受金朝或者“偽齊”劉豫的統治。秦檜如此明目張膽地出賣國家利益,立刻遭到朝內許多大臣的反對和譴責。紹興二年(1132)七月,左相呂頤浩從鎮江回朝,乘勢說服禦史黃龜年向高宗彈劾秦檜“植黨專權”,“專主和議,沮止國家恢複遠圖”。呂頤浩也親自在高宗面前揭露秦檜的罪行。此時高宗對秦檜任相以來和議無大進展,反而使朝內沸沸揚揚頗為不滿。另外,秦檜聳動天下的“二策”,弄得他很難堪,說:“檜言‘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朕北人,將安歸?”①高宗迫于輿論的壓力,只好把秦檜罷相,貶為觀文殿學士。

紹興三年至六年(1133—1136)間,金軍一面在川陝地區組織向南宋進攻,一面支持劉豫從中原南下攻宋。南宋軍民英勇反擊,取得了保衛川陝,收複襄陽、揚州之戰的勝利。金朝不能取勝,只好以和議來向南宋勸降。紹興七年(1137)金朝讓宋使傳回願意和議的口信,一直求和的高宗大喜過望,便于次年三月將秦檜恢複右相位。秦檜再次為相秉政,遂使朝政日趨腐敗和黑暗。

陷害忠良,議和求榮紹興八年(1138)五月,金使來南宋商談和議的條件,要宋高宗取消皇帝的稱號和國號,向金朝稱臣納貢。高宗以接回徽宗梓宮和生母為借口,有意求和。秦檜迎合高宗之意,說:“屈己議和,此人主之孝也。”勸高宗接受金人的條件,達成和議。宋使王倫要到金朝商議地界,秦檜認為,只要金人許和,地界劃在哪里都可以。為了避開主戰派的反對,秦檜將反對議和的左相趙鼎排擠出朝,而他則大權獨攬。十月,他又對高宗說,臣僚畏頭畏尾,不足以斷大事,如要講和成功,“乞專與臣議,勿許群臣預”。高宗完全同意,于是秦檜出文字乞決和議。

金使到南宋簽訂和約,他們要求金帝的詔諭到達宋境時,南宋“接伴官”要跪接;所過州縣,當地官員也須拜迎;宋帝要改穿大臣服裝跪受詔書,對① 《宋史》卷473《秦檜傳》。

① 《宋史》卷473《秦檜傳》。

金使要以客禮相待。高宗、秦檜決定遵守對方的種種要求,簽訂屈辱和約。消息傳出,引起朝野強烈反對。直學士院曾開三次質問秦檜,並以倫理綱常相勸,秦檜大怒說:“難道就你明白,我就不知嗎?”執意簽約。吏部員外郎許忻上疏反對和約,極言屈己議和“徒受莫大之辱,貽萬世之譏”,秦檜將奏疏扣下不報。樞密副使王庶上書七次,面見高宗六次要求停止議和,卻被秦檜降職,出為潭州知府。此後,又有權吏部尚書張燾、禦史方廷實等二十幾位官員先後上疏抗議對金使行屈己之禮,反對和議,要求切責“秦相公”之罪,言辭激烈,高宗以“朕不忍聞”為托辭,躲避群臣上訴,秦檜則又不斷將反對他的大臣貶職趕往外地。十一月,樞密院編修官胡銓上疏,表示“臣有赴東海而死爾,甯能處小朝廷求活耶”!奏請斬秦檜、王倫以謝天下。胡銓的議論獲得朝野廣泛支持,民間把他的奏疏刻板傳誦,流布四方。秦檜驚怒交加,立即將胡銓罷官,流放昭州,又把同情胡銓的官員貶職、流放,朝官陳剛中被貶至贛州安遠,迫害至死。

此時,領兵在外的將帥也紛紛上書,拒和請戰。岳飛指責秦檜“謀國不臧”,指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韓世忠奏請出兵決戰,拒絕議和;張浚連續五次上書,反對屈辱的和約。但無論文武將臣抗議的聲勢如何高漲,都不能動搖高宗、秦檜的議和決心。十二月,秦檜派人以最高禮儀將兩名“詔諭江南”的金使迎到宰相府中下榻。然後,他又勸高宗按金使要求,跪接金朝詔書。高宗雖然覺得當朝跪在金使面前,未免過于丟臉,但又深怕得罪金人。最後,秦檜以高宗守喪為借口,代替高宗跪接“詔書”,迫不及待地與金人簽訂了屈己稱臣、歲貢絹幣的和議。

宋金“和議”後,高宗、秦檜大肆宣傳“和議”的成功,秦檜更是得意洋洋,分派官員到金國報聘、割地,到各地宣諭和議。然而和議僅過一年,金軍于紹興十年(1140)五月,以宗弼為元帥,分兵四路大舉南下。但是,金兵再次碰到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在順昌、川陝、郾城等處連吃敗仗。岳飛指揮的岳家軍取得郾城大捷之後,繼續揮師北上,進軍朱仙鎮,直逼開封。秦檜見岳飛連連得勝,怕岳飛功成名就,形成北伐大勢,壞了他主和議的前程,于是他急令東路的張俊、楊沂中等軍撤回,又以“孤軍不可久留”為由命岳飛退兵。岳飛上書力爭乘勝追擊,秦檜不理,他借高宗名義,一天之內給岳飛發去十二道金牌,勒令班師。岳飛只好忍痛回師。金兵敗去,秦檜又開始做向金人求和的准備。他先把張俊、韓世忠、岳飛召到臨安,由高宗收回三大帥的兵權,以向金朝表示不戰求和的誠意。宗弼退兵後,派人致書秦檜,警告他說:“必殺岳飛而後可和。”①秦檜也忌岳飛素以恢複為己任,作梗和議,決意謀殺岳飛。他先唆使黨羽、右諫大夫萬俟■上章彈劾岳飛,岳飛被罷官出朝。隨後他又伙同張俊收買副統制王俊,誣告岳飛父子及部將張憲謀反,遂將數人逮捕下獄。

紹興十一年(1141)十一月,在秦檜等人的再三哀求下,金朝同意議和。南宋抗金大勝之後,反而在原和議的基礎上割去河南、陝西大片土地,繼續充當藩臣,上貢歲幣、歲絹。和議完成後,秦檜又秉承金人意旨,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判處岳飛等人死罪。因反對和議被免職的韓世忠提出質問,秦檜說:“其事體莫須有。”當年十二月,秦檜終于不顧別人反對,以高宗的名義下令殺害岳飛,並將岳云、張憲斬首,釀成一起千古奇冤。

① 《金佗粹編》卷20《籲天辨誣通敘》。

專擅朝權,作惡多端秦檜主和又一次取得成功,高宗更加倚靠和重用于他:“檜亦因是藉外權以專寵利,竊主柄以遂奸謀”①。于是,他以左相加封太師、魏國公,一人獨居相位,權傾內外,自此到他死前的十幾年間,更是為所欲為。為了維持和議局面,鞏固地位,進一步排斥異己,迫害主戰人士。主戰派將領張浚被排擠出朝後,秦檜仍不甘心,指使禦史彈劾張浚“居常怨恨,以和議非便,惟欲四方多事”,又免去節度使職名,發往連州居住。順昌大捷的將領劉锜被奪去兵權,出知荊州,接著又被免官。岳飛的部將牛皋被秦檜的親信在宴會上放毒害死。反對和議的趙鼎、王庶、胡銓被再次貶往邊地,並明令永不檢舉、永不赦用。因彈劾秦檜使他第一次罷相的黃龜年、曾反對和議而質問秦檜的曾開都被免職。舊將解潛、辛永宗因不附和議,被流放至死。參知政事李光曾被秦檜利用,後因反對和議,在高宗面前斥檜“懷奸誤國”而被貶到藤州,李光在藤州作詩諷刺秦檜,又被流放到海南。總之,秦檜對于反對和議、反對他的人,都采取嚴厲打擊的辦法,輕則貶官流放,重則迫害至死。他在家中書趙鼎、李光、胡銓三人名字,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趙鼎遭一貶再貶,最後流放海南島,秦檜還派人監視他,每月報告趙鼎的生死情況,趙鼎料難逃檜手,遂絕食自盡。趙鼎死後,秦檜仍不甘心,欲加害其子趙汾,于是羅織罪名,逼趙汾承認與張浚、李光等謀反,前後牽涉53 人,最後因秦檜病重垂死才幸免于難。

結黨營私、貪汙舞弊也是秦檜專權以來的常事。和議事成以後,秦檜將追隨他陷害岳飛,附和投降的張俊也免去樞密使之職。他獨攬軍政大權,在朝中到處安插自己的親信,結納死黨。秦檜專權十幾年間,三省執政前後輪換28 人,都是他的黨羽,不是聲名狼藉,就是無所事事,沒有一個讓人稱道的。紹興十五年(1145),高宗賜檜宅第,又親臨檜宅,題“一德格天”扁,檜妻女子孫皆加恩。十六年,檜立家廟,高宗賜祭器。十七年,改封秦檜益國公。檜權勢更為囂張,他豢養的一幫阿諛之徒紛紛寫詩作賦,歌功頌德,稱秦檜為“聖相”、“元聖”。靜江知府呂願中賦《秦城王氣詩》獻媚,有人請檜坐金根車,有人建議高宗賜秦檜九錫、設益國官屬,對這些,秦檜都安然受之,不以為過。秦檜貪汙舞弊不擇手段,他指使科舉考官選錄他的兒子秦熺為狀元,先任禮部侍郎,後任知樞密院事。後來,他又想指使考官選錄他的孫子秦塤為狀元。秦檜“開門受賄,富敵于國,外國珍寶,死猶及門”①。他霸占將領劉光世、張俊死後留下的園第、房產,各地官員平日到京要向他獻禮,每年要向他祝壽。秦檜家堆積了大量財物,人說秦檜專權後,秦熺天天讓人鍛制金銀酒器,購買名貴字畫。

興文字之獄,禁私史、野史,控制言路是秦檜專權的另一手段。時有士人作《牡丹詩》,內有“甯令漢社稷,變作莽乾坤”;有福建小官吳元美作《夏二子傳》譏蚊、蠅二蟲,被告為諷刺秦檜,或遭編管流放,或被訓斥警告。秦檜專權時,有不少官員因詩文中的一字一句,被定為訕謗罪,而下獄受刑或處斬。秦檜作惡多端,深怕被人載于史冊,惡跡顯于後世,于紹興十① 朱熹:《戊午讜議序》,《朱子大全》卷75。

① 《宋史》卷473《秦檜傳》。

五年禁私史、野史,于是民間懼怕秦檜迫害,紛紛焚毀史籍,李光家燒所藏書萬卷;藏書家王明清老母也將家藏本朝典故及先人史稿付之一炬①;司馬光的後人則違心地宣稱《涑水紀聞》不是司馬光的論著。秦檜一邊嚴禁私史、野史,一邊則篡改或抽毀國史,他讓兒子秦熺主持編修建炎至紹興十二年《日曆》,在里邊塞進不少歌頌秦檜功德的內容。他將第一次罷相以來詔書、章疏、時政等凡不利于自己的內容盡數毀棄,因此國史亡失極多。秦檜還常以妖言惑眾,或賀瑞雪,或賀日食不見,或賀海清,又讓各地上報各種瑞木、嘉禾、瑞瓜、靈芝、雙蓮等等瑞祥,弄虛作假,用以粉飾太平,哄高宗高興,給自己貼金。

紹興二十五年(1155)十月,秦檜病死。高宗為了穩住和議局面,依然褒獎秦檜,贈申王,諡忠獻。然而,人們紛紛揭露秦檜的奸惡,高宗乃罷其子秦熺官,其余黨羽以次斥去。直到孝宗開禧二年(1206)時,終于追奪秦檜一切王爵,改諡謬丑。佞臣秦檜的丑行,被後世唾罵為千古罪人。

① 《揮麈後錄》卷7。

第四十八章李綱宗澤第一節李綱李綱(1083—1140),字伯紀,邵武(今屬福建)人。父親李夔官至龍圖閣待制。李綱政和二年(1112)中進士,累官至監察禦史兼權殿中侍禦史,因得罪權貴改任比部員外郎、起居郎。宣和元年(1119),京師發大水,他上疏朝廷,言當以盜賊外患為憂,朝廷惡其言,謫監南劍州的沙縣(今屬福建)稅務。新興的女真族建立金朝,並已多次打敗遼軍。次年(金天輔四年,1120),宋金訂立“海上盟約”,聯合滅遼。宣和四年(1122),宋軍兩次攻打遼南京(今北京)失敗。在宋軍要求下,同年十二月金軍攻占燕京,金在宋將原給遼的“歲幣”轉給金朝,並索取100 萬貫代稅錢後將燕京依約歸還宋朝。

保衛東京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李綱除太常少卿。同年十月金太宗毀棄盟約,大舉進攻宋朝,分兵兩路,西路以完顏宗翰(粘罕)為帥,包圍了太原,東路以完顏宗望(斡離不)為帥,在宋降將郭藥師引導下長驅直入,前鋒直指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

邊報猝至,朝廷震驚。宋徽宗一面召天下勤王之師,一面准備南逃。同年十二月,在李綱、吳敏等大臣的堅持下,徽宗將皇位傳給太子趙桓是為欽宗。吳敏任門下侍郎(副相)、李綱任兵部侍郎。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兵已逼近東京,徽宗匆匆出逃,白時中、李非彥等大臣也想奉欽宗南走。李綱挺身而出,堅決反對逃跑,認為“今日之計,莫若整飭軍馬,揚聲出戰,固結民心,相與堅守,以待勤王之師”。欽宗決定留京堅守,並升李綱為尚書右丞(副相)。次日,欽宗又改變了主意。李綱上朝時見禁軍已披甲待發,皇帝與後宮也即將上車出逃。緊急關頭,他高聲對禁衛們說:“爾等願以死守宗社乎,願扈從以巡幸乎。”禁衛皆呼曰:“願以死守宗社,不居此,將安之。”李綱又對欽宗說:“陛下昨已許臣留,今複戒行,何也。且六軍之情已變,彼有父母妻子皆在都城,豈肯舍去,萬一中途散歸,陛下孰與為衛,且虜騎已逼,彼知乘輿之去未遠,以健馬疾追,何以禦之”①。欽宗終于下定了留守的決心。

李綱被任命為親征行營使,主持防務,廂軍與保甲民兵也協助禁軍作戰。從正月初五至初八,軍民修樓櫓、安炮台、運磚石、設弩床、備火油,進行備戰。初八日,金兵到達城下攻西水門,李綱親臨指揮戰斗,擊退金軍的進攻。次日,金軍又攻酸棗門、封丘門,李綱又登城督戰,激勵將士,殺敵數千人。

宋欽宗同時派使者前往金營進行議和。李綱估計金人“必且張大聲勢,過有邀求”,如果朝廷“不為之動,措置合宜,彼當戢斂而退,如朝廷震懼,所求一切與之,..”。所以,他竭力反對割地與“過許金帛”①。金人提出① 《靖康傳信錄》卷1。

① 《靖康傳信錄》卷1。

犒師金500 萬兩、銀5000 萬兩、絹100 萬匹,割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間(今屬河北)三鎮,並以親王、宰相為人質。欽宗全部同意,隨即在城中大肆收羅金銀以滿足金的索求。同時,又另設宣撫司統率“勤王”之師和駐在城外的禁軍,以分李綱的兵權。同年二月,大將姚平仲在欽宗的支持下夜襲金營失利,卻將責任推給李綱,解除了李綱的職務。

首都軍民十分憤怒,要求重新起用李綱,幾十萬軍民聚集在皇宮前,呼聲震天動地。宋欽宗恐怕激起民變,只得重新起用李綱為尚書右丞,任京城四壁守(防)禦使。李綱重整軍務,士氣大振。四方勤王軍也陸續趕到,金軍在得到割地詔書及得肅王趙樞為人質後退兵。

金軍退兵後,李綱改任樞密院事。同年四月,徽宗回到了京師。六月,李綱被任命以知樞密院事為河北、河東路宣撫使,以解太原之圍而離開朝廷。他深以國事為憂,認為金人之所以能長驅南下,是因為宋朝幾十年來不修軍政,軍隊的戰斗力很低。金兵雖已撤退,但天下的形勢仍十分緊迫。“賈誼謂厝火積薪之下,而坐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以今日觀之,何止于火未及燃,殆處于烈焰之旁,而言笑自若也”②。欽宗下詔令催促李綱去解太原之圍,但宣撫副使、制置副使、察訪使等都直接聽命于朝廷,李綱根本指揮不動軍隊。八月,改任種師道為宣撫使以代李綱,李綱被召回京。九月,李綱被罷知樞密院事,以觀文殿學士出任揚州知州。不久即以“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罪名罷官,改差提舉亳州明道宮。十月又責授保靜軍節度副使,建昌軍(今江西南城)安置。後又謫甯江(今重慶奉節)。十一月,金兵再次大舉南下,包圍開封城。欽宗重新起用李綱。李綱從建昌赴甯江途經長沙時,得詔即率湖南“勤王”之師入援,行至半路而都城已淪陷,北宋滅亡。

重整舊山河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趙構即帝位于南京應天府,是為宋高宗,改當年為建炎元年,史稱南宋。他起用深孚重望的李綱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諫議大夫范宗尹力主議和,說李綱“名浮于實,而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①。禦史中丞顏岐說李綱為金人所惡,也反對李綱任相。

六月,剛到任的李綱認為當務之急是議國是、議巡幸、議赦幸、議僭逆、議偽命、議戰、議守、議本政、議責成、議修德②。他反對議和,要求表彰抗金中的死節之士,還都開封,重整軍務。他強烈要求嚴懲降金官吏,表示:“臣不可與邦同列,當以笏擊之。”③李綱積極支持兩河軍民抗金,任張所為河北招撫使,傅亮為河東經制副使,宗澤為開封府知府。他認為只要上下齊心抗金,“三數年間,軍政益修,甲車咸備,然後大舉以討之,報不共戴天之仇,雪振古所無之恥”④。在李綱的苦心經營之下,南宋政局逐漸穩定。

然而,宋高宗信任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李綱的抗金行動受到百般阻撓。② 《靖康傳信錄》卷3。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6,建炎元年六月乙未朔。

② 《梁谿集》卷58《十議》。

③ 《宋史》卷358《李綱傳》上。

④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6,建炎元年六月庚申。

河北招撫使張所尚未離開京城,河北轉運副使權北京(今河北大名東北)留守張益謙就上奏說自招撫司設立後,“盜賊”越來越多。朝廷下令宗澤節制傅亮,即日渡過黃河,逼他在未准備好情況下進攻金軍。李綱竭力為張所、傅亮等人辯護,又反對宋高宗南逃。當年八月即以“杜絕言路,獨擅朝政”①等罪名罷相,改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太學生陳東因上書留用李綱、還都東京而被殺。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建炎元年(1127)十月,宋高宗自商丘逃至揚州,兩河郡縣相繼淪陷。

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高宗逃往杭州(今屬浙江)、越州(今紹興)、明州(今甯波)等地,一度乘船逃入海中。其間,李綱一再遭貶斥,先是罷觀文殿大學士職名,貶往鄂州居住。又被貶為單州團練副使、萬安軍(今海南萬甯)居住。直到建炎三年冬才允許自由居住,以後又恢複了階官、職名。紹興二年(1132)二月,李綱被起用為湖廣宣撫使兼潭州知州,建議朝廷在荊湖一帶屯駐重兵以圖中原。紹興四年(1134),金、偽齊聯軍進攻南宋,他又上呈防禦之策:“偽齊悉兵南下,境內必虛。倘出其不意,電發霆擊,搗颍昌(今河南許昌)以臨畿甸,彼必震懼還救,王師追躡,必勝之理。”②紹興五年(1135),李綱又上長篇奏章陳述中興大計,指出宋朝的衰弱是因為上下偷安,不為長久之計,退避之策“可暫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退一步則失一步,退一尺則失一尺”,告誡高宗“勿以敵退為可喜,而以仇敵未報為可憤;勿以東南為可安,而以中原未複、赤縣神州陷于敵國為可恥;勿以諸將屢捷為可賀,而以軍政未修、士氣未振而強敵猶得以潛逃為可虞”。他建議朝廷先料理淮南、荊襄為東南的屏障,于兩淮東西及荊襄置三大帥,各領重兵以圖恢複,深信中興之期,指日可待①。同年十月,李綱改任制置大使,兼知洪州,紹興七年被罷,提舉宮觀。

