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走進中國 第18節:第二章、走進中國(4)

中國的變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影響,既給發達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又給它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它們從中國崛起這一過程中獲益頗豐。"中國價格"的影響也是雙面的,既有利也有弊:由于極大地降低了服裝、鞋類和各種電子玩具等產品的價格,使西方消費者獲益匪淺;但是當這些消費者特別是那些低收入人群戴上中國制造的帽子時,他們可能不得不開始思考自己下個月的工資從何而來。關于這一問題在下文中還會談到,但我們必須先提一個問題:中國經濟在短短的時間內變得如此繁榮而富有影響力,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這是中國長期艱苦奮斗的結果,因此值得回顧這一曆程。

中國的計劃經濟

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是世界經濟的黃金時期。西方各國逐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站起來,紛紛降低了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制定的貿易關稅,它們于1944年在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經協商決定建立一個依協議運行的穩定的國際金融體系,這些舉措都促進了西方世界的重新繁榮。然而,在中國則是另一種場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張戎和喬恩·哈利迪的研究顯示:"這次全國范圍的運動持續了一年,主要在占中國人口三分之二的新解放區進行。現在的官方網站上則是這麼形容這次改革的:'將土地分給那些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將極大地激發他們生產的積極性。'"

從1953~1957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它借鑒了斯大林模式,旨在實現從遺留下來的混合經濟向充分釋放生產力的社會主義經濟的轉變。前蘇聯專家來到中國指導政府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前蘇聯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和科學家親自監督指導重工業工廠和設備的建設,這些設備多是在前蘇聯生產,然後出口。這一計劃的兩大目的是:實現以農業為主的初級經濟向重工業的轉變;完成國家對生產資料所有權的完全占有。這兩大目標都得以實現,而且還帶來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這種生產模式產生了實效,我們現在很佩服中國每年高達9%~10%的經濟增長速度,可是這一奇跡在毛澤東主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就實現了。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經濟年增長速度是19%,盡管中國底子比較薄,但鋼鐵、煤、水泥和電力等行業的基礎已經初步建立起來。甚至人們並不看好的農業也得到充分的發展,每年增長率達到4?5%,足以養活每年新增的人口。中國官方的統計顯示這五年是中國農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集體主義的目標也達到了:到1956年,67?5%的公司是國有企業,其余的是公私合營,90%的農場屬于合作社。

前面提到過,中國的計劃經濟是斯大林式的。在前蘇聯,斯大林計劃被嚴厲地執行,利用農村勞動者來推動經濟發展,從而使農村到城鎮再到大城市生產大量產品的目標得以實現,這被其他國家當做推動經濟發展的經典方法。毛澤東主席的五年計劃促進了非農產業特別是重工業工人數量的增加,從1953年的3650萬增加到1957年的4100萬。由于平均每年新增400萬適齡勞動者,五年計劃並不能完全吸納他們。計劃的經濟結構調整沒有完成,至少是沒有以計劃的速度完成。中國農村人口增長迅速,但農業產量並沒有以相應的速度增長,這導致了食物短缺的情況,這種情況即使是在50年代蘇聯模式推行的關鍵地區也不能避免。顧准是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一位經濟學家,他在1956年指出,缺乏價格和市場機制將阻礙計劃經濟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這種情況特別反映在農業方面。這些言論使他被貼上"右派"的標簽。

"大躍進"

20世紀50年代末,隨著中蘇關系逐漸降溫以及前蘇聯式的計劃經濟遭到質疑,"大躍進"運動開始。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每個行業都要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進。為了解決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毛澤東發起了"下鄉"運動,讓成千上萬的思想過硬的技術專家去農村地區幫助農民將75萬個合作社(後來被稱為"生產隊")合並成23500個公社,每個公社大約有5000戶,超過20000人。許多公社既進行農業生產,也從事初級的工業活動,有的農民甚至將自己的後院改建成生鐵冶煉爐,但這一想法並未達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