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5-11 上海(章節名調換)


上海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這座龐大的都市里充斥著各種膚色各種服裝的客商,白人,黑人,棕色皮膚的人,還有何大明人一樣外貌的倭人和朝鮮人,這些或紅毛高鼻凹眼,或漆黑如碳的外洋人如果在大明其他地方出現一定會被認為是天外來客,可是在上海人眼里就稀松平常了。



這座龐大的城市占地極廣,人口稠密,高大華麗的宮殿式建築和矮小簡陋的棚戶並存,更加令人震驚的是這麼龐大的城市居然是在十來年的時間內建設而成的,據說當年上海建房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地方,起一座房子平均只需要七天,一時被稱為“上海速度”。



上海迅速的從一個小縣城發展成大都市,上百萬的居民肯定不可能都是當地人,他們來自大明各省和世界各個國家,其中甯波移民占了相當的比例,再就是南直隸北部的移民,那里曾經是明清交界的地方,戰亂頻發,民不聊生,所以舉家遷移的很多,上海道流行的官方語言是江淮官話,也就是大明朝的普通話,中原方言,江浙方言也占相當比例的份額,那些外洋人一般都會說幾句官話,要不然根本混不下去。



上海道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沒有城牆,城市太大,原先的上海縣城牆早被拆了,密密麻麻的建築蓋的到處都是,黃浦江岸邊風檣浪舶,商賈糜集。這里的房子是上海比較高檔的住宅區,不但有翹脊飛簷的明式建築,還有很多巴洛克,拜占庭式的外洋樓房,木板子加白紙糊的日式建築和高腳草棚式的南洋建築也有市場,不過這種造價低廉的房子通常都是閘北那些窮的叮當響的碼頭工人,小攤販搭建的了。



上海是港口城市,貿易城市,大明朝巨量的進出口都在這里發生,蘇杭松江的綢緞布匹,景德鎮的瓷器,徐州的鐵器,常州的機器配件,都彙集到這里,裝上千百條外洋來的大帆船或者大明的蒸汽船運出海去,同時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金銀,香料,原料,良馬,美姬等等。同時上海本地的手工業和農副業也很發達,金漆鑲嵌、牙雕、木雕、紅木雕刻、玉雕、金銀首飾、玩具、絹花、、地毯、絨繡、檀香扇、上海土布、南橋腐乳、西瓜、龍華水蜜桃、水蜜梨、撒花紅蟠桃、蜜餞、鹽水火腿、熏火腿、豬腸衣、浦東雞、香粳稻、楊行黃瓜、嘉定大白蒜、張江腰菱都是響當當的品牌。



上海境內有主要河流有黃浦江、蘇州河與長江。黃浦江源出太湖東南的澱山湖,流至吳淞經長江口入海,蘇州河(又名吳淞江)源出蘇州附近的太湖,在溝通上海與內地聯系上起很大作用。古時又稱獨流入海的江河為“瀆”,故上海被稱為“滬瀆”,簡稱“滬”。



來到這座城市的邊緣,劉子光不禁暗暗贊歎,站在小山上遠遠看去,只見一座沒有城牆環繞的巨大城市呈現在眼前,這就是大明朝最開放的最發達的港口城市,也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水平下的產物,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使這里的人民更加的靈活,更加的不受傳統的束縛,根據南廠的情報顯示,上海道比蘇杭更要不受朝廷掌控,這里的豪門大族富可敵國,還掌有相當力量的私兵,滬督陳良玨為官多年,在上海頗有人脈,其人城府極深,關鍵時刻心狠手辣,絕非曹寅那樣好對付。




上海的水太深了,豪門大族暗地里的力量也很強大,以至于東廠留存的檔案里幾乎沒有什麼太有價值的線索,為了能尋求到真相,劉子光才決定微服私訪,私訪的伙伴是日升昌的大掌櫃胡懿敏,這位女中豪傑的實力不容小覷,此番前來上海隨行的劍手就有五十人之多,每個都是胡家從少年時代就培養的孤兒,雖然在江湖上沒有什麼名頭,但是出手狠辣,冷酷無情,絕對是一支超強戰斗力的隊伍,為了營造出自己還在蘇州的假象,劉子光沒有帶紅衫團的一兵一卒,劉小貓和韓雪兒都被留在了大觀園,他只身和胡大小姐一同趕赴上海。