紹興九年二月,再次起用李綱為湖南路安撫大使兼知潭州。未及赴任,紹興十年(1140)正月病死于福州,終年58 歲,淳熙十六年(1189)諡忠定。著作編有《梁溪集》、《靖康傳信錄》、《奉迎錄》、《建炎時政記》、《建炎進退志》、《建炎制詔表集》、《宣撫荊廣記》、《制置江右錄》等。第二節宗澤宗澤(1060—1128),字汝霖,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元祐六年(1091)中進士,先後任大名館陶(今屬河北)、龍游(今屬浙江)、趙城(今山西洪洞北)、掖縣(今山東萊州)、登州(今蓬萊)等州縣官,任上興建學校,減免賦稅,頗有建樹。宣和元年(1119)三月,時任登州知州的宗澤以建神霄宮不虔誠,受到除名編管的處分。宋金締結“海上之盟”,宗澤認為“天下自是多事矣”①,遂退居東陽(今屬浙江)山谷間。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建炎元年八月乙亥。

① 《宋史》卷359《李綱傳》下。

① 《宋史》卷360《宗澤傳》。

抗擊金兵靖康元年(1126),宗澤被召至京城,任宗正少卿,充和議使。因他反對求和,朝廷恐有礙和議,改命他任磁州(今河北磁縣)知州。這時,北方地區的形勢十分險惡,金軍大舉南下,太原失守,宋朝派往兩河地區的地方官大多托故不往。宗澤受命當日就率弱卒十幾人赴任。磁州城“經敵騎蹂躪之余,人民逃徙,帑廩枵然”②,宗澤繕城壁、治器械、募義勇,嚴陣以待。金兵渡河南下,怕宗澤從背後襲擊,派兵進攻磁州。宗澤披甲登城,命壯士用神臂弓射退金兵,又開城門追擊,殺敵數百。

同年十一月,康王趙構和刑部尚書王云奉命出使金軍營議和,途經磁州。知州宗澤竭力勸阻並指出:“敵情豈有肯和之理哉,特設詭詞欲挽致大王耳”③。百姓們也攔住趙構的馬不讓前行,認為王云是金的奸細,將他打死。趙構只得留在磁州,後又退回了相州(今河南安陽)。

金軍一面與宋議和,一面迅速南進,包圍了宋首都開封。宋欽宗從圍城中派人持蠟書任命趙構為兵馬大元帥,宗澤、汪伯彥為副元帥,要他們立即入援。康王率軍離開相州,履冰渡過黃河到達大名,宗澤率2000 人首先趕到大名。這時,欽宗又派人持蠟書送給康王,讓他不要輕舉妄動。汪伯彥等人都認為議和能成功,不願進軍,只有宗澤堅決不相信女真人的誠意。康王即派宗澤率軍萬人打著康王趙構的旗號進駐澶淵。靖康二年(1127)二月,金軍劫徽、欽二帝北上。宗澤得知開封失守,立刻趕到大名,准備在金兵歸途中奪回徽、欽二帝。雖然已傳檄四方,其他“勤王”之師卻無一兵一卒到來。宗澤只得放棄計劃,轉而上書康王趙構,勸他即皇帝位。

留守東京靖康二年五月,趙構即位以重建宋朝,改當年為建炎元年,史稱南宋,趙構為南宋高宗。六月,宗澤被任命為襄陽府知府。宗澤極力反對割地求和,表示“臣雖駑怯,當躬冒矢石為諸將先,得捐軀報國恩足矣”①,因而改任青州(今屬山東)知州。

宰相李綱十分器重宗澤,認為綏複舊都非宗澤不可,時年69 歲的宗澤隨即被改任開封知府,全面負責東京的防務。經過金兵的洗劫,舊日繁榮的都城瘡痍滿目。城內盜賊橫行,物價飛漲,而且金兵尚駐紮在距京城以北不足二百里處,城內人心惶惶。宗澤到任後,立刻著手整頓社會秩序,修築城防設施,開封很快穩定下來。朝廷隨後升宗澤為東京留守、開封府尹。金朝派人以出使偽楚為名,到開封探虛實,宗澤立即進行拘捕並要求將其處死。朝廷大臣對此事大多持否定態度,宋高宗下手諭將其釋放,但宗澤不執行。尚書右丞(副相)許景衡極力為之辯護:“澤之為尹,威名政績卓然過人,誅鋤強梗,撫循善良,都城帖然,莫敢犯者,又方修守禦之備,曆曆可觀”①,② 《宋史》卷360《宗澤傳》。

③ 《宋忠簡公集》卷7。

① 《宋史》卷360《宗澤傳》。

① 《宋忠簡公集》卷7。

主張重用宗澤,使成其禦侮治民之功。宗澤還積極支持中原地區的忠義民兵。河東義軍首領王善擁兵幾十萬准備進占開封,宗澤單騎進入王善營中,握著他的手流淚說:“朝廷當危難之時,使有如公一二輩,豈複有敵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②王善深為感動,立即歸降。其余義軍首領楊進、王再興、李貴、王大郎等先後投到宗澤麾下,軍威大振。當建炎二年金朝大軍向開封逼近時,宗澤成竹在胸,指揮劉衍、閻中立、張偽、趙世興等將領一次次打退金兵。北方百姓尊敬地稱威震天下的宗澤為“宗爺爺”。

壯志未酬堅守開封的同時,宗澤先後上疏二十余次,強烈要求宋高宗回鑾開封,收複失地。但均為黃潛善、汪伯彥等所阻。宋高宗只是表示要擇日回京,根本不打算抗金。眼看收複故土無望,宗澤憂憤成疾,病疽于背。七月,他在病中仍鼓勵諸將:“爾能為我殲滅同仇以成主上恢複之志,雖死無恨”③。臨終前,他“連呼過河者三,遺表狀贊上(高宗)還京”。“死之日,都人為之號慟,朝野無賢愚皆相吊出涕,三學之士千余人為文以哭澤”④。卒年70歲。諡忠簡,著作有《宋忠簡公集》。

② 《宋史》卷360《宗澤傳》。

③ 《宋忠簡公集》卷7。

④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6,建炎二年七月。

第四十九章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劉锜第一節韓世忠劉光世張俊(附楊沂中)

南渡諸將以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並稱,而張俊為之冠。四人功績雖有差異,但對南宋政權的建立與鞏固,的確都曾起過重大作用,傳為南宋中葉著名畫家劉松年所繪的《中興四將圖》,即是對四人功勳的稱頌。南宋人也以劉锜代劉光世:“南渡後,(張)俊握兵最早,屢立戰功,與韓世忠、劉锜、岳飛並為名將,世稱張、韓、劉、岳。”①韓世忠韓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一說綏德)人。18 歲時應募為本州敢勇鄉兵。崇甯四年(1105),延州鄉兵奉調為黨萬部屬,參與進攻西夏銀州(今陝西米脂西北),後從黨萬戰于嵩平嶺,以功補一資。後又從劉延慶征戰有功,“始補守缺進義副尉”①,開始成為無品的小軍官。

宣和二年(1120),浙西方臘起義,宋朝廷調集西北軍前往鎮壓,韓世忠率所部敢勇士50 人隨征。宣和三年二月,隨王淵攻克杭州;四月,韓世忠擒獲方臘,但為辛興宗掠為己功,後經楊維忠申述,超轉承節郎,升為入品的小武官。

宣和四年二月,宋朝應宋金“海上之盟”,派童貫統兵攻遼南京(今北京),韓世忠從征。後隨王淵鎮壓大名起義軍;又從梁方平先後鎮壓尉氏(今屬河南)楊天王、沂州(今山東臨沂)徐進,以及高托山、賈進等多支起義軍,以功升武節郎,進入中級武官行列。

靖康元年(1126)正月,從梁方平守濬州(今河南浚縣)黃河橋以抗擊金軍,梁方平軍潰逃,韓世忠奮戰突圍,焚橋後退往京城開封。金軍圍攻京城時,韓世忠升任統領,參與守衛京城。二月,宋欽宗答應割讓三鎮,金軍撤圍退兵,王淵任河北總管,韓世忠任先鋒統制。六月,李綱任河東、河北宣撫使,出援太原,時韓世忠戍大名,奉李綱(《宋史》本傳作宣撫副使李彌大)命討伐叛軍,以功升領單州團練使,屯駐滹沱河。時王淵守趙州(今河北趙縣),韓世忠前往協助王淵抗擊金兵,以功升領防禦使。韓世忠率部回大名,總管趙野任命韓世忠為前軍統制。靖康二年康王趙構到達濟州(今山東巨野),隨行的大臣們勸趙構即位,重建宋朝,韓世忠也率所部到達濟州,加入擁戴趙構為帝的行列。四月,韓世忠部將楊進擊退侵犯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的金軍,韓世忠扈從康王趙構到達南京。

建炎元年(1227)五月初一日,康王趙構即帝位,韓世忠升領觀察使、帶禦器械。南宋創設禦營使以統率扈從諸軍,以王淵為都統制,劉光世為提舉一行事務,張俊任前軍統制,韓世忠任左軍統制,劉、張、韓即南宋“中興四將”中的三將,成為宋高宗賴以起家的基本軍事力量。八月,韓世忠以討伐單州(今山東單縣)魚台、黎驛叛軍,以功升領定國軍承宣使,進入高級武官行列。

① 《宋史》卷369《張俊傳》及《傳論》。

① 趙雄:《韓忠武王世忠興佐命定國元勳之碑》,《琬琰集刪存》卷1。建炎二年(金天會六年,1228)正月,韓世忠率部隨宋高宗到達揚州,收編流散兵士萬人。韓世忠率部至西京洛陽,襲擊金左監軍完顏希尹失利,收余部數千人回揚州。升領鄜延路副總管、加平寇左將軍,屯守淮陽(今江蘇邳縣西南)。

建炎三年(1229)正月,金左副元帥宗翰攻占徐州,派完顏拔離速、馬五等率軍萬人直奔揚州,而自以主力攻韓世忠。韓世忠兵敗潰散,退往海邊鹽城,金軍追襲部隊長驅南下,宋高宗倉促從揚州渡江逃往鎮江。

二月,宋高宗到達杭州。三月,發生苗傅、劉正彥兵變,宋高宗被迫退位,以年僅3 歲的皇子趙旉即位,隆祐太後孟氏(原哲宗廢後)垂簾聽政。韓世忠自鹽城收集散卒數千人,乘海船到達常熟,得知苗、劉兵變,趕往平江(今蘇州)。張俊又借劉寶所部2000 人給韓世忠,韓世忠遂率所部赴往杭州。韓世忠到達秀州(今浙江嘉興),韓世忠妻梁氏自杭州乘馬奔至秀州,傳達孟太後口諭,要韓世忠前往救駕。四月初,勤王各軍張俊、劉光世等部,云集秀州。宋高宗在外援的支持下複位,韓世忠、張俊、劉光世軍進入杭州,韓世忠以功建節,領武勝軍節度使,任禦營左軍都統制,兼任江、浙制置使,擒苗傅、劉正彥,七月,以功進領武勝軍、昭慶軍兩鎮節度使,升任禦營使司都統制。

同年九月,金軍宗弼部南犯,韓世忠負責自圌山(今揚中西)至福山(今常熟北)的江防,以防金軍自海路入侵。十一月,金軍渡江占領建康,韓世忠退守江陰。十二月,宋高宗已自明州(今浙江甯波),乘船逃至昌國(今定海)。

建炎四年正月,韓世忠奉詔率部進援,到達通惠鎮(今上海青浦北)時,金軍已攻至明州,韓世忠于是請求退回鎮江以邀擊北撤的金兵。金軍攻占明州並派海船追宋高宗,被宋樞密院提領海船張公裕船隊擊敗。二月,金帥宗弼聲稱“搜山檢海已畢”後退兵①。三月,金兵退至鎮江,韓世忠已屯兵焦山寺,並伏兵金山龍王廟,幾乎擒獲金帥宗弼。金帥宗弼擬從鎮江渡江,遭韓世忠所率船隊邀擊,夫人梁氏親自擊鼓以激勵宋軍將士,多次擊敗企圖渡江的金軍。宗弼遂率金兵轉向建康,韓世忠與金軍接戰,相持于黃天蕩(今南京東北)達48 日。這就是宋金戰爭史上著名的黃天蕩之戰,韓世忠利用長江天塹以8000 人擊敗10 萬金兵。後金軍疏浚小河逃入長江,又乘風縱火燒韓世忠船隊,韓世忠戰敗。五月,金軍渡江退回江北。六月,南宋改禦前軍為神武軍,韓世忠改任神武左軍都統制。

紹興二年(1132),韓世忠兼任福建、江西、荊湖宣撫副使,鎮壓建州(今福建建甌)范汝為起義,又于江西招降流寇曹成,以功升太尉。又破白面山(今湖南平江東北)劉忠起義軍。同年九月,升任江南東西路宣撫使,建司建康。紹興三年(1133)三月,韓世忠升開府儀司三司為“使相”,改任淮南東路宣撫使,置司泗州(今江蘇盱眙西北),准備協同進攻偽齊。不久,即因南宋與金議和,不准進攻偽齊,韓世忠又改任鎮江、建康府、淮東宣撫使,置司鎮江,負責江、淮下游防務。紹興四年(1134),議和未成,面臨金朝和偽齊聯軍已渡淮南犯之勢,宋高宗雖夢想求和,不得不部署防務。十月,韓世忠渡江至揚州,金齊軍已南下。正當韓世忠奉詔回鎮江以守長江防線之時,南宋求和使魏良臣自揚州至大儀鎮(今揚州西北)西北的金軍軍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丙子。

中求和,韓世忠率部隨後至大儀鎮,擊敗金軍南侵的先頭部隊,俘金將士200多人;追擊至天長(今屬安徽)東北鴉口橋,再敗金軍,又俘40 多人。大儀鎮之戰規模雖小,但與此前宋軍只進行防禦戰不同,這是宋軍主動首次出擊,又適逢金軍因雨雪不斷、糧運不通而退兵,偽齊也隨之退兵,韓世忠率部一直追至淮河。《宋史》稱:“自建炎以來,將士未嘗與金人迎敵一戰,今世忠連捷以挫其鋒,厥功不細”,因而被稱為“中興武功第一”,後又被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①。次年,韓世忠以功進少保,任淮東宣撫使,置司鎮江。紹興五年,廢神武軍號,改設行營護軍,韓世忠所部改為前護軍。紹興六年(1136)三月,再次面對金朝、偽齊聯軍來犯,韓世忠改任京東、淮東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今江蘇淮安),以示兼有收複被金軍占領的京東路之責。韓世忠率部圍攻原京東路現屬偽齊的淮陽軍(今邳縣西南)達六天,在聯軍主力到來之際退回楚州。韓世忠以“淮陽功”,進領橫海軍、武甯軍、安化軍三鎮節度使,賜“揚武翊運功臣”號。韓世忠不僅是南宋第一個領有三鎮節度使銜,也是元豐五年(1082)廢功臣號以後第一個重新獲得“功臣”號的將領。同年九月,偽齊分道攻宋。韓世忠率軍渡淮北上,擋住了偽齊東路軍的攻勢。

紹興七年(金天會十五年,1137)七月,金朝主戰的粘罕(完顏宗翰)

死。宋使王倫至涿州(今屬河北),向主和的撻懶轉達宋高宗的意向:“河南地,上國(金)既不有,與其付劉豫,易若見歸”的乞和請求。同年十一月,金廢偽齊。十二月,王倫回朝,向宋高宗轉達撻懶的答複:“好報江南,自今道塗(途)無壅,和議可以平達。”①紹興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三月,力主乞和的秦檜任宰相。同年十二月,宋金議和,南宋成為金朝屬國,原偽齊轄區歸還南宋。次年正月,韓世忠以宋金和議成,進少師。同年七月,金主戰的右副元帥宗弼(兀術)升任都元帥,主和的撻懶(完顏昌)因倡議將原偽齊轄區歸還給南宋,不久即以“謀反”罪被殺。

紹興十年(天眷三年,1140)五月,金敗盟犯宋。六月,“順昌之戰”

劉锜以少勝多擊敗金軍主力宗弼所部,擋住了金軍南下兩淮的矛頭。韓世忠以太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隨後也敗金軍于淮陽軍南,攻克海州。九月,奸相秦檜力主乞和罷戰,韓世忠遂退兵。

紹興十一年(1141)正月,金軍再次南下。二月,“柘皋之戰”,楊沂中、劉锜等再次擊敗金軍主力宗弼部。正當宋金激戰之際,宋高宗、秦檜的乞和活動也在加緊進行中。四月,借賞柘皋之功,韓世忠、張俊任樞密使,岳飛任樞密副使,而收三大將兵權。五月,“詔韓世忠聽候禦前委使”,實際是將韓世忠職務架空。由于韓世忠仍堅持反對向金乞和,“力陳秦檜誤國”,又怕遭秦檜陷害而“力求閑退”,十月罷樞密使,以醴泉觀使、奉朝請。韓世忠“自此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時跨驢攜酒,從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樂,平時將佐,罕得見其面”。十二月,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後,韓世忠曾責問秦檜:“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①① 《宋史》卷364《韓世忠傳》;參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9《十三處戰功》、《韓世忠大儀之勝》。

① 《宋史》卷371《王倫傳》。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0,紹興十一年五月丁未;卷142,十月癸巳;卷143,十二月癸巳。紹興十三年(1143),韓世忠封咸安郡王。紹興二十一年(1151)八月去世,享年63 歲。臨終前對看望他的人說:“吾以布衣百戰,致位王公,賴天之靈,保首領沒于家,諸君尚哀其死邪”②,對岳飛被奸相秦檜害死之事猶念念在心。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追封為蘄王;淳熙三年(1176),諡忠武。

劉光世劉光世(1089—1142),字平叔,保安軍(治今陝西志丹)人,將門世家。父劉延慶,北宋徽宗時領保信軍節度使,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宣和三年(1121),鎮壓方臘起義,童貫任宣撫使,時為殿前副都指揮使的劉延慶任宣撫使司都統制諸路軍馬,為官軍主帥,平方臘後,改領河陽三城節度使。宣和四年七月,宋軍應宋金“海上之盟”攻遼,童貫任宣撫使,劉延慶任宣撫司都統制,為宋軍主帥,統兵10 萬攻遼,後因戰敗被貶。不久,即複領鎮海軍節度使。靖康元年(1126),金軍攻宋首都開封,劉延慶守禦北城。十一月,金軍攻陷開封,劉延慶及長子劉光國率兵萬人突圍,兩人皆死于亂兵。劉延慶次子劉光世,以蔭補入官為三班奉職,累升領防禦使,鄜延路兵馬都監。宣和三年,從父劉延慶鎮壓方臘起義,以功升領觀察使、鄜延路兵馬鈐轄。宣和四年,宋軍攻遼,劉光世隨父攻取易州(今河北易縣),升領承宣使,進入高級武官行列;在進攻遼南京的戰役中,劉光世違約未到達,致使已先攻入城內的宋軍失援而敗,成為宋軍攻遼戰敗的原因之一,因此被降官。後在鎮壓河北起義軍張迪中立功,恢複領承宣使,升任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靖康元年(1126),西夏應金朝之約攻宋以牽制宋朝,劉光世在杏子堡(當在今陝西志丹東杏子河畔)戰斗中擊敗西夏軍,以功升領侍衛馬軍都虞候銜,成為侍衛馬軍司次長官。同年十一月,金軍第二次進攻宋首都開封,劉光世率步騎3000 勤王,在行軍途中得知北宋已被金滅亡。次年四月下旬,劉光世率部到達尉氏,得到兵馬大元帥府令,率部前往濟州,于濟州南新興鎮遇到正前往南京應天府的康王趙構,當即被任為元帥府五軍都提舉。宋高宗即位後,劉光世任提舉禦營使司一行事務、行在都巡檢使,陝西將官王德(王夜義)開始隸屬劉光世部。八月,劉光世以討平山東李昱之功,升領奉國軍節度使,是南宋建立後第一個建節的將領。十月,宋高宗南逃,任命劉光世為滁州、和州(今和縣)、濠州(今鳳陽東北)、太平州(今當塗)、無為軍(今無為)、江甯府界制置使,苗傅任都統制,先後擊敗張遇、李成。

