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試問又還有誰能勝任??



而接下來的事實也表明,夭夭的確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來,反而,似乎還說了一些歪理.

比方說,夭夭隨後所說的第一條,就是一條讓人聽了不禁汗顏的話語,只見夭夭說道:

"第一,祖宗之法有時候可以把它當做是放屁,該改革的時候,必須改革."

雖然李承乾早就料到,夭夭一定不會說正常人會說出來的話,但是,第一次聽到這話,還是讓他有一種沒有一點點防備便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感覺.

這通俗易懂,甚至可以視為是任性的話語,然而卻配著正經大事'改革’而被這麼漂亮的一個人兒說出來.

饒是李承乾熟讀牓子三百篇,十分了解朝堂之上大臣議政的文體,措辭.

都有點要遭不住夭夭這賣萌攻勢,他只當夭夭還年輕,自然,也沒有想那麼多.

反倒是在鎮定過來後,還不由饒有興致地問夭夭,"為何?"

夭夭這邊也是回道:"因為……以往總能見到有皇帝想做什麼改革,但大臣總以這是祖宗之法,難道陛下想拋棄祖宗之法,當一個不忠不孝之人嗎?如此來讓皇帝收回成命.最後,皇帝礙于大臣所給的壓力,便繼續聽之任之,然而,國家依舊日益臃腫,最後還是沒了.事實證明,一般當這句話出現在朝堂之上,而且還是出現在一些影響國家根基的大事上的時候,那代表,這個國家活不了幾年了."

雖說夭夭的話略顯幼稚,但話糙理不糙,曆朝曆代,的確都存在這樣的現象.然而……真正逼得皇帝收回成命的,又豈會是簡簡單單的祖宗之法?祖宗之法,只不過是一個比較緩和的說法,不至于讓雙方都撕破臉皮罷了.

夭夭說到的只是表層原因,但她說得沒錯.

所以,接下來,李承乾也是道:"那夭夭你覺得,萬一大臣還是反對,而且拒絕執行,那該怎麼辦?"

就是皇帝雖然改革心意很堅定,然而下面的人卻當耳邊風,那到時候,夭夭該怎麼辦.

"難不成,你要把這些大臣都殺了嗎?"

夭夭的想法,在他看來,還是嫩了點.不過這也正常,畢竟--夭夭雖說是仙人弟子,但也才剛好破瓜之年,年紀尚幼.若是論對朝局的認識,李承乾肯定比她要高名得多.

夭夭聽了他的話,也是道:"不破不立,假若真到了這一步,這個國家也已經病入膏肓,就算是要殺一些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了."

在夭夭眼中,這件事便仿佛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其實細細想來的話,這是極為可怕的.因為若是真有一天,讓夭夭掌權了,那得殺多少大臣?

然而李承乾此時卻一點都沒有察覺,又或者說,他是不願意去察覺這一點.

當然!夭夭也沒有把這話說完便是了.

比如說:就算是殺,也是有選擇性地殺,團結大多數,孤立一小撮,步步蠶食,這道理夭夭其實還是懂的.

但是,她不能這時候說出來,她畢竟是後宮姬妾,其實本不該議論這些事,雖說北辰並沒有明確說,女子不得干政,但她不能讓自己看上去太聰明了.


因為太聰明了,其實也是一種罪過,她現在其實是裝蠢,說給李承乾聽.

目的嘛……自然是讓李承乾警惕發生這樣的事,真到了那種時候,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決心!不改革,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還想統治綿延萬年,這是不可能的.

李承乾絲毫不覺得夭夭的話沒有輕重,反倒是覺得,或許這便是女孩子的視角吧.

--把問題看得太過于淺顯了.

而就憑她這點三腳貓功夫,也想教他,只能說,這讓李承乾不由得覺得好笑.

其實別看李承乾如今還沒有正是涉政,然而,畢竟出生便是太子,而且,平時又有不少嚴師,名師指導,他在對政治的了解上,絕對遠比同齡都要成熟穩重的多.

其實,夭夭所說的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明確的答案,而且,視不同情況,也會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當然,他也明白,夭夭所指的,一定是到了最嚴重的那種情況,而到了那一步的話……

通常來說,也的確藥石無靈,只能能拖則拖,有的皇帝便寄望于至少在自己有生之年,能保持朝局穩定.

至于到時候自己真的駕崩了……那就是子孫的事了,自己自然也管不到了.

雖然夭夭說的淺顯……但這的確是很不錯的一個議題,以往教他的先生老師,從來都沒有提到過這個.

這祖宗之法,到底應不應該全盤遵守,是否應該酌情而定?這里面的道理,恐怕能夠引申出無數的論題.

李承乾繼續問道:"那除了殺人,以儆效尤,你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夭夭便看了看他,颯爽地回答道:"我又不是皇帝,這個問題留給你.我只是看不慣這種老是拿祖宗之法來說事的現象."

李承乾感覺夭夭的智商又回來了,主要是,她並不糾結于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這聽著,就讓人覺得她很懂得進退.

之後,夭夭又說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這些都有些平平無奇,不過,到最後一條的時候,夭夭卻說了一句讓他很是觸動的話.

夭夭最後說道:"皇帝也是人,其實,也不用時時在人前苛求一副聖君的樣子,有時候,該任性還是要任性一下的,只是,自己心中要有一道秤杆,不能超過范圍.比如說,寵愛自己喜歡的姬妾,只要不是礙著別人,影響太過分,這倒也無妨.畢竟人嘛,七情六欲還是要有的.皇帝,所有人都覺得無上榮耀,享盡天下,然而……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而真正完美無缺的人,又有幾個."

說到最後,看到夭夭那感同身受的樣子,便是連李承乾,都不由得異常心動.

夭夭毫無疑問是一個讓人猜不透她想法的人.可憐別人的人他見得多了,可可憐皇帝的,她還是天字第一個.

若是這樣的人都不能當太子妃……試問又還有誰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