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曆史回顧 第7節:第一章、曆史回顧(4)

中國的偉大發明

很多人對近代以前中國的了解大都是它傑出的發明。中國發明曆史久遠,由于當時交通不便,所以不利于技術的傳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的技術領先了西方(歐洲)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中國人民過去發明了鐵犁、弓箭、油漆、風箏(有的能載人飛行)、指南針、紙、鐵等,他們還把油氣用作燃料,把馬匹作為交通工具,用手推車來運送貨物,還挖掘了第一條用于運輸和航行的運河。中國層出不窮的發明和革新的推動力主要有兩個:一是需求,特別是農業方面需要提高效率,以便提供更多的糧食;二是好奇,這反映在中國人對自然界的興趣上。曆史學家彼得·戈拉斯寫道:

中國人對"科學"和"技術"的劃分是不清楚的。西方人理解的"科學"和"技術"的概念在傳統的中國思想里並不存在。因而不難理解,中國並不"科學的"觀念卻引發了各種技術發明。比如,人們通過天文和占卜來探尋宇宙奧秘的強烈願望,促進了公元後第一個千年里中國許多發明的產生。通過這種方式,最終推動了11世紀蘇頌的水運儀象台的誕生,這代表了古代中國機械方面的最高成就。水運儀象台的運行原理是:滴漏設備通過水力沖擊固定在水輪外圍的連續葉片,帶動水輪轉動,從而推動與水輪相連的渾儀、渾象和報時系統的勻速緩慢運轉。⑨

同樣,中國人對磁力的興趣推動了指南針的發明。古代中國人在煉丹過程中對各種原料的組成物質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由此又促進了火藥的發明,二者都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在食物供給方面,中國農業生產工具的發明和農業耕作方法的創新更是層出不窮。在漢朝滅亡後,中國農業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主要糧食作物由粟麥變成了稻米。"在公元5世紀和6世紀期間,中國有大量居民遷移到長江地區,"拉爾寫道,"那里的土地原來因火災或洪災的破壞處于荒蕪狀態,由于移民的到來,這些土地變成了水稻耕作區。後來人們開始使用新的農具、推廣新的輪作方法並種植新的作物,南方水稻種植的技術與北方的旱地耕作是完全不同的。"⑩隨著這一時期中國人口的激增,農業生產力也得到很大提高。農業經濟學家埃斯特爾·博色拉普在她的大作《農業增長的條件》(1965)中指出,中國的農業發展遵循一種獨特的模式(被人們稱為"博色拉普式增長"),在比較中國和印度時這種模式會比較明顯,中國農民比印度農民更勤勞,生產能力也更強。和馬爾薩斯主義者認為的人口增長會使糧食生產達到極限的觀點不同,"博色拉普式增長"的觀點認為即使有人口增長,農業產出也可以滿足需求。拉爾解釋道:"由于采用了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每畝的糧食增產可以滿足每畝土地上所增加的人口對食物的需求。"

古代中國在航海技術方面也領先于西方,這成就了它11~15世紀海上強國的地位。中國早就有專業海軍部隊。中國不僅發明了指南針,而且還制造了人力操縱的備有渦輪的航船以及安置在船尾的船舵,可以根據水的深淺利用船舵來調節船的高低。有些中國航船還配備了防水箱,不僅堅固無比,而且在部分受損的情況下仍能正常航行。在中國航海的鼎盛時期(15世紀初),它的海船探險擴展到很遠的地方,中國的船隊跨過印度洋到達了紅海和非洲東海岸。體現中國航海水平的"大寶船"的體積是歐洲航船的5倍。15世紀中國的永樂皇帝組織了多次遠洋航行,其中有一次還從非洲帶回了長頸鹿和斑馬等動物,不過這些航行多是向其他國家表達善意,並非為了貿易。

"李約瑟之謎"

有關中國發明的論述少不了劍橋大學李約瑟(約瑟夫·尼達姆)教授的貢獻,他一生致力于中國科學和技術史的研究。他對中國的興趣來源于20世紀30年代與劍橋大學華裔科學家共事的經曆,1942年他受命去中國工作,這讓他無比興奮。他對中國的濃厚興趣促使七卷本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誕生,其中第一卷在他的同伴和學生的幫助下于1954年出版。李約瑟的另一貢獻是創建了劍橋大學的李約瑟研究所,他是當時西方久負盛名的漢學家,被稱為20世紀的"伊斯拉謨"。上個世紀50年代初,他由于譴責美國在朝鮮戰爭中使用生化武器並支持中國和朝鮮,在西方世界備受批評。然而,他提出的"李約瑟之謎"卻讓人們永遠記住了他。"李約瑟之迷"的問題是:近代科學為什麼在西歐而不是在中國產生?或者說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什麼發生在西歐而不是產生于曾經在科技方面領先世界的中國?正如戴維·蘭德斯指出的那樣,中國在更早的時候(約11世紀)就已經具有每年12?5萬噸生鐵的生產能力,而英國在700年後才達到同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