建炎三年二月,金軍500 騎兵追擊至天長,宋高宗渡江南逃,劉光世所部未遇金兵即潰退渡江,被任為行在五軍制置使,屯守鎮江府,隨後又升為殿前都指揮使,成為名存實亡的殿前司長官。

三月,苗傅、劉正彥在杭州發動兵變。四月,劉光世參與平定苗、劉兵變,升為太尉、禦營副使,所部即稱禦營副使軍。後任江東宣撫使,守太平州、池州,移守江州。九月,金軍自黃州渡江,劉光世率軍南逃。建炎四年二月,河北流寇酈瓊圍攻固始縣,降于劉光世後撤圍南下。

建炎四年(1130)六月,撤消禦營使,劉光世所部無所隸屬,因其階官② 《宋史》卷364《韓世忠傳》。

為太尉,號稱“太尉兵”,大臣們認為欠妥,遂設禦前巡衛軍,以劉光世為都統制,兼任兩浙路安撫使、知鎮江府,又加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金將撻懶(完顏昌)攻楚州,劉光世違詔不援,只派王德、酈瓊率輕兵襲擾金軍而已。紹興元年(1131)三月,劉光世改兼淮南、京東路宣撫使,置司揚州,但劉光世不奉詔。次年六月,劉光世升領甯武軍、甯國軍兩鎮節度使。紹興三年四月,改兼江東路宣撫使,置司建康。九月,南宋調整江防部置,劉光世改為江東、淮西宣撫使,置司池州;十月,偽齊軍渡淮南犯,劉光世移駐建康設防。紹興四年,金和偽齊聯軍臨江;五年正月,宋高宗親征抵抗,並再次調整江防部署,劉光世升少保。十二月,南宋改軍制,廢神武軍及巡衛軍號,改設行營護軍,劉光世所部改為行營左護軍。六年五月,以部將王師成擊敗偽齊軍之功,加領保靜軍節度使,遂成為繼韓世忠之後第二個領三鎮節度的將領。六月,劉光世移屯廬州。十月,偽齊劉麟渡淮攻宋時,劉光世棄城南逃,在右相兼都督張浚的督迫之下,被迫回軍,並派王德、酈瓊等擊敗偽齊軍于霍丘等地。藕塘之戰楊沂中等大敗偽齊軍後,劉光世派王德率軍隨楊沂中追擊偽齊軍。

劉光世一貫畏懼金軍,每逢奉詔移駐前線,大多不奉詔而設法退避,治軍不嚴,不少流寇、叛軍樂于投附為部屬,成為當時人數最多的軍隊之一。常虛報軍額,多占軍費,作戰時又多不親臨前線而是坐守後方,以便必要時逃跑。大臣們對他深為不滿,但宋高宗考慮到南宋政權基礎還不穩固,劉光世所部仍是不得不依靠的軍事力量之一,不僅設法滿足其後勤軍需的供應,還不斷對劉光世加官進爵,以防止其部屬潰散後複為流寇或投奔偽齊。紹興六年十二月,右相兼都督張浚奏:“劉光世驕惰不戰,不可為大將,請罷之。”①而左相趙鼎則認為,劉光世“將家子,將率士卒多出其門下,若無故罷之,恐人心不可”。紹興七年二月,宰相張浚再次上奏:劉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國事,語以恢複,意氣拂然,乞賜罷斥,以儆將帥”②。四月,劉光世罷為少師、萬壽觀使,其部隸屬都督府。張浚意在直接控制左護軍,以王德為都統制,酈瓊為副都統制。果然如趙鼎所推測,引起酈瓊等不少中低將領的不滿,酈瓊直屬部隊雖只5000 余人,但在他的煽動裹脅下,同年八月叛歸偽齊的竟達4 萬人之多。劉光世的行營左護軍5.2 萬多人,僅剩王德所部8000余人及零星部隊。

紹興八年(1138)冬,宋金第一次議和。宋高宗以宋金議和,劉光世賜和眾輔國功臣號,張俊亦賜功臣號,與已賜功臣號的韓世忠,成為南宋初期僅有的三個賜功臣號及領三鎮節度使的將領,說明三人在當時地位的重要。紹興十年(1140),金朝違約南侵。五月,劉锜進行順昌保衛戰時,宋高宗又重新起用劉光世為三京招撫處置使以援劉锜,顯然是對罷免劉光世兵權不當的一種撫慰,也可能想利用劉光世對偽齊滅亡後又投金的舊部產生某種影響。但劉光世在宋的舊部王德不原歸屬,宋朝廷只能調撥李顯忠、李貴、步諒等將領所屬數千人歸屬劉光世,戰斗力不強,未起多大作用。

紹興十一年(1141)四月,南宋朝廷收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兵權;六月,劉光世也再次被收兵權,罷為萬壽觀使、封楊國公。紹興十二年(1142),劉光世死,終年54 歲,諡武僖。乾道八年(1172),追封安城郡王。開禧元① 以上引文具見《宋史》卷369《劉光世傳》。

②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07,紹興六年十二月戊戌;卷109,紹興七年二月庚申。年(1205),追封鄜王。

張俊張俊(1086—1156),字伯英,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建中靖國元年(1101),時年16 歲的張俊為三陽(今天水西北)鄉兵弓箭手,“宣和初(當為政和六年,1116)從攻夏人仁多泉(今青海門源東南),始授承信郎”①,成為入品的最低的武官。徽宗末年,參與鎮壓京東、河北起義軍。靖康元年(1126),抗擊金兵于東明縣城(今河南蘭考北),以功已升至武功大夫。五月,從河北、河東路制置副使種師中進援被金軍圍攻的太原(今屬山西),種師中兵敗榆次(今屬山西),張俊率所部數百人突圍南逃。十二月,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進至大名時,張俊隨信德(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楊祖率3000兵馬到大名,被任為元帥府後軍(一作中軍)統制。靖康二年正月,他率部鎮壓起義軍李昱、張遇于任城(今山東濟甯)後,不斷升遷,階官升至拱衛大夫。

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即位後,張俊任禦營前軍統制。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討平叛軍、起義軍,升觀察使,成為高級武官。建炎二年五月,鎮壓秀州(今浙江嘉興)徐明,又升承宣使。建炎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兵變時,張俊正駐軍吳江,隨即率部8000 人退回平江,從禮部侍郎、同節制軍馬張浚同議平叛事,是第一支平叛軍隊,平定叛亂後升領節度使。七月,改任禦前右軍都統制。

建炎三年十月,金軍宗弼部南犯,宋高宗離杭州逃向越州;十一月,宋高宗逃向明州(今甯波),張俊任浙東制置使扈從。金帥宗弼占領杭州後,派斜卯阿里、烏延蒲盧渾率金軍4000 追擊,當年除夕追至明州城下,金軍自高橋鎮攻西門,張俊部將劉寶,以及楊沂中、田師中所部等抗擊金軍,知州劉洪道亦率州兵助戰,金軍戰敗,死傷以千計。建炎四年正月初二,金軍又攻明州,張俊與知州“劉洪道坐城樓上,遣兵掩擊,殺傷大當,敵奔北墜田間或墜水,俊急令收兵,夜,敵拔寨去,屯余姚”①,宗弼派援軍趕赴余姚再攻明州,張俊抗擊于高橋,推托以高宗令其扈從,逃往台州(今臨海),劉洪道等也退出明州,明州遂為金軍占領。南宋則將明州的“小捷”,列為“十三處戰功”之首,因“自金兵入中原,將帥皆望風奔潰,未嘗有敢抗之者”,“中興戰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軍勢稍張矣”②。

建炎四年四月,張俊改任浙西、江東制置使以招收江浙地區的“群盜”,除劉光世、韓世忠兩軍外,其他諸將皆受張俊節度,成為當時最主要的將領。六月,宋朝改禦前軍為神武軍,張俊改任神武右軍都統制,領定江、昭慶二鎮節度使。紹興元年(1131)後,張俊討伐馬進、李成有功,進太尉。以後曆任浙西江東宣撫使、淮西宣撫使。紹興六年十月,偽齊發兵30 萬大舉侵宋,受張俊節制的楊沂中軍與偽齊主力劉猊激戰于藕塘(今安徽定遠東南),偽齊軍戰敗,張俊所部張宗顏等生力軍趕至,兩軍遂共奮擊,偽齊軍大敗,張俊又率主力到達,追擊偽齊軍,與楊沂中軍一直追擊至壽春(今壽縣),這① 《宋史》卷369《張俊傳》,參見卷486《夏國傳》下。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31,建炎四年正月乙巳。

②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9《十三處戰功》,《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6。就是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的“藕塘之戰”,張俊以功進領鎮洮、崇信、奉甯軍三鎮節度使。

紹興五年十二月,改神武軍等為行營護軍,張俊所部改稱行營中護軍。

張俊與韓世忠所部為南宋兩支最重要的軍隊,宋高宗比喻為左右手。紹興七年,左護軍副都統制酈瓊率4 萬人叛降偽齊。次年,原劉光世部主力、左護軍都統制王德所部2 萬人,歸屬于淮西宣撫使張俊。

紹興八年,宋金首次議和,金將原偽齊轄區劃歸南宋,南宋成為金屬國,張俊加少傅及安民靖難功臣號。次年,金毀約南犯,張俊兼任河南、河北諸路招討使。金軍主力宗弼圍攻順昌府戰敗,張俊軍也渡淮北上,一度攻占亳州(今亳縣)。奸相秦檜令諸將退兵以便乞和,張俊首先退回淮南。

紹興十一年春,金為迫使南宋屈服,出兵南犯,劉锜、楊沂中等出援淮西,劉锜先到柘皋(今巢湖西北),列陣以待,楊沂中、王德等軍相繼到達與10 萬金軍決戰,宋軍奮勇爭先,金軍大敗而退。柘皋之戰被列“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紹興十一年二月,“淮西宣撫使張俊、淮北宣撫使楊沂中、宣撫判官劉锜,大敗烏珠(宗弼)十萬眾于柘皋”①。張俊未直接參戰,因王德為張俊部將,故只列張俊而未列王德。同年四月,以賞柘皋之功為名,張俊與韓世忠升樞密使、岳飛升樞密副使。張俊知道宋高宗、秦檜想收兵權,遂首請納宣撫司兵權,宋高宗、秦檜乘勢罷三宣撫司,也收韓世忠、岳飛兵權。張俊協助秦檜推行乞和政策,又與秦檜合謀制造岳飛謀反的冤獄。紹興十二年十一月,張俊罷樞密使,封清河郡王。紹興二十六年(1156)死,終年69 歲,追封循王。

楊沂中(存中)

楊沂中(1102—1166),字正甫,代州崞縣(今山西原平北)人。將門世家,祖楊宗閔,永興軍路副總管,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軍攻占永興軍(今陝西西安)時戰死,後諡忠介。父楊震,宣和三年(1121)從折可存鎮壓方臘起義軍,後任麟州(今陝西神木北)建甯寨知寨。靖康元年(1126)十月,建甯寨陷,楊震“與子居中、執中力戰沒”②,後諡恭毅。

楊沂中為楊震長子,宣和末應募從軍,靖康元年十二月,從信德(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揚祖勤王,隸屬張俊部。建炎三年(1129)三月,從張俊鎮壓苗傅、劉正彥兵變以功升任統領。建炎四年正月,從張俊抗擊金軍于明州(今甯波),以功升中軍統制(領)。同年六月,改禦前軍為神武軍。紹興二年(1132)三月,以張俊的神武右軍的中部(軍)統制楊沂中,升任神武中軍的長官統制(後設都統制)兼提舉宿衛親軍。所部雖不滿5000,但楊沂中逐漸成為宋高宗的心腹。紹興三年九月,楊沂中兼任權殿前司公事,紹興五年,南宋進行軍制改編,神武軍改為行營護軍,並組建新的三衙軍,楊沂中改任權主管殿前司公事,正式成為殿前司長官,所統神武中軍改為殿前司軍,但仍屬次要部隊,常在前護軍韓世忠、中護軍張俊的節制下進行抗金戰爭。紹興六年十月,在被列入“十三處戰功”之一的藕塘之戰中,楊沂中因功建節,授保成軍節度使、殿前都虞候,後又兼領侍衛馬、步軍司,統管三①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9《十三處戰功》。

② 《宋史》卷446《楊震傳》。

衙親衛軍。紹興十一年,在也被列為“十三處戰功”之一的柘皋之戰後,楊沂中以功升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兼殿前都指揮使。當年十二月,宋高宗、秦檜殺害岳飛,在殺岳云、張憲時,楊沂中任監刑官。次年賜名存中。紹興二十年,楊存中封恭國公仍兼殿前都指揮使。三十一年二月遭陸游等抨擊後,擔任殿前司長官達25 年之久的楊存中罷職,升太傅,領宮觀閑差,進封同安郡王,宋高宗說:“楊存中之罷,朕不安寢者三夕。”①同年十月,在金帝完顏亮南犯臨江的形勢下,起用楊存中任禦營宿衛使,統率親衛軍。次年正月,又被任為江、淮、荊、襄路宣撫使,因朝臣反對而改為只任兩淮防務。同年五月,禦營宿衛司被撤銷,楊存中罷職,再領宮觀閑差。

隆興元年(1163)五月,北伐宋軍在符離(今安徽宿州)之戰中潰敗。

六月,樞密使張浚罷兼都督,楊存中又被起用為禦營使、措置江防事。同年八月,張浚複兼都督,楊存中再次罷職。次年八月,張浚死後,楊存中又被起用為同都督,在宋金議和進行期間,負責江淮防務。同年十二月,宋金議和。乾道元年(1165),撤銷江淮都督府,楊存中升甯遠、昭慶二鎮節度使,領宮觀閑差。乾道二年(1166)死,終年65 歲,追封和王,諡武恭。

第二節劉锜(附李顯忠、魏勝)

宋甯宗時任史官的章穎,從“然後可傳于百世,庶幾聳動于四方,張大國家之威,發舒華夏之氣”的角度,選擇了“皆志未盡展,時不再來,失機一瞬之間,抱恨九泉之下”的劉锜、岳飛、李顯忠、魏勝四人,于開禧二年(1206)北伐中原之際,撰寫了《劉、岳、李、魏傳》,以劉锜為首。

劉锜劉锜(1098—1162),字信叔,成紀(今甘肅天水)人。父劉仲武,熙甯時補官,積功為涇原路第一將、熙河路兵馬都監。元符二年(1099),從王贍占領邈川城(今青海樂都南),建為湟州,劉仲武以功任河州(今甘肅東鄉西南)知州。崇甯四年(1105),隨高永年西征失利,降為西甯都護。大觀二年(1108),從童貫征西,招降羌王臧征仆哥,收複積石軍(今貴德西),以功受到宋徽宗召見,九子“悉命以官”②。後曆任西甯州、渭州(今甘肅平涼)、熙州(今臨洮)、秦州知州,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等職,領瀘川軍節度使。宣和二年(1120)死于熙州知州任上。劉仲武九子,以劉錫、劉锜最知名。

劉锜為劉仲武第九子,史稱德順軍(今甯夏隆德)人①,當為出生地。大觀年間入官。南宋建立後,任岷州(今甘肅岷縣)知州、隴右都護。建炎三年(1129),南宋為牽制東南地區金軍南侵,派知樞密院事張浚兼任宣撫處置使以經營川、陝,劉锜被任為涇原路經略使兼渭州(今平涼)知州。建炎四年九月,宋、金決戰于富平(今陝西富平東北)時,劉锜“身先士卒”,① 《宋史》卷367《楊存中傳》。

① 《宋會要輯稿》禮59 之20。《郡齋讀書志》卷5,趙希弁《附志·傳記類》有章穎《四將傳》;《宋史》卷207《藝文志·兵書類》有章穎《四將傳》3 卷。

② 《宋史》卷350《劉仲武傳》。

① 《宋史》卷366《劉锜傳》。

抗擊金兵②,激戰半日,勝負未分。宋軍已擊敗金左路宗弼所部,但由于環慶經略使趙哲棄軍先逃,導致宋軍全線潰敗。趙哲以此被斬首,其部屬慕容洧據慶陽(今屬甘肅)叛變,進攻環州(今環縣),劉锜因回救不及而被降為綿州(今四川綿陽)知州兼沿邊安撫使。

紹興三年(1133)冬,金軍攻占和尚原(今甘肅寶雞西南)。宋軍重新調整防務,劉锜負責文州(今文縣)、龍州(今四川平武西南)至威州(今理縣東北)、茂州(今茂縣)一帶防務。紹興四年三月,川陝宣撫司都統制吳玠抗擊金兵于仙人關(今陝西略陽西北),劉锜奉令馳援,與吳玠會師。八月,宋高宗得知劉锜戰績,詔令到行在臨安朝見,被川陝宣撫使王似以劉锜“守邊不可遣”為由,繼續留在川陝邊境。紹興五年二月,宋高宗“詔將兵不須起發,令锜疾速赴行在”。七月,當岳飛鎮壓楊麼起義後,正在湖湘的宰相張浚,想中途截留劉锜任岳州(今湖南岳陽)知州,宋高宗再次“詔趣赴行在”①,到後被任為江南東路馬步軍副總管、帶禦器械。從此,劉锜離開西北而在東南戰場上建功立業。

紹興六年二月,因宋高宗的心腹楊沂中出征,任命劉锜臨時接替楊沂中,兼權提舉宿衛親軍,說明宋高宗對劉锜相當信任。十月,偽齊南侵,宋高宗親征抗擊,劉锜改任浙西、淮東沿海制置副使,以加強南宋的海防、江防。紹興七年正月,當宋高宗巡幸在平江時,行營前護副軍都統制王彥所部與權主管侍衛親軍馬軍司公事解潛部屬械斗,解潛被罷職,宰相張浚薦劉锜文武全才,被任為權主管侍衛親軍馬軍司及殿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公事,統管重建的三衙軍,但三衙軍數量不多,只是宋高宗的護衛軍。二月,王彥罷兵權出任地方官,將王彥所部也隸屬于劉锜。劉锜將侍衛馬軍司2000 多人及王彥所部萬人,淘汰老弱,整編為六軍十二將,共6000 人。十月,劉锜兼任廬州知州、淮西制置副使、主管淮西安撫司公事,率部進駐廬州。紹興八年六月,劉锜奉詔移駐鎮江,不久改任樞密院都統制,劉锜所部成為樞密院的直屬部隊。紹興九年二月,劉锜升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並再次擔任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

紹興十年正月,劉锜任東京副留守兼節制軍馬。三月,劉锜率所部6000人和殿前司3000 人以及諸軍家屬前往。同年五月,金破壞和議,當劉锜于五月中旬到達順昌府(今安徽阜陽)時,東京留守孟庾已向南犯的金軍主帥宗弼投降。劉锜與順昌知府陳規立即部署防務,堅壁清野,拆除、燒毀城外民房,修繕城池,部將許青、賀輝、焦文通、鍾彥、杜杞等分守四城門。五月末,金軍開始圍攻順昌。六月初,圍城中的劉锜升任樞密院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隨後又接到“擇利班師”的詔旨,劉锜認為大敵當前,不能輕易退兵,應繼續堅守。由于劉锜屢敗攻城金兵,金軍主帥完顏宗弼(兀術)親率主力由開封趕到順昌,對金將說:“順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來日(順昌)府衙會食。”次日清晨,10 萬金軍四面猛攻,宗弼率重鎧親兵“鐵浮圖”(鐵塔兵)進攻東門,劉锜親自率軍出東門抗擊,宋軍將士以槍揭去金兵兜牟,以刀斧斫敵臂,甚至以手抓扯,惡戰大半天,終于將金軍打敗。劉锜“遍詣諸營,撫勞官軍及安慰中傷之人,蓋家至戶到,人人皆得其歡心”,鼓舞②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37,建炎四年九月癸丑。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79,紹興四年八月己丑;卷85,紹興五年二月乙酉;卷91,七月甲午;卷96,十二月丙午。

