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孫岳鍾琪:有清棟梁之臣

21世孫岳鍾琪:有清棟梁之臣

岳鍾琪(1686—1754),清代著名的將領,大清帝國的棟梁之臣。字東美,號容齋。南宋著名的英雄岳飛的21世孫。祖籍河南湯陰,出生在成都(據《清史稿》說)。

岳鍾琪原任捐職同知的文官之職,後改任武職,曆任四川永甯協副將、四川提督、川陝總督、甯遠大將軍、奮威將軍等職。曾被皇上誥授光祿大夫三等公,並加少保、太子少保,諡襄勤。雍正皇帝胤稱他為“當朝第一名將”。乾隆帝弘曆稱他為“三朝武臣巨擘”,“有清棟梁之臣”。

岳鍾琪的遠祖是岳飛第三子岳霖的三子岳珂。岳鍾琪的祖父岳鎮邦是岳飛的第19世孫,曾任左都督、紹興總兵。岳鍾琪的父親岳升龍為祖父岳鎮邦的長子,曾以軍功任游擊參將,康熙三十五年(1696)擢升為四川提督,後轉任山東總兵。康熙四十九年(1710),退休回四川奉養90高齡的老母,兩年後病逝于四川成都。從祖父岳鎮邦到岳鍾琪,岳家是三代名將之家。

岳鍾琪10余歲就曾“博涉群籍。經史之外說劍論兵,旁及天文地理”,“尤好孫吳兵法”。他“身長面赤,臨陣常挾銅錘,重百余斤”。因此,年輕時的岳鍾琪就練成了一身好武藝。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我國西南和西北地區的反清武裝勢力,在沙俄統治者的支持下,先後多次發動叛亂,制造分裂祖國的活動。岳鍾琪奉清政府之命,多次前往平息叛亂,維護了祖國的統一,戰功卓著,成為有清一代的名將,大清帝國的股肱之臣。

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沙俄統治者扶持的以策妄阿拉布坦為首的一伙分裂勢力入侵西藏,並殺死西藏地方首領拉藏汗。時任四川永甯協副將的岳鍾琪受康熙帝之命,擔任此次進藏剿滅策妄阿拉布坦的前鋒,隨定西將軍噶爾弼一起入藏,平定叛亂分子。噶爾弼采用岳鍾琪的建議,挑選30名通藏語的士兵,化裝成藏民,由岳鍾琪親自指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偷襲叛軍駐地,擒拿叛軍使者5人,殺死6人,“諸番驚以為神兵自天降,相與匍而降”。岳鍾琪隨即率領一支部隊渡江,直抵拉薩,消滅了叛軍,收複了拉薩。這次收複拉薩之戰,岳鍾琪征戰才能初顯,清廷根據岳鍾琪的軍功,提升他為四川提督。

雍正元年(1723),被清政府冊封為親王的青海蒙古反動貴族頭目策妄阿拉布坦又唆使羅卜藏丹津在青海煽動地方上的牧民和喇嘛20余萬人發動叛亂,多次進犯西甯,劫走大量財物,殺戮牧民,隨後還將戰火燒到河西走廊一帶。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嚴重破壞了青海和河西走廊一帶的安定,他還企圖將青海和河西走廊的部分土地從祖國的版圖上割裂出去。

正是在這關鍵時刻,岳鍾琪以奮威將軍之職,于同年10月受雍正皇帝之命與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一道率軍去平定這一次叛亂。雍正二年(1724)元月,岳鍾琪率南路精兵5000人,快馬萬匹,日夜兼程,火速馳往青海西部和10余萬叛軍周旋,幾個回合後,岳鍾琪的部隊直搗羅卜藏丹津本營,降服羅卜藏丹津屬下的王爺18人,消滅叛軍8萬余眾,俘虜數萬人。這次戰斗,只有羅卜藏丹津一人男扮女裝經噶斯口逃往准噶爾。史書上稱這次戰役“計師行深入……僅旬有五日,之速,為史冊所未有”。為此,雍正皇帝加封岳鍾琪為三等公,賜黃帶,並讓他任甘肅提督。

雍正五年(1727),策妄阿拉布坦死後,其子噶爾丹策零繼承汗位,他又在沙皇統治者的支持下策劃叛亂。岳鍾琪授封為甯遠大將軍,與靖遠大將軍博爾丹分別率領西路北路兩支大軍出師征討。在這次戰斗中,岳鍾琪深謀遠慮,提出了一系列治理邊疆的策略,再次受到雍正的表彰。

然而,博爾丹魯莽輕敵,在他所率領的北路大軍一敗塗地的情況下,岳鍾琪又兵分四路,追擊噶爾丹策零,並收複了烏魯木齊。

就是在這次戰爭之後,岳鍾琪這位有大功于國的名將,遭人誣陷,背負“誤國負恩”的罪名蒙冤下獄,直到乾隆即位後,岳鍾琪才獲釋,但仍削職為民。岳鍾琪出獄後回到成都,在百花潭邊結茅廬而居,並以種菜為生,過著平凡而甯靜的生活。

乾隆十三年(1748),西藏、新疆等地叛亂再起之時,乾隆皇帝只好重新起用岳鍾琪,並授予他四川提督之職,率軍進剿,岳鍾琪平定了全川土司莎羅奔等人的叛亂。戰爭勝利後,岳鍾琪終因軍功卓著,加封為太子少保,並賞還三等公封號,封威信公。乾隆還下命,將岳鍾琪的像畫在南書房(南書房,原為康熙皇帝處,後為清代內廷機構,為皇帝與大臣議論國事之地。有清一代人士將此地視為清廷要地,能入則以為榮),與其他為大清帝國建有殊勳的功臣同列。

岳鍾琪有五子,長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任山東巡撫,乾隆元年(1736)調江西光祿寺卿,後封為福建安察使,廣東巡撫。乾隆十八年(1753),授鴻臚寺卿,轉任通政史參議。其他四子在清廷中均任過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