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鑿空西域(9)



城中的士兵放松了警惕,他們根本沒有想到漢軍能從天而降,趙破奴率領手下一頓砍殺,沖進城內,一路暢通無阻。王恢領著漢軍一路向樓蘭王的宮殿攻擊。


樓蘭王從睡夢中驚醒,他匆忙起身召集人馬抵抗,但無奈倉促上陣,怎能抵擋得住如狼似虎的漢軍。


樓蘭王見手下被殺得七零八落,正想溜之大吉,誰知四周道路都有漢軍把守,無路可走,被趙破奴生擒活捉。


漢朝的大軍也連夜趕來接應,兩軍合在一處控制了樓蘭國的局勢。漢軍在樓蘭國休整補充糧食和馬匹,下一個目標就是北道上的姑師國了。


姑師國王聽說漢軍中途返回攻破樓蘭國,生擒了樓蘭王,心中不由得驚恐萬狀,他馬上派人去匈奴求救兵。但匈奴人也害怕與漢軍直接沖突,沒有答應姑師國的請求。


趙破奴和王恢一商量,對姑師國再采取奇兵突襲的辦法是行不通的了,因為姑師國一定是有了准備。但姑師國一貫與漢使作對,不給予它一個教訓,不足以警誡其他的西域小國。他們決定這個仗一定要打,


漢軍經過休整,軍容整齊,糧草充足,而且上次樓蘭國一戰,只有七百人參予了戰斗,並沒有動用漢軍的大部人馬。這些大部人馬一直在養精蓄銳,具有較強的攻擊力,王恢和趙破奴決定采用大軍合圍攻擊的辦法對付姑師國,以求速戰速決,免得陷入被匈奴人和姑師人內外夾擊的境地,況且長途遠征,糧草問題也不容易解決,只有速戰速決,才能避免無謂的損失。


姑師是個小國,漢朝幾萬大軍將姑師城圍了個水泄不通,一次次發動攻擊,姑師城的守兵頑強抵抗,但他們看到漢軍發動連續不斷的攻擊,精神都快要崩潰了。


漢軍的士兵終于攻破了姑師國的城防,姑師王一看大勢不好,不甘與樓蘭王國為漢軍囚虜,馬上召集心腹衛士殺開一條血路,向北落荒而逃。漢朝大軍又攻破了姑師國,取得了西征的第二次勝利。


漢武帝得到西域傳來的捷報,心中很是滿意。他對北方連年用兵,打得匈奴人再也不敢放肆地入侵漢邊郡。現在他第一次派兵西征西域,又取得了勝利,他心中怎能不高興呢?


漢軍西征,攻破兩個不友好的小國樓蘭和姑師,生擒樓蘭王,不僅直接打擊了與漢朝作對的勢力,而且給西域各國中一些動搖不定的勢力以一個警告,遠揚了漢朝的軍威。就連大宛、烏孫一類的大國,也被漢軍的威力所懾服,從此不敢輕視漢朝。


漢武帝等到西征軍班師回來,就封趙破奴為浞野侯。王恢屢次出使,吃盡了樓蘭的苦頭,他能把情況彙報給漢武帝,並說服漢武帝采取軍事行動,先就有了一份功勞。而且在西征過程中,王恢輔助趙破奴只用七百人擊破樓蘭,再立奇功,漢武帝封王恢為浩侯。


漢武帝用武力教訓了兩個不聽話的西域小國之後,覺得總不能經常派兵維持通西域的交通,還要想一些別的辦法。


最初,漢武帝接納了匈奴來降的渾邪王,渾邪王和休屠王所居的故地河西走廊成了一片真空地帶,漢匈雙方都想插手。後來漢武帝聯絡烏孫,想讓烏孫搬到河西走廊來居住,也好作為漢朝的盟友和屏障,共同抵抗匈奴。但烏孫王並沒有東遷,只是和漢朝結成和親關系。漢武帝又不想讓匈奴再次占領河西走廊,阻隔西域交通,就在渾邪王和休屠王的故地設立了武威和酒泉兩郡,從此漢朝防線又向北推進一些,解除了一些邊郡的壓力。同時,武威和酒泉兩郡的設立,也是張騫兩次成功地鑿通西域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因為這兩郡的設立,使得漢朝前往西域的使者生命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


第一次用兵西域取得勝利之後,為了加強漢朝東西交通要道的控制。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的秋天,漢武帝又從武威和酒泉兩郡之中分出一些地方,增設了張掖和敦煌兩郡,又把防線向西推進了不少。


河西四郡的設立,使得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完全在漢朝的控制之下,加強了漢朝西部的邊防。


漢武帝看到了西北地區的重要性,便在河西一帶增開田地和水渠,發展農業生產,減輕國家對于西北邊郡的糧食負擔。漢武帝還在河西地區修建了不少的烽燧,這是一些軍用小據點,可以預先報警,加強了漢朝邊疆的警戒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