士氣,准備再戰①。金軍害怕劉锜派兵夜襲,加上大雨及颍河水漲,相持數日後,只得撤兵北歸。順昌之戰阻遏了金軍南侵的矛頭,穩定了局勢。當時“馬軍都虞候劉锜大敗烏珠(宗弼)于順昌,烏珠拔寨還東京,兩淮遂定”,被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②。劉锜以功建節,授武泰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順昌知府、沿淮制置使。同年七月,劉锜任淮北宣撫判官,時岳飛北伐駐颍昌(今河南許昌),而張俊已自毫州退兵,岳飛已陷入于孤軍作戰地位,告急于劉锜,劉锜派部將雷仲出兵牽制,進抵太康(今屬河南)。岳飛被迫奉詔南撤,岳飛部將趙秉淵尚堅守淮甯府(今淮陽),劉锜部將韓直協助趙秉淵擊退進犯的金軍。九月,在宋高宗、秦檜乞和政策下,諸大將都奉詔退兵,劉锜退駐太平州。

紹興十一年正月,金軍攻占壽春府,劉锜率部渡江抗擊南下的金軍,到達廬州,劉锜隨即巡視,因其城殘破不利于防守,隨即冒雨退向東關(今含山西北),“依山據水,以遏金人之沖”。二月,劉锜自東關出兵至柘皋,與10 萬金軍相遇,楊沂中、王德等軍先後到達,宋、金兩軍會戰,金軍大敗,退向西北的紫金山。柘皋之戰是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也是宋、金紹興和議前的最後一次決戰。金軍戰敗後逐步北退,主帥張俊因爭功而忌妒劉锜,命劉锜先回,自己想與楊沂中耀兵淮上以顯聲威,但當得知北退的金兵正攻打濠州時,又命劉锜率軍北上抗金。由于輕敵,楊沂中、王德被金伏兵所襲而大敗,張俊、楊沂中、王德等驚慌南逃渡江,只有劉“锜乃按部位,整旌旗,最後徐行”,駐軍曆陽(今和縣),奏請准許後,才渡江回歸太平州,這也使張俊、楊沂中懷恨在心①。

同年四月,宋高宗、秦檜罷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兵權,劉锜因而自請退閑。七月,盡管樞密副使岳飛請求不要罷劉锜的兵權,但劉锜仍被罷軍權,改任為荊南府(今湖北江陵)知府。紹興十七年,以宮觀退閑,紹興二十五年,重又起用為潭州知州。紹興二十七年,加太尉,又任荊南知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紹興二十九年,面對金帝完顏亮准備南侵的形勢,劉锜兼節制荊南府屯駐禦前軍馬,重掌兵權。紹興三十年五月,設荊南府禦前諸軍都統司,劉锜兼任都統制。十月,劉锜調任鎮江府禦前諸軍都統制,隨即揀退病馬,訓兵練卒。

紹興三十一年六月,劉锜移騎軍渡江屯駐揚州。面對金軍大舉南下的形勢,宋高宗想借助劉锜順昌之戰建功的威名,任命劉锜為淮南、浙西、江南東西路制置使,以建康府都統制王權為副使。八月,劉锜扶病出鎮揚州,並派部將王剛屯守寶應(今屬江蘇),又派部將吳超進駐淮河南岸的盱眙軍(今盱眙縣)。

十月,劉锜又兼京東、河北東路招討使。隨後扶病前駐盱眙軍部署防務,又沿淮河進至淮陰,正當劉锜在淮東抗擊金兵,主管淮西防務的王權及其部屬,當金軍渡淮南下,便即不戰而逃。面對金軍臨江的形勢,宋高宗以金字牌召劉锜退兵守江。劉锜自淮陰退到揚州時,金軍已占領真州(今儀征)。劉锜退守長江邊的瓜洲鎮,無日不戰,為穩定人心,又將妻、子從鎮江渡江遷來瓜洲。金軍占領揚州後,以重兵南下爭奪瓜洲渡,與劉锜部將左軍統領①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201。

②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9《十三處戰功》。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39,紹興十一年正月丁卯,二月丁亥、乙未,三月丁巳。員琦相遇于皂角林,員“琦陷重圍,下馬死戰數十合,中軍第四將王佐以步卒百有四人往林中設伏”,殺敗金兵,金又派大量生力軍前來,劉锜也派兩軍支援員琦,雙方惡戰大半天,金軍死傷三千余人,戰敗退兵。皂角林之戰是此次金軍南犯以來首次失利的惡戰,被列入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①。但淮西主將王權已逃回江南,宋高宗詔令劉锜退回江南,專守長江防線,遂留其侄中軍統制劉汜率部屬1500 人堅守瓜洲渡口,已病重的劉锜乘肩輿渡江到鎮江,知樞密院事、督視江淮軍馬葉義問即以李橫代劉锜指揮作戰。十一月,金軍再次大舉進攻瓜洲渡,李橫、劉汜戰敗,金軍占領瓜洲渡口。數日後,“采石之戰”,虞允文組織軍民,打敗企圖渡江南下的金帝完顏亮,完顏亮東走揚州,不久為部下所殺。

紹興三十二年(1162)二月,劉锜病死于臨安,後諡武穆。《宋史》稱:“劉锜神機武略,出奇制勝,順昌之捷,威震敵國,雖韓信泜上之軍,無以過焉”。又稱:“金主亮之南也,下令有敢言锜姓名者,罪不赦。枚舉南朝諸將,問其下孰敢當者,皆隨姓名其答如響,至锜,莫有應者,金主曰:吾自當之。然锜卒以病不能成功。”評論雖不無誇張,但劉锜抗金,除形勢不利而主動退兵外,大多戰勝,因而被“世傳锜通陰陽家,行師所避就”①。李顯忠(世輔)

李顯忠(1110—1178),原名世輔,綏德軍青澗城(今陝西青澗)人。

其先世唐末以來世襲蘇尾九族都巡檢使,父名李永奇。建炎二年(1128)正月,鄜延經略安撫使王庶時在鄜州,招募“硬探”,17 歲的李世輔應募從軍。建炎五年(金天會九年,1131),金將陝西劃屬偽齊,李永奇、李世輔父子仕偽齊,後李世輔謀叛偽齊歸宋,李永奇家屬二百余口遇害,李世輔逃往西夏。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二月,借西夏兵攻延安,時金已廢偽齊,陝西也已劃歸南宋,遂往河池(今甘肅徽縣)見四川宣撫使吳玠,即被授護國軍承宣使銜、樞密行府前軍都統制軍職。九月,到南宋首都臨安府晉見宋高宗,又被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銜,初賜名忠輔,又改賜名顯忠,任樞密院都統制軍職。

紹興十年二月,劉锜任東京副留守的同時,李顯忠被任為南京副留守,未及赴任,金軍已毀約南犯。同年五月,劉光世出任三京招撫處置使,李顯忠任前軍都統制。紹興十一年二月,宋金“柘皋之戰”,金軍戰敗北撤時,李顯忠率部追擊建功。六月,劉光世罷軍職,所部改編為池州(今貴池)駐紮禦前諸軍都統制司,李顯忠任都統制。

紹興十二年三月,宋金簽訂“紹興和議”。一向主張抗金的李顯忠于同年十二月以病請辭軍職,升領保信軍節度使,改任兩浙東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紹興十八年,李顯忠因上書恢複中原,而且“止用申狀”,秦檜大怒。同年五月,借口李顯忠私自派人去金境內迎歸故妻,降領平海軍承宣使銜、提舉宮觀閑差,在台州(今浙江臨海)居住。紹興二十三年正月,才又複領甯國軍節度使銜、兩浙東路馬步軍副總管。奸相秦檜死後,李顯忠才出任軍職,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93,紹興三十一年十月乙丑;《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9《十三處戰功》,卷20《劉锜皂角林之勝》。

① 《宋史》卷366《劉锜傳》及《傳論》。

曆殿前司右軍、先鋒軍統制,都統制。

紹興三十年(金正隆五年,1160)三月,金軍即將南犯,李顯忠複任池州都統制。次年渡江至淮河南岸壽春(今壽縣)一帶設防。十月,李顯忠部將擊敗渡淮金兵于大人洲,李顯忠也邀擊南下的金軍獲勝,在得知奉命守淮的建康都統制王權已南逃後,李顯忠遂退回池州防江。十一月初,王權被撤職,李顯忠接任建康都統制,未及赴任,虞允文已組織“采石之戰”,擊敗企圖渡江的金軍。次日,李顯忠也趕到采石接替江防,並隨即派兵1.6 萬人隨虞允文赴鎮江防守。李顯忠隨後升任淮西制置使,京畿、河北西路招討使。次年五月,招討司撤消前,改任主管馬軍司,升太尉。

隆興元年(金大定三年,1163)四月,樞密使張浚主持北伐。五月,李顯忠渡淮北上,攻占靈璧,虹縣(今泗縣)金守將降,又攻占宿州。李顯忠以功授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任招討使,邵宏淵任副使。李顯忠在宿州城外設防,邵宏淵守城。金帥紇石烈志甯率金軍10 萬反攻宿州,李顯忠苦戰于城外;次日,金軍再攻,李顯忠約邵宏淵內外夾擊攻城金軍,但當李顯忠率部激戰百余合,邵宏淵卻坐視不出。當夜,“建康中軍制統制周宏及邵都統(宏淵)子世雄,陽為虜劫寨自遁”①。次日,李顯忠入城守禦,邵宏淵又揚言:“金添生兵二十萬來,儻軍不返,恐不測生變。”李顯忠知邵宏淵怯戰,而“勢不可孤立”②,于是不得已退兵,宋軍潰退,但金軍亦因損傷慘重而未追擊,宿州治符離縣,史稱“符離之戰”。李顯忠因而被責降為清遠軍節度副使,再責降為果州團練副使,潭州安置。宋孝宗後知符離之潰,主要是邵宏淵動搖軍心與怯戰所造成,除貶降邵宏淵外,乾道元年(1165)召還李顯忠,複授容州防禦使銜,後又升隨州觀察使、兩浙東路副都總管,但李顯忠乞祠,遂改為提舉宮觀閑差。乾道六年,再次起用李顯忠,升領威武軍節度使、主管馬軍司公事;七年,再升太尉;九年,因病以提舉宮觀閑差養病。淳熙五年(1178)去世,終年69 歲,後諡忠襄。

魏勝魏勝(1120—1164),字彥威,淮陽軍宿遷(今屬江蘇)人。少應募為弓箭手,移居山陽(今江蘇淮安)。紹興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1131)七月,金軍即將南犯,魏勝率義軍300 人,渡過淮河占領漣水。八月初,又“率其徒數百人至海州,自稱制置司前軍,大兵且繼至”,金守將高文富(多)閉城門拒守,魏勝在城外多樹旗幟、舉煙火,魏勝率部眾攻上城頭,民眾又開城門,魏勝遂占領海州,附近各縣也紛紛歸降。南宋隨後任命魏勝為統制忠義軍馬。魏勝又一度出兵攻入沂州。同年十月,金軍圍攻海州,浙西副總管李寶率水師登陸擊退金兵,魏勝被任為海州知州。紹興三十二年五月,魏勝升任山東忠義軍都統制,仍兼海州知州,金軍又圍攻海州,金帝完顏亮被殺于揚州後,金軍撤圍退兵。

隆興元年(1163),樞密使兼都督張浚派賈和仲任山東、河北路招撫使,置司海州。魏勝被誣告,因而改任京東路副總管、都督府統制,駐紮建康府。不久,張浚得知魏勝被賈和仲誣陷,恢複魏勝舊職重回海州。隆興二年,因① 張掄:《故太尉..贈開府儀同三司李公(顯忠)行狀》,《琬琰集刪存》卷3。② 《宋史》卷367《李顯忠傳》。

宋金議和,改命魏勝為楚州知州,專守楚州西南的清河口,淮東安撫使劉寶守楚州。金將徒單克甯進攻魏勝于淮陰東十八里口,“魏勝取敝舟鑿其底,貫以大木列植水中,別以船載巨石貫以鐵鎖,沉之水底,以塞十八里口及淮渡舟路”①。魏勝抗擊金軍,“自卯至申,勝負未決”,金軍又增派援軍,魏勝全力抗戰,並向李寶求援,李“寶在楚州,相距四十里,堅謂方講和,決無戰事,迄不發一兵”②,魏勝援絕箭盡,仍依土崗列陣,堅苦抗擊,以步兵列前,騎兵殿後,魏勝中箭落馬而死,終年45 歲。贈保甯軍節度使,諡忠壯。魏勝生前只是中級武官,戰功亦僅是攻占海州,血戰淮陰,完全不能和獨當一面、戰功顯赫的許多大將相比,甚至不及眾多的中級武將。史學家章穎將他列入“南渡四將”,這不僅因為魏勝忠心報國、戰死疆場,更因為他是“山東忠義之冠”①,代表著抗金陣營中的忠義軍這支重要抗金力量。① 《金史》卷92《徒單克甯傳》。

② 《宋史》卷368《魏勝傳》。

① 《宋會要輯稿》禮59 之20。

第五十章岳飛第一節岳飛早年的抗金活動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①。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務農。岳飛青少年時先後向周同、陳廣學習射箭、槍技,成為全縣武藝最高強的人,但因家境貧困,後到相州(今安陽),“為韓魏公(琦)家莊客,耕種為生”②。

宣和四年(1122)初,岳飛初次從軍。同年十月,在北宋攻遼戰爭中,曾到達遼燕京(今北京)城下,見到高大的城牆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誤認為這是金初起時的著名戰略要地黃龍府(今吉林農安)。這也可能是當時不少人共有的誤解,以至于十多年後已是大將的岳飛,還對部屬說過“直到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的豪言壯語③。宋軍攻遼戰敗退軍,適值父親岳和病死,岳飛隨即回到家鄉守喪。靖康元年(1126)冬,又到相州應募從軍為劉浩部屬。同年十二月,康王趙構在相州建立大元帥府,劉浩所部成為大元帥府最早的基本部隊之一。次年五月,趙構即位于南京應天府。此後不久,作為小軍官的岳飛,奏請宋高宗回都城開封領導抗金戰爭,以越職上奏罪名而被奪軍職。

建炎元年(1127)六月,張所任河北招撫使,置司北京(今河北大名東)。七月,張所離開“行在”南京赴任。但直到八月中旬末,張所“今留京師,以招集將佐,故尚未行”至北京①,岳飛投張所部下從軍。張所“一見,與臣(岳飛)言兩河、燕、云利害,適偶契合。臣自白身借補修武郎、閤門宣贊舍人,充中軍統領,尋又升統制”②。岳飛隸屬于都統制王彥。

九月,王彥所部攻占新鄉(今屬河南)縣城,但隨即遭金軍圍攻,王彥兵潰突圍後,組織義軍(八字軍)抗金。岳飛則率所部獨立行動,後雖向王彥謝罪,但未再被接納。岳飛遂投東京留守宗澤,由于岳飛曾擅自脫離主將王彥管轄,“犯法將刑,澤一見奇之,曰:此將材也。會金人攻汜水,澤以五百騎授飛,使立功贖罪。飛大敗金而還,遂升飛為統制,飛由是知名”③。建炎二年六月,宗澤病死,杜充繼任東京留守,岳飛成為杜充的部屬,在胙城(今延津東北)、汜水關等地戰勝金兵;又先後在開封、陳州(今淮陽)等地,擊敗王善、曾成、孔彥舟等部。建炎三年,以功屢升“授真刺史”①,成為中級武官。六月,岳飛隨杜充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杜充任右相① 本章參考鄧廣銘《岳飛傳》(增訂本),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② 《三朝北盟會編》卷27 引《岳侯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③ 岳珂編,王曾瑜校注《鄂國金佗稡編續編校注》(下稱《金佗稡編》或《金佗續編》),中華書局1989年版。《金佗續編》卷14《忠湣諡議》,參見卷27 黃元振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8,建炎元年八月乙亥。

② 《金佗稡編》卷11《乞以明堂恩奏張所男宗本奏》。

③ 《宋史》卷360《宗澤傳》。

① 《宋史》卷365《岳飛傳》。按宋制以武階官而帶承宣使(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刺史等銜,通常稱遙郡、遙領、借補,仍以武階官敘品級;而稱正任、真授等,則是除落階官銜,而以承兼江淮宣撫使守建康。十二月,金軍于馬家渡(今南京西南)渡江南下,杜充派都統制陳淬率統制岳飛等將士2 萬抗擊金軍,以王■領兵1 萬余人策應。陳淬、岳飛與金軍激戰十余合,直戰到天黑勝負未分,王■首先率部逃跑,宋軍遂即潰散,都統制陳淬戰死,岳飛率部退屯鍾山(今南京城東紫金山)。這是岳飛,也是南宋軍隊首次正面與完顏宗弼(兀術)統率的金軍主力作戰。此戰為“建炎三大戰”的首次重大戰役。雖然由于主要將領王■在勝負未分之際率軍先逃,導致整個戰役的失敗,但在宋金戰爭史具有獨特的意義,那就是宋軍終于敢與金軍主力正面作戰,因為“建炎、紹興初,諸將未嘗敢與虜(金軍)戰也”。除此次建康之戰及次年的白原、富平兩次戰役外,“其它率望風奔潰,蓋未嘗接戰也”②。

金軍占領建康,岳飛率部退至廣德軍(今安徽廣德)境內,又轉移至宜興,宜興成為岳飛所部此後一段時間的根據地。建炎四年五月,金軍渡江北撤,岳飛邀擊後撤的金軍于靜安鎮(今江蘇南京西北)渡口,前建康府通判錢需也率鄉兵從側面襲擊金軍,金軍大敗,岳飛、錢需收複建康城。岳飛後率部回宜興,不久即歸屬張俊節制。

此時,南宋“假(借)權宜以收群盜”,設置鎮撫使。“上供財賦權免三年,余聽帥臣(鎮撫使)移用,更不從朝廷應副,軍興聽從便宜。..許以能捍禦外寇(金軍),顯立大功,特與世襲”①。在金軍接戰的江淮、江漢地區普遍設置鎮撫使,這是利用“群盜”守土抗金的地方軍區。在南宋又將實力較小的地方軍政長官也改任為鎮撫使時,張俊沒有將岳飛所部歸並入神武右軍,而是推薦岳飛出任通泰鎮撫使兼泰州知州。岳飛率部赴泰州,奉命出援楚州時,于承州(今高郵)擊敗金軍,但大將張俊、劉光世並不出兵,勢單力薄的岳飛只得退守泰州。十一月,又渡江退往江陰後,奉命防江。十二月,岳飛受命從張俊討伐李成。

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紹興元年(1131),李成在岳飛等軍追擊下歸附偽齊。張用也在岳飛招降後,向張俊投降。此次平寇,岳飛戰功第一;七月,岳飛改任神武右副軍統制,所部也由雜牌軍成為南宋朝廷直系軍的一部分,但岳飛的地位尚低,當時東南大將號稱“劉(光世)、韓(世忠)、張(俊)、辛(企忠)”。同年十二月,神武副軍都統制辛企忠罷職,由岳飛取代辛企忠,時年29 歲的岳飛開始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紹興二年,岳飛任權知潭州兼權荊湖東路安撫使、馬步軍總管,討伐曹成。曹成在岳飛所部追擊下向韓世忠投降。七月,岳飛奉命移屯江州(今江西九江),其時劉光世、韓世忠所部各有4 萬人,張俊有3 萬人,岳飛所部也已達二萬三四千人,成為南宋第四支重要軍事力量。

紹興三年,岳飛鎮壓了吉州(今吉安)、虔州(今贛州)地區的農民起義軍。八月,岳飛在行在臨安(今浙江杭州)朝見宋高宗時受到獎勵,隨後任江西沿江制置使,置司江州。九月下旬中,岳飛被任為江南西路、舒(今宣使、刺史等官銜敘品級。

