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6)

我們擁有許多被譽為農民或自稱農民作家的寫作者,這些人當中甚至還有幾位赫赫有名,但在他們出版的著作中,能看到的農村和農民,多是變形的、脫離現實的、促狹的、片面的我們能看到作家們的文采和文筆,卻看不到真實、真情、真心。他們只想為讀者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對于能否帶讀者真正進入那片廣闊、艱難的土地,他們也許從來都沒有想過。

我這樣的觀點也許過于狹隘,也可能我沒讀懂作家們在農村題材作品中煞費的苦心。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我們的閱讀已經跨進了一個准小資、偽精英的時代。在經曆了言情文學、痞子、文學、通俗曆史等幾輪閱讀熱潮之後,出版界陷入一片混亂、茫然的狀態,沒有人能預測到下一本將要火起來的書是什麼,自然也更沒有人願意去做一本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可能盈利的圖書。這是一個講究賺錢的時代,盈利是唯一目的。那些堅持人文理想的出版單位一個個入不敷出,而那些靠商業出版賺得盆滿缽滿的人,讓他們去出版一部名字帶有“農民”的作品,還不如把他們殺了算了。

所以,我要記住這本書的名字,我要閱讀它。有可能我不喜歡它的內容或寫法,但我會恭敬地把它陳列在書架上,我曾為書架上收藏的那些優秀的圖書感到內心的充實,而這本書或許會提醒我不要忘記別的一些什麼。在一冊冊包裝精美、藏掖著精神光輝的圖書中,這本書會像進城的老漢站在高樓大廈下一樣,會有些土氣,有些不合時宜,但它的分量,與其他任何一本書相比,都不會遜色。

為帶著泥土芳香的《農民日記》鼓掌(廣州日報)

2005年春節,75歲的侯永祿老人去世了。這位老人土生土長在陝西合陽縣路井鎮路一村。1940年他有感而發,寫下了第一篇日記。從那天起,他一寫就是60余年。此時,他已“著作等身”,日記累積達200萬字。2007年1月,他的《農民日記》正式出版,用居家度日的柴米油鹽,見證了渭北農村的滄桑變遷。(1月28日《華商報》)

盡管我們沒有看到凝聚老人畢生心血的日記,但足以想象其中記錄他60年心路曆程的酸甜苦辣,它不單是老人留給自己子孫的精神財富,也是整個陝西農村,甚至是農民生活的真實記錄,他的日記,不僅僅是看似流水賬的生存日志,更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勞動之歌和生活之歌,它用普通農民的生命之火,在我們心底烙下抹不去的歲月。對于研究中國農民生存現狀、研究中國農村發展變化的曆史等方面,其史料價值不可小覷。

一位農民老人,畢生寫日記,也從中看出了侯永祿老人的精神追求。盡管他身為農民,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但是他的心靈深處,卻有一股旺盛的生命之火在燃燒,他用自己滿是老繭的手,記錄下了自己的生活經曆。這對于其他的農民做出了好榜樣。

當然,《農民日記》能出版,還需要社會更開放的心態和觀念。為侯永祿老人的《農民日記》的出版作出努力的,有他的兒女們及他的長孫,還有為其出版的出版社和編輯們。據說,出版社的編輯看到日記手稿時,首先感受到的是驚訝。在最近出版的《農民日記》中,編者寫了這樣的話:“我們難以置信,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竟然堅持寫了60年的日記他用居家度日的柴米油鹽,見證了60年間不同時代背景下,一個家庭、一個村莊、一個的命運”

這部充滿泥土芳香的《農民日記》的出版是一種福音,值得我們拍手叫好!

秦塵:戲子王朔的200萬字與看戲農民的200萬字(網友博客)

打開今天的揚州晚報版,有意思的是將王朔與農民侯永祿放到了一塊。不知道是編輯有意為之還是偶然相遇,反正頗為有趣,恁地生了幾分聊意。

王朔這早就不是新聞對象的新聞對象假著博客猛地炒作了一把,吸引看客的不是他的新作品有多麼精彩,而是這厮的潑皮與攬財樣。王朔可謂集2006國內文壇之大成,開2007國內文壇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