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把夭夭妖魔化



如果說以前李承乾都只是喜歡夭夭的身子,無非就是她長了一副好皮囊的話,那麼如今,他卻莫名地喜歡上了她這個人,因為,她這個人跟別的人都不一樣,有著十分奇奇怪怪的想法,而且,帶著十分獨特的吸引力.

正如前面說的,可憐別人的人他見得多了,可可憐皇帝的,她還是天字第一個,她用她完全稚嫩的想法,告訴了他,作為皇帝,如何才能讓北辰萬世未央,甚至,她還會站在皇帝的角度,把皇帝也當成是一個人.

以前他都覺得,她有很多話是編的,她的話總是真真假假的,讓人很難分清,現在,他卻又仿佛有點確信,她的話,說不定都是真的,比如說,她家師讓她進宮當太子妃,因為假若一開始根本沒有這種念頭,又如何會站在皇帝的位置去想問題.

實話實說,夭夭給他的這些建議,很多在他看來根本沒有什麼意義,然而……她卻從一個女子的角度,去思考,去表達,自己的丈夫若是作為皇帝,該當如何,不得不說了,他有被夭夭給暖到了,尤其是對比他父皇以後.

當然,他父皇有母後,這也讓他更加肯定,若有真有那一天,她一定會成為不輸給皇後那樣的賢後,當然,這些都只不過是他自己幻想的罷了,其實在夭夭的心中真正的想法卻是,她剛剛看完《清平樂》,宋仁宗也太慘了,她就把宋仁宗慘的地方都說了出來.

然後再有的話,她覺得,若是能把宋仁宗跟明武宗兩人的性格融合一下,這樣就更好了,一個太過于安分守己,而另一個,則是太過于荒唐怪誕,雖然,夭夭不覺得能融合成功,但是,看到李承乾後,她還是想試一試.

這一下午的時間,與其說是她教他治國,在李承乾看來,不如說是她站在一個皇帝的角度,說出了一般皇帝都不可能會說出的任性的話,然而也正因為這個,才讓他更是喜歡上了眼前的女子.

大臣的諫言聽多了,有時候,還是需要一個不一樣的聲音,而夭夭的這些話,便正正戳中他的心窩,只不過,他也很理智,他很清楚,夭夭的話雖然很暖心,但不能全聽.

因為假若他真的把夭夭的話全聽了,說不定,自己便是下一個因為一個女子而亡國的國君.而那個女子,便是眼前的夭夭.

原本李承乾還想說,"你還是讀多點書吧."

但後面,他又止住了,或許……是因為他不想改變夭夭的性格吧.

他話到了嘴邊,卻沒有說出來,這自然也被夭夭看在了眼里,也是好奇地看著他.

……

一下午的時間,就這樣被她給糊弄過去了.

到了晚膳過後,夭夭先是看了看張尚儀送來的明日要講的內容,其實,這些內容大抵不過那三板斧,比如說,身為後宮女子要賢德什麼的,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後宮其他人的敬重.而若是失德,不單單得不到別人的敬重,甚至上天,也有可能會降下懲罰之類的.

其實……本來她就是一個奉儀,根本就沒有必要學這些,尤其是失德之後,上天降下懲罰,這跟她有什麼關系?甚至,張尚儀也是這麼認為的.但皇後那邊,卻是如此吩咐的,張尚儀也只好照做.從這里,張尚儀也可以看得出來,皇後對這位羸奉儀有多看重.

"可能,也有因為這位是太子殿下的第一位姬妾的緣故吧."張尚儀便只好用這樣的理由來說服自己.

第二天,早晨,張尚儀又來上課,而夭夭這邊,也早就寫好了她讀完了那些內容之後的感想.

還沒有等張尚儀來跟她說呢,然而夭夭這邊,已經早就寫好了八百字,等著給她過目了.

而張尚儀之前給她的那些要講的內容,加起來,也不過數十字而已.


這就是古代跟現代的區別了.

而張尚儀在看到了夭夭的讀後感以後,也是啞口無言.

夭夭的讀後感不單單把她今日要講的內容的主要觀點都極為精煉地提煉出來,而且,還給寫了一篇議論文,你說議論文沒有論據怎麼辦?

她完全可以自己舉例啊.

而且,不知道的人物,也完全可以問李承乾.

雖說她在美鳳院的藏書無數,但那也是跟一般人比,而且收集回來的書籍也極不系統,對女子德行描寫的就更少了.

不過,李承乾畢竟坐擁整個皇家圖書館,這高考議論肯定背得她多,而她只需要大概問清楚一個方向,然後再讓李承乾給她解釋,之後,她就能引經據典了.