②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19《建炎三大戰》。

① 《宋史》卷167《職官志·鎮撫使》。

安徽潛山)、蘄(今湖北蘄春東北)州制置使,成為與鄂州王■、池州劉光世、鎮江韓世忠,共同負責長江中下游的四支主力部隊之一。

原神武後軍的長官巨師古因不伏韓世忠的節制,于紹興三年六月被除名、編管廣州後,部屬被撥隸其他將領。同月,岳飛所部由神武副軍升改為神武後軍。

收複襄、鄧六郡鎮壓楊麼起義紹興四年五月,因金與偽齊南犯,岳飛兼任黃州、複(今天門)州、漢陽軍、德安府(今安陸)制置使,隨即收複被偽齊占領的郢州(今鍾祥)、襄陽(今襄樊襄陽區)、唐州(今河南唐河);六月,部將牛皋攻克隨州(今屬湖北);七月,部將張憲、董先等又攻克鄧州(今屬河南),南宋後以新收複地區設置襄陽府路。岳飛以功建節,升為清遠軍節度使,時年32 歲。同時改任湖北路、荊(今江陵)、襄、潭州制置使。同年九月,金和偽齊聯軍大舉南下,直撲兩淮,十二月,進攻廬州時,高宗詔令岳飛馳援,岳飛派部將張憲、牛皋率兵2000 進援廬州,敵軍戰敗奔潰。

紹興五年二月,岳飛升領鎮甯軍、崇信軍兩鎮節度使,聲望地位已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老將相近。岳飛的神武後軍長官官銜也由統制升為都統制,並被任命為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鎮壓楊麼起義軍成為主要任務。岳飛率部于五月下旬初進抵鼎州(今湖南常德),對楊麼起義軍采取剿撫兩手政策,楊麼部將黃佐首先率部出降,被岳飛派回湖中招降和攻擊起義軍。黃佐擊破周倫水寨,取得了進剿起義軍的首次勝仗。右相兼都督諸軍事張浚前來湖湘督戰,五月末,張浚接到詔令要回朝布置防備金、偽齊南犯。張浚即把岳飛召到潭州,要他作暫停進攻或長期圍困起義軍的打算,而岳飛“請除來往三程,以八日之內,俘諸囚于都督之庭”①。六月初,岳飛派任士安進攻楊欽大寨,自率大軍遂接應,楊欽戰敗投降。六月中旬初,岳飛又攻破楊麼起義軍基地夏誠大寨,楊麼戰敗投水自殺,夏誠被俘,終于如期鎮壓了楊麼起義。岳飛以功加檢校少保、進封開國公。岳飛的部隊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數萬原起義軍成為岳飛的戰士,幾支官軍也歸並為岳飛的部屬。十二月初一日,岳飛升為招討使。次日,南宋進行軍事改制,廢神武軍號改稱行營護軍,不設都統制,由宣撫使、招討使直接指揮。岳飛所部改稱後護軍,中軍統制王貴兼提舉一行事務,前軍統制張憲兼同提舉一行事務,需要時可以代替岳飛指揮部隊作戰。南宋這次將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吳玠所統轄的五支最主要的部隊,統編為行營五護軍,成為朝廷主力軍,分布在宋金戰爭的全線,改變了南宋初年的無序狀態,岳飛所部扼守長江中流及漢水流域,成為金軍、偽齊軍南犯時難于逾越的鋼鐵長城。

北伐中原紹興六年三月,右相兼都督諸軍事張浚部置抗金事宜,在長江中下流采取進攻的態勢,岳飛升任湖北、京西宣撫副使(不設宣撫使,宣撫副使即是長官),置司襄陽。岳飛在行營五護軍統帥中不僅是最年輕、資曆最淺、最① 《金佗稡編》卷6;《行實編年》卷3,紹興五年五月。

晚建節的高級將領,也是最後一個升任宣撫副使,但已確立了岳飛作為“中興四將”之一及在南宋諸將中的應有地位。同年夏秋,岳飛軍長驅進入偽齊統治區,部將牛皋攻占鎮汝軍(當是今河南魯山),王貴攻占盧氏(今屬河南)、虢略(今靈寶)、朱陽(今靈寶西南)、欒川(今屬河南)等縣,又西進攻占商州(今屬陝西)、商洛(今丹鳳西北)、洛南(今屬陝西)等地,楊再興攻占長水縣(今河南洛甯西南),雖由于軍糧供應困難而退軍,但沉重地打擊了偽齊的統治。

面對南宋進攻態勢,偽齊在謀求與金聯軍侵宋遭金拒絕後,自行發兵侵宋,主要矛頭仍然直指兩淮,並讓部分士兵穿著金軍服裝,制造偽齊與金朝聯合侵宋的假相。然而熱中于派系斗爭,致力于扶植二程理學、打擊王安石新學的左相趙鼎,驚慌失措,不與在前方的右相張浚商議,急忙命令諸將退而守江,並調遣岳飛移屯江州進行防守,岳飛不顧眼病加重兩眼昏花的情況,急忙抽調部隊東下。南侵的偽齊軍主力于藕塘(今定遠東南)被宋軍打得大敗,兩淮偽齊軍隨即全線敗退。但偽齊乘岳飛抽調兵力東下,江漢地區防守力量削弱的情況下,偽齊與金朝集中兵力,攻擊此前不久被岳飛部將收複的商州、虢州以及鄧州、唐州、信陽軍等地,各地守軍奮力抗擊。十一月中旬,岳飛回到鄂州後立即渡江北上,部將牛皋、王貴、董先等先後擊敗偽齊軍,並攻至蔡州(今河南汝南)城下,由于所帶軍糧不多,難于持久攻城,遂自蔡州主動退兵返回防區。

紹興七年二月,岳飛的武階官升為最高的太尉,職銜也升為宣撫使。三月,劉光世被罷兵權,宋高宗原已詔令將劉光世所部劃歸岳飛統轄,但既遭到新任樞密使秦檜的反對,宰相兼都督的張浚又想將劉光世所部收歸都督府,任命劉光世的部將王德為左護軍都統制、酈瓊為副都統制。由于王德位微望輕不足以居酈瓊之上,同年七月,酈瓊裹脅4 萬人投降偽齊。由于宰相張浚處置失當,不僅使岳飛擴充軍隊以加強抗金實力的願望落空,也造成了南宋最大的一次兵變事件。

紹興七年(金熙宗天會十五年,1137)十一月,金廢偽齊。紹興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南宋與金首次議和。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三月,金將原偽齊轄區劃歸南宋。岳飛雖持反對態度,在上表中稱:“唾手燕云,正欲複仇而報國;誓心天地,當令稽首以稱藩。”宰相(獨相)秦檜“見之切齒”①。但岳飛依舊因議和而援例升官,升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

這年夏季的一天一陣驟雨之後,岳飛在鄂州衙署憑欄遠眺,但見滔滔大江滾滾東流,心潮洶湧澎湃,不勝感慨,前些時他上表反對議和時的心情,此時更為激烈,發為心聲,高聲吟唱了後來成為千古絕唱的《滿江紅》②: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列。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紹興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五月,金毀約犯宋,面對金軍的全面進攻,宋高宗被迫抗金。六月初的順昌(今安徽阜陽)保衛戰,劉锜擊敗金軍主帥宗弼的精銳部隊,遏制了金軍南犯的矛頭。岳飛此時已官進少保、職兼① 《三朝北盟會編》卷192。

② 《滿江紅》詞為岳飛所作,系據鄧廣銘先生的意見,參見《再論岳飛的〈滿江紅〉詞不是偽作》,《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

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當順昌形勢嚴峻時,岳飛奉詔進援,岳飛曾派張憲、姚政率部趕往順昌。

當宋高宗被迫應戰時,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帥雖都加了河南北諸路招討使,但實際只要求諸軍抵擋而非進攻。所以,隨即派遣官員以計議軍事的身份分別前往三大帥處,傳達宋高宗的意圖。當前往岳飛處的計議軍事李若虛,帶著宋高宗的“禦劄”趕到湖北、京西宣撫司所在地鄂州時,岳飛早已依照既定計劃率部北伐中原,李若虛追到德安府(今安陸)才見到岳飛,除了轉交宋高宗的“禦劄”外,還告訴岳飛“兵不可輕動,宜班師。飛不從。是時諸軍皆已進發,若虛曰:‘面得上(高宗)旨,不可輕動,既已進發,若見不可進,則當以詔還。矯詔之罪,若虛當任之。’飛許諾,遂進兵”①。岳飛開始了空前的,也是最後一次大規模北伐的軍事行動。

六月間,救援順昌的張憲、姚政,由于劉锜已打敗金軍,張憲、姚政即轉向西北攻取蔡州,西路的牛皋攻取魯山(今屬河南)。閏六月間,張憲、傅選等打敗金軍韓常後收複颍昌(今許昌),張憲又與牛皋等打敗從開封來援的金軍並收複陳州(今淮陽),金軍企圖重新奪取颍昌,又被駐守部隊董先、姚政等擊敗,郝晸又收複鄭州,姚政也收複中牟(今屬河南),前鋒距離金軍指揮中心只有幾十里。七月初,郝晸在忠義軍李興等配合下,收複宋西京洛陽。正當前線不斷取得勝利之時,金軍偵察到岳飛的指揮部郾城(今屬河南)只有少量騎兵駐守,金軍主帥宗弼(兀術)親率精銳騎兵1.5 萬,自開封奔襲郾城,企圖一舉消滅岳飛的指揮中心。經過一場惡戰,倚以屢勝宋軍的拐子馬(側翼騎兵)、鐵浮圖(鐵塔兵,指重裝騎兵),都被打得大敗,金軍終于不支而退。但宗弼仍不斷企圖進攻郾城,岳飛親自率軍出戰,殺敗金軍。小商橋(郾城北)之戰,楊再興、楊蘭、高林等以少敵眾,英勇戰死,張憲率援軍趕至,再次大敗金軍。宗弼又改而攻擊颍昌以切斷岳飛與前方部隊的聯系,經過大半天的惡戰,也被守城的將士打得大敗。還可能有一支小部隊一直進到離開封45 里的朱仙鎮(今開封西南)一帶,並打敗了金兵①。此次岳飛北伐中原,金軍遭到沉重打擊。“撼山易,撼岳家軍難”②,是金軍對岳飛部隊的高度評價。

正當岳飛大獲全勝,宋朝原首都開封收複在即,宋高宗、秦檜不僅不支持岳飛的抗金戰爭,恰恰相反,而是要岳飛措置班師。此時張俊、韓世忠、楊沂中、劉锜等軍已先奉詔退兵,岳飛如果不退兵,將面臨單獨抗擊全部金軍的險惡形勢,岳飛只得也退兵。

千古奇冤紹興十一年(1141)二月,金軍再次渡淮南犯,在岳飛奉詔進援還未到達的情況下,宋金“柘皋之戰”,楊沂中、劉锜大敗金軍。楊沂中、王德隨① 《三朝北盟會編》卷202,紹興十年六月二十二日。

① 關于朱仙鎮之戰,首見于岳珂所撰(顧杞撰草稿)《行實編年》,其他記載均出于此。鄧廣銘《〈鄂王行實編年〉中所記朱仙鎮之捷及有關岳飛奉詔班師諸事考辨》(《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認為純系岳珂杜撰;王曾瑜則認為實有其事(參見《金佗稡編》卷8 有關注釋)。撰者以為岳珂(或顧杞)所記當得自傳聞,並非全系空穴來風,但傳說或岳珂已將此戰之規模及效果誇大,故作如上敘述。② 《宋史》卷365《岳飛傳》。

後雖因輕敵在濠州遭金軍伏擊而敗,但金軍畢竟還是渡淮北撤,說明只就抵抗金軍的南犯而言,依靠劉锜、楊沂中、王德等將領也已足以應付。四月,借口柘皋之捷,論功行賞,三大將被收兵權,同時罷宣撫使,韓世忠、張俊升任樞密使,岳飛升任樞密副使。而更大的陰謀是,秦檜對堅持抗金最力的韓世忠、岳飛進行陷害。秦檜首先將矛頭指向韓世忠。胡紡首先向秦檜秘告,韓世忠親校耿著企圖鼓動兵變,以迎韓世忠回楚州重掌軍權。秦檜立即逮捕耿著並嚴刑拷打,陰謀以此陷害韓世忠。岳飛和張俊奉命前往楚州按閱韓世忠軍馬時,岳飛得知耿著的冤獄並隨即寫信告訴韓世忠,由于得到宋高宗的庇護,終于使秦檜陷害韓世忠的陰謀落空。岳飛又反對剝奪劉锜的兵權,更加深了秦檜對岳飛的仇恨。當金朝表示和談的意圖時,岳飛仍不顧安危上奏反對求和,秦檜在加快求和的過程中,也加快了迫害岳飛的步伐。同年八月,岳飛已感到形勢的險惡,自請免職,隨即被罷去樞密副使,但並沒有能延緩秦檜陷害岳飛的步伐。九月,一起類似陷害韓世忠的陰謀終于發生,秦檜黨羽指使岳飛部將王俊,向都統制王貴“告副都統張憲謀據襄陽為變,..冀朝廷還岳飛複掌兵”。王貴立即向樞密使張俊報告,張憲隨即被逮捕,後又誣陷“張憲供通為收岳飛處文字後謀反”①。岳飛及子岳云即被投入大理寺獄審訊,秦檜決心殺岳飛以警告所有敢于反對求和者。金軍主帥宗弼在給秦檜的信中指出:“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②。這既可能實有其事,也有可能是秦檜編造,借以促使宋高宗下殺岳飛的決心。秦檜派禦史中丞何鑄審訊岳飛,岳飛脫衣露出少年時母親姚太夫人刺寫在背上的“盡忠報國”,“鑄察其冤,白之檜,檜不悅,曰:此上意也”③。秦檜見何鑄不治岳飛謀反罪,就改派萬俟■審訊岳飛。十二月,岳飛終于被定為謀叛罪。已經退閑的“韓世忠不能平,以問秦檜,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④一代英豪岳飛,終于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賜死于大理寺獄,時年39 歲;子岳云、部將張憲被處死刑,家產籍沒,家屬都被發配往廣南、福建路居住。

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月,在金帝完顏亮南犯的形勢下,才將“岳飛、張憲子孫家屬,令見管州並放令逐便”⑤。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後,追複了岳飛少保、兩鎮節度使、開國公等官銜、爵位;岳飛的夫人李氏、岳云的夫人鞏氏追複封號,岳云、岳雷、岳霖追複官銜,岳震、岳靄(後改霆)及岳云、岳雷之子也補授官;岳飛又依禮改葬,岳云祔葬,岳飛的冤獄終于得到昭雪。岳飛于淳熙五年(1178)被追諡為武穆,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寶慶元年(1225)又追諡為忠武,此前還追贈為太師。著作有後人所編《岳忠武王文集》。

第二節岳云張憲岳云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1,紹興十一年九月癸卯;卷142,十月戊寅。② 《金佗稡編》卷20《籲天辨誣通敘》。

③ 《宋史》卷380《何鑄傳》。

④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

⑤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63,紹興三十一年十月丁卯。

岳云(1119—1142),字應祥,岳飛長子,劉氏所生,(岳飛次子雷,亦為劉氏所生),但在岳飛長期離家抗金後,劉氏已改嫁。岳飛、岳雷隨祖母姚氏居住。建炎四年(1130)初,岳飛進駐宜興,將離散多年的母親及二子接來宜興後,岳飛又娶李氏。岳云“年十二,從張憲戰,多得其力,軍中呼曰‘贏官人’”,記載不無誇張,很可能是岳飛將長子岳云托付給愛將張憲照看,張憲出戰時帶著岳云,岳云雖然年少,但主將岳飛的長子臨陣,確能起到鼓舞將士斗志的作用。從此,岳“飛征伐,未嘗不與”①。紹興三年(1133)九月,岳云隨已任神武副軍都統制的岳飛朝見宋高宗,雖“年尚少,上亦以戰袍,戎器賜之”②,隨後被授保義郎、閣門祗候,開始正式成為軍官。岳云“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③,在紹興四年收複襄、鄧的戰役中,先隨牛皋攻下隨州,又隨張憲攻占鄧州;紹興五年平定楊麼起義軍的戰役中也建立戰功,但岳飛都不報功請賞。紹興六年,岳飛任湖北、京西路宣撫副使,岳云任宣撫副使司書寫機宜文字,在進攻偽齊商州、虢州、蔡州等戰役中,再次建立戰功,但岳飛在上報的“本職功狀內合乞推恩等第”的人員中,仍未將岳云列入。南宋朝廷在對此戰有功的將士論功行賞時,岳云也“特轉三官”時,岳飛一再上書辭免,並指出被列入“事狀”中,斬將陷敵立有奇功的將領只升一級,而子岳云升三級,“非所以示將士大公至正之道”①。

紹興十年的北伐戰爭時,金軍襲擊郾城失敗後,岳飛對岳云說:金軍“犯郾城,屢失利,必回鋒以攻颍昌,汝宜速以背嵬(親軍)援王貴”。金軍主帥宗弼(兀朮)果然以10 萬大軍攻颍昌,由于守城宋軍不過3 萬,眾寡懸殊,主將王貴怯戰,在岳云督促下,王貴以董先、胡清守城,王貴自與岳云出城西迎戰,岳云以所統背嵬軍的騎兵沖擊敵陣、步軍分列左右兩翼繼進;王貴、岳云率軍自辰至午,血戰半日,勝負未分,董先、胡清率生力軍出城參戰,金軍大敗而逃。岳云“體被百余創,甲棠為赤”②,以功升為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成為中級武官。

紹興十一年八月,岳飛被罷樞密使以宮觀奉朝請時,岳云也被授宮觀閑差。同年十月,秦檜制造陷害岳飛冤案時,誣陷岳“云與(張)憲書,令措置使(岳)飛還軍”,因為完全是無中生有,就“且言其書已焚”。韓世忠詰責秦檜,秦檜也只能說:岳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當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賜死時,岳云與張憲同被處斬,岳云死時才23歲。

紹興三十二年十一月,岳云被追複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官銜,並以禮附葬岳飛墓;妻鞏氏也追複恭人封號,二子岳甫、岳申授官。嘉泰四年(1204),岳云被追贈武康軍節度使。

① 《宋史》卷365《岳云傳》。又本傳以岳云為岳飛養子,誤。參見《金佗稡編》卷9《諸子遺事·岳云傳》的王曾瑜考證。

②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68,紹興三年九月庚由。

③ 《宋史》卷365《岳云傳》。而《金佗稡編·諸子遺事·岳云傳》等作鐵錘,王曾瑜在注釋的考證中認為應是鐵椎槍。

① 《金佗稡編》卷14,《家集》卷5《辭男云轉三官劄子》。

② 《宋史》卷365《岳云傳》。

張憲張憲(?—1142),岳飛心腹將領。建炎四年(1130)岳飛接回母親及兒子岳云、岳雷後,即將長子岳云托給張憲照管。紹興元年,岳飛奉命受張俊節制討伐李成時,統領張憲以兵駐守徽州(今安徽歙縣)。同年十二月,岳飛任神武副軍都統制,張憲任前軍統制。紹興二年,岳飛討伐曹成,曹成自道州(今湖南道縣)南下賀州(今廣西賀縣),並以兵扼守莫邪關(今地不詳),前軍統制張憲率部攻關,軍士郭進與旗頭奮勇登關,張憲遂攻占關城。曹成又率殘部奔竄連州(今廣東連縣),岳飛“遂遣本司統制官張憲追趕掩殺,收複連州”①,曹成在岳飛追擊下向韓世忠投降。曹成部將“郝政率眾走沅州,首被白布,為成報仇,號白巾賊,憲一鼓擒之”②,郝政(晸)降于張憲。曹成部將楊再興,在莫邪關戰役中,殺死岳飛部將韓順夫;張憲率軍追殺時,楊再興又殺岳飛之弟岳翻。此時,再次被張憲追殺,楊再興無路可逃,跳入深澗中,“張憲欲殺之,再興曰:‘願執我見岳公’。遂受縛”③,楊再興後成為岳飛部下勇將。

