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

過去的2006年,文壇已經不是文壇了。文人們拋下了一切尊嚴的假面具,赤裸裸的上演著一幕幕寡廉鮮恥的鬧劇。從文人們在新浪博客互相對罵,到詩人們開始裸奔,中國文壇就象老街的澡塘子一般,浴客們赤條條的跳進滾燙的池子里,發出殺豬般的嚎叫。痛苦還是快感,誰都不知道。無論男女老少,中國文壇的浴客們將澡塘子搬到了博客上,搬到了國人面前。

王朔終于不甘寂寞,開始以罵人複出,一路上罵電影、罵同行、罵後輩,就是這樣粗鄙的行為卻被某些記者和奉承為高貴的“對精英階層的批判”和“不阿諛權貴”。惡心之至!中國文壇就是這樣指鹿為馬。《大電影數百億》里的一個過氣明星說,“你告我,我讓你告,我還得感謝你,你知道我多久沒有上頭條了嗎?”王朔終于借著罵人上了頭條,上了大江南北無數媒體的焦點。

就象演戲一樣,王朔們這些卑劣的戲子用罵人和裸奔來出演一部澡堂戲。難怪有人寫出這樣的帖子,甯可讓孩子看A片,不許學韓寒。曾經崇高的被王朔們玩得不如A片了。

該說說另一個人物農民侯永祿了,這個1931年出生在陝西省合陽縣的後新莊村的農民,19歲務農,從那個時候開始堅持每天寫1篇日記,直到2000年1月,從無間斷,以有200余萬字。(恰巧王朔也有200萬字的新作,多麼有趣的巧合)

在日記中,侯永祿記錄了自己瑣碎的日常生活,用居家度日的油鹽柴米,見證了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互助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年困難時期、“大革命”、改革開放等不同時代,折射出一個家庭、一個村莊、一個的命運。今天我們看到胡玫動用非常宏大的場面去試圖展現漢武帝、康熙,而一個農民卻用60年的歲月與樸實簡單的文字同樣折射了一個宏大的命運主題與時代變遷,筆者感到汗流浹背。一本《農民日記》,里面究竟蘊藏著多麼巨大的能量。

王朔在打著如意算盤,想把他的博客放到徐靜蕾的鮮花村,炒作中國第一收費閱讀的博客,好像現在還沒有動靜。王朔起初想一年賺365萬,後來覺得不夠,想要賺一個億。據報道,王朔的新書將是一本艱澀難懂的“哲學”。此時此刻,王朔一切炒作的目的躍然紙上,他的新書要出版了,一本號稱艱澀高深的哲學小說要賣出去,不罵幾個人、不裸奔一下,怎麼會有人買呢?王朔也開始向韓寒道歉了,如果有骨氣的話,道歉做什麼呢?去年余華不也借作家博客第一人堂而皇之的賣了《》嘛。文人可貴的不是面子,而是銀子。

《農民日記》值多少錢呢?無法估算。那些已經發黃的老照片、殘破的契約、賬本,秦腔秦味的村言土語,令人忍俊不禁的鄉規民俗,是錢無法買到的。用錢,我們可以讓王朔喊爹叫娘,可是我們永遠買不回流逝的歲月。

幾年前,一本感動世界的中國真實童話《馬燕日記》改變了一個西部女童的命運,它促成了世界關心西部女童獲得公平機會的大問題。馬燕自己還和媽媽一起資助了1200個女娃上學。這也不是錢可以買到的,《馬燕日記》的價值遠遠不止1個億。

當中國文壇走向死亡的時候,好在我們還有《農民日記》、《馬燕日記》;沒有王朔,我們還可以有侯永祿、馬燕。

不知道活著的王朔看著離世的侯永祿,會有什麼感受。

喜看《農民日記》出版(網友博客)

文/漁歌互答

今天看青年報,一則新聞吸引了我:陝西省合陽縣75歲的農民候永祿,一個僅有初化的農民,60年寫下了200萬字日記,記錄了他經曆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放後,鄉親們對解放軍的懷疑到信服;“土改”前後,一個村莊農民分到土地的那份愉悅;三年自然災害,為養活兒女,他付出的艱辛日記中留存著很多秦腔秦味味兒的村言土語、鄉規民俗,寫自己如何說親,如何在彩禮上討價還價,滿篇都是掏心窩子的大實話令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