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度秋涼 第9節:我當年的住處(1)

我當年的住處

侯寶林

從我進入社會起直至1948年底,北京就沒有景氣過。我8歲時,北京剛剛有了當當車(有軌電車)。國民黨政府遷到南京以後,官員、富商相繼離去,窮人更加明顯地多起來。就說我住的那條胡同-福壽里(原名中官房)吧,南北幾十戶人家,整條胡同只有一輛自行車。

福壽里當中有一個大坑,附近的垃圾都往坑里倒,這給我們這些窮孩子"就業"-撿煤核兒提供了方便。我住的19號院,東牆外有一座齊牆高的土山,那是用全院多年的垃圾堆成的"假山",站在"假山"上鳥瞰院子全景,你會驚歎北京的老瓦匠真有本領,全院9間房找不出一塊整磚,最大的是六七分頭。牆壁全是四周壘碎磚,中間抹灰,北京管這種房叫"棋盤心兒"。

北房東頭第一間住著一位愛乾淨的老頭兒。所謂乾淨老頭兒,也就是外衣沒破口兒。我撿煤核兒以前身上比較乾淨的時候,還到他屋里串過門。記得有一次我在他屋里連續打嗝兒,老頭兒說:"我窗台上擱著三大子兒(銅板)是你拿去的嗎?"當時我嚇壞了,急得出了汗,忙說:"沒有,我沒拿!"老頭兒才慢條斯理地說:"知道你沒拿,為了治你打嗝兒。"老頭兒一嚇我,我真的不打嗝兒了。于是,我跟他學了手治打嗝兒的方法。

第二間是後搬來的東北人,像是剛剛賦閑的高級官員,說話挺大呼。搬家時,他指著一雙黃色的鞋說,別給我壓壞了,這是花6塊大洋買的!這句話引起了全院人的注意,我們院確實找不出一件值6塊大洋的東西。

我們家住第三間。第四間住著拉洋車的老少三代。北房的西頭兩間是绱鞋的一家人。南房兩間,一間住著父子倆,老頭靠兒子撿"溝貨"過活。另一間住著拉洋車的一家。西房一間住的是我的老師顏澤甫一家三口。老師每天走著往返前門外"八大胡同",靠串妓院拉京胡賣唱維持生活。

全院除了過大年能見到有人家買肉,平常日子到興化寺西口外買兩個銅子兒的湯油就算有葷腥兒了。趕上夏天,也許來個賣"雜合菜"的,挑著兩個鐵桶。那菜雖然名叫雜合菜,其實主要是湯。如果趕上母親高興,買兩個大子兒的,再趕上里面有蝦湯的紅色油珠兒,就真算開大葷了。母親有經驗,她先嘗嘗,因為盡管還沒餿,可是已經酸了。她擱點堿,中和一下就能吃了。那麼髒的"雜合菜",吃了也不得病,大概是窮人抵抗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