紹興三年三月,岳飛奉詔鎮壓虔州、吉州地區農民起義,“分遣統領官張憲取一路,王貴取一路”,並“躬親統率軍馬取一路,約期會合迎敵”①。四月,張憲與王貴攻擊起義軍彭友、李滿所部,彭友、李滿被俘,虔、吉地區起義被平定。同年九月,張憲進官武略大夫、吉州刺史,成為中級武官。紹興四年五月,岳飛出兵攻取被偽齊占領的襄、鄧六郡。張憲先在牛皋、岳云的助攻下,攻占隨州,生俘偽齊知州王嵩。張憲又與王萬、董先收複鄧州;大敗偽齊及金兵于唐州北,又收複唐州。在岳飛收複襄、鄧六郡中,張憲也立了重大戰功。同年冬,金與偽齊聯軍入侵兩淮,進攻廬州,岳飛派張憲、牛皋救廬州,擊退聯軍。

紹興七年三月,宋高宗擬將劉光世舊部劃歸岳飛統轄,因張浚、秦檜的反對而作罷。岳飛氣憤之下,就報請解職為母守孝,未得高宗允許,就“以本軍事務官張憲攝事”②。張憲作為岳飛的心腹,臨時代理管理軍中事務。紹興八年正月,偽齊蔡州提轄白安時殺金兵,脅持知州劉永壽攜軍民降宋,岳飛也派張憲等前往受降。

紹興十年夏,劉锜據順昌抗擊金軍,岳飛奉詔救援,即派張憲與姚政率兵赴援,張憲等趕到時金軍已敗退。張憲遂轉而折向西北,襲取蔡州;大敗韓常所部金軍,占領颍昌,東進再攻占淮甯府。楊再興抗擊金兵于小商橋,激戰陣亡後,張憲領援兵繼至,金軍被打得大敗而逃。張憲率徐慶等將領,又大敗金兵于臨颍東北。張憲在此次北伐中原的戰役中屢立戰功。

紹興十一年四月,岳飛罷宣撫使改任樞密副使,張憲改任鄂州禦前諸軍副都統制。九月,在秦檜迫害岳飛的過程中,作為岳飛愛將的張憲首當其沖。當時張憲離開鄂州正前往鎮江的樞密行府向樞密使張俊報告事務,前軍副統① 《金佗稡編》卷19,《家集》卷10《追趕曹成捷報中省狀》。

② 《宋史》卷368《張憲傳》。

③ 《宋史》卷368《楊再興傳》。

① 《金佗稡編》卷19,《家集》卷10《虔州捷報申省狀》。

②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12,紹興七年七月丁卯。

制王俊受樞密使張俊指使,即向都統制王貴誣“告副都統張憲謀據襄陽為變”①,王貴立即向樞密使張俊報告。當張憲到達鎮江隨即被逮捕入獄。雖然樞密行府屬吏王應求向張俊說明樞密院無權進行審案,但張俊“不聽,親行鞫煉,..憲被掠無全膚,竟不伏”②。但張俊誣稱張憲收到岳云書信,命張憲設法使岳飛回軍主持軍務。張憲被械赴行在臨安,下大理寺獄。同年十二月,當岳飛被賜死時,張憲與岳云被處斬刑,家屬發配往嶺外居住,家產被籍沒。紹興三十一年十月,張憲家屬與岳飛家屬同時允許任便居住。乾道元年(1165),張憲追複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閬州觀察使官銜,四子也各補官,張憲冤案也終于得到昭雪。嘉泰四年(1204),張憲追贈甯遠軍承宣使。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1,紹興十一年九月癸卯。

② 《宋史》卷368《張憲傳》。

第五十一章吳玠吳璘第一節吳玠(附郭浩、楊政、吳拱)

吳玠吳玠(1093—1139),字晉卿,德順軍隴干(今甘肅靜甯)人①。父吳扆,為水洛城(今甘肅莊浪)寨卒,升至指揮使,當屬鄉兵。死後葬于水洛城,因而全家徙居水洛城。吳玠約在政和元年(1111)從軍,在抗西夏戰爭中,以功升進義副尉,是未入品的小軍官,權(代理)隊將。後參與鎮壓方臘起義軍及河北起義軍立功,累轉忠訓郎,已是入品的低級武官,任權涇原第十一正將。靖康元年(1126),吳玠率軍打敗進攻懷德軍(今甯夏固原北)的西夏軍,升任涇原路第十二副將。

建炎二年(1128)四月,吳玠擊敗進犯的金軍于青(清)溪嶺(今甘肅涇川西南),升任權涇原路兵馬都監兼知懷德軍。十一月,吳玠又收複華州(今陝西華縣),隨後又鎮壓史斌于鳴犢鎮(今西安東南),以功升右武大夫,已成為中級武官。

建炎三年,張浚“謂中興當自關陝始,慮金人或先入陝取蜀,則東南不可保”①,高宗任命張浚為川陝宣撫處置使。十一月,張浚到達秦州,升吳玠為涇原路統制。

建炎四年(1130)初,吳玠又升任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成為一路的副統兵官。金軍西路主帥完顏婁室侵占長安後,派副帥撒離喝率軍向西北進犯麻亭鎮(今彬縣南)。吳玠與張中孚、李彥琪等,奉都統制曲端之命抗擊于彭原店(一作自原店、白原),曲端則擁大軍屯駐于後方的宜祿(今長武)。吳玠等與金軍惡戰,初戰告捷,在金軍再次攻擊下,吳玠所部前軍稍有退卻,曲端不但不進兵支援,反而立即退往涇州(今甘肅涇川),吳玠遂戰敗。金軍乘勝進占邠州(今陝西彬縣),在進行燒殺後又退走。彭原店之戰,被列為“建炎三大戰”之一。“建炎、紹興初,諸將未嘗敢與虜(金)戰也,..獨曲端與羅索(婁室)戰于白原”,但也戰敗。又稱:“白原之敗,其(曲端)氣已沮”②。其實,曲端並沒有直接參加或指揮作戰,可能只是聽到部下報告此戰的激烈情況,即被嚇破了膽,反以吳玠違背他的節制,而將吳玠降為懷德軍知軍。不久,張浚即升吳玠為秦鳳路副總管兼知鳳翔府。張浚想牽制南犯江、淮的東路金軍主力宗弼所部,以避免金軍再次渡江南下危及南宋政權,決策在西北發動攻勢。金軍宗弼隨後奉令自六合率部趕往陝西,以支援西路金軍。八月,吳玠升為權永興軍路經略司公事,後收複長安。九月,宋金“富平之戰”,宋軍戰敗。吳玠收散兵退保大散關(今寶雞西南)東的和尚原,積粟列柵,訓練士卒,死守以扼入蜀通道。

紹興元年(1131)五月,金軍東路從鳳翔西上,西路自階州(今甘肅武都)、成州(今成縣)東出大散關,合攻和尚原。西路金軍先到和尚原北山,吳玠士卒堅守陣地,以逸待勞,輪番作戰、休息,路狹多石,金軍被迫舍馬① 本章部分參考楊倩描《吳家將》,河北大學出版社1996 年版。

① 《宋史》卷361《張浚傳》。

②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9《建炎三大戰》。

步戰,連戰三天,金軍戰敗後退往西南的黃牛堡,又遇大風雨雹,被迫退走。東路金軍正在攻打箭笞關(今陝西千陽南),吳玠又派兵擊敗東路金軍,金軍第一次攻打和尚原失敗,吳玠以功升陝西諸路都統制。同年十月,金軍主帥宗弼(兀朮)率金兵數萬,“造浮梁跨渭水,自寶雞連三十里(結連珠營),壘石為城”①,吳玠命諸將造勁弓強弩,輪番發射,號“駐隊矢”,箭射如雨。宗弼所部“抵險不可進,乃退軍,伏兵起,且戰且走,行三十里,將至平地,宋軍陣于山口,宗弼大敗,將士多戰沒”②。宗弼“自入中原,其敗衄未嘗如此也”③。和尚原之戰,後被列為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吳玠以功建節,授鎮西軍節度使。

紹興二年,吳玠兼任川陝宣撫處置使司都統制。次年正月,金朝和偽齊聯軍攻陷金州(今陝西安康),利州路經略使劉子羽退守饒風關(今石泉西),並向吳玠求援,吳玠率部自河池(今甘肅徽縣)一日夜驅馳300 里,趕到饒風關抗擊金兵,激戰六晝夜,後因叛徒引金軍從小路出關後,吳玠戰敗退保西縣(今陝西勉縣西),金軍占領興元(今漢中)。吳玠放棄和尚原,退往河池南仙人關,在關右築壘以守。紹興四年二月,金軍主帥宗弼、撒離喝及偽齊劉夔率軍10 萬攻仙人關,激戰數日,金軍敗退,仙人關之戰也被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吳玠以功升任川陝宣撫副使,領二鎮(奉甯、保靜)節度使。

紹興五年十二月,南宋進行軍制改革,設行營護軍以統主力部隊,吳玠所部由地方軍“四川宣撫司軍”首次被編為朝廷直屬的主力部隊,編為行營右護軍,右護軍成為南宋的西北長城。此後,川陝邊境宋金雙方大體都以守為主,相對平靜。

紹興八年十二月,宋金第一次議和。九年(1139)正月,吳玠升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隨後又升任四川宣撫使。六月,吳玠病死于仙人關,終年47歲,後諡武安。孝宗淳熙三年(1176),追封為涪王。

吳玠五子,長子吳拱隨父從軍,吳玠死時吳拱在右護軍,但官職不高。

川蜀地區除吳玠外,主要將領是後來被稱為“蜀中三大將”的吳玠弟吳玠與郭浩、楊政。

郭浩郭浩(1087—1145),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今甘肅靜甯)人。在“蜀中三大將”中資曆最老,北宋徽宗時從軍,北宋末累遷至領安州團練使,已是中級武官。建炎元年(1127),任原州(今鎮原)知州,次年升涇原路兵馬鈐轄、涇州(今涇川)知州。建炎三年初,兼權主管鄜延路經略安撫司公事。同年冬,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以郭浩為秦鳳路提點刑獄、秦州(今天水)知州,並曾任權秦鳳路經略使。建炎四年九月,參與宋金富平之戰,後又參與和尚原、殺金坪之戰,曆任鳳翔知府、利州知州。後因與吳玠不協,紹興六年(1136),改任金州(今安康)知州兼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

紹興八年末,宋金第一次議和,以偽齊原轄區歸宋。次年二月,郭浩升① 明庭傑:《吳武安玠功績記》,《琬琰集刪存》卷1。

② 《金史》卷77《完顏宗弼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8,紹興元年五月乙亥。③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19《十三處戰功》。

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陝西宣諭使。六月,郭浩被派往新收複地區,任鄜延經略使、延安知府、同節置陝西諸路軍馬。紹興十年三月,面對金可能毀約南犯,郭浩以樞密院都統制任永興軍(今西安)知軍、永興軍路經略使。五月,當郭浩仍在延安還未及到永興軍上任之際,金軍已自河中(今山西永濟西)渡過黃河西侵,很快占領永興軍等地。六月,郭浩所部南下攻占醴州(今乾縣),又擊敗圍攻耀州(今耀縣)的金軍。“朝廷以三將權任相敵”①,郭浩遂與吳璘、楊政同時建節,郭浩升領奉國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候。陝西大部已為金軍占領,郭浩改任金州(今安康)知州,帶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節制陝西·河東軍馬。紹興十一年十月,郭浩所部已收複商州(今屬陝西)、華州、虢州(今河南靈寶),時吳璘、楊政亦收複失地多處,但同年底宋金“紹興和議”後,都被劃歸金朝。郭浩以樞密院都統制任金州知州兼金、房(今湖北房縣)、開(今重慶開縣)、達(今四川達縣)州經略安撫使,鎮守川陝邊境的東部地區,成為南宋川陝防線三帥府之一。紹興十五年(1145)死,終年59 歲,諡恭毅②。

楊政楊政(1098—1157),字直夫,原州臨涇(今甘肅鎮原)人。北宋末從軍,南宋初成為吳玠部屬。紹興元年五月,金軍攻箭笞關,吳玠派楊政擊敗金軍,以功升右武大夫,成為中級武官。和尚原之戰中楊政再次建功,雖家屬仍在金占領區,仍然受到吳玠的信任,成為吳玠的愛將。紹興二年初,任知方山原(今陝西隴縣西南),擊敗來犯的金軍,升兼鳳州(今鳳縣東北)知州。紹興三年,先後參與鐃風關、仙人關戰役,以功升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慶陽(今屬甘肅)知府、同統制關外軍馬、兼節制成、鳳、興州(今略陽)。紹興五年春,金軍渡淮南犯,吳玠為配合南宋東南抗金戰爭,派楊政、吳璘出兵北上,攻占秦州,又擊敗金援軍,升任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環慶、利州路安撫使。紹興八年末,宋金第一次和議,次年,金以陝西地歸宋,楊政才得以迎取家屬。同年六月,吳玠死後,楊政改任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熙州(今臨洮)知州、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地位漸與吳璘相近。十年三月,楊政改任興元知府。同年五月,金軍破壞和約渡黃河西上,占領陝西大片地區,楊政率軍于鳳翔府城南寨及寶雞擊敗金軍;又與吳璘聯合抗擊金軍于鳳翔府地區,“鳳翔之捷,(楊)政奮不顧身,功效顯著”①,因而建節,領武當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候。

紹興十一年末,宋金“紹興和議”後,楊政仍任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都統制司置于興元府,楊政又兼興元知府、利州路安撫使,鎮守川陝邊境中部。紹興十四年九月,利州路分為東、西兩路,楊政改兼利州東路安撫使,也置司興元府。紹興十八年五月,撤銷四川宣撫使司,楊政所部改稱“興元府禦前諸軍”,楊政任都統制。紹興二十一年,楊政因已建節十年,以守邊安靜,武階官進為最高的太尉。紹興二十七年(1157)死,終年60 歲,後諡襄毅。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36,紹興十年六月乙酉。

② 《宋史》卷367《郭浩傳》。

① 《宋史》卷367《楊政傳》。

吳拱吳拱(?—1176),吳玠長子。早年隨父從軍。紹興九年六月,吳玠死後,吳拱仍在右護軍從軍,紹興十一年“紹興和議”前夕,吳拱為右武郎、涇原路兵馬都監,已是中級武官,後任右護軍後部(右護軍下分部,相當于其他護軍下的軍)軍官。紹興十七年,右護軍改制為“興州禦前諸軍”後,吳拱任後部同統制、階·成·西和·鳳州都鈐轄兼成州知州。紹興二十九年,吳拱升任樞密院副都承旨,後任利州西路駐劄禦前中軍都統制、階·成·西和·鳳州副都總管兼成州知州。

紹興三十一年三月,當金准備侵宋時,吳拱以利州西路禦前中軍都統制率軍三千,東戍襄陽,改任襄陽知府,從此脫離西部防線。吳拱後升任鄂州駐劄禦前諸軍都統制,成為南宋中部防線的主要軍事統帥,又兼任湖北、京西制置使,與鎮江府禦前諸軍都統制兼淮東制置使成閔、建康府禦前諸軍都統制兼淮西制置使李顯忠,並稱為三大帥,吳拱的地位已近似于“紹興和議”前的岳飛。同年十二月,金軍以水軍進攻茨湖(今老河口市西北漢水南岸),吳拱部將史俊涉水登上金軍船只殺敵,金軍船隊驚慌失措,其余宋軍乘勢進攻,金軍戰敗退走。茨湖之戰後被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①。吳拱所部在忠義軍的配合下又攻占鄧州,繼又派兵攻克汝州。紹興三十二年二月,吳拱更進屯南陽,又派部將協助趙樽固守新占領的蔡州(今汝南),擊敗企圖重占蔡州的金軍。金軍繼續大舉圍攻蔡州時,吳拱又派部將王宣率步騎1.3萬往援,于確山(今屬河南)擊敗南下的金軍,趙樽得以乘機撤出蔡州南歸,王宣也率部歸襄陽。繼成閔、李顯忠之後,同年六月,以賞茨湖之功的名義,“鄂州駐劄禦前諸軍都統制、充湖北京西制置使、京西北路招討使吳拱為安遠軍承宣使、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時複與北人議和,故三招討並除管軍而結局”①,情形有些類似于“紹興和議”前撤消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宣撫使司,所不同的是並未收他們的兵權。

乾道五年(1167),吳拱任利州路安撫使、興元府知府、駐劄禦前諸軍都統制,在任期間興修水利,“盡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里,凡溉南鄭、褒城田二十三萬三千畝有奇。詔獎諭(吳)拱”②。後建節,領武康軍節度使。淳熙二年(1175)免職授宮觀閑差,次年出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不久去世,諡襄烈。

第二節吳璘(附吳挺、吳曦)

吳璘吳璘(1102—1167),字唐卿,吳玠弟。北宋末從軍。建炎二年(1128)從吳玠鎮壓史斌,以功升永興軍路書寫機宜文字。建炎三年十一月,川陝宣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95,紹興三十一年十二月庚子;《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19《十三處戰功》。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00,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庚午。

② 《宋史》卷173《食貨志》上一。

撫處置使張浚任命吳玠為統制,吳璘以未入品的進武副尉“掌帳前親兵”①,後隨兄吳玠參加“富平之戰”。紹興元年五月,擊敗金軍第一次進攻和尚原的戰斗,已以功屢遷為秦鳳路兵馬都鈐轄、統制和尚原軍馬,成為中級武官。十月,參與“和尚原之戰”,吳璘以功升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紹興三年,又以鳳翔抗金戰功升秦州知州、兼節制階、文州軍馬。紹興四年三月,參與“仙人關(殺金坪)之戰”,以功升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熙州(今甘肅臨洮)知州、統制關外軍馬,仍節制階、文州軍馬。

紹興五年十二月,吳玠所部編為右護軍,吳璘任統制。紹興七年,升兼陝西諸路都統制。行營護軍常例不設都統制,右護軍由四川宣撫使吳玠直接統轄。紹興九年春,吳玠病重,無力統轄軍隊,任命吳璘為都統制以統轄右護軍。六月,吳玠病死,吳璘遂成為右護軍最高長官。當時宋金議和,金歸還陝西,吳璘兼任秦鳳路經略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秦州知州,吳璘認為此次和議不穩固,為防金朝反複無常,只以牙校三隊前往秦州,主力仍固守原地。次年五月,金毀約攻入陝西,占領永興軍等地,右護軍近一半因出戍而被隔絕在陝北,吳璘被任命為同節制陝西諸路軍馬以統領陝西宋軍抗金。六月,幾乎與東線劉锜保衛順昌之戰的同時,吳璘與楊政、郭浩等與西線金軍主將撤離喝大戰于鳳翔、扶風,宋軍攻占扶風,又大敗撒離喝于鳳翔城西百通坊,隔在陝北的右護軍得以撤回川陝邊境。九月,吳璘以功建節,領鎮西軍節度使。紹興十一年九月,吳璘又攻占秦州,大敗金兵于秦州北的剡家灣,收複陝北一些州縣,聲振關中,宋金訂立紹興和議,吳璘奉命退兵,新複諸地重又劃歸金朝。

紹興十二年,吳璘改任階、成、岷、鳳州經略使,屯駐興州(今略陽)。紹興十四年,劃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吳璘任利州西路安撫使,置司興州。紹興十七年,行營護軍中僅存的右護軍改制為興州禦前諸軍,吳璘任都統制,兼興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撫使。“時和議方堅,王(吳璘)獨嚴備,日為敵至之虞”①。紹興二十一年,升太尉。紹興二十六年,升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職務官稱因而也改為“領興州駐劄禦前諸軍都統制職事,改判興州。渡江以來,未有使相為都統制者,..故改命之”②。

