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走進中國 第19節:第二章、走進中國(5)

工業的狀況也不大好。到1958年底,中國有1639個與武器相關的工業項目,但僅有28個具有生產能力,其他許多項目根本就沒有完成。新中國的工業產品的質量就像19世紀中國希望趕上西方時生產的產品一樣並不完美。

不久,中國又得依靠自己了。在1959年中蘇的公開論戰後,赫魯曉夫從中國撤回了所有軍事和工業專家,切斷了對中國的技術援助。1960年冬,中國共產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大躍進"運動也結束了。

艱難發展的經濟

在為"大躍進"收拾殘局的領導人中,鄧小平是最傑出的一位,他當時是中國共產黨的總書記,後來被稱為"中國奇跡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采取了一項逐漸增加投資、重視教育和個人技能培養的戰略,他認為實用主義會產生更好的效果。"不管是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成為他最有名的方針。鄧小平、劉少奇、陳云和彭真著手開始整頓經濟。

在1962年1月召開的由中國共產黨的高級官員參加的七千人大會後,劉少奇和鄧小平、陳云一道實行了不同的政策,農業被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國家的迫切任務是解決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的食物嚴重短缺的問題。陳云設計了集中發展農業的戰略,通過加大投資力度,支持農業機械化,化肥也首次廣泛的在農業上使用。在保留公社的前提下,可以允許農民租賃土地自己經營,這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特別是"大躍進"之前農民的生產方式。"大躍進"結束後,農業產量有所增加,到1965年已經恢複到1957年的水平。在工業領域,劉少奇關閉了許多斯大林式的國有企業,停止了還未投入生產的相關項目。從農村招募來的曾在一些低效率的大型工廠工作的30萬工人,也被送回到農村。那些經營不善但不虧損的企業實行廠長負責制,他們被給予了足夠的自主權,減少了行政的干預。包括石化工業在內的新興工業得到發展。正如J·A·G·羅伯茨所指出的那樣,"這一時期的工業成就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有兩個:一是這時期的工業成就是在孤立狀態中取得的;二是在這一時期中國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10月)爆炸成功,原子武器的發展顯然得益于這一時期高科技工業的發展。"⑨劉少奇等人實行了新的戰略: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減少武器開支,重塑產業結構,極大地減少了對外國的援助。由于從斯大林模式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中國的經濟運轉良好,經曆了幾年的複蘇期。

緊接著的"文化大革命"極大地削弱了中國的經濟。

剛剛恢複不久的工業部門再次受到嚴重的打擊。工業生產開始下滑,估計僅在1967年就下降了六分之一。中國停止了對資本密集型設備的進口,從而失去了了解最新技術的途徑,國家更加封閉。關閉了大學意味著中斷了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供給。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的經濟又有所發展,這一時期里,理查德·尼克松對中國進行了具有曆史意義的訪問,他自己評價這次訪問是"改變世界的一周"。他的來訪便利了中國進口西方技術,特別是導彈和航空技術。作為回報,西方國家也期望中國能向西方開放自己的市場。

巨龍的蘇醒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經濟的很多方面仍是在走"大躍進"的老路,甚至具有一樣的特征。鄧小平1973年當上了副總理,負責恢複經濟的工作。他致力于一項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即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技現代化。1975年1月,周恩來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讀了這項戰略。這項戰略的目標是要在新世紀初趕上西方發達國家。1975年秋天,雖然周恩來身患重病,但仍在鄧小平的幫助下堅持工作。周恩來于1976年1月病逝。

結果剛剛有些起色的經濟再次陷入停滯。"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後來又被提出,但是沒有第一次那樣意義重大。1976年9月毛澤東主席去世時,中國經濟的形勢已經相當嚴峻。"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經濟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吳敬璉寫道。⑩事實上,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西方資本主義經濟也一片蕭條。50~70年代中國從斯大林式的計劃經濟到強調農業生產,再到"文化大革命"時期經濟的荒廢,這些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這一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大都開始複蘇。特別是日本,50年代時,日本經濟的年均增長速度已經達到7%,在1960~1973年時已高達10%。想要估算中國同一時期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很難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國際比較研究中心發布了"賓大世界制表",它的數據常被引用。圖表顯示中國這一時期的經濟起伏不定,第一年的經濟增幅還不小,可第二年就迅速減產。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和糧食收入變化有關。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人均GDP的增幅大約是2?2%,到60年代減少到1?6%,70年代為1?8%。這不僅低于日本,更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是很危險的。當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已經落後了,可30年後中國發展似乎仍不理想。中國亟須一場實質性的經濟改革,問題是是否有人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