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5節:琴童出世(1)



琴童出世

若說中國有一個城市能達到"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神秘境界,那非重慶莫屬。李云迪1982年10月7日出生在重慶大渡口區,出生證上使用的名字是李希,3歲改名李希熙,5歲正式改為李云迪,至今在他的家里,長輩們仍習慣叫他的乳名希希。有個巧合讓我很驚訝,當李希成為李希熙時是1985年,這一年他與音樂結緣,同年,前蘇聯的布甯獲得第11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金獎,此後連續兩屆金獎無人問鼎,直到2000年李云迪一舉奪魁,冥冥之中似乎肖邦大賽苦苦守候了他15年前來加冕。

據說,大凡功成名就的表演藝術家都不同程度擁有某種"家學淵源",這為一個音樂家的成長提供了天然優勢和血緣承繼。但對于李云迪而言,他的家庭背景和音樂沒有任何聯系。在所有涉及李云迪家人的報道中,關于他父親李川的介紹幾乎無跡可尋,然而最初這個家最具體、最現實的需要卻全部依賴于他,為了輔助妻子培植兒子的音樂生涯,為了這兩位與他相依、非常有力的親人,他什麼都肯做。

李云迪的母親張小魯是一位端莊的女士,有著重慶女子特有的白皙肌膚與精致的五官,優雅的儀態舉止顯示出她有極好的品位和修養;眼神清澈而充滿活力,予人的那種精力旺盛的感覺甚至克服了她的年齡以及看起來略顯單薄的身體。

張小魯年輕時學過芭蕾,雖然種種原因令她最終放棄跳舞,但對旋律和節奏卻始終保持著敏銳的感受力,音樂是她對舞蹈之愛的一個延續。在當時欣賞曲目並不多的情形下,那首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便成了她的最愛。張小魯回憶說當年懷著李云迪的時候就常聽這曲子,有意無意中卻成了最好的胎教。

作為家中的長孫,李云迪深得長輩的寵愛。據奶奶回憶,他從小乖巧可愛,很知道討人喜歡。他學說話很早,在開口說話之前已經能聽懂音樂了,他的家人發現,當他哭鬧的時候,只要打開收音機,哪怕只是幾個小節的旋律,他馬上就會安靜下來。到了1歲多,他已經跟著收音機學唱了很多歌曲,通常只聽一、兩遍就能唱出來。毫無疑問,這是音樂天才的跡象,李云迪生來就具有絕對音感,據說這是一種神經上的能力,由大腦顳葉區控制,語言能力也在這個組織內。這種認知技能讓音樂家無須刻意學習,就能辨認音的高低、節奏,甚至還包括調性與轉調,許多音樂家都具有這種天賦能力。然而,李云迪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並未被家人識別,他咿呀學唱的可愛模樣為這個家帶來歡笑,僅此而已。

天才是否得自遺傳?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大多數人還是熱衷于天賦該有所承繼,似乎這樣才能解釋這種超然特質。暫且不論李云迪的音樂天賦到底是否得自母親遺傳,有一點可以肯定,張小魯在李云迪的啟蒙教育中充當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從李云迪學習音樂伊始,張小魯始終陪伴左右,陪他一起上課,一起練琴,然後決定他應該怎麼做。李云迪和母親非常親近,這種母子關系、這種母性的愛,對他有著完全的支配力,不僅表現在專業上,從毅力的錘煉、獨立性的確立,甚至創作沖動的形成,都給予很大的影響。

直到兒子成為鋼琴家,母親的鋼琴教育也達到了授課水平。事實上早在李云迪入讀深圳藝術學校時,張小魯就被聘為鋼琴班的輔導員,帶著四、五個學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從一個不知道鋼琴有多少琴鍵的人,成為精通鋼琴理論知識的專家。沒有哪位鋼琴家的母親像張小魯那樣賦予母愛特殊的定義。

對于李云迪的成功,張小魯始終強調源自他自身的音樂天賦和對音樂的熱愛,至于自己所起到的作用,她表現得輕描淡寫。有一點她不否認,她非常喜歡舞蹈和音樂,是那種毫無目的、單純的喜歡,當初讓兒子學習音樂,多少也是對過去舞蹈生涯的一種緬懷,兒子圓了她年輕時的一個夢。

李云迪3歲的時候,唱歌已經不能滿足這個小孩對音樂的渴望了,當他在樂器店看見一架4貝司的手風琴,就被它迷住了。嚴格地說這架手風琴甚至不能算作一件樂器,在談及當初對它的感受時,李云迪說:"一看見它就特別喜歡,很想去碰它,也是一種緣分吧,不過當時還是把它當作一件玩具。後來進了少年宮接受正規學習,聽到手風琴直接產生旋律,那時候感覺離自己很近,也為我帶來更多的樂趣。"

1987年,李云迪順利通過手風琴的五級考核,同時獲選參加了四川省"宏聲杯"少兒手風琴邀請賽,他是幼兒組年紀最小的選手,一曲《花兒與少年》使他獲得了大賽第一名。他的手風琴老師譚建明回憶:"一上台,這小家伙的神氣兒就出來了。他的眼睛特別圓,黑眼珠特別大,一笑還有個小酒窩,拉琴的時候特別有表情,那神態一下就把觀眾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