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5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4)

唐廷樞和徐潤進入招商局,據說是盛宣懷向李鴻章推薦的結果,但似乎沒有證據表明盛宣懷真正歡迎唐和徐。實際上在盛宣懷和唐徐之間發生了一場長近十年的權力斗爭。盛宣懷與大官員的關系十分密切,可是說是官股的代言人。而唐徐脫胎于洋行的純商業環境,更重視商股的力量。當招商局取得了一定業績時,盛宣懷和唐徐都認為自己的貢獻更大。盛宣懷說唐廷樞專說大話,說徐潤忙于私務。而唐廷樞則認為盛宣懷口蜜腹劍,倚仗官僚的支持牟取私利。不久盛宣懷收受回扣的事情受到彈劾,有三年不再涉足招商局事務。此後唐廷樞去河北主持開平礦物局,由徐潤主管招商局事務。等到1883年,由于中法戰爭引發了金融危機,開平煤礦、招商局以及徐潤本人都陷入了財政危機。盛宣懷在這個時機回到上海,迫使唐廷樞和徐潤退出了招商局。

中國保險業之先河

唐廷樞創辦的保險招商局和"仁濟和"保險行是中國本土保險業真正意義上的起點。它們源起于輪船招商局,在外商保險公司對中國輪船實施鉗制的夾縫中產生,後來隨招商局的沒落而萎縮。

"保險"剛進入中國時,被音譯為"燕梳"(insurance),聽來頗有詩意。廣州是清朝在鴉片戰爭之前唯一開放的通商口岸。在貿易運輸的過程中,商船常常會遇到風浪、海盜,甚至戰爭的威脅,商人們迫切地需要降低風險,于是在西方已經產生了兩個世紀的現代保險業進入了中國。180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鴉片部經理達衛森(W.S.Davidson)在廣州成立了諫當保安行。這是中國境內的第一家保險機構,中國保險曆史從此開始。

鴉片戰爭之前,廣州是中國保險業的中心。當鴉片戰爭敲開了中國的國門,上海成為通商口岸後,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上海迅速取代了廣州,成為保險業的中心。

敞開國門的中國很快就成為歐美國家遠東貿易的中心,而此時偏逢亂世,戰爭一觸即發,往來的商人們亟需保險來減少損失。英國《泰晤士報》曾經有評論寫道:"英國商人正闖入中國,好像進入一個未開發的處女地……'能夠保險嗎?'托運商很快就提出這個迫切的問題。因此,為人類1/3的人口開辦保險業務的任務,也擺在這些新來的冒險家的面前了。"專門的保險公司很快在中國應運而生,但一開始完全由外商經營。

中國人逐漸也接受了保險的思想。魏源受林則徐之托撰寫《海國圖志》,其中就談到了"船擔保"(即水險)、"宅擔保"(即火險)及"命擔保"(即壽險)三大"擔保會"(即保險公司)及其運作。1865年,閩粵著名的商號"德盛號"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本土保險公司義和公司保險行。但是這家公司勢單力薄,又缺乏經驗,很快就從保險市場上銷聲匿跡了。中國民族保險業的真正興起要從保險招商局算起。而保險招商局的產生應該追溯到輪船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