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終是沒有聽住勸告



事實上這一次皇帝出征高句麗的戰果並不差,出征九個月,因為天寒地凍,還打漁曬網了三個月,也就是說,真正只打了六個月,也就半年的仗,卻消滅了高句麗基本上大部分的主力.

前後累計遷其戶口七萬人,攻下十城,斬首高句麗士兵四萬,降十萬,而且,有一場硬仗還是面對對方十五萬的援軍,而他自己則只用了三萬人,以自己為誘餌,便將對方擊潰,使得對方只能收攏殘部依山據守.只不過……

對于以往要麼不出征,一出征就必然滅國的戰績來說,這一次折戟在這里,的確對于他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打擊,更別說,他還是那種常常拿自己和他人來作對比的人.

二月初.

皇帝歸來的消息傳到辰都,然而,隨之一起過來的,還有皇帝病倒的消息,皇帝不得不停留在定州養病,而且,病情似乎並非那麼樂觀.

皇後聽聞了這個消息,說皇帝連起床都困難,也是心中急切,若非此時夭夭沒有剛剛生下孩子,不宜遠行,倒也說不定可以去看看.

然而……

此時也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當地的名醫了.

就這樣,在大概三個月後,皇帝的病情才終是有所好轉,皇後這邊,也這才慢慢地放下了心來,期間,她已經不止一次想去到皇帝身邊照顧,然而,畢竟最後還是因為顧慮甚多,而無法去到皇帝身邊陪伴.

七月.

皇帝歸還辰都,不過,卻依然需要太子監國,此時夭夭也得以生育完,自也是可以替皇帝看病,只可惜……

若是單一種類的病,她是可以治的,但皇帝在歸來的途中,顯然還是沒有聽勸告,餌藥了.

也不難怪,畢竟當你都已經病到那種程度的時候,唯一的辦法,似乎也只有餌藥了,而民間,也一直都流傳著餌藥可以濱死而蘇,有人從少時便餌藥,最後年百餘歲,康強無疾這樣的傳言.且山東這邊,餌藥風氣還蠻盛的.

而三個月的餌藥,也的確讓皇帝的病情得到了好轉,那麼也就是說,這東西還是管用的,只是……

只能管一時,卻不能管一世.

九月,皇帝似乎可以臨朝聽政了,然而兩個月後,病情又出現反複,而且遺傳性高血壓的症狀再次出現,估計是餌藥的時候,已經把某些神經細胞給破壞了.

這一年十一月,皇帝病逝于長生殿.

皇後也因傷心過度,最後服毒自殺.

嗯……

至少史書上,是這樣寫的.

最後,皇帝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

至于皇後,則文德皇後.

二十五歲這年,李承乾終究還是當上了皇帝.

對于其父皇的葬禮,自然,也是必須搞得十分隆重,各蕃國聞得太宗皇帝病逝,也皆紛紛前來參加葬禮,最後曆時前後差不多半年,這才把葬禮給徹底辦好,將皇帝與皇後葬于昭陵,而把這些都辦完了以後,李承乾這邊,自然也是要開始正式接管天下,像他這樣的毫無經驗的人,此時登基,四周戎狄必有反意,原本,北辰境內尚算是穩定,然而現在,不管誰會變成狼,一點都不會讓人覺得奇怪.

而且……

早就辦葬禮的期間,有來自西域的一些小國,便已經開始倒戈西突厥,對北辰的安西都護府構成威脅,甚至,還有過短兵相接.


因而……

接下來,如何快速地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就成了李承乾的重中之重,若是此時北辰四周的蠻夷戎狄都聯合起來,想對中原這片地方有想法,欺負他年少不經事,這也是極有可能的.

于是……

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便也跟著變得頻繁了起來.

其中……

最囂張的莫過于高句麗了,他們十分有理由相信,皇帝是由于在與他們的戰事中附傷而死的,因為皇帝曾以自己,還有四千人作為誘餌,讓十五萬大軍一起向他發起沖鋒,期間,高句麗士兵甚至已經沖到了他的禦駕前面,雖然最後這十五萬大軍卻是被打得屁滾尿流,甚至最後收攏殘部後,便只剩下三萬六千八百人了,然而,不管這件事的真實性如何,高句麗也的確需要這樣一個流言,來振奮一下其國內的士氣.

然後,除了高句麗,第二囂張的,莫過于西突厥.

其實還是由于路途遙遠的緣故,北辰在國內安定的時候還好,可如今,北辰剛剛新皇登基,肯定有很多事情要處理,而且,曆來西突厥就跟北辰關系不是很好,安西都護府其實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防備著西突厥,因此,西突厥如此態度,倒也讓人覺得在情理之中.

而最讓人看不清態度的,便剩下原本位于東突厥西北方的薛延陀,以及吐蕃.

兩人似乎在密謀什麼,薛延陀原本就是時戰時和的,所以,就算他此時起兵,北辰君臣一點都不會覺得意外,但是這一次卻是態度十分曖昧,還說依舊視北辰為宗主國,這騙人都不帶這麼騙.

吐蕃雖然與北辰關系良好,所以回信看似也沒什麼毛病,然而……

宣政殿.

一位臣子卻是站出來說道:"陛下,雖說吐蕃與我們聯有姻親,然而,也不可不防."

之後又有另外一位臣子提議道:"臣懇請收縮北辰外圍防線,做好以固守為主之准備."

"眾卿所說的話,都很有道理."此時,李承乾也是回道.

一身柘黃色的皇袍,即便還沒什麼功績,但此時的身份,也已經能讓大臣都無法再像以前那般小覷他.

"不過,固守是不可能固守的.若是一旦擺出固守之勢,豈不是就告訴別人,我們害怕了."

"此時,應該主動出擊,方為解圍之策."

"只不過,打那里,朕卻是還沒有考慮好,不知眾卿有何想法?"

"這……"

眾人一聽,也是紛紛愁眉不展.

見眾人不說話,李承乾便道:"朕意已決,打算在今年下半年之內,一舉攻滅薛延陀."

為什麼打薛延陀,因為他最好打,安西都護府守個一年兩年應該不成問題,東邊高句麗剛剛損失慘重,不可能過來,吐蕃若是來了,他們在西邊據守就行了.

只有北邊的薛延陀,一來,他們可以看清此時北面的局勢,畢竟,除了薛延陀,其實還有很多小的部落,得讓這些小的部落先站隊,不能讓他們先跟薛延陀聯合起來,當然,這也會出現一個問題.

萬一那些小部落全都站薛延陀,這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不過那正好,北辰士兵一打五,正好利用此戰,一舉殲滅來自北方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