紹興三十一年五月,面對金帝完顏亮發動侵宋戰爭的形勢,吳璘被任命為四川宣撫使,置司興州。九月,金軍游騎侵擾四川邊境,有病在身的吳璘隨即乘肩輿上仙人關,准備抗擊大舉進犯的金軍。十月,吳璘又兼領陝西、河東招討使,因病回興州,由于形勢嚴峻,只得再次扶病上仙人關指揮抗金戰爭,吳璘部將們先後攻占隴州(今甘肅隴縣)、洮州(今臨潭)、蘭州、原州(今臨涇)等大片地區,吳璘也數次親臨前線督戰。南宋東西兩線依靠年老有病的劉锜和吳璘指揮作戰。同年十二月“詔吳璘班師,..(吳璘)知朝論主和,于是棄德順軍,倉卒引退,金乘其後,正兵三萬,得還者璘僅七千人,偏裨將佐所存無幾”③。

乾道元年(1165)五月,吳璘升太傅,封新安郡王,仍任四川宣撫使,改為判興元府(今陝西漢中)。次年八月,又改為判興州。乾道三年(1167)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9,建炎三年十一月。

① 王曮:《吳武順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琬琰集刪存》卷1。② 《宋史》卷366《吳璘傳》。

③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00,紹興三十二年十二月。

四月,再任光元府知府,兼利州路安撫使。五月,吳璘病死,終年66 歲,追封信王,諡武順。

吳挺吳挺(1138—1193),字仲烈,吳璘子,隨父從軍。紹興二十八年正月,時任興州駐劄禦前中軍第一正將的吳挺,在宋高宗召見後,升任“兩浙東路兵馬都監兼禦前祗應”①,留在首都“行在所”臨安任職。紹興二十九年,回川任添差利州路兵馬鈐轄,次年任利州東路興元府禦前諸軍前軍同統制,後改任利州西路興州禦前諸軍前軍統制兼主管中軍軍馬。在紹興三十一年的抗金戰爭中,參與收複西北三路的戰斗,後任興州禦前諸軍中軍統制、熙河路經略安撫使。

孝宗乾道中,吳挺又回到首都任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乾道八年出任鄂州禦前諸軍都統制。

自吳玠、吳璘先後統率蜀兵達二十多年之久,紹興末吳璘病重時,有人多次提出將吳璘之子、鄂州諸軍都統制吳拱調回四川接替吳璘,由于許多人反對四川軍權形成吳氏世襲的狀況,而沒有回四川任職。淳熙元年(1178),吳挺建節,領定江軍節度使,並出任興州諸軍都統制②,吳氏重又掌握四川的主要兵權。淳熙五年,兼任利州西路安撫使、興州知州。

光宗紹熙四年(1193)春,久病的吳挺請求致仕,但是,以太尉致仕的詔書還未到達,即已病死,終年56 歲,後諡武穆。

吳曦吳曦(1162—1207),吳挺子。淳熙五年隨父吳挺到首都臨安後被留在首都任職;淳熙十二年(1186),作為副使隨章森出使金朝。紹熙四年吳挺死時,吳曦正在和州(今安徽和縣)知州任上。慶元元年(1195)元月,升任建康都統制,後任殿前都指揮使,慶元六年春,建節領昭信軍節度使,又升太尉。

南宋皇帝對吳氏世握兵權存有戒心:“吳氏世職西陲,威行四蜀,列聖皆留其子孫于中朝,所以為慮者甚遠。”而吳璘之子吳挺、孫吳曦也都是日夜思念返回四川重掌兵權,吳挺是在宋孝宗准備攻金的思想指導下,才被放回川任興州都統制。當吳曦“久蓄歸蜀之志,朝廷不許”之時①,適“會韓侂胄謀開邊”,收複失地以建立不世功勳,吳曦“因附侂胄求還蜀”②。嘉泰元年(1201)七月,也是在南宋准備攻金的背景下,吳曦被任命為興州都統制兼興州知州。

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三月,程松任四川宣撫使,置司興元府,吳曦任四川宣撫副使,置司河池;四月,吳曦又兼陝西河東招撫使。南宋攻金戰爭已非正式開始,吳曦也派兵進攻金秦州地區;五月,南宋正式宣布進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79,紹興二十八年正月丙戌。

② 《宋史》卷316《吳挺傳》。

① 《兩朝綱目備要》卷7。

② 《宋史》卷475《吳曦傳》。

攻金朝。金章宗面對南宋的全面進攻,決定爭取吳曦降金,蜀漢路安撫使、都大提舉兵馬事完顏綱在行軍途中,接到金章宗招降吳曦的詔書,遂至吳氏祖居地水洛城(今莊琅),“訪得曦族人端,署為水洛城巡檢使,遣持詔間行諭曦”,招降詔書中向吳曦明確表示:“若按兵閉境不為異同,使我師並力巢穴而無西顧之虞,則全蜀之地卿所素有,當加封冊,一依皇統冊(趙)構故事(指紹興和議)。更能順流東下,助為掎角,則旌麾所指盡以相付”,“曦得詔意動”。同年十一月,宋軍幾乎全線潰敗;十二月,吳曦降金,據興州自稱蜀王,金封吳曦為蜀國王,金章宗對誘降吳曦成功十分得意,自稱“吳曦之降朕所經略”①。次年二月,興州中軍正將李好義等沖入偽王宮殺死吳曦。吳曦終年46 歲。

① 《金史》卷98《完顏綱傳》。關于吳曦降金問題,《宋史》等多記載吳曦早有預謀,《兩朝綱目備要》卷9,記載在宋下詔攻金前,開禧二年四月,吳曦已遣使前往金朝求封蜀王,欠確,當以《金史》記載為准。

第五十二章宋孝宗虞允文第一節宋孝宗孝宗之立後周顯德七年(960)正月,趙匡胤發動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但在開寶九年(976)十月,為其二弟趙光義所殺,帝位從此傳入宋太宗後裔一系。北宋為金所滅,趙構重建宋朝,史稱南宋,但仍在金軍的追擊下狼狽逃竄,幾無甯日。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軍奔襲揚州(今屬江蘇),宋高宗突受驚恐,從此喪失生育能力,再未生一男半女。同年七月,獨子趙旉又病死。南宋朝野認為是太祖的帝位為太宗所奪,太祖子孫“僅同民庶”,所以“藝祖(太祖)在上,莫肯顧歆”,以致北宋為金所滅,南宋政權也朝不保夕,應選太祖後裔為嗣子繼承帝位,南宋才能穩固。①高宗後于紹興二年(1132)選了宋太祖後裔趙伯琮、趙伯浩養于宮中,五月間,又選定趙伯琮由婕妤張氏撫養,但並未確認為皇子,實際上仍期望自己生子。趙伯琮(1127—1194),即趙眘,是宋太祖七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後裔。父趙子偁,舍試合格,時任嘉興縣丞,母張氏。紹興三年二月,趙伯琮賜名瑗,初除和州防禦使。但宋高宗得寵的才人吳氏(後封皇後),也請育一子。于是在紹興四年五月,又選了一個年已5 歲的宋太祖後裔趙伯玖,由吳才人撫養,引起了大臣們的不安。次年五月,宋高宗以“朕年二十九未有子”,不肯封趙瑗為王,只是依皇子例,進授趙瑗為保慶軍節度使、封建國公,仍不確認為皇子①。紹興六年正月,趙伯玖賜名璩,初除也是和州防禦使,因而中外議論紛紛。紹興八年八月,宋高宗以禦筆想封趙璩為國公、節度使,使其名位與趙瑗相等,遭到左相趙鼎和執政王庶、劉大中等的反對而暫時作罷,但趙鼎、王庶、劉大中隨後被罷宰執而出任地方官。在秦檜獨相後的紹興九年三月,趙璩終于被進為保大軍節度使、封崇國公,地位和禮遇又與趙瑗相等。在這場趙瑗、趙璩爭奪皇子地位的斗爭中,岳飛也參與其間,據說他還見過趙瑗,說過“中興基本,其在是乎。”並向宋高宗秘密奏請立趙瑗為皇子,宋高宗卻對岳飛說:“卿雖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當與也”。這也是岳飛後來被處死的原因之一②。

紹興十二年二月,養育趙瑗的張氏死,趙瑗也歸吳氏撫養。吳氏與張氏爭寵與爭著撫養未來皇子的斗爭,雖因張氏之死而結束,趙瑗也隨後進為檢校少保、封普安郡王,但還是不立為皇子。相反地,紹興十五年二月趙璩也進為檢校少保、封恩平郡王。兩人禮遇仍然相同,號稱東、西府,直到紹興三十年二月,趙瑗被收養已30 年,宋高宗對自己生子也已失去信心。在金宋戰爭迫在眉睫的形勢下,普安郡王趙瑗被賜名瑋,字元瑰,進為甯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為使相,又進封為建王,終于確立了皇子的地位,趙璩隨後也明確為皇侄。

紹興三十一年九月,金軍渡淮南犯,兩淮很快失守。十一月的“采石之① 《宋史》卷33《孝宗紀》一。

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89,紹興五年五月辛巳;參見《宋史》卷243《(高宗)吳皇後傳》。② 《鄂國金佗稡編》(王曾瑜校注本)卷21《建儲辨》。

戰”,宋軍粉碎了金軍渡江的企圖,金帝完顏亮後也被部下殺死于揚州。南宋軍民抗金呼聲高漲,認為終歸于和的宋高宗急于禪位,想將處理抗金還是求和的責任,推給皇子趙瑋,並想立即禪位,在臣下提出只有先立趙瑋為太子,然後再禪位為宜。于是,紹興三十二年(1362)五月,立趙瑋為皇太子,改名眘、字元永。六月,趙眘即位,是為宋孝宗。高宗退位為太上皇、吳皇後為太上皇後,南宋帝位從此歸屬于宋太祖的後裔。

隆興北伐與和議宋孝宗即位後,七月任命張浚為江淮宣撫使,又命副相汪沏視師湖北、京西,四川宣撫使吳璘兼陝西·河東路宣撫、招討使;又為岳飛平反昭雪。戰爭也一直在斷斷續續地進行,互有勝負。隆興元年(1163)三月,金朝索取被南宋占有紹興和議以外的地區及貢賦,南宋則提出重劃疆界與地位平等的要求,遭到拒絕。四月,孝宗召見已任樞密使兼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的張浚,商議出師北伐。五月,宋將李顯忠先後攻占靈璧、虹縣,又與邵宏淵攻占宿州。金左副元帥紇不烈志甯反攻宿州,宋主帥李顯忠率部血戰,而副帥邵宏淵按兵不動,邵宏淵子又率部南逃。李顯忠不得已乘夜撤軍南歸,金軍也因傷亡過重而未追擊,宋軍移師守淮。宿州治符離縣,故此戰史稱“符離之戰”。宋軍戰敗後求和派勢力抬頭,奸相秦檜的黨羽湯思退出任右相又升任左相,張浚雖升任右相,但湯思退在宋金和戰問題上,竟然要宋孝宗“奏稟上皇而後從事”,盡管宋孝宗氣憤地指出:“今日敵勢非秦檜時,卿議論秦檜不若。”湯思退雖然也于隆興二年十一月被罷相,且不久死于貶途中,但宋孝宗終于屈服,“朕以太上聖意,不敢重違”。于十二月以“正皇帝之稱,為叔侄之國,歲幣減十萬之數,地界如紹興之時”①,不再稱臣,歲貢也改稱歲幣,訂立和議,史稱“隆興和議”。

注意發展經濟和文化發展經濟,首先在于減輕人民負擔。宋孝宗不僅屢次下詔減輕人民負擔,而且注意實效。例如,南宋初年以來,經常提前征收本稅季的田賦,稱為“預催”。夏稅雖然規定是八月半納畢,而主管稅收的戶部卻規定,七月底以前就要送到首都臨安。到宋孝宗時,已提前到五月,甚至四月送到戶部,各地必須三、四月就要征收,而此時的農作物根本沒有成熟,雖然多次下詔禁止,但戶部並不執行。因為,每年四、五月間指靠預催到的61 萬貫折帛錢供開支使用,若不預催,“恐至期缺誤”。淳熙四年(1177),孝宗得知後就說:“既是違法病民,朝廷須別作措置,安可置而不問。”于是參知政事龔茂良提出,將戶部原先每年八月向南庫借的60 萬貫錢,提前到四月上旬借用,“戶部自無缺用,可以禁止預催之弊”。宋孝宗隨即下詔,此後必須按照規定時間收田賦,違者劾奏。拖延多年的預催問題,在宋孝宗親自干涉下終于得到解決,至少在宋孝宗時期因而“民力少寬”①。又如地方官常以“羨余”名義進奉錢財,希望得到皇帝的恩寵,宋孝宗在乾道五年(1169)時就指出:“今① 《宋史·孝宗紀》一,《宋史》卷371《湯思退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20《癸未甲申和戰本末》。① 《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55,缺字據《文獻通考》卷5 添補。

日財賦安得有余”,並且表明不接受地方官進獻的“羨余”。但到淳熙五年,紹興知府張津,又將“本府支用剩錢四十萬貫”作為羨余進獻,宋孝宗詔令將此錢即作為“代納今年和買、身丁(稅錢)之半”,如有的人戶今年已納,則折算成明年應納稅錢之數,宋孝宗以之“警厲臣工,風動中外”②,規勸官員為民多辦實事。

宋孝宗經常督促地方官興修水利,“勉農桑,盡地利”,指出“水利不修,失所以為旱備”③,而且注重水利的實效。如在淳熙二年(1175)時指出:“昨委諸路興修水利,以備旱干,今歲災傷,乃不見有灌溉之利,若非當來修築滅裂,即是元申失實”,並對江東路失職官員給予降官以示懲罰。孝宗時“水利之興,在在而有,其以功績聞者既加之賞矣,否則罰亦必行,是以年谷屢登,田野加辟,雖有水旱,民無菜色”④,雖不無誇張,但大體反映了當時的情況。

世界上最早由國家發行紙幣(會子),還是高宗末紹興三十年(1160)

的事。此前的紙幣(交子)是四川地方發行用于四川地區。會子是用楮木皮造的紙印制的,也稱楮幣,或只稱楮。宋孝宗即位之初的隆興元年(1163),即下詔將會子加蓋“隆興尚書戶部官印會子之印”,以表明是由朝廷戶部發行的紙幣,增加其權威性,以促進其流通。宋孝宗對會子十分關心。“楮(會子)未至于滯(指民眾不信任而難于流通)也,而已慮其滯,隆興元年廣行堆垛本錢(即紙幣發行的准備基金)以給之;楮未至于輕(指貶值)也,而已慮其輕,淳熙二年多出金銀以收之;楮未至多(指發行量過多)也,而已慮其多,淳熙三年更不增見(現)在之數。故趙雄謂聖慮深遠,不複增印,民間艱得,自然貴重而楮幣通矣。”①即是對宋孝宗紙幣政策的評價。由于政策恰當,保持了紙幣幣值的穩定與流通,不僅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是宋孝宗時社會經濟繁榮興盛的反映。

宋孝宗一改北宋後期與南宋初期,樹一派打一派的學術政策,他對主流學派王安石新學及新興起來的程朱理學,采取兼容並蓄、共同發展。宋孝宗雖也對新學有一些微辭,但對理學派攻擊新學推崇理學卻並不支持,如乾道四年,太學錄魏掞之攻擊“王安石父子,以邪說惑主聽,游人心,馴致禍亂”,“請廢王安石父子從祀,追爵程頤,列于祀典”,不僅不予理會,還將他出為台州州學教授②。而沉寂了三十多年的蘇氏蜀學,在宋孝宗即位後重新興起。宋孝宗為蘇軾文集作序贊揚,並追諡蘇軾“文忠”、蘇轍“文定”,追贈蘇軾太師,對蘇氏蜀學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正是宋孝宗倡導的百家爭鳴、共同發展的學術環境,才使得58 歲的朱熹,在淳熙十四年(1187)也不得不說:“若諸子之學,同出于聖人,各有所長,而不能無所短”①。在隨後舉出的諸子中,不僅有理學派代表人物,也有新學派的王安石和王雱,以及蜀學派的蘇軾。由于有這樣的社會環境,才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人學者,正如南宋末年著名學者黃震所稱許的,孝宗乾(道)淳(熙)時,“正國家② 《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56。

③ 《宋史》卷173《食貨志》上一。

④ 《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54。

① 《宋史》卷181《食貨志·會子》,《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46。

② 《宋史》卷459《魏掞之傳》,《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47。

① 《朱文公文集》卷69《學校貢舉私議》。

一昌明之會,諸儒彬彬輩出”②。其時,不僅有著名的思想家朱熹、陸九淵、陳亮、葉適;還有著名的文學家,如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尤袤,著名詞人辛棄疾等,他們都活躍在宋孝宗時期。

銳意恢複,壯志未酬“隆興和議”雖是宋金所有和議中屈辱最輕的和議,但畢竟不是平等的和議,在南宋皇帝接受金朝國書時,要求平等的禮儀被金朝拒絕後,宋孝宗決心通過武力以雪國恥。

主張抗金的大臣張浚已于和議前去世,宋孝宗轉而依靠指揮采石之戰的虞允文。虞允文于乾道五年(1169)升任右相兼樞密使,乾道八年升任左丞相(新官制)。宋孝宗決定采取分別從江淮、四川東西兩路攻金的策略,因而任命虞允文為四川宣撫使。此前一年,宋孝宗還將三衙之一的侍衛馬軍司移屯建康,以建康作為宋軍東路的前進基地。但是,虞允文到四川後,卻遲遲不能確定出兵的日期,而且不久即于淳熙元年(1174)病死,使得宋孝宗與虞允文相約東西兩路攻金的戰略落空。此後,宋孝宗雖然也整軍練武,積極作好攻金的准備,又幾次以接受金朝國書儀式不平等而發難,企圖以之激化矛盾,引發軍事對抗,但他既受制于太上皇高宗,又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每次都以太上皇有旨而姑聽仍舊。“壽皇聖帝(孝宗)之志,未嘗一日而忘中原也,是以二十八年之間,練軍實、除戎器、選將帥、厲士卒,所以為武備者,無所不講”①。金世宗也“每戒群臣,積錢谷,謹武備,必曰:‘吾恐宋人之和,終不可恃’,蓋亦忌帝(宋孝宗)之將有為也”。但始終制約宋孝宗的太上皇宋高宗,直到淳熙十四年(1187),才以81 歲的高齡去世,宋孝宗已是年過60 的花甲老人。

淳熙十六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正月,金世宗去世,皇太孫完顏璟(金章宗)即位。宋孝宗面臨著此前向金世宗稱侄,現在又要向其孫金章宗稱侄的局面,否則就可能發生對抗。而宋孝宗也已失去早年恢複中原的雄心壯志,決心將此局面留給“英武類己”的皇太子趙惇。同年二月,即禪位為太上皇,趙惇即位,是為宋光宗。宋孝宗于紹熙五年(1194)逝世,享年68 歲。宋孝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史稱為“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②。宋孝宗是南宋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第二節虞允文采石之戰虞允文(1110—1174),字彬甫,隆州仁壽(今屬四川)人。父虞祺,北宋末政和年間進士,仕至潼川府路轉運判官。虞允文,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①,曆任通判、知州等四川地方官。紹興二十八年,改任秘書丞,② 《慈溪黃氏日抄分類》卷68《讀水心集》。

① 《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29。

② 《宋史》卷35《孝宗紀贊》。

① 楊萬里《誠齋集》卷120《虞公(允文)神道碑》;《宋史》卷383《虞允文傳》作紹興二十三年,誤。開始到朝廷任職。不久兼任國史院編修官,曆吏部員外郎、兼右司員外郎。紹興三十年,以守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借工部尚書銜任賀金正旦使,回朝後任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