既然是微服私訪,服裝上就不能過于張揚,普通的馬車,尋常的布衣,兩人裝作書生模樣進入了繁華的上海,日升昌的保鏢們遠遠散落在四周保護著,胡懿敏見識過劉子光的身手,有這麼一個萬人敵在身邊陪著還有什麼可怕的呢,她並不是第一次來上海,但是這樣輕裝走在上海的街頭還是頭一遭,所以顯得步履輕快,眉開眼笑。



上海是個不設防的城市,街上幾乎沒有巡邏的官兵,各色人等來來往往的在大街上走著,道路兩旁的酒樓茶肆一座接著一座,幌子彩旗滿眼飄晃,和京城不同的是,這里的飯店打出的招牌琳琅滿目,什麼倭國生魚宴,法蘭西蝸牛餐,西班牙火雞,英格蘭牛排,都是聞所未聞的外洋菜,還有街邊小巷里的風情店,小臉塗的煞白,穿著和服木屐的羅圈腿曰本女人,還有皮膚黝黑,穿著暴露的南洋生番女,白皙放蕩的西方大洋馬都站在店門口用不大地道的官話向來往的男人們兜售著自己。



好一派異域風情,劉子光目不暇接,他看到了披著頭巾,腰插彎刀的阿拉伯人,短腿矮小的曰本浪人,懸著細長佩劍的歐洲人,還有隨著圍著破布的南洋土著,當然最多的還是頭頂發髻,右衽長衫的大明人,各個種族的人在一起喝茶,吃飯,用不同的語言交談著,溝通著。



這些番邦蠻夷使用的貨幣種類很多,基本上都是金銀幣,但是重量,圖案,還有純度各有不同,時間久了商家們也都摸清了規律,這些繁雜的錢幣都有各自固定的彙率,西班牙人的鷹洋成色最好,英國人的女王頭也能湊合,旅宋的金幣是最受歡迎的硬通貨,大明朝的銀錠子通吃一切,日升昌的銀票見到的反而不是很多。



胡懿敏解釋說這些外洋人都是來去匆匆的客商,習慣帶著硬通貨在身上,況且日升昌在海外目前還沒有分號,所以銀票只是在國內客商那里才能用的上。日升昌在上海的分號更多的作用是承擔了兌付的作用,全國的客商都帶著銀票到上海來,然後從分號里把銀子提出來再向外國人購買貨物,外國人有時候也收銀票,但是只限于在當地購買貨物的時候,最終他們離開的時候還是要把手上的銀票兌換成真金白銀的。



“咱們到著名的外灘去看看吧,市舶提舉司就設在那里。”胡懿敏提議道,暗中探查市舶司是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劉子光當然欣然答應。




*********************************************************************



林笙是黃浦江東高橋南人士,自幼父母雙亡,被舅舅養到十四歲時孤身一人到上海闖蕩,已經八個年頭了,今年二十二歲的他尚未娶親,每日里推著一輛小車到外灘去賣水果,賺些小錢糊口度日。



林笙的刀法很好,能單手用小刀將梨子的外皮削掉,中間不帶斷的,他還喜好結交朋友,在外灘上混飯吃的小攤小販都認識他,人送外號“水果阿笙”



今天的天氣很好,又有幾艘外洋貨船靠岸,在海上奔波了數月之久的人最需要補充水果蔬菜,這點外灘上的小販們都清楚,那些水手一下船第一件事就是買幾個汁水多又甜的水果大快朵頤,然後才去找婊子。



可是最近幾天的風頭很不對,官府隔三差五的就要清掃他們這些小攤小販,說是欽差大人要來,不容許市容被他們破壞,這可要了命了,小攤販本來就賺的是風里來雨里去的辛苦錢,一天不出攤子就沒有一天的口糧,林笙倒是不怕,反正他一個人吃飽全家人不餓,不過其他那些拖家帶口的販子們就慘了,誰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啊,為了一家老小不至于餓肚子,他們這些小攤販總是趁官府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把攤子擺起來。



林笙像往常一樣把獨輪車支起來,水果擺放整齊,現在正值秋季,只有本地的水蘿蔔供應,綠色的蘿蔔切成花瓣狀,汁水豐富,味道清爽,倒也可口。一把鐵片子做的水果刀放在案頭,刀把上纏著破布,刀鋒上閃著寒光。



林笙拿出一個陶罐往蘿蔔上灑著水,以便使蘿蔔顯得更加水靈好看,正當他專心致志地進行著這項工作時,兩輛馬車已經從這條道路的兩端悄悄圍了上來。馬車上端坐著身穿深綠色官袍,皂靴黑帽的官差,車尾部有個醒目的牌子,用嚴肅的隸書寫著八個大字“巡城執法,隨時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