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38節:杜月笙江湖義氣(11)

還有許多清寒的前輩和文人,他用另外一個方式調劑,每月派人送去固定的銀數,經年累月,從不脫期。

門生遍及全國各地

民國十八年間,杜氏聲名鵲起,威名遠震,無數人輾轉設法要想立雪程門,范圍遍及軍政工商各界,杜氏特別重視文職人員,凡投帖者,一律稱作"學生",學生對杜氏,一律稱作先生或"老夫子"。

杜氏接受門生帖時,儀式簡單,行禮時規定三鞠躬,不許下跪叩頭。門生究竟有多少,向無統計,約略估計至少有兩千人。

何以有這樣多人投拜杜氏做他的門生呢?以我的觀察有幾點:

一種人因為受不了當時上海惡劣環境的壓迫,所以要投拜杜氏為師作護身符,這種人都是安分守己的,居最多數。一種因當時上海綁票之風極盛,每月必有一二人被綁,多的時候,每月竟連十數人,于是好多人都投拜杜氏,這種人家私百萬的富商巨賈不在少數。一經拜師之後,綁票匪便不敢下手了。一種是工商界中人,為了想擴展業務,避免糾葛,紛紛投拜杜氏門下,而門生與門生之間,產生濃厚情誼,對事業有莫大的幫助,所以這一類人數字極高。一種是當時上海的商業團體,凡是理事或理事長,差不多都是杜氏的門生,叫做"理字頭人物"。

一類是劇藝界中的佼佼者,為了怕人搗蛋,有損伶譽,于是都向杜氏投帖,特別是京劇界中人,往往不遠千里來投杜氏之門,如杜氏接受了這人,都認為是畢生之光。

杜氏門生之中,數字較少而地位較高的,就是軍政界人士。所謂軍,不限于陸軍,海軍、空軍都有;所謂政,是遍及政府各部門。

一類是工人階級,多數是工會中的領袖,所以逢到工潮發生,勞資雙方都要請杜氏解決,除非杜氏不答允,答應到,"閑話一句",什麼都解決了。

杜氏對收門生,考慮最多的,一種是武夫,一種是二世祖(即敗家子——編注),他怕這般人攪風攪雨的行動會妨礙到他的聲譽,所以杜氏門下以這班人為最少。這些情況,在當時上海幾乎蔚為風氣。有一位二世祖周孝伯大律師,曾經和當時紅極一時的女明星張織云結婚,結婚之前簽過一個極苛刻的婚約,證明男方如果拋棄女方賠償多少損失,而數字之大是周孝伯絕對不勝負擔的。不幸結婚三月,雙方便鬧翻了,女方要他履行婚約,周孝伯囊無余資,哪里拿得出來,糾葛鬧到杜宅,張織云振振有詞,杜氏只說:"周孝伯是嘸沒銅鈿格,官司打到底,也是嘸沒結果的,還是我來罷。"當時即掏出兩張莊票,面額不大,張織云只好勉強接受把婚約撕了。杜氏同時關照書記,把尚孝伯的門生帖取出,當堂撕了,周孝伯廢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