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陰影中的少年皇帝(4)



衛綰在奏章中說:“那些專學申不害、商鞅和韓非子學說的法家和蘇秦、張儀學派的縱橫家到處搬弄是非,擾亂國政,請求陛下將這些專學法家、縱橫家的賢良罷免回去。”


漢武帝基本同意了衛綰的意見,他沒有任用儒家以外的賢良。如果說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是儒家獨尊的宣言,那麼這次則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走的第一步。


其後,漢武帝又任用一大批儒家人物在朝廷中擔任要職,儒家勢力蒸蒸日上。禦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就准備實行儒家的一些禮儀制度。他們請漢武帝在長安城外設立明堂,以招見諸侯。


漢武帝早就有改弦更張的念頭,他雄心勃勃,想自己創造出一個新世界來。他聽了趙綰和王臧的建議,馬上就吩咐他們按照古代禮儀制度去起草和設計明堂的計劃。王臧和趙綰乘機向漢武帝推薦他們的老師申公。


漢武帝早就聽說申公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儒學泰斗,他馬上吩咐使者用駟馬安車的高級禮節去聘請申公入朝。


駟馬安車是一種高規格的待遇。一般安車都只用一匹馬,而漢武帝命使者用四匹馬,並且用蒲草包裹好安車的輪子,防止顛簸。這樣做主要表示對德高望重的申公的尊崇。漢武帝還命使者帶上玉璧和布帛等禮物。


申公正在魯國的家里給門徒們講課,這年他已經八十多歲了。仆人們報告說外面來了官家的安車,要接他去京城。


申公此時已年老體弱,本來不願意再長途跋涉走那麼遠的路。但朝中來使口氣殷勤,又捧上豐厚的禮物,申公心中有些猶豫。後來他又一想,當今皇上對自己這麼重視,也不便推辭,他只好收拾一下簡單的行裝,坐上安車,往西逶迤而去。


漢武帝以隆重的禮節迎接了這位遠道而來的老人。漢武帝挺尊敬地詢問申公如何治理天下。申公恐怕這位年輕的君主好高騖遠,能說不能做,就回答說:“治理國家,不在多說話,而在多做事。”


漢武帝此時正喜歡文學辭藻,聽了申公的話,他覺得有些掃興。他沉默不語等著下文。


申公只說了這麼一句話,就沒有了下文。他等了半天,也沒聽漢武帝再問下去。漢武帝等了半天,也沒聽到個下文,這場會見就這樣草草結束了。不過既然大老遠的把人家請來了,也不能過分冷淡,于是漢武帝任命申公為太中大夫,作為明堂、巡狩、改曆法、易服飾的顧問。


申公只這麼說了一句話就退了出來,他的門生趙綰和王臧感到很奇怪。趙綰和王臧是眼高手低的人,他們向漢武帝提出要建一個封國國君朝覲皇帝用的明堂,以展示皇帝的威儀誇耀天下,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明堂又該怎麼去建。這次他們奏請漢武帝將申公請來,也是搬救兵去了。


趙綰和王臧過來給申公請安,行了師生之禮。然後兩人就迫不及待地詢問申公古代的明堂制度具體是什麼樣子的。申公對這兩個學生很了解,知道他們只會耍嘴皮子。他只是笑了笑,可沒說什麼。


趙綰和王臧認為今天老師脾氣實在古怪,他們互相無可奈何地看了一眼,就想過幾天再說吧。哪知道,過了幾天,大禍臨頭了。


二、竇太皇太後的棒喝


正當儒生們熱熱鬧鬧地要實行一系列新政措施的時候,兜頭被潑了一盆涼水,竇太皇太後的一記棒喝,打得儒生們暈頭轉向。


原來太皇太後竇氏是信奉黃老之學的。她聽說漢武帝重用儒生,心里面已經老大不高興了。別的事情可以任憑漢武帝怎麼去辦,只要是冒犯黃老思想的,她可怎麼也不能容忍。她這一出面,儒生們可要倒黴了。


竇太皇太後從立為皇後開始至今已經有四十一年之久了。她經曆數代皇帝,在宮中地位高,權勢大。她是漢初七十余年黃老無為而治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同時也是漢武帝時期黃老思想的首席代表。漢武帝要將尊儒制度化,意味著漢代七十多年來一直占統治地位的黃老思想要退出曆史舞台,這是竇太皇太後決不希望看到的。


“文景之治”使得漢朝強盛起來,黃老無為的思想還有一定社會階層的支持。一些健在的中興老臣們,都是黃老思想的忠實信徒,他們不希望儒生奪去他們在朝廷中的地位。看到儒生因得勢而興奮異常時,他們感到分外的沮喪,只好踉踉蹌蹌跑到宮中,向他們的總代表竇太皇太後哭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