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軍渡淮南犯,南宋首都臨安一片慌亂,許多官員把家屬送出京城,以便隨時逃跑。在宰相陳康伯堅持抗戰下,起用已病的老將劉锜擔負起江淮前線的全面抗金重任。但淮西主帥王權剛進抵廬州(今安徽合肥),一聽到金軍渡淮,隨即望風逃竄,金軍如入無人之境,直抵長江北岸。宋高宗為應付危急局勢,任命知樞密院事葉義問為督視江淮軍馬,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虞允文任參謀軍事,洪邁與馮方任參議軍事,臨江督戰。十月末,葉義問、虞允文等到達鎮江,金帝完顏亮已到達長江北岸的西采石、楊林渡(今安徽和縣東南)多日。十一月初,葉義問、虞允文到建康府,王權的部下已退到長江南岸的東采石,王權也已被罷建康府禦前諸軍都統制職,改調李顯忠接任,但還未到任。葉義問派虞允文到東采石犒師,並前往蕪湖催促李顯忠趕快前來上任。但當虞允文到達東采石時,見逃到江南的王權部下將士,群龍無首,三五成群地散坐路邊,騎兵已沒有了馬匹,士氣十分低落。遙望長江北岸,金營遍野,“金主(完顏)亮登高台,張黃蓋,被(服)金甲,據胡床而坐,(宋)諸將已為遁計”①。身任參謀軍事的文官虞允文,立即召集原王權部下的將官,告以只能死里求生,奮起抗敵,遂即整頓隊伍,並于長江南岸山間布陣,但水軍雖有戰船卻不敢出擊,虞允文立即命令當塗民兵登船,共准備同抗擊金兵。金帝完顏亮親自指揮金軍渡江,“一瞬間,七十余舟已達南岸,其登岸者與官軍戰”,將官時俊在虞允文的激勵下,“手揮雙長刀出陣奮擊,士皆殊死戰,無不一當百,俘斬略盡”,金軍敗退,登船北逃,又被南宋民船攻擊,紛紛落水,共殺死金兵4000 多,俘500 多②。次日,虞允文又派盛新率船隊出擊北岸的楊林渡口,大敗金水軍並燒毀金軍渡江用的船只,完顏亮渡江南侵計劃破滅,遂移師揚州,企圖改由此渡江南犯。“采石之戰”是南宋唯一的一次擊敗金軍渡江的戰役,在宋金戰爭史上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

當新任建康都統制李顯忠率部趕到東采石時,采石之戰已經結束,虞允文隨即率李顯忠的部將李棒所統1.6 萬人及戰船100 艘,前往鎮江與劉锜會兵抗金,由于鎮江宋軍嚴陣以待,完顏亮又下詔強迫金軍限期渡江,金軍將士鑒于采石渡江戰敗的教訓,遂殺完顏亮後還軍,歸附新即位的金世宗。經營川陝紹興三十二年(1162)二月,虞允文升任兵部尚書、川陝宣撫使,在前往四川的途中,先後與京西制置使吳珙、荊南都統制李道會見于襄陽、四川宣撫使吳璘會見于河池,商討攻金戰略。他提出“以大軍出關輔,因長安之糧以取河南,因河南之糧而會諸軍以取汴,則兵力全而餉道省,至如兩河,可傳檄而定”的戰略①,上奏高宗,又申報于皇子、建王趙瑋(孝宗)。吳璘遂出兵陝西,收複西北三路的十六州大片地區。六月,孝宗即位,副相史浩①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94,紹興三十一年十一月丙子。

② 《虞公(允文)神道碑》。

① 《虞公(允文)神道碑》。

主張退守四川,虞允文前後凡上十五疏,力爭不可棄陝西新複失地,但未被采納。九月,虞允文因反對退兵而被罷為夔州知州。此時虞允文還上奏:“論德順守戰之利,不可輕棄”。“若朝廷必欲棄新複之地,..臣決不敢賣國為苟容之計”。而對于罷宣撫使職後,“尚付以夔之方面,感極涕零”②。但力主放棄新收複西北三路地區的副相史浩,已于隆興元年(1163)正月升任右相兼樞密使,隨即親自代撰詔書給吳璘稱:“棄雞肋之無多,免狼心之未已。”已經患病的吳璘知道朝廷的意圖,“已棄德順,道為金人所邀,將士死者數萬計”③。由于決策者的錯誤,當年四月孝宗發動北伐戰爭時,東線雖取得勝利,但川陝有利的態勢已經盡失,吳璘軍因受到重大損失,不但不能共同出兵北伐,甚至失去了在西線牽制金軍的作用。當虞允文隨後朝見宋孝宗時,再次上奏論及當前形勢,並指陳放棄西北三路十六州地區的利害關系,宋孝宗才知道被右相史浩的棄地策略所誤,史浩隨即于五月中旬被罷相降任地方官。五月下旬,“符離之戰”,宋軍潰退。六月,虞允文自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知州,再任兵部尚書並兼湖北、京西宣諭使;七月,改制置使,負責江漢防務。隆興二年,左相湯思退以放棄宋軍攻占的唐(今河南唐河)、鄧(今屬河南)、海(今江蘇連云港市海州區)、泗(今盱眙西北)四州地以求和,虞允文雖極力反對棄地議和,但四州地終于被放棄。虞允文改任平江知府。同年十月,金為迫宋再放棄攻占的商州、秦州等地,再次渡淮南下,十一月,左相湯思退因而被罷相,不久死于貶途中。主戰的虞允文升任同簽書樞密院事,再升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但和議已定。乾道元年(1165)二月,左相陳康伯罷相後,宰相空缺,只有參知政事錢端禮主政。同年三月,虞允文又升為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成為兩副相之一。首參錢端禮一心想升宰相,他因接受李宏所送玉帶為吏部侍郎章服所彈劾,並誣稱玉帶經虞允文轉送,事雖辨明,章服亦被罷官謫居汀州(今福建長汀),但虞允文仍罷官授宮觀,回四川家鄉閑居①。

乾道三年二月,虞允文被重新啟用,任知樞密院事。五月,四川宣撫使吳璘死;六月,以虞允文任知樞密院事兼四川宣撫使,接替吳璘鎮守西疆。虞允文到任後,召集川蜀四路的轉運使,“會計財賦所入,對立兵額”②,整訓軍隊,強者任戰守,次者備輜重,裁減老弱者達1.7 萬多人,歲省軍費900萬,核實民兵得2.3 萬多人,並以官田安置歸附南宋的金朝人(歸正人)2萬人,修繕營壘、兵器,選拔將校;又奏除曆年州縣所欠稅賦343 萬貫,禁止提前征收兩稅、鹽稅、酒稅,核減兩稅中的虛額。適遇邛(今四川邛崍)、蜀(今崇慶)等十四州發生饑荒,虞允文又免除當年租稅,並開倉賑災,數十萬民眾賴以渡荒,四川軍政面目一新。

乾道五年(1169),虞允文被召回,升任樞密使。八月,又升為右相兼樞密使,舉用胡銓、周必大、趙汝愚、晁公武、李燾、呂祖謙、辛棄疾等名士。乾道七年十月,金使烏林答天錫來賀會慶節(孝宗生日),節前一天,金使上朝。“固請上(孝宗)降榻問金主起居”,遭到孝宗的拒絕,但金使“天錫跪不起,侍臣錯愕失措”。虞允文請孝宗退朝回宮,並對金使說:“‘大② 黃淮、楊士奇:《曆代名臣奏議》卷336。

③ 《宋史》卷383《虞允文傳》,《宋史》卷33《孝宗紀》一。

① 《虞公(允文)神道碑》記載不確,此系參據《宋史·虞允文傳、孝宗紀、宰輔表》撰寫。② 《宋史》卷34《孝宗紀》二。

駕既興,難再禦殿,使人來旦隨班上壽’,金使慚而退”。會慶節這天,金使只好隨班入見。虞允文只是協助宋孝宗阻止了這一次不平等的禮儀。宋、金地位不平等,使宋孝宗一直不能忘懷,決心通過武力來達到地位平等,並進而收複中原。同年,虞允文以侍衛馬軍司的牧地原在首都臨安郊區,“地狹不利芻牧,請令就牧鎮江,緩急用騎過江便”,先移牧地于鎮江;又將侍衛馬軍司移于建康,積極為北伐作准備。乾道八年二月,更改宰相官稱,虞允文進為首任左丞相,仍兼任樞密使,後在用人問題上與宋孝宗意見相左,因而求辭相。但宋孝宗在抗金問題上,仍想依虞允文,曾對他說:“丙午(靖康元年,1126)之恥,當與丞相共雪之。”①九月,虞允文罷相,以少保、武安軍節度使任四川宣撫使,封雍國公。宋孝宗希望虞允文按照紹興三十二年提出的進軍陝西,揮師東入河南的計劃,宋孝宗則督師北上,預定某日會師河南。虞允文則吸收當年任川陝宣撫使時,被迫從已攻占西北三路十四州退兵的教訓,提出:“異時戒內外不相應。”孝宗回答說:“若西師出而朕遲回,即朕負卿;若朕已動而卿遲回,即卿負朕。”①宋孝宗親自到正殿,賜酒賦詩送行,並讓虞允文在殿門乘馬,持節度使儀仗出京城的特殊禮遇。虞允文雖已年過花甲,但仍懷著光複中原的信念,立即上道,于乾道九年初抵川,設幕府于漢中。首先,適當增加軍人的俸祿,使能養家以提將士的士氣;養馬戶免其賦役,以增加養馬數量;又聽取大將秦琪的意見,改變兵力分散的狀況,以使軍勢首尾相應。選拔將校,賞罰分明,積極備戰。宋孝宗則以急不可待的心情,期望早日發動對金戰爭。乾道九年九、十月間,兩次向金提出受書禮儀平等的要求,都被拒絕。宋孝宗即以密詔催促虞允文發兵,虞允文由于軍需未備,並向宋孝宗提出:“機不可為,但令機至勿失耳。植根本,國富強,待時而動可也,安敢趣師期為亂階乎。”引起宋孝宗的不滿,虞允文也知道宋孝宗的心情,為了不負厚望,更加積極備戰,日夜奔忙,“戴星乘馬,冰滿鬢髯”而不顧,終于因此得病②,于淳熙元年(1174)二月辭世,享年65 歲,贈太傅,賜諡忠肅。

① 《宋史》卷383《虞允文傳》,《虞公(允文)神道碑》,《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50。① 《宋史》卷383《虞允文傳》。

② 《虞公(允文)神道碑》。

第五十三章朱熹陸九淵呂祖謙第一節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年號晦翁、云谷老人、遁翁、滄州病叟,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因長期寄居福建,朱熹的學術被稱為“閩學”;又因他于建陽建考亭精舍講學,所以也稱為考亭之學。

父朱松(1097—1143),字喬年,號韋齋。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縣尉。後調尤溪尉,監泉州石井鎮。紹興四年(1134),除秘書省正字。曆官著作郎、尚書度支員外郎兼史館校勘,司勳、吏部郎等。朱松為人剛直,因反對和議忤秦檜,被排擠出知饒州,未上任。紹興十三年(1143),病死于建甌。時朱熹年僅14 歲。朱松早年從學于理學大師楊龜山(時)的弟子羅豫章(從彥),其學術與操行對朱熹的成長有一定的影響。從師事三先生到從學李延平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朱熹出生在南劍州尤溪縣,在社會動蕩不安中渡過他的青少年時代。14 歲以前,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早年讀《四書》是很辛苦的。但他在讀書中找到興味,說讀書要有一種沉潛的功夫,要專一,讀到不忍舍處,方是見得真味。少年的朱熹,在讀儒家經籍中,立下成“聖人”之志,說:“某十數歲時讀《孟子》言‘聖人與我同類者’,喜不可言!以為聖人亦易做。”①後來他在訓門人中,要他的弟子為學須立志,涵養氣質,就事上、在日用間理會出道理。這也是他早年讀書的經驗和體會。

朱熹10 歲前所受的是啟蒙教育,11 歲“受學于家庭”②,從父親朱松學。這一年朱松罷官來建陽寓居,也有了空閑教育自己的兒子。朱松師從羅從彥,羅從彥為楊時的學生。楊時受學于理學創立者程頤。朱松早年拜見程頤,學《周易程氏傳》。朱熹自幼在這樣的家學的氛圍中成長起來,受到理學的熏陶。《朱子行狀》說:自韋齋先生得中原文獻之傳,聞河洛之學,推明聖賢遺意,日誦《大學》、《中庸》,以用力于致知誠意之地。先生早歲已知其說,而心好之。

朱熹14 歲,父親辭世。受父命從學于胡憲(字原仲,籍溪先生)、劉子翚(字彥沖,屏山先生)及劉勉之(字致中,白水先生)。三先生都與理學有著不同的淵源關系;但三先生所傳又都夾雜著釋老之學。二劉過世後,朱熹獨事胡籍溪。另外,有幾個僧人如道謙等,對朱熹的影響也相當大。在李侗(延平先生)前,朱熹所學相當博雜,出入佛老。他自己說:“某舊時,亦要無所不學,禪、道、文章、《楚辭》、詩、兵法,事事要學。”①朱子青少年時所學博雜,不僅要看到其負面的作用,也應看到,理學的完備,需要一個廣闊的知識基礎。融會釋老儒是理學發展的需要。

朱熹18 歲,建州鄉貢高中。次年,禮部試,賜同進士出身。22 歲,入① 《朱子語類》卷104《自論為學工夫》。

② 王懋竑:《朱子年譜》卷之1 上。

① 《朱子語類》卷104。

都銓試,授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紹興二十三年(1153),赴同安任,途中拜見李侗。李侗強調“默坐澄心,體認天理”。但初次相見,李侗強調儒佛區別的觀點,沒有被朱熹接受。紹興二十六年,秩滿。二十八年,差監潭州南岳廟。

紹興二十八年正月,朱熹徒步走了一百多里,再次見李侗。紹興三十年冬,朱熹又一次見李侗。紹興三十二年,迎謁李侗于建安。數見李侗,經過指點與自己的探索,朱熹終于體會出李侗思想的意義,從而完成“逃禪歸儒”的轉變。朱熹說:“某少時未有知,亦曾學禪,只李先生極言其不是。後來考究,卻是這邊味長。這邊長得一寸,那邊便縮了一寸。”②李侗稱贊朱熹“進學甚力,樂善畏義,吾黨鮮有”③。朱熹因李侗而得二程理學的正傳,而二程理學也因朱熹的發展而臻于完備。

朱熹中舉後,在同安任內主縣學,開始了講學活動。

集理學之大成從朱熹一生的學術生涯上看,可以分成三個時期。

一、從隆興元年(1163)到淳熙四年(1177),即34 歲到48 歲,是朱熹學術體系初步形成時期。他一方面繼續辟佛,一方面系統編輯理學家的言論、文字,把理學精神糅進儒家的經籍,基本完成《四書》的纂修。

宋孝宗即位,詔求直言,朱熹即上封事,要求熟講帝王之學,早定修攘之計。隆興元年(1163)複召,入對,奏事垂拱殿,除武學博士。此前,在紹興二十九年(1159)朱熹編《上蔡語錄》。隆興元年編成《延平答問》,寫出《論語要義》,編《論語訓蒙口義》。乾道八年(1172)作《語孟精義》;再刻時,改名《語孟要義》;後又改為《語孟集義》。隆興二年(1164)有《困學恐聞編》。

孝宗乾道元年(1165),朱熹請祠,差監南岳廟。乾道年間編寫的有《程氏遺書》、《程氏外書》;《太極圖說解》、《通書解》及《西銘解義》等。乾道八年,編成《資治通鑒綱目》59 卷。這是朱熹要使史學“會歸理之純粹”的工程。朱熹說:“臣舊讀《資治通鑒》,竊見其間周末諸侯僭稱王而不正名。漢丞相(諸葛)亮出師討賊而反書‘入寇’。此類非一,殊不可曉。又凡事之首尾詳略,一用平文書寫,雖有目錄,亦難尋檢。”①他認為司馬光所撰《資治通鑒》存在兩個方面的缺憾,一是沒有以天理的教條,對曆史進行褒貶評論。二是編排形式上,由于眉目不清而難以檢尋。他以綱目體改編《資治通鑒》,使“歲周于上而天道明矣,統正于下而人道定矣,大綱概舉而監戒昭矣,眾目畢張而幾微著矣。是則凡為致知格物之學者,亦將然有感于斯”。同年又完成《八朝名臣言行錄》的編纂。

乾道九年(1173),編寫成《伊洛淵源錄》一書。這是一部學術史著作。淳熙二年(1175)朱熹與呂祖謙共同編《近思錄》。淳熙四年(1177)

完成的作品有《論語集注》、《孟子集注》、《論語或問》、《孟子或問》;又序定《大學章句》、《中庸章句》。這是朱熹理學體系初步建立的標志。② 《朱子語類》卷104。

③ 《李延平集》卷1。

① 《朱文公文集》卷22《貼黃》。

朱熹同呂祖謙以及湖湘學派的張栻及陸九淵商榷、辯論;特別是淳熙二年(1175)鵝湖之會,朱熹與陸九淵辯論,對促進朱子理學體系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二、淳熙五年(1178)至紹熙五年(1194),朱熹49 歲至65 歲,為進一步發展時期。朱熹的主要活動,是通過講學和同其他學派的辯論,擴大朱學學派的勢力與學術影響。另一個方面是繼續使學術的各個方面理學化。對“四書”及其他儒家經籍以理學的教條重新解說,構建出理學的體系。

朱熹一向重視教育和親自講學。早在同安任上,他主縣學,“選邑秀民充弟子員,日與講說聖賢修己治人之道”①。乾道六年丁母憂期間,于建陽建寒泉精舍,有蔡元定等執弟子禮來從學。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軍。次年,于任上複建白鹿洞書院,親自為諸生講《中庸章句首章或問》,擬定《白鹿洞書院學規》。

淳熙八年(1181),除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後由于浙東發生饑荒,改為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于任上“鉤訪民隱,按行境內”,厘革弊政,頗有成效。因彈劾有劣跡的唐仲友,由此得罪輔臣王淮。朱熹請祠。淳熙十年,主管台州崇道觀,于武夷五曲建武夷精舍。武夷講學時期是朱學發展至關重要的時期。福建、浙江、江西及皖南等地士子紛紛前來就學。朱學得以大規模地傳播。

朱熹一生的學術活動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即同其他學派爭辯,他確實想通過辯論,以排斥其他學派。在武夷精舍講“正心誠意”時,賦詩明志:“明年定對白虎殿,更誦《大學》《中庸》篇。”①他期望在一代人君的支持下,使朱學成為欽定的一統學術,但在他生前卻沒有這樣的好運。

呂祖謙去世後,各個學派也展開更為激烈的爭辯,形成“議論蜂起”的局面。朱熹也全面開展對其他學派的斗爭。湖湘學派主帥張栻倒向朱學,亂了自家陣營。呂學一部分門人投入到朱熹門下。陸學還是一大宗,但陸子壽向朱熹表示悔意。所以,朱熹接著把論辯的矛頭主要對著“浙學”。

呂祖謙病逝于婺州,朱熹對交游甚密老友的學術責難並沒有減輕,進而對呂祖謙之弟呂祖儉大張撻伐,說:“伯恭無恙時,愛說史學,身為後生輩糊塗說出一般惡口家議論,賤王尊霸,謀利計功,更不可聽。”“婺州自伯恭死後,百怪都出。”說金華派“全然不是孔孟規模,卻做管、商見識”②。罵永嘉學派“卑汙”,永嘉學者“它自知定學做孔子不得了,才見個小家活子,便悅而趨之。譬如泰山之高,它不敢登;見個小土堆子,便上去,只是小”③。朱熹與永康派陳亮展開了王霸義利之爭。早在淳熙九年,陳亮訪朱熹,朱熹就批評了陳亮。從淳熙十一年(甲辰年)到十三年(丙午年),雙方書函往返,關于王霸義利問題展開大爭論,表達對道德功利的看法,反映出各自的曆史觀點。這在學術史上,是一件大事。

朱熹知道自己的批評過分,“刻畫太精”,但在學理的是非上,是不會放過的,“若孟子之辟楊墨,也只得恁地辟”。于諸家中,對陳亮的學說攻擊尤力,但效果不大,朱熹說:“陳同父學已行到江西,浙人信向已多。家① 《宋史》卷429《朱熹傳》。

① 《朱文公文集》卷4《讀通鑒紀事本末》。

② 《朱文公文集》卷35《答劉子澄》。

③ 《朱子語類》卷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