說實話,寫完了八百字以後,她還覺得有點不夠暢快,要不是再寫下去便是框架顯得太過于松散了,她肯定就繼續往下寫了.

論點論據都十分充足,而且,字體也寫得十分好看.

可以看得出來,這份文章是夭夭用了心的.

昨晚李承乾看的時候,便對夭夭這份用心,有點吃驚.他甚至都不明白,夭夭為什麼要到這一步,但或許這便是她的性格,或許平時,她便是這樣做的.

而張尚儀如今看到,更是感覺,後宮日後能有羸奉儀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子之幸,北辰之幸.

在看過了夭夭的文章後,張尚儀發現自己已經沒什麼可教的了.

而且……今日的講課也是臨時終止,因為,她要把這文章拿回去,給皇後娘娘看.

……

李承乾看到張尚儀這激動的樣子,也無言以對.心想,原來還有這種效果!?雖然李承乾也算不上什麼學渣,甚至都還是勤奮的了,但是跟夭夭這個學霸比起來,在自覺性方面還是差得太遠了.不過……這也不怪李承乾,畢竟,這是時代的局限性.要知道,在另一個文明的高三學子中,每隔兩三天寫一篇作文不是經常有的事情.

這古代啊,學習的節奏還是太慢了,而她,只不過是處在兩者之間,算不上什麼.

清甯殿.

皇後很快也是看到了夭夭所寫的東西,一張張紙看下來,皇後自然也是暗暗心驚.先不說內容寫得怎麼樣,光是這份心,就足以讓人動容,以前太子的老師讓太子寫文章,幾十個字都寫不下來,還抱怨過,哭過,再對比夭夭這,真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啊!這跟著仙人的孩子,悟性什麼的,就是不一般.當然,拿李承乾的小時候,跟夭夭如今對比,就有點過分了.

到了正午,皇後又接著把這文章拿去給皇帝看,皇帝看了,也沉默了.


因為他忽然發現,很多大臣寫上來的牓子,都沒有夭夭這寫的好,夭夭這引,提,議,聯,結的結構,直接把整個武官集團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滅了,而便是在文官集團中,能勝過夭夭的,也不過大多體現在辭藻上,比夭夭好很多.但夭夭這文章雖說華麗的詞語不多,文字也比較樸實,卻思路十分清晰,再加上卷面美觀,便給人一種十分賞心悅目的感覺.

皇帝放下這文章,忽然說道:"這文章就該拿到殿上去,讓他們那些大老爺們看看."

皇後以為這只是一時的氣話,卻沒想,第二天……

皇帝還真的把這文章拿出來給眾位大臣看了,雖說,這文章的內容對治國沒什麼影響,但是,皇帝也想拿出來讓他們羞愧羞愧!

大殿之上.

文官站在左邊,也即是東邊,而武官站在右邊,即是西邊.

一個個傳閱後,皆是沉默了下來.

本來,魏禦史還准備彈劾皇帝這做法,但看了文章的內容後,他又頓住了.

雖說這文章在他看來,就如同小孩子玩泥沙,但是,至少在每年待考的考生中,千人中,勉強擠進去前兩百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然而這就尷尬了,正因為寫得這麼好,才讓他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麼才好.

原本,這些天他已經准備好了彈劾夭夭,一個青樓女子,不能當太子的姬妾.然而……現在皇帝卻拿出了這篇文章.關鍵是這文章還寫得極好,你說接下來該怎麼辦?

朝中,上百號人都等著他發話,本來,站在他這個位置便是懟天懟地懟空氣.但他也不能亂來,但凡是識字之人,都知道這文章寫得極好,他總不能閉著眼說寫得不好吧.

那就不是秉公執事了,所以,最後,他只好道:"這文章自是寫得極好,然,太子姬妾是國之大事,臣以為,這在民間影響不好."

原本,他還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現在,人家文章寫得這麼好,有如此清楚的認識,你就不能說人家不賢德,德行不足以當太子姬妾,會帶壞太子.

所以,他只好轉了一個彎,說會引起民間議論.

眾大臣聽到這話,都紛紛稱贊不愧是魏禦史,頭腦轉得快,是啊,如今民間的議論才是重點!

皇帝那里不知道這些大臣們的心思,他也派魏間出去打聽過,民間的議論的確是存在的,無非,就是把夭夭妖魔化.

為此,為了打消眾人的顧慮,你們不是聽了謠言,覺得她是不是有三頭六臂,既如此,那今日,朕便讓她來殿上,讓大家都瞧瞧,以打消大家的顧慮.

"宣羸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