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孔: 思孟學派的奠基人

孔伋(約前483—前402),字子思。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先秦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漢書?藝文志》載,孔伋曾著《子思》23篇,已散佚。現收錄于《禮記》中的《中庸》、《表記》、《坊記》等文章均認為是他所著。宋徽宗曾封孔伋為沂水侯,元文宗封他為“沂國述聖公”。

孔伋的祖父就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其父孔鯉,是祖父孔子惟一的一個兒子。據《史記?孔子世家》載,孔伋的父親孔鯉在他幾歲時就離開了人世,並且死在孔伋的祖父孔子之先,孔鯉死時年僅50歲。其後,孫伋由撫養成人。

童年時代的孔伋就常聽父親孔鯉講爺爺教他學《詩》學《禮》的故事。受思想的影響,孔子對自己惟一的愛子孔鯉的特別重視,自幼就督促他要熟讀《詩經》、《禮記》等儒家經典。有一天,孔子獨自來到大庭之中剛剛坐下,有些貪玩的兒子孔鯉也正好從庭前經過,准備出去玩耍。孔子立即叫住了他,並問他《詩經》讀了沒有,孔鯉回答說還沒有讀。孔子告訴兒子說:“《詩經》是一部百科全書,不讀《詩經》,你就無法同別人交談。”聽了父親的話,孔鯉就退了回去,從此開始每天認真學習《詩經》。

過了一段時間,孔鯉再次從庭前走過准備出去玩耍時,又被父親孔子叫住,又問孔鯉讀了《禮記》沒有。孔鯉告訴父親還沒讀時,孔子便告訴兒子說:“不學《禮記》將來走向社會何以立身做人?”聽了父親的話,孔鯉就又去熟讀《禮記》。

從此,以詩、禮傳家,被孔門的後人視為“祖訓”。

孔伋雖然是孔子的孫子,但是,當孔伋還是一個少年時,孔子就已去世了,所以一般人認為孔伋沒有機會親自接受祖父的教導。相傳孔伋曾受業于曾子。

孔伋20歲之前,跟隨祖父的弟子曾參等人學習儒家著作。據史載,青年時代的孔伋就已較全面地掌握了孔子的思想理論體系,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20歲以後的孔伋學識已有相當深厚的功底。此後,他開始仿效祖父孔子在魯國收徒授業,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後又周游列國,到過宋、齊、衛等一些國家,以儒家治國講究仁政、德治的思想游說諸侯。雖然他的主張沒有得到各國統治者的認可,甚至與其祖父一樣多次受挫,但他對自己所堅持的儒家思想從來就沒有動搖過,相反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了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尊嚴。

孔伋學問淵博,並掌握有治國之術,因而深得魯穆公崇敬。孔伋早年曾任魯穆公的老師,專門為之授業講學。孔伋晚年回到魯國時,受到魯君的特別禮遇,魯穆公最擔心的就是怕留不住這位老師,還經常派人到孔府上來問候他。孔伋雖然受到了魯穆公的禮遇,但他出于對魯國前途的關心,在魯穆公面前卻常常直言不諱,及時指出他在治國中的錯誤。有時孔伋當著大臣的面向魯君直諫,將魯穆公弄得非常難堪。據郭店楚簡《魯穆公見子思》一文載:“魯穆公問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謂忠臣?’子思曰:‘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公不悅,揖而退之。”在孔伋看來,能夠經常批評君王錯誤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忠臣。

孔伋48歲時到過衛國,也經常與衛國國君討論治國安邦之策。他曾在衛君面前直陳衛國的政治“無非”。孔伋所說的“無非”並不是說衛國的治國理念完美無缺,沒有任何可受到批評與指責的地方,而是說衛國君王“聞過則怒”,喜歡臣僚們的阿諛不實之言,結果使衛君身邊的人沒有誰敢對他提出批評,講真話,並且只在他面前說些他愛聽的假話。

孔伋所處的戰國時代,諸侯爭霸,禮崩樂壞,生靈塗炭。而對這樣的一個混亂的局勢,孔伋極力追隨其祖父孔子,倡導儒家的學說,力求扭轉社會危機,從而展示他明道救世的人格力量。

然而孔伋這種卓爾不群,傲世而獨立的性格特點,使自己在那個時代必然陷入困境之中。對此,魯人胡母豹曾勸告孔伋說:“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蓋亦隨時乎?”胡母豹認為孔伋不應該一味去實現儒家的理想,以致造成自己為時代所不容,而應該隨波逐流。對胡的勸告,孔伋表示了不同的觀點:“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大不見容,命也;毀大而求容,罪也,吾弗改矣”。他認為自己所抱持的偉大志向並不是可以非議的缺點,他所擔心的是遠大的志向不能實現;遠大的志向不被世人所接受,這是命而已,如果為了使世人接受他從而背離了崇高的志向,那就是罪過。

據載,曾參的兒子曾申也曾勸孔伋說:“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貧賤乎?”孔伋則曰:“道伸,吾所願也。”對此,孔伋表示了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的決心。孔伋認為儒家的道德觀念的核心是“誠”,並認為“誠”是世界的本原。孔伋的這一觀點和他提出的以“中庸”治國的學說,無疑豐富和發展了他的祖父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孔伋的這些理論,後來又被他的再傳弟子孟子進一步繼承和發展,從而使他的學說與孟子的理論共同形成了儒家學派中的一個新的學派——思孟學派。孔伋無疑是思孟學派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