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5節:盧作孚:越成功越悲涼的航運巨子(4)

這個大膽的行動無異于一場賭博。好在電廠順利建成了,使合川成了四川第一個用電燈照明的縣城,股東對盧作孚的壓力略有減輕。最後陳伯遵挪用了8000元教育經費,加上其他的挪借,勉強湊齊造船的費用。1926年6月10日,盧作孚的公司宣告正式成立,確定公司的名稱為"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宗旨是"服務社會,便利人群,開發產業,富強國家";公司的資本額定為5萬元;一致推舉盧作孚任總經理,黃云龍任協理。公司的第一艘船被命名為"民生"號,由盧作孚到宜昌去接船。當他路過萬縣時,他過去的上司楊森當時正在萬縣執政,力邀盧作孚任職,月薪500元——當時盧作孚在民生的月薪是30元。盧作孚謝絕,但是連夜幫他起草了一份萬縣市政建設計劃便離開了。

1926年7月23日,盧作孚自己指揮著披紅掛彩的"民生"輪滿載乘客,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從重慶起航,當天下午到達合川,完成了65公里的處女航。"民生"輪開始定期航行于重慶至合川之間,以客運為主,客貨聯運,過去需要兩天的路程,現在順水只需4小時,逆水9小時,旅客稱便,所以營業興旺。和舊式的輪船公司不同,民生從一開始就提出明確的服務宗旨,如安全、迅速、舒適、清潔等等,頗令人感覺氣象一新。盧作孚取消了自洋務以來船運盛行的層層分包的買辦制度,代之以經理負責制;將服務質量視為公司生命,經常親自搭乘"民生"輪,以便了解和改進。民生的聲譽很快傳揚開來,一樁嶄新的事業艱難起步。

但是"民生"輪運行不到四個月,便遇到了冬季枯水期,輪船停運。一個剛剛誕生的事業,遇到這樣的困難,無疑是很嚴重的。盧作孚的兒子盧紀國在《我的父親盧作孚》中寫道:"在父親的一生當中,創造過許多奇跡。每當困難出現的時候,他都會以他的遠見、聰敏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戰勝困難,創造奇跡。"盧作孚不甘坐待虧亡,決定做兩件事:一是開辟新的枯水季節航線;二是定制吃水更淺的新輪船。1926年冬,"民生"輪改航重慶至涪陵一線,同樣獲利可觀。同時民生公司股本翻倍,在上海定造了一艘載重只有34噸、吃水更淺的小輪,取名"新民",特別適用于枯水期,使渝合線全年通航。1928年,盧作孚又從南充商人譚謙祿手中買下了第三艘輪船,命名為"民望"號。民生公司便以三艘輪船,在重慶、合川、涪陵三地之間循環航行,非常高效地配置了資源。1929年民生公司盈利4.9萬元,成為一家極有生氣的航運公司。

民生公司一起步便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這個時代的痼疾——地方割據。在軍閥割據的四川,商人們既無法依賴某一個軍閥,但也不可能擺脫軍閥。民生公司從重慶到合川的航線雖然只有幾十公里,卻跨越了兩個軍閥的防區——合川是二十八軍師長陳書農的防區,重慶則是二十一軍劉湘的防區。兩個防區交界處的北碚鎮,匪盜橫行,卻無人過問。航道即便通了,而"人道"不通,民生公司同樣無法前行。所以,盧作孚只得著手去打通軍閥的關節。陳書農用財禮便疏通了;但是劉湘因為與楊森結怨,而盧作孚曾是楊森的親信,所以劉湘處處與他為難。盧作孚去找劉湘,劉湘不理。于是迂回路線,重金收買劉湘所敬奉的算命先生劉從云。劉從云對劉湘說,盧作孚所辦的航運利于劉湘的風水五行,劉湘從此轉而支持盧作孚,甚至到後